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与我国国际私法渊源的关系

作者&投稿:载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解答如下:
最早的国际私法立法是中国唐代的《永徽律》(见国际私法)。在西方国家,最早的国际私法立法是1756年《巴伐利亚民法典》。此后关于国际私法的立法逐渐增多,有些国家把它规定在民法典中,如1804年《法国民法典》第3条;有些国家把它规定在民法施行法中,如1896年德国《民法典施行法》;有些国家把它制定为单行法,如1975年民主德国《关于国际民事、亲属和劳动法律关系以及国际经济合同法律适用法》;有些国家把它分散规定在一些个别的单行法中,如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国际私法立法。国际私法立法有由简到繁的趋势。例如,1963年捷克斯洛伐克《国际私法和国际民事诉讼法》包含68条,1979年发表的瑞士《联邦国际私法草案》则含有196个条文

~

我国哪些立法中规定有国际私法规范
答:在我国现行国际私法的国内立法中,关于外国人的民商事法律地位规范主要规定在宪法、民法通则、对外贸易法、公司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等法律...

我国立法和司法解释在适用冲突规范制度方面分别做了怎样的规定
答:为此,我国国际私法学界在致力于国际私法立法的法典化过程中,应更重视完善与识别有关的规定。首先,在制定一国的国际私法之前要广泛借鉴国内外学者从事比较法研究的成果,分析各国法律制度之间的差异,设想可能会发生识别冲突的情形,合理地制定冲突规范。其次,在国际私法中就识别的总原则加以规定,以指导法官根据具体情形行使...

现代国际私法的立法的特点及国际趋势。
答:【答案】:答案:一、立法模式方面,现代国际私法趋向法典化。自19世纪末起,多个国家如奥地利、匈牙利和瑞士等,相继出台了单行法规,这些法规包含总则和分则,结构逐渐完善。二、调整对象方面,国际私法范围持续拓展。传统领域如债权、物权、婚姻家庭及继承外,还涉及知识产权、涉外劳动关系、代理关系、产品...

国际商法的主要内容
答:二、是在这些领域内国际商事法律规范做了哪些方面的规定,这些规定是以国际法渊源还是以国内法渊源表现出来,以及这些渊源间的关系机制;三、是国际商法体系中各部分内容的结构,即不同领域法律规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内容编排的依据。国际商法是关于商务的国际私法。是指在具有涉外因素的商务关系中,...

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答:历史地位:罗马法是现今许多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所谓的“民法”就起源于罗马法。在欧洲的大陆法系国家以及南美洲的许多国家都因为法国民法典而与罗马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是国际私法的起源。在此之后的1500年间,罗马法曾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又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

国际贸易法的历史沿革
答:以后由于冲突法(见国际私法)的形成,国际贸易法关系在长时期中主要根据冲突规范(见抵触规则),适用一般国家的民法或商法处理。进入20世纪以后,国际贸易法关系日益频繁,用冲突规范引用某一国法调整的办法,已不能适应其发展,于是直接规定这种关系双方当事人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习惯进一步发展。以此为基础,...

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有哪些要求
答:《法律适用法》第2条第2款规定:“本法或者其他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没有规定的,适用与该涉外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该法没有像奥地利国际私法法典那样将最密切联系原则上升为一般条款,也没有像瑞士国际私法法典那样采取例外条款的形式,而是将该原则作为一项补充性原则。在合同领域,该法以最密切联系原...

罗马法的起源发展完善
答:所涉及的罗马公民的权利主要有缔结婚约、处理私产和提起诉讼三项。《万民法》是根据罗马统治的需要,在吸收各民族已有的法典成果的基础上制订的,适应各种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下的商品贸易和经济契约。它实际上是罗马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是“各民族共有”的法律。罗马帝国时期,法律内容更加丰富,皇帝以敕令形式颁布的...

“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高手帮忙...
答:出处:《永徽律·名例律》《永徽律》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涉及国际私法概念的法典。唐统治者在《永徽律名例律》中作了如下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来调整各种具有涉外因素的法律关系。而在欧洲,直到1756年《巴伐利亚法典》中才第一次有了成文的国际私法...

罗马法是怎样形成发展起来的,各个时期有何基本特点?
答:罗马法分为本国国民所适用的“市民法”以及使用与外国人的“万民法”,后者就是现在的国际私法的起源。罗马法反映出当时罗马帝国的现实。罗马执政官保证了法律能够适应一个迅速膨胀的帝国不断变化的需求。但是,这种变化仍然是在传统的价值体系下完成的。执政官并不重新修改法典,而是通过新的解释或者修订来解决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