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五年计划简介

作者&投稿:博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1953年至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是新中国仿照苏联工业化模式实施的。中国新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出的。其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设计的156个施工单位为中心,由694个规模以上施工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奠定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一些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为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初步的基础;基本上将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为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基础。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超额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绝对优势。在国民收入中,1957年与1952年相比,国有经济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经济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由7296%提高到3%,资本主义经济由7%提高到不足1%。基本建设方面,五年内全国总投资为550亿元,其中国家对经济、文化、教育的总投资为493亿元,比原计划的427.4亿元增长15.3%。2005年新增固定资产460亿元,相当于1952年末全国固定资产原值的1.9倍。五年建成工矿建设项目1万多项,其中大中型项目921项,比计划安排的多227项。到1957年底,428个项目建成投产,109个项目部分投产。到1957年底,苏联帮助中国援建的156个建设项目中,已建成135个,竣工并部分投产的有68个。中国过去没有的一些行业,包括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械、新型机床、精密仪器、电解铝、无缝钢管、合金钢、塑料、收音机等。都是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从而改变了中国工业不完整的局面,增加了基础工业的实力。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8%。1957年的国民收入比1952年增长了53%。1957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原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5%。原五年计划中,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4.7%,实际达到18%。1957年手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83%,年均增长12.8%。1957年钢产量535万吨,是1952年的近3倍,原煤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596%,发电量193亿千瓦时,比1952年增长164.4%。机床产量达到2.8万台,比1949年增长17.7倍;棉布50.6亿英尺,比1952年增长32.96,糖86万吨,比1952年增长92%。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1957年农业总产值是原计划的101%,比1952年增长25%,年均增长4.5%。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0亿斤,比1952年增长19%;棉花产量为3280万吨,比1952年增长25.8%。粮食和棉花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7%和4.7%。五年间,全国新增耕地面积5867万亩。1957年,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67450亩,完成了原计划的101%。五年内,中国新增灌溉面积21.81万亩,相当于1952年总灌溉面积的69%。全国交通运输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到1957年底,全国铁路里程已达29862公里,比1952年增长22%。五年内,33条新铁路将建成
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1957年,全国工人平均工资达到637元,比1952年增长42.8%,农民收入比1952年增长近30%。人民平均消费水平1957年达到102元,比1952年的76元增长34.2%。文化、教育、卫生、科学和艺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初步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

中国是从哪一年开始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_百度知 ...
答:第一个五年计划(亦称“一五”计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二五计划:1958年-1962年。三五计划:1966年-1970年。四五计划:1971年-1975年: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狠抓战备,促进国民经济的新飞跃”的口号。五五计划:1976年-1980年。六五计划:1981年-1985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哪一年
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1953年。“一五”计划,是指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在国民收入中,1957年同...

第一个五年计划
答: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简介 时间:2005年09月29日12:07 来源:人民网 【热点排行】【推荐】【打印】【关闭】我来说两句(0) 收藏本文 进入新闻论坛 相关新闻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哪年提出的?
答: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年到1957年,中国执行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完成了农业合作化、手工业合作化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特别是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一五”期间,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五年全国...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意思
答: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

一五计划的时间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呢?
答:工业化技术也刺激了手工业者的技术创新意识,他们在商会的支持下,积极筹组工商研究团体,谋求手工业革新之道,如1915年3月成立的天津工商研究所就是一个以手工业为主体的实业研究团体,它的发起人除北洋火柴公司和天津造胰公司为使用原动力的工厂外,其余11家均为规模不等的手工工场,在成立大会上被...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什么
答:1.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范围是1953年至1957年。2. 该计划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由周恩来和陈云主持制定。3. 一五计划的成功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并成为发展国家工业化的成功案例。4. 计划期间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专家和产业工人,提高了国民收入。5. 通过引进苏联和东欧的技术,提高了解放军的...

我国1963年到196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和每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人,发展重点...
答:1953~1957 第一个五年计划 制定人:周恩来、陈云 发展重点: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情况:1956年宣布提前完成了计划规定的任务。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生产力发展创造了更有利...

新中国第1个五年计划,包括哪些工程?
答:五年内全国完成投资总额为550亿元,其中国家对经济和文教部门的基本投资总额为493亿元,超过原来计划427.4亿元的15.3%。五年新增加固定资产460亿元,相当于1952年底全国固定资产原值的1.9倍。五年内施工的工矿建设项目达一万多个,其中大中型项目有921个,比计划规定的项目增加227个,到1957年底,建成全部...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内容
答:没有基础工业,也不可能大量供应化肥、农业机械、柴油、水利工程设备;不可能大量修建铁路, 供应机车、汽车、飞机、轮船、燃料和各种运输设备。为了应对战争威胁,也需要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这一切都决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必要性。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结构充分反映了优先发展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战略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