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普通话吗? 古代有普通话吗

作者&投稿:裔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没有现代通用的普通话,但有在通用意义上相当于现在普通话的“雅言”。
现代通用的普通话,是1955年确定的,将现代汉语名称由“国语”改称为普通话。制定标准后于1956年2月6日由国家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向全国推广。所以,古代不可能有现代人使用的普通话。
古代通用的上古音系称为“雅言”。古代人十分重视各地方言的统一,于是就出现了“雅言”。夏朝建都在洛阳,殷代建都也在洛阳周边。所以历代雅言标准音的基础就是洛阳一带的方言,这一点一直到唐、宋、元、明都是如此。因此,可以说古代的普通话是以洛阳话为标准音的。从上古、中古一直沿袭至近代官话,历时四千多年。
明朝的官方语言为南京官话,以金陵雅言为标准音,以《洪武正韵》为规范。永乐年间迁都北京,移入数十万人口,随之而来的南京官话又成为当时北京官话语音的基础。
从清末到民国,再经过新文化运动,影响广泛的北京官话最终成为新中国普通话的前身。

古代是没有普通话的,并且古代是有很多语言的,在秦始皇之前的语言更多,基本上隔个几十公里或100多公里就是一种语言,交流全靠猜!

古代有普通话。
虽然古代没有官方规定的普通话,但各个朝代都有大家普遍认可的标准语。最早的普通话,是雅音,又称中原雅音,传说是中古汉语时期流行于中原的全国通用的语言。

没有,普通话是满族入关后,满族人的官话。

中国古代是不是讲普通话?~

中国古代不是讲普通话,每个朝代都有官话。是某地的方言。
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国语的前身是明清官话,更早之前则称为雅言。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以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1955年,确定现代标准汉语名称由国语改称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写入宪法,制定标准后于1956年2月6日由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向全国推广。

扩展资料:1、来源:
(1)、明朝:明代初期定都南京,南京官话被推崇,以南京官话为官方语言,金陵雅音以古中原雅言正统嫡传的身份被确立为中国汉语的标准音。
朱棣夺取建文帝的帝位,迁都北平,以南京人为主、从全国各地迁徙数十万贵族、富户、民众。以南京官话为主要基础影响元大都语音,经历明朝整个时代的过程,北京官话(异于北京胡同音)初步形成。
(2)、清朝:清代贵族学习和推广北京官话,在雍正年间在南方方言区推广基于北京音的官话,设立“正音书馆”。公元1909年,清政府设立了“国语编审委员会”,将当时通用的官话正式命名为国语。这是清代汉语首次得到官方命名。
(3)、民国: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后年2月在北平召开了“中国读音统一会”制定了史称老国音的国音系统,确定了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的国音,具有入声。同期并制定了注音字母第一式。1913年,新建立的民国政府制定的老国音虽以北京音为主,但为了兼顾各地,仍具有南京官话的特征,如有入声等。
2、推广过程
中国地域广阔方言众多。由于不同方言在沟通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不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沟通交流,因此存在“区域文化岛”的现象。
这些“区域文化岛”保留了不同地区的先进文化和民间智慧的精华,但是由于语言障碍无法很好的交流和互相取补,因此,需要有一种共同语来消除“区域文化岛”,将中国广袤土地上所有的智慧黏合起来。
推广一门语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宜操之过急,要恰当处理好地方语言的发展和普通话推广之间的协调性。推广普通话的目标不是要消灭地方语言,而是要消除沟通障碍,但是在推广当中的确出现了消灭方言的现象(例如南宁的平话与白话),所以在推广的时候要把握好力度,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
因为语言多样性一直是中华文明的宝贵文化积淀之一。语言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语言多样性,才彰显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和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因为多样性,才不会所有的人都用一种同样的思维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
北京话、大陆普通话、台湾国语、新加坡华语、马来西亚华语等在语音、词汇等方面有少许差异。要注意的是北京话并不属于一种标准语,因为它是未经整理和标准化的北京城区方言。以上的几种标准语都是以北京话这种方言为基础来进行标准化的产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普通话

古代有普通话。
虽然古代没有官方规定的普通话,但各个朝代都有大家普遍认可的标准语。最早的普通话,是雅音,又称中原雅音,传说是中古汉语时期流行于中原的全国通用的语言。
现代的现代普通话的主要来源是元朝时期以大都(北京)话为基础所编制的《中原音韵》,前身是明清官话,到了雍正年间,清朝正式确立北京话为标准官话。现代普通话跟东南地区方言相比,保留的古音比较少,并且消失了“入声”。

中国古代有官话吗??各个朝代都讲的什么语言
答:一:先秦时期 周以前汉语的具体形式已无可考,据传当时的标准语是周时期标准语的前身。周期的汉语标准语,一般认为就是《诗经》的语言,即雅言。雅言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古代的雅言(我国最早的古代通用语,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就是夏言。夏建都在洛阳,殷代建都也在洛阳周边。所以历代雅言标准...

普通话的历史沿革
答:1913年,新建立的民国政府制定的老国音虽以北京音为主,但为了兼顾各地,仍具有南京官话的特征,如有入声等。当时预定为官方语言的国音是南京话和北京话的结合:平翘、前后鼻、尖团区分、部分音调按照北京话,而部分韵母、入声音调按照南京话,成为一个京音为主兼顾南北的复合普通话。1918年(民国7年)公布了第一套国家...

培训机构的普通话代报名可信吗?
答:那么,即使你通过了考试,当考后复核的时候,发现你和你报名填信息时所用的单位之间没有社保关系,你同样会拿不到证书。对于这样的一种代报名,有一些大的培训机构还是能够保证帮你把名报上。现实中我也确实认识这样的人,本身它没有符合条件的单位,其他所有的条件都符合。就利用培训机构报的名,并且...

中国从哪个朝代开始说普通话的?
答:作为中国官方语言的基础,现代意义上的北京话形成于清朝。它的直接来源有三部分:燕京语、辽南语与满语。不仅仅传统满语是北京话的重要来源,燕京语与辽南语,本身也与满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所谓燕京语,是指满清入关以前,明朝首都北京地区通行的语言。2、辽南汉语与女真语在女真聚居区和辽东25卫...

请问普通话的发源地是哪里?
答:普通话的发源地是北京。 普通话,即标准汉语。普通话是中国不同民族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通用语言,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主要通行于中国大陆长江以北地区,长江以南则一般不说普通话,因为各地都有汉语方言,不依赖于普通话”。其中,中国香港、中国澳门通行广东话,中国...

普通话是从古时候哪个朝代盛行的?地方官员面见皇上也是说普通话吗?
答:现代我们说的普通话作为官方语言,是在清朝是被确定的。2006-5-6 11:35 古代中国人不同地方的人交流怎么进行呢?那个时候没有普通话,能听的懂吗?那个时候的语言和现在的有什么区别呢? 提问者: 深呼吸19 - 助理 三级 最佳答案 在古代官话的性质类似于现在的普通话。汉族的先民开始时人数很少,使用的汉语也比较单纯...

古时候没有普通话,为什么没有出现过大臣上朝时候说的话皇帝听不懂的情 ...
答:虽然说古时候没有普通话,但是在每个朝代也是有一个自己通用的语言的。往往都是皇上将某种方言规定成这个朝代的通用语言,因此每个每个朝代都相当于有自己的“普通话”。其实这最早是从秦统一全国开始的,在那时人们都以秦的文字发音作为标准,这样也便于秦王的管理,不然真的发生互相听不懂对方说话的情况,...

方言有没有完全替代普通话的可能?
答:有的方言几乎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更遑论替代。普通话,我们知道,是以北京语音为基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言规范而形成。其他方言区,有些词语,会逐步被吸收进普通话的词库。比如四川话的“搞”,在语言交流中慢慢“搞事情”,就搞成了普通话的常用词。不过,也会有...

冰川时代有国语版吗
答:冰川时代有国语版。《冰川时代2(普通话国语版)》是喜剧电影,节目简介:地球上的冰河期终于就快要结束了!面对一天天变暖的天气,动物们都欢欣鼓舞。所以冰川时代有国语版。

三国时期没有普通话他们怎么交流呢?
答:为什么说河南话呢?因为那个年代只有河南话是更加接近于雅言的,当然那个年代的河南话是什么话以及那个年代河南怎么说话咱们都不晓得,更要命的是那个时候的河南指的是黄河以南。所以从历朝历代的演变过程来看的话,在古代的时候没有普通话,但是有着类似于普通话的普通话。秦始皇不背锅 大家会发现秦始皇书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