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方程式?

作者&投稿:阮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原子核反应方程式如下: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核反应分为核裂变和核聚变,裂变只发生在质量很大的原子核中,如铀(YU)、钍(T)和钚(BU)。这些原子的原子核吸收一个中子,然后分裂成两个或更小的原子核,释放出两个或三个中子和大量能量。

只有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下才能让核外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让两个原子核能够互相吸引而碰撞到一起,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如氦),中子虽然质量比较大,但是由于中子不带电,因此也能够在这个碰撞过程中逃离原子核的束缚而释放出来,大量电子和中子的释放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巨大的能量释放。



~

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式
答: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两个简单的示例,实际上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涉及众多的核粒子、能级以及核结构等复杂因素。不同元素和同位素之间的核反应具有独特的特征,因此其具体的核反应方程式需要通过实验或理论推导来确定。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是在实验室或核反应堆等环境中进行研究的,通过探测和测量反应产物(如粒子...

核反应,谢谢!
答:4H1 -> He4 + 2e+ + 2反νe 其中H1是氢原子核,也就是质子,He4是氦-4,e+是正电子,反νe是反电子中微子,写成符号是νe上面加一条横线。氦-4是最常见的氦同位素。氦最早是从太阳光谱中发现的。

核反应方程式
答:核反应方程式如下:2 1 H+3 1H—→4 2 He + 1 0n 核裂变的反应方程式:235U+n→236U→135Xe+95Sr+2n;235U+n→236U→144Ba+89Kr+3n;

求核子反应方程式
答: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Na2CO3 + HCl = NaHCO3+NaCl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CuO + C 高温 Cu +CO↑ 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H2O + 2NO2↑ 稀硝酸与...

质子、中子是谁发现的 核反应方程分别是什么
答:质子由卢瑟福1918年发现。尽管卢瑟福预言了中子的存在,但是,直到12年以后的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才在卡文迪许实验室里发现了中子。卢瑟福用α射线粒子轰击氮核首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这是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式:查德威克用α射线粒子轰击铍,这是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式 ...

高中核反应方程
答:发现中子:4/2He+9/4Be←→12/6C+1/0n /上表示质量数,下表示质子数 质子的发现:14N+4He→17O+1H,最后一个氢原子核就是质子 电子的发现者是:约瑟夫·约翰·汤姆逊(1856~1940年)。英国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的卡文迪什研究所所长。1891年用法拉第管开始了原子核结构的理论研究。他研究...

人造太阳核反应方程
答:人造太阳核反应方程是:H+3H→4He+X11。这个核反应方程式描述了氢原子核聚变的过程,其中H表示氢原子核,X11表示聚变过程中释放出的中子。在太阳内部的高温高压条件下,氢原子核相互碰撞并聚合成较重的氦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这一过程被称为核聚变,是太阳能够持续发光发热的原因。

人工核转变与核聚变、核裂变在核反应方程式上如何区分?
答:1、人工核转变与核聚变、核裂变在核反应方程式上的区别:人工核转变:¹⁴N+⁴He→¹⁷O+¹H,⁹Be+⁴He→¹²C+n。核聚变:³H+²H—→⁴He+10n+1.76×10⁷eV 核裂变:²³⁵U+1n=&#...

核裂变方程式?
答:核反应方程如图,生成3个中子,即a=3,X表示中子 核反应方程都遵循质量数守恒(也就是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1+235=141+92+3×1)和电荷数守恒(也就是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0+92=56+36+3×0),生成什么根据守恒一推算就出来了

核裂变方程式 有人知道核裂变的公式吗
答:1、人工核转变:1N+He→1O+1H,Be+He→12C+n。2、核聚变:3H+2H—→He+10n+1.76×10eV。3、核裂变:23U+1n=13Ba+Kr+2n。4、人工核转变用快速粒子(天然射线或人工加速的粒子)穿入原子核的内部使原子核转变为另一种原子核的过程,这就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5、核聚变,核是指由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