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文言文虽有佳肴

作者&投稿:杨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初一语文虽有佳肴翻译

原文《礼记·学记》:虽有佳肴⑴,弗食,不知其旨也⑵;虽有至道⑶,弗学,不知其善也⑷。

是故⑸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⑹。知不足然后能自反⑺也;知困然后能自强⑻也。

故⑼曰:教学相长⑽也。《兑命》曰:“学学半⑾,”其此之谓乎?原文大意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

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尚书·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2. 《虽有嘉肴》全文翻译

1、《虽有嘉肴》出自《礼记·学记》西汉戴圣编纂全文翻译如下:尽管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

尽管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因此学习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后才知道困惑不通。

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检查。知道困惑,然后能自我勉励。

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兑命》上说:“教是学的一半。”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古代设学施放,每二十五家的"闾"设有学校叫"塾",每五百家的"党"有自己的学校叫"庠",每一万二千五百家的一"术"有自己的学校叫"序",在天子的王城或诸侯的国都设立有太学。

〔太学〕每年招收学生入学,每隔一年对学生考查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断句分章、弄清经文旨意的能力,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习和亲近同学,第五年考查学生是否广泛学习和亲近老师,第七年考查学生讨论学业是非和识别朋友的能力,〔这一阶段学习合格〕叫“小成”。

第九年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想观点坚定不移,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达到这一阶段的学习标准〕叫做“大成”。唯其这样,才能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周围的人能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会来归顺他,这就是大学教人的宗旨。

古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43638书上说:“〔求学的人〕应效法小蚂蚁衔土不息而成土堆的精神。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大学开学的时候,〔天子或官吏〕穿着礼服,备有祭菜来祭祀先哲,表示尊师重道,学生要吟诵《诗经·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叙述君臣和睦〕的诗,在一开学就用做官事上的道理勉励学生。

入学授课之前,先击鼓召集学生,整齐威仪,然后打开书箱;同时展示戒尺,来约束他们的仪容举止;〔学生春季入学,教官〕没有占卜而大祭就不去考查学生,使学生内心从容不迫;时时观察却不说,让问题在学生的心中积聚;年幼的学生只听老师讲解而不随便发问,学习不逾越难度。这七点,是教学的基本原则。

古书上说:“大凡学习,若学习做官,就先学习与职务有关的事;若学习做士,就先学习学士应有的志向。”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大学施教的方法,在学生的错误没有发生时就加以防止,叫做预防;在受教育的最好时机进行教育,叫做及时;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叫做循序渐进;互相取长补短,叫做观摩。

这四点,是教学成功的经验。错误出现了再去禁止,就会抵触抗拒,格格不入;放过了学习时机,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杂乱施教而不循序渐进,学业就会搞乱而无所成。

自己一个人学习,不与友人讨论,就会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与不正派的朋友来往,必然会违逆老师的教导;从事一些不正经的交谈,必然荒废正课学习。这六点,是教学失败的原因。

2、原文如下: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斆学半。”

其此之谓乎?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

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

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

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

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

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

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

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

3. 初一语文虽有佳肴翻译

注释,“食”:

“虽有佳肴”,虽然。

“教学相长”,是学习的一半。

“故”,连词:“教育别人,不知其善也。

“是故”,良好。

“自反”,然后就能自强不息,“虽”,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达到极点的。“至”:“教学相长也”,理解不清,意思是教育别人,意思是反过来要求自己:最好的道理,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连词。《尚书·兑命》说,意思是自我勉励:“学学半,不通,动词,做熟的鱼肉等: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

即使有美味佳肴。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自强”。《兑命》曰,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肴”,吃。

“学学半”,弗学,所以,教别人,“善”;知困,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

“至道。“强”。知道不足。

“弗食不知其旨也”,指代“食”的对象,连词,勉励,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不去品尝,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其此之谓乎,然后能自强也。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虽有至道。

“困”。

“弗学不知其善也”,美味的鱼肉;所以。“旨”;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知其旨也。因此,味美,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故曰。“佳肴”。“其”代词。所以说。“佳”美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然后能自反也,弗食;知道困难,不去学习 虽有嘉肴

4. 《虽有佳肴》初中语文练习册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虽有佳肴”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 《虽有佳肴》

一、基础巩固 (一)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虽.有佳肴

2、不知其旨.也

3、虽有至道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5、教然后知困.

6、然后能自.反. 也

7、然后能自强.. 也

8、教学相长。. 也

9、学学. 半

(二)解释下列句子。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故曰:教学相长也。

5、《兑命》曰:“学学半。”

二、能力提升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不知其旨.也: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学.学半

2、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1)是 故 学 然 后 知 不 足

(2)知 困 然 后 能 自 强 也

3、本文的中心句是

4、请写出一句同本文意思相近的诗句。

5、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

答案: 一、

(一) 1、即使 2、甘美 3、最好的道理 4、所以 5、不通,理解不了 6、反省自己 7、自我勉励 8、教和学相互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9、向别人学习

(二) 1、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 2、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3、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 4、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 5、《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

二、1、(1)甘美 (2)不通,理解不了 (3)教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教学相长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在学习中,当别的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去教别的同学,这样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同时提升自我。

5. 虽有嘉肴的翻译和原文

原文:《虽有嘉肴》—来—《礼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源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bai。

译文: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以du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

知道不足,然后zhi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

《尚书·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望dao采纳。

6. 初中语文课本上册第十二课虽有嘉肴

1. 课文;虽/有嘉肴(yáo),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qiǎng)也。故曰:教(jiào)学/相长(zhǎng)也。《兑(yue)命》曰:“学(xiào)/学(xué)半。”其/此之谓乎!、

2. 译文;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 》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3. 出处;戴圣,字次君,西汉官员、学者、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魏郡斥丘(今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北乡义)人 一说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区)人。[2-3] 生卒年不详,世称小戴,与叔父戴德同学《礼》于后苍,宣帝时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任九江太守,今本《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即《小戴礼记》传为圣编。《汉书》成书于汉建初七年(公元80年)。

4. 注解;

5. 1.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6. 2.虽:即使。

7. 3.嘉肴(yáo):美味的菜。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菜。

8. 4.旨:甘美。

9. 5.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

10. 6.是故:所以。

11. 7.困:不通,理解不了。

12. 8.自反:反省自己。

13. 9.自强(qiǎng):自我勉励。强:勉励。

14. 10.教(jiào)学相长(zhǎng):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15. 11.《兑(yuè)命》:《尚书》中的一篇。兑,通“说(yuè)”,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命, 《尚书》中的一种文章体裁,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尚书》,又称《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

16. 12.学(xiào)学(xué)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第一个“学”是教的意思。

17. 13.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其,表示推测。

18. 14.弗:不

19.

20. 通假字

21. 兑(通“说(yuè)”,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古代皇帝发布的政令。

22.

23. 古今异义

24. 不知其旨也

25. 旨(古义:甘美。今义:意义,目的。)

26. 然后能自强也

27. 自强(古义:自我勉励。今义:自己努力图强。)

7. 【虽有嘉肴】原文

原文:

《虽有嘉肴》——《礼记》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尚书·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望采纳。



~

虽有嘉肴的文言现象
答:1、古今异义 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至,古义:最好。今义:到。2、文言虚词 其:代词,它的。是故:连词,因此。也:语气词,表判断。3、特殊句式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介词宾语前置句)教学相长也。(判断句)作品简介:本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

请帮忙翻译课本文言文 《虽有嘉肴 》
答: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吃,不知道它的甘美。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通之处。知道自己有所不足,然后才能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不通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所以说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

虽有佳肴文言句式是什么
答:意思: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虽有嘉肴一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文章表示出‘教’和‘学’是息息相关的。作品赏析:本文多使用对举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在...

礼记二则是不是文言文
答:20 虽有嘉肴 《礼记》 25 河中石兽 纪昀 30 寓言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七下文言文 5.伤仲永 王安石 10.木兰诗 15.孙权动学 《资治通鉴》 20.口技 林嗣环 25.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 《山海经》 两小儿辩日 《列子》 30.狼 蒲松龄 6. 《不是嗟来之食》文言文 《不食嗟来之食》 【原文】 齐大饥。黔敖...

《虽有嘉肴》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用,文言文式,词类活用
答:通假字: 兑.命 兑通“说”,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古今异义词:(1)弗食,不知其旨也。(旨 古义:甘美;今义:用意,目的)(2)教然后知困。(困 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3)然后能自强(强 古义:自我勉励;今义:到)(4)虽.有至道 (虽 古义:即使。

文言文《教学相长》的翻译
答: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哪里理解的不透。知道自己有所欠缺,然后才能刻苦地钻研;知道自己有困惑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所以说教导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编辑本段]注释1.佳肴:美味的食物。 佳 很好。 肴:熟的鱼肉等,熟食。2.弗:不 3.旨:味美,好吃。4...

外文言文
答:1. 求10篇课外文言文 1、原文 虽有嘉肴①,弗②食,不知其旨③也。 虽④有至道⑤,弗学,不知其善⑾也。是故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⑦。 知不足⑧然后能自反⑨也,知困然后自强⑩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注释: 1.嘉肴:美味的食物。 佳 很好。 肴:熟的鱼肉等,熟食。 2.弗:不 3.旨:味美,好...

文言文《虽有嘉肴》中“教学”是什么意思
答:教:教导,教授 学:学习(满意请采纳)

文言文虽有嘉肴中,最后一句的,其次之谓乎的,其是什么意思?
答:。其:代词,它,指“学学半”这个说法。谓:说的。此:这个。其谓此:“学学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再回到原来的疑问句。其此之谓乎?难道它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吗?翻译时可以意译为“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也承前省略“其(它)”。因为前文已经引用了“学学半”,翻译时可以不译。

《虽有嘉肴》说课稿
答:《虽有嘉肴》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虽有嘉肴》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文言文的教学重点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2、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并能准确地翻译、背诵全文,积累常用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