中医艾灸的起源在哪里? 艾灸是哪国发明的

作者&投稿:景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干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现在,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仰。据古代文献《山海经》和《内经》,有用“石篯”刺破痈肿的记载,以及《盂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再根据近年在我国各地所挖出的历史文物来考证,“针灸疗法”的 起源,可能就在石器时代

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艾叶后产生的热量来刺激穴位的一种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艾灸的主要特点是通过艾条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作用,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神奇作用。艾灸疗法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艾灸疗法不仅在我国医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有着巨大的贡献。

古代医学典籍典《灵柩 官能》中曾这样说过:“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艾灸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对于很多疾病都有着神奇的疗效。在我国的原始社会,人们掌握和利用火以后产生了灸的疗法。远古时代的先民,茹毛饮血,餐风露宿,缺乏必要的治疗手段,遇到病痛只是经常采用揉按痛处或者用火烤痛处的方法来缓解痛苦。久而久之,就积累了一些治疗疾病的方法,灸疗便在此时初具雏形。

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古代先民就已经知道采用艾叶作为灸疗的燃料。艾草在我国生长广泛,起初之时先民发现艾草引火可以驱避蚊虫,继而在灸疗中渐渐使用艾叶作为主要燃料。因此艾灸便从此正式成为一种治病疗法。《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

到了战国秦汉时期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奠基时期,在这一时期产生了对中国医学影响深远的医学名著《黄帝内经》,而在这部医书中就对艾灸进行详细而系统的介绍,书中还记载了很多关于灸疗的起源和各种灸法及其适用症的知识。到了东汉时期艾灸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张仲景所写《伤寒杂病论》记载了很多用艾灸治疗三阴虚寒症的方法。西汉末年成书的《皇帝明堂经》是我国第一部具有成熟体系的,针灸并重的俞学经典名著,该书为艾灸对穴治疗奠定了基础。

三国时期诞生了最早的灸疗专著,曹操之子魏东平王曹翕的《曹氏灸方》七卷,书中所记载施灸穴位增加,施灸的禁忌也比以前的著作更加具体,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该书说明了灸疗禁忌的原因。到了西晋皇甫谧所著的《针灸甲乙经》,成为了我国现存最早的灸疗专著,书中详尽的论述了各类疾病的症候,取穴,把艾灸作为专门话系统化的医学治疗方法,对灸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

中医艾灸最早出自什么地方~

你好,想知道有没有怀孕可在月经周期推迟7天以后或同房10天至14天用早早孕试纸检查出来的,测试纸上显示两条红线表示阳性,即是怀孕另外在性生活10–14天以后可到医院进行血HCG检查,这是检查怀孕最准确的方法,也可以在怀孕40天以后b超检查 。

中国无疑,这么高大上的东西只有我国才有,中医的一个分支

艾灸穴位图的起源
答: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晋朝杜预注解,“攻”指艾灸,“达”指针刺。这段文字是说,医缓认为晋景公的病治不好了,因为病位于“肓之上,膏之下”,既不能艾灸,也不能针刺,吃药也治不了了。这也是成语“病入膏肓”的来历。虽然医缓没治好晋景公的病,...

艾灸是谁发明的
答:明代朱权发明了艾卷,即用艾灸法用于治疗。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艾灸到底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答:《皇帝内经》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灸法的基础。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在强调药治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灸法。《伤寒论》中涉及灸法的有十二条之多,且重点论述了灸法的禁忌和某些疾病的灸治方法。并提出了"阳证宜证,阴证宜灸"的见解。这些,对后世医家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学艾灸到传艾艾灸,传艾艾灸速成...

艾灸旺于哪个朝代衰于哪个朝代
答:艾灸的一种神奇的疗法,因为它的确有很多不同凡响之处。首先,艾灸的疗效就十分神奇。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犹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

艾条的艾灸历史
答:1973年,在我国湖南长沙马王堆发掘了三号汉墓,这是一次颠覆历史的重大考古发现。在出土的众多文物中,出现三篇记载有关经脉灸法的帛书,是早于《本草纲目》、《内经》的珍贵医学文献,从而大大提前了人们对中医艾灸的认识。通过这三篇残缺不全的文字,我们能够窥测到远古先民以艾条治病的起源、方法和应用...

灸法在我国哪个朝代最为盛行
答:灸法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最为盛行。灸法我国中医最古老的疗法之一,现存最早的文字记录载于《左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灸疗就已经盛行。《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扁鹊心书》等医学著作先后对灸疗有详细的记载,由于灸疗经济有效,便于掌握,在民间流传很广。艾灸疗法起源于—艾灸疗法的下限也不会晚于...

艾灸疗法简介
答:而且,关于艾灸的起源更是神奇。据研究表明,灸的发明应是原始人用火时,某一部位的病痛受到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适,便主动用火烧灼治疗更多的病痛。艾草古时候又叫冰台,古人在占卦之前,制冰取火,以艾为引,就在这种引天火的仪式氛围中,巫者把龟甲兆纹与人体的血脉取得模拟想像,思索中医的火论与气论...

宫廷御用艾灸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答:传承数千年的艾灸,在历史上一直担负相当重要的作用,从帝王将相到寻常百姓,都普遍使用艾灸来调养身体,艾灸起源于中国原始社会,人们利用火以后,被火灼伤,发现具有治病、疗伤的效果而逐渐演变而来。艾灸法的发明来源于北方。在医学专著中,最早见于《素问:异法方宜论》:“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

艾炙的起源?
答:药卷灸是在艾绒里掺进药末,用纸把艾绒裹起来成为药卷,点燃其一端而施灸。适应证大致同上两种灸法。(四) 温针灸疗法 先根据病性选穴施针,得气后留针,后将艾绒裹于针柄上点燃,直至燃尽,使热力通过针体传入机体,达到温经散寒等目的。(五) 隔姜灸疗法 取约2分厚生姜一块,置于选定的穴位上...

艾灸到底有多神奇?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1)
答: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灸法的起源、形成、发展 “灸”《说文》解释为“灼”,是灼体疗病的意思。起初用树枝、柴草取火来做熏、熨、灼、烫以消除病痛,以后才能逐渐选用“艾”为主要灸材。灸不离宗 识艾、灼、穴、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