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官话是哪里的方言?

作者&投稿:微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西南官话,也就是现代中国西南方言,又叫上江官话,是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没有之一。
我发现有很多朋友听到西南官话就会认为是四川话,见到说西南官话的人就认为是四川人。比如我这个贵州人到外省去见到老乡,说起家乡话,外省人听到就会问我是不是四川人。我若回答说不是,对方多半会问:“你不是四川的,为什么会说四川话?”(其实我也想知道,明明是同一种语言,为什么都只知道四川话而不知道我们贵州话)
其实说西南官话的不只是四川人。使用西南官话的地区主要包括四川、贵州、重庆、云南四大省份,此外还有湖南省的部分地区,湖北省的部分地区,还有陕西省南部的几个县,江西省也有几个县,还有广西柳州等,全国共有9个省份,500多个县、市、区近3亿人在使用西南官话(国外也有使用西南官话的地区,此处不计)。
西南官话能原汁原味地翻译为普通话吗?

对于我们词语丰富的汉语来说,最不愁的就是将某种语言翻译为汉语,更何况西南官话也属于汉语方言,同语系之间的互译当然更不是问题。
但重点问题是,翻译后可以保持原汁原味吗?这恐未必。
现在来盘点一下西南官话里面,一些无法原汁原味地翻译成普通话的词语。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1.强盗

西南官话里的“强盗”一词,翻译为普通话是“小偷”。
这个词语翻译成普通话之后,虽然意思完全没有变,但听起来语气、感觉上的区别非常之大。
这个词翻译为普通话后让人觉得别扭的地方在于,“强盗”这个词在西南官话和普通话里都有,但意思又完全不一样。
强盗这个词在普通话里是劫匪的意思,在西南官话里却是小偷的意思。一个是小偷小摸,一个是明目张胆地强行抢劫。让这两个词相关联,怎么听都会感觉特别地别扭。
从西南官话里的“强盗”翻译成普通话的“小偷”之后,听起来语气上的轻重也变了不少。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2.俩得很

这个词语翻译成普通话,只能翻译成“撒娇”。
那么后面的“得很”2字又该如何翻译呢?难道该翻译成“很撒娇”?或“非常撒娇”吗?这样翻译都成病句了。

但如果要避免病句,那又该怎样翻译?根本就无法原汁原味地翻译。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3.一哈

这个词翻译为普通话是“一会”。
但是,西南官话里的“一哈”指一小会,普通话里的“一会”没有那么具体,翻译成“一会”也并不是很准确。

如果翻译为“一小会”或者“一会儿”,意思完全没变,但是听起来已经婆婆妈妈的了,完全变味了。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4.稀求罕

这个词翻译为普通话是“不稀奇”或“不稀罕”。
但西南官话里是表示很不屑的态度,翻译成普通话后呢,就变得很平淡了。虽然意思几乎没变,但听着总感觉变味了。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5.团疙瘩

此词翻译为普通话是“圆球形”。
这个词在西南官话里有的时候会带着一点贬义的感觉,比如有时候,有人在骂别人长得胖的时候会说:“你看你,看你长得像个团疙瘩一样。”这明显是贬义的。但翻译成普通话后就成了纯粹的中性词了。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6.细面面

翻译成普通话便是“粉末状”。
普通话里的“粉末状”只表示很细的颗粒。西南官话里的“面面”有可能会指较粗的颗粒,所以有时候会特意在前面加上一个“细”字。翻译为普通话后,总感觉少了点什么,自然变味了不少。

7.瞌睡来了

翻译成普通话是“困了”,或“困意来了”(但这两种译法都不是原汁原味)。
西南官话“瞌睡来了”里的“瞌睡”,并非指打瞌睡,准确地翻译为普通话就是“困倦”。但要加上“来了”这层意思,自然不能用“困倦”一词。若译为“困倦来了”,那不成了病句了吗?所以只能译为“困意来了”。
但是,西南官话里的“瞌睡”是个词语,普通话里的“困意”不是词语,而是个短句。把一个词语拆成了一个短句,听起来当然会变味。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8.拽筋斗

翻译成普通话就是“摔跤”(摔倒)。
这个词在西南官话里带有调侃的感觉,翻译成普通话之就后完全没有这种感觉了。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9.哈儿

翻译成普通话就是傻子。
西南官话里的“哈儿” 这个词翻译成普通话后,没了 “儿” 这个后缀,听起来语气上有特别大的区别。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10.神戳戳

翻译成普通话是“S经B”。
西南官话里的“神戳戳”虽是贬义,但并不是非常严肃地骂人的话,有半开玩笑的用意。

普通话里的“S经B”一词就纯粹是骂人的,翻译过来后,意思还是那意思,但是听起来完全变味了

~

西南官话成为最大汉语方言,覆盖了哪些地区呢?
答:西南官话是从明代开始,因移民西南地区而逐渐形成的官话方言,其语音系统在官话中也是最简单的,除了浊音清化,无尖团对立等官话的共同特点外,西南官话多数不分平、翘舌音,是一种带有过渡性质的南方官话。使用人数多达2.7亿,是官话方言中使用范围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西南官话一票之差不敌北京...

西南官话哪里正宗?是重庆还是四川呢?
答:西南官话是从明代开始,因移民西南地区而逐渐形成的官话方言,其语音系统在官话中也是最简单的,除了浊音清化等官话的共同特点外,西南官话多数不分平、翘舌音,是一种带有过渡性质的南方官话。西南官话的使用人数多达2.7亿,是官话方言中使用范围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一般史者研究认为西南官话是江淮...

西南官话的发源地在哪里?
答:发源地是襄阳、安康、汉中,最初就是汉襄话。汉襄话由中京话(洛阳话)南片区(西宛话即今南阳古语)发展而来的。后来发展到楚国、巴国、蜀国,形成了以武汉、荆州、重庆、成都、泸州为中心的上江官话。最后上江官话向东发展到安徽南部、湖南西部、湖南南部、广西北部和西部、贵州、云南、康巴(西康)...

四川话,云南话,贵州话之间有什么区别?
答:1、分布不同区域:四川话又称巴蜀方言,属汉语西南官话,主要分布于四川省、重庆市及陕南境内。云南话属于汉语西南官话,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贵州话属于西南官话,又称上江官话。分布于中国西南的四川、重庆等。2、所属汉语系不同:四川话属西南官话,云南话属于北方方言,贵州话属于西南官话。3、疏远关系...

四川话属于什么方言
答:西南官话是汉语方言中人口最多、占地面积最广的方言,据统计使用西南官话的人口约2亿,占全国人口的1/5,整个官话人口的1/3,并且相当于湘语、粤语、闽语人口的总和。西南官话中最大的一片(成渝片)的使用人口约1亿。西南官话内部一致性比较强,四川话(包括重庆)和临近的云南贵州话都很接近。总的...

重庆都有哪些方言
答:重庆话隶属西南官话的分支片区,西南官话其内部“一致性在现代汉语方言中是最高的”。重庆话虽与西南官话的其它分支有许多共同之处,部分白读音和声调继承了明朝官话的特征。狭义的重庆话,专指重庆人的“展言子儿”,即歇后语或陷语,于谐趣幽默里见智慧,为重庆方言的一大特殊现象。虽然重庆话在中国大...

北方话包括普通话吗?
答:不是北方话包括普通话,而是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因为:普通话的定义是: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言。

湖北十堰市区的本地方言(西南官话鄂北片)现状如何?
答:例如,沿着车城路和车西路,你会发现大部分设施都是老二汽时代的遗存,直到2004年,二汽的教育部门才与地方教育系统融合。这种单位与地方的分离,使得方言得以在某种程度上保持原貌。以绵阳为例,九院的人们和当地人的差异,或许可以作为十堰方言保存情况的一个生动案例。在这样的背景下,十堰的西南官话鄂北...

中国方言中,为何西南官话能够发展的如此壮大?你有什么看法?
答:2、江西老表跟两湖之间的血缘关系无可辩驳,但是绝对不是口音的继承,区别很大。 所以西南官话也不来自于江西。3、西南片的口音受湖北影响非常深,是因为很多人是从湖北孝感麻城一代迁移过去 的,人口数量太大形成了强势口音。4、湖北除了鄂东南、湖南除了邵阳一代还保留着古楚音(很多字的读音和叫法跟...

南方“官话片”四川地区说的方言为何是“北方话”?
答:与老派(川西、川南)的分化。不同地方的移民到了四川,方言相互无法沟通,所以必须互相妥协,交流的时候尽量模仿大家都能懂的官话,于是就最终混合成了现在这种四川话:大部分人都能大概听懂。不过,在官话中,西南官话(以及江淮官话,晋语)仍属于比较边缘的一支,仔细理解起来,还是有不少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