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法

作者&投稿:谭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第三条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第四条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第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第六条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第七条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伤保险的监督管理,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第八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研制、开发、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加强对职业病的机理和发生规律的基础研究,提高职业病防治科学技术水平;积极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技术、工艺、设备、材料;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

  国家鼓励和支持职业病医疗康复机构的建设。第九条 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确定的职责,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以下统称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第十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工作体制、机制,统一领导、指挥职业卫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责任制。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应当认真执行本法,支持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的知识,增强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观念,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使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的能力。第十二条 有关防治职业病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制定并公布。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开展重点职业病监测和专项调查,对职业健康风险进行评估,为制定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本行政区域的职业病防治情况进行统计和调查分析。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有关部门收到相关的检举和控告后,应当及时处理。

  对防治职业病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第二章 前 期 预 防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第十五条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二)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三)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四)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五)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六)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一是立法的目的  第一条本法明确提出,本法的目的是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治疗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劳动者健康的关怀,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职业病防治法》第一条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活动。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和公布。  二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相结合的  预防和治疗职业病很重要。目前很多职业病还没有有效的根治手段,但是可以预防。所以控制职业病一定要从源头入手。建设项目预评价制度、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三同时审查制度。这些都是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体现,力求提前将预防控制措施提前到建设项目的论证、设计、施工阶段,从根本上消除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危害。  三是明确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中的责任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制度,对本单位造成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并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这些规定明确了用人单位在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方面的法律责任。  四是职业卫生标准。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并公布,有利于尽快建立和完善职业卫生标准体系,为《职业病防治法》的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五是明确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  这些权利包括:1.接受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2.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3.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治措施;4.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5.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举报和控告;6.拒绝非法指挥,强制无职业病防护设施作业;7.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六是职业病的诊断和鉴定制度  职业病诊断是一项技术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本法规定,职业病的诊断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病的诊断标准和鉴定方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可以向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这些规定有利于规范职业病诊断和鉴定,确保职业病诊断和鉴定公平公正地进行。  七是职业卫生监督制度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国务院和县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这些规定明确了《职业病防治法》的实施需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卫生和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一致,这是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保证。  职业病防治法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上七个方面,规定了劳动者在职业病防治中的相关权利、用人单位应承担的责任、诊断、鉴定和监督等一系列制度。这明确了用人单位的职业健康保障责任,保证了劳动者在职业健康受到威胁时能够有法可依,为司法机关依法作出判决提供了相关标准,从而为劳动者创造了更好的劳动环境。

职业病防治法方针
答:4、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5、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我国的职业病防治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根据我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

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七条规定
答:6、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十六条 国家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

职业病防治内容
答:一是立法的目的第一条本法明确提出,本法的目的是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治疗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劳动者健康的关怀,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职业病防治法》第一条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何时开始实施?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修订信息:1、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根据2011年12月31...

职业病防治法最新修订时间
答:2021年11月24日。根据查询劳动保障局官网信息显示,最新《职业病防治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21年11月24日通过,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根据什么制定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一条明确阐明: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简介: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年第四次修订)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年第四次修订)是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四次修正的。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是指
答: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国法律都有对于职业病预防方面的规定,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在生产劳动中,接触生产...

职业病防治法自哪一日起施行?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5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02年5月1日正式实施。违法法规的...

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什么
答: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职业病防治法》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