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及岩土体结构与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作者&投稿:乐正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易滑地层

调查区内分布三叠系、侏罗系、新近系和第四系。其中,第四纪黄土和新近纪泥岩是区内的易滑地层。

三叠系、侏罗系埋藏于第四系之下,仅在较大河谷出露,出露高度一般不大,未调查到基岩滑坡现象。在延河、汾川河两侧,尤其是公路、铁路边坡地段,可见基岩崩塌现象。

新近纪泥岩在区内分布不连续,呈不整合断续覆盖于之前老地层之上,其上多被第四纪黄土覆盖。仅在甘谷驿和青化砭东北部,南泥湾和油坊台西南部,以及枣园西部等地谷坡底部零星出露。尽管新近纪泥岩属于易滑地层,但由于其分布范围及小,在坡面上所处位置过低,所以,区内新近纪泥岩引起的滑坡并不多。

第四纪黄土分布最为广泛,几乎遍布全区。黄土结构疏松,强度低,遇水软化,节理裂隙发育等特性决定了黄土是区内最主要的易滑地层。本次调查的全部滑坡和绝大多数崩塌均发生在黄土层中。

二、岩土体结构

区内斜坡岩土体结构主要包括四种类型:黄土+近于水平古土壤层型、黄土+倾斜古土壤层型、黄土+古土壤+基岩型、黄土+古土壤+新近纪泥岩型。斜坡岩土体结构决定了斜坡变形破坏的方式和软弱结构面的位置,对滑动面的位置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一)黄土+近于水平古土壤层型

斜坡自坡脚至坡顶皆由第四纪黄土地层构成,属于黄土斜坡,主体为中更新世黄土(Qp2),主要分布于延河一级支流中上游、二级三级以及更小的支流两岸。该型斜坡稳定性从黄土本身来讲,主要与黄土的地质-工程地质性质密切相关。在岩性方面,黄土质地松散,工程地质特性差,抗拉强度低,极易在临空面附近形成卸荷裂隙,有利于滑坡体与母体分离。黄土遇水时强度急剧降低,有利于形成滑动面,可沿谷底坡脚剪出。在地层结构上,发育近水平的古土壤层。此类坡体岩土体结构属于较稳定的类型,滑坡发生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二)黄土+倾斜古土壤层型

仍属于黄土斜坡,从坡脚到坡顶皆由第四纪黄土构成,主体为中更新世黄土(Qp2),主要分布于延河一级支流中上游、二级三级以及更小的支流两岸。此类斜坡的稳定性除与黄土较差的工程地质性质密切相关外,还与黄土中发育的倾斜古土壤有关。古土壤较黄土而言,粘土含量高,结构更为致密,成为黄土层中的相对隔水层,在黄土与古土壤接触带易形成含水量相对较高的软弱结构面,从而控制滑坡的形成。

(三)黄土-基岩接触面型

上部黄土与下部基岩共同组成的斜坡类型。此类斜坡发育于延河干流以及一二级支流中下游,这一地区河谷宽阔,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地区。下伏基岩是大多滑坡发生的积极因素:一是岩土在工程地质性质上具显著差别,基岩力学强度大,抗滑能力强,稳定性高,多成为滑坡剪出口的下伏稳定地层;二是基岩的隔水性能相对较好,地下水容易在基岩面上相对富集,易饱水,造成基岩之上黄土力学强度下降,转变为滑带。据调查,沿基岩面剪出的滑坡比例占总数的78%。

(四)黄土-红粘土接触面型

上部黄土和下部新近纪泥岩所组成的斜坡类型。红粘土黏粒含量大,是良好的隔水层,同时遇水强度降低,在全区零星出露。但其所在之处,常引起滑坡的发生。与“黄土+倾斜古土壤层型”斜坡对滑坡控制作用类似,新近纪泥岩的存在不利于斜坡的稳定。

无论何种岩土体结构类型的直立坡或陡坡均以崩塌破坏方式为主(图4-18)。

图4-18 燕沟台崩塌地质剖面图

1—晚更新世黄土;2—中侏罗世泥岩;3—中侏罗世砂岩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一)实验室简介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9月30日得到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复成立,其前身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壳变形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5个领域的科学研究:新构造运动及其引发的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过程研究,地应力监测技术与地质灾害预测评价技术方法研究,中国大陆主要活动构造带地应力测量及其构造应力场研究,国家重大工程、重大城市和重要经济区带的地壳稳定性和地质环境安全研究。

图46 退化与废弃地遥感信息提取和监控信息系统开发及其应用研究技术流程

(二)2013年度重要科研成果
1.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入选地质学会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入选地质学会十大地质科技进展的“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是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等单位共同承担完成的。殷跃平、张永双研究团队紧密围绕汶川地震地质灾害等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在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特别是集成创新地面测绘、综合物探和InSAR技术,修正了强震区逆冲型工程活动断裂和地震破裂带安全避让公式;首次开展了斜坡地震动特征监测和地脉动特征测试,获得了山体斜坡地震动放大规律,提出了竖向地震力对峡谷区山体稳定性的放大效应;建立了基于天空地一体化应急调查技术的汶川地震灾后快速编图与评估方法,以及地震滑坡-碎屑流的成灾机理和震后高位泥石流早期识别的特征指标,为制定行业标准提供了理论支撑。项目成果集成出版了《汶川地震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一书,在“5·12”汶川地震发生5周年到来之际,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对汶川8.0级地震区的地震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进行了系统研究,涉及汶川地震区域地质构造、地震工程地质、斜坡地震动监测与试验方法、地震地质灾害等关键科学问题(图47)。

图47 《汶川地震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

2.《泛亚铁路云南大理至瑞丽沿线基础地质与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出版
“泛亚铁路云南大理至瑞丽沿线地质构造综合研究”项目组及时对计划项目成果进行了综合集成,编著完成了《泛亚铁路云南大理至瑞丽沿线基础地质与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专著并出版发行(图48)。
被誉为“钢铁丝绸之路”的云南大理-瑞丽铁路(简称“大瑞铁路”)全长约336km,是连接中国大陆与东南亚各国的泛亚铁路网中的咽喉工程。但由于铁路需要穿越水文网密度大,且山高谷深的横断山脉南段,因此,桥隧工程将占整个线路的70%左右,尤其是隧道工程的最大长度与埋深都大大超出了已有铁路工程,建设难度极大,亟须扎实可靠的高精度基础地质与工程地质资料支撑,并为铁路选线和设计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图48 《泛亚铁路云南大理至瑞丽沿线基础地质与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为主动配合和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尽快打通我国西南地区中缅国际铁路通道。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部的精心部署下,由地质力学研究所和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共同组织实施的“云南大理至瑞丽基础地质综合调查”计划项目,及时完成了沿线22个图幅的1:5万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和铁路优选线两侧各2k m廊带区的1:2.5万基础地质和工程综合调查任务。为更好地将基础地质工作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应用,专著综合了铁路沿线最新的1:2.5万综合地质调查资料,以及新构造和活动构造研究等成果,全面介绍了滇西横断山南段大理至瑞丽地区,包括:岩石地层与地质构造、主要岩土体与特殊岩性体、水文地质、地热活动、新构造运动与活动断层和地震活动等工程地质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总结了铁路沿线各主要工程地段的工程地质环境及特征,全面剖析了在施工建设中主要面临的九大重要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外动力地质灾害、岩溶作用导致的工程地质问题、特殊岩性体(主要包括二叠纪“破灰岩”和上新世“软岩”)的工程地质问题、顺层问题、活动断裂与强震活动、高温热害、岩爆与软岩大变形、隧道涌水突泥和弃渣环境问题等,确定了不同类型工程地质问题最易发生的地段,并提出了防范建议。另外,重点分析总结了影响该区地壳稳定性的主要区域活动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活动及其未来大地震危险性,并结合历史强震资料重新确定了铁路沿线的大于等于Ⅸ度的高地震烈度区。最后针对高黎贡山越岭段超长超深铁路隧道的围岩稳定性,结合岩石力学测试分析资料和原地地应力测量结果,分别开展了二维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对隧道工程的围岩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圈定了隧道的强岩爆区和软岩大变形区。
专著资料翔实,将基础地质工作成果与工程应用紧密结合,因此,对进一步深入认识滇西横断山地区的工程地质环境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相邻地区的重大工程建设也可起到重要借鉴作用,并且相关研究成果可供从事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活断层与地震地质、地质灾害、数值模拟和岩土工程等多方面的科研技术人员参考。
3.重大工程扰动区特大滑坡灾害防治技术研究取得初步进展
2013年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重大工程扰动区特大滑坡灾害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执行的第二个年度,也是课题攻关关键的年度,在关键科技问题、技术方法和示范基地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主要包括下列5方面:跟踪对比分析国内外工程滑坡防治进展,初步建立灾难性工程滑坡数据库格架;初步探索研究工程滑坡防治3个关键科技问题;工程滑坡机理实验及模拟研究有所进展;工程滑坡快速防治关键技术方法研究和示范基地建设初见成效,相关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在“地质通报”出版专辑(图49),相关的发明及技术专利正在申请受理过程中。

图49 《工程滑坡防治成果专辑》

4. “新型压磁应力测量与监测系统研制”取得重要成果
吴满路研究员负责的“原地应力测试技术方法试验研究”项目自2008年实施以来,一直致力于试验应用研究,在地应力测量及监测台站建设、监测仪器研制、专利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压磁法地应力测量及监测一直是地质力学所的特色和优势科研方向。“原地应力测试技术方法试验研究”团队以压磁应力测量与监测技术方法为主要研究对象,完成了对压磁法地应力测量和监测仪器结构的全面改造升级,同时,研发的三分量压磁应力解除系统在孔深213m处成功地获得了有效应力数据,是同类技术方法中达到的世界最深的地应力测量;研制的新型四分量压磁应力监测系统已在青藏高原东南缘、龙门山断裂带、河北紫荆关等地应力测量及监测实验基地,首都圈、郯庐断裂带、东南沿海海岸带等地壳稳定性评价及活动断裂监测中得到了大量应用,在相关地区建立的地应力综合监测站成功捕捉项目执行期间强烈地震前后应力变化的信息,丰富了应力实测数据和大量应力监测数据。
新型压磁应力测量与监测系统获得的数据成果已经或即将公开发表。项目研发的“无线深井地应力绝对测量压磁传感器”和“深井地应力监测压磁传感器定向及自控加载安装系统”获得了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为中国地壳探测计划提供了必要的关键技术储备。
5.获芦山地震发震构造与次生地质灾害致灾特征研究初步成果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了里氏7.0级地震。根据国土资源部统一部署和地质力学研究所的安排,重点实验室完成了地震地质和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并将初步研究认识发表在《地质学报》(英文版)上。
初步认识之一的Seismogenic Structure of the April 20,2013,Lushan Ms7 Earthquake in Sichuan(《四川芦山2013年4月20日Ms7.0地震发震构造初步研究》),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解译、主余震分布、震源机制解释等综合分析认为,芦山地震震中位于芦山县太平镇和双石镇之间,震源深度13~14km,震中最大烈度达IX级。野外调查发现,尽管震中区房屋建筑损坏较严重,但这次地震没有产生明显的地表破裂构造,仅见少量的地裂缝和喷砂冒水现象。芦山地震是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一次独立的破裂事件,属于逆冲型地震。科研人员从新构造和活动构造角度,通过将精确定位的主震和余震震中投影在地形图、遥感影像图上,得出了芦山地震余震的分布特征,阐述了双石-大川断裂特征型地震特点,推断芦山地震与龙门山构造带底部滑脱带(13~19km)断坡构造活动有关。同时对未来强震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虽然这次地震使这条断裂的应变能得到释放,但地应力监测结果指示该断裂带的应力释放尚不完全,未来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尚值得进一步关注。
初步认识之二的Geohazards Induced by the Lushan Ms7.0 Earthquake in Sichuan Province,Southwest China:Typical Examples,Types and Distributional Characteristics(《四川芦山Ms7.0级地震地质灾害基本特征》),基于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结果,简要论述了地震诱发的崩塌、滑坡、碎屑流和砂土液化等次生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其危害,地震地质灾害主要受控于强震触发作用、陡峻的地形地貌、地形放大效应以及软弱的岩性和强烈的风化卸荷作用;研究表明,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主要体现在震中效应和地貌效应明显、活动断裂上盘效应不显著,断裂端点效应较明显,与岩性和岩体结构的关系较密切。芦山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以及地震对山体造成的损伤存在隐蔽性,在灾后重建中应引起重视。
6.乌江流域重大地质灾害研究新进展
“重庆地区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研究”项目负责人为李滨副研究员,参加单位有长安大学、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7地质队、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重庆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项目完成了乌江流域复杂地貌环境下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机载激光雷达扫描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中的应用,通过覆盖研究区域DEM、SAR等多种数据,结合InSAR和GNSS监测结果,形成一套适合于乌江流域复杂地质环境下大范围识别地质灾害形变的理论方法。此外,在特大型地质灾害特征识别和地质模型分析基础上,项目组结合室内力学试验,通过数学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提出了岩溶、采矿等因素影响下,特大型层状滑坡的变形机理和失稳模式,并提出了稳定性评价方法和灾害发生后崩滑体的运动特征分析模型,该套分析方法及结果可在西南岩溶地区进行推广应用(图50,图51)。

图50 InSAR技术在区域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


图51 鸡尾山滑坡累计形变图(184天)


7.首都圈地区关键构造部位地应力监测新成果
(1)初步揭示了邢台—唐山主要发震构造带北端迁安及其外围地区现今构造活动性及其灾害效应,认为华北平原地质构造以块断结构为主要特征,构造体系走向多为NNE向,以压扭性断裂为主,现今活动性显著,5级以上地震活动通常沿NNE、NE和NWW向断裂带分布,特别是不同方向断裂带的交会部位(图52)。
(2)探讨分析了唐山—滦县—昌黎一带现今地应力环境变化特征及其地震地质研究意义。河北昌黎地应力实时监测台站地应力监测结果表明,日本9.0级大地震所诱发的华北地区产生同震位移,区域构造作用表现为近EW向拉张作用,最大水平主压应力为近南北方向。而2012年6月6日以来,华北地区表现为近EW向主要为构造挤压作用,最大水平主压应力为近EW方向,说明区域构造应力作用恢复到日本9.0级大地震之前华北地区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并且在区域构造应力作用方向转换的过程中会导致地震的发生(如2012年5月28日和29日及6月18日在唐山及其周围地区还分别发生了4.8级、3.2级和4.0级地震)(图53)。

图52 迁安市陈官营村地应力测量与监测钻孔区域构造地质图


图53 河北昌黎地应力实时监测台站监测结果

整理集成全国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和研究成果,编制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图层30个,建立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系统。
5.2.1 信息图层编制原则
在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图层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各种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因子、历史地质灾害点分布、社会经济条件、人类工程设施等因素。依据如下几个原则:
1)全面性。将目前能够收集到的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各种因素,尽可能地考虑全面,至于每种因素的影响贡献大小在权重计算部分考虑。
2)时效性。每个信息图层的编制中,尽可能以最新最翔实的数据资料为基础,从而保证对最新资料信息和研究成果的及时利用和更新。
3)适用性。收集到的数据资料,根据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的具体工作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改编处理。
4)最大可能使用数据。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的基本比例尺定位为1∶100万,一些关键的图层数据,如地理底图、地质底图、土地利用底图均可达到1∶100万的比例尺需求,但部分信息图层无法达到1∶100万的比例尺,本项目本着最大可能使用数据的原则,暂且采用小比例尺的图层直接投影变换代替,以后工作中再逐步更新。
5.2.2 信息图层概况
信息图层的投影参数如下:
比例尺:1∶100万
投影类型:亚尔博斯等积圆锥投影坐标系;坐标单位:mm
第一标准纬度:25°00'00″;第二标准纬度:47°00'00″
中央子午线经度:105°00'00″;投影原点纬度:0°00'00″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图层基本情况见表5.1。
5.2.3 信息图层说明
各信息图层编制按照各因子的分布特点进行分级。
5.2.3.1 年均雨量
全国年均雨量分为11个级别,各级别年均雨量分段:<50mm,50~100mm,100~200mm,200~400mm,400~600mm,600~800mm,800~1000mm,1000~1200mm,1200~1600mm,1600~2000mm,>2000mm。
5.2.3.2 年均气温
根据《中国自然地理图集》(2004),将全国年均气温分为9个级别,各级别年均气温分段如下:<-4℃,-4~0℃,0~4℃,4~8℃,8~12℃,12~16℃,16~20℃,20~24℃,>24℃。
5.2.3.3 年蒸发量
根据《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图集》(2004),将全国年蒸发量分为10个级别,各级别分段如下:<500mm,500~600mm,600~800mm,800~1000mm,1000~1200mm,1200~1400mm,1400~1600mm,1600~2000mm,2000~2400mm,>2400mm。
表5.1 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图层简表


5.2.3.4 年干燥度
干燥度,又称干燥指数或干燥因子。描述气候干燥程度的指数,与湿润系数互为倒数,一般用水分的可能消耗量与收入量的比值表示。它是表征一个地区干湿程度的指标。
根据《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图集》(2004),将全国年干燥度分为12个级别,各级别分段如下:<0.5,0.5~0.75,0.75~1.0,1.0~1.5,1.5~2.0,2.0~3.0,3.0~5.0,5.0~10,10~25,25~50,50~100,>100。
5.2.3.5 地震烈度
采用第三代《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将全国地震烈度按5级区划:Ⅴ度区、Ⅵ度区、Ⅶ度区、Ⅷ度区、Ⅸ度区。
5.2.3.6 历史地震点
来源于科学数据共享工程,中国地震局共享数据网,近年来(1999年1月1日至2006年11月2日)的已发地震点数据,共203个。
5.2.3.7 地层岩性
根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100万地质图”重新进行编制划分。
(1)划分原则
地质灾害的产生与地层岩性关系密切。地层岩性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内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产生起着主导和控制作用,岩性及其组合特征的控制作用决定着地质灾害的区域分布。从沿海向内陆,地层岩石由火成岩为主变为变质岩、碎屑岩相间分布,进而变为碳酸盐岩、碎屑岩、变质岩相间分布。
斜坡岩土体的性质及其结构是形成滑坡、崩塌的物质基础。一般易形成滑坡、崩塌的岩体,大都是碎屑岩、软弱的片状变质岩,岩性多为泥岩、页岩、板岩、含碳酸盐类软弱岩层、泥化层、构造破碎岩层。这些软弱岩层经水的软化作用后,抗剪强度降低,容易出现软弱滑动面,形成崩滑体。
黏性土滑坡在四川分布密集,在中南、闽、浙、晋西、陕南、河南等地也较密集,在长江中下游、东北等地也有一定分布;半成岩类粘土岩滑坡在青海、甘肃、川滇地带、山西几个断陷盆地中分布密集;黄土滑坡在黄河中游、青海等省较密集;泥岩、千枚岩、砂质板岩形成的滑坡在湖南、湖北、西藏、云南、四川、甘肃等地十分发育。
泥石流主要发育在变质岩区和黄土区,火成岩区和碎屑岩地区次之,碳酸盐岩地区泥石流相对不发育。
根据全国地质灾害发育的普遍规律并结合不同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的特殊性,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划分地质灾害敏感性岩组。
1)地层岩性与地质灾害分布的关系;
2)地层岩性的成因、物质组成与空间分布特征;
3)地层岩性的时代;
4)岩土体(不同时代地层)的工程地质性质;
5)水岩相互作用的敏感性;
6)1∶100万中国地质图的精度。
(2)划分方案
根据地质灾害发育的普遍规律以及地层岩性对地质灾害的敏感程度,将地质灾害敏感性岩组划分为10种类型。敏感性指数值越高,则相应的岩组对地质灾害的发生也越敏感。
Ⅰ类:主要为水体、粉砂质食盐、食盐壳、盐碱壳、风积物砂等区域,这些区域不会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Ⅱ类:主要是火成岩类。岩性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辉长岩、花岗岩、辉绿岩等,岩性坚硬,力学强度大,是很好的地基和建筑材料。
Ⅲ类:主要是火成岩类。岩性为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片麻状花岗岩、斜长花岗岩、紫苏花岗岩、正长岩、石英正长岩、煌斑岩、白岗岩、花岗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辉石闪长岩、辉长闪长岩、花岗斑岩、英安斑岩、辉绿岩、橄榄岩、橄榄辉绿岩、玄武岩、橄榄玄武岩、苦橄玄武岩、石英二长岩、石英二长斑岩、辉石岩、角闪正长岩、闪长玢岩、英安玢岩、辉绿玢岩、苦橄玢岩、安山玢岩、超基性岩、安山岩、碱性岩、英安岩、粗面岩、科马提岩、云辉二长岩、白榴岩、霓霞岩、碎斑熔岩、细碧岩、石英钠长斑岩、霏细斑岩、辉长苏长岩等,岩性坚硬,力学强度较大。
Ⅳ类:主要是变质岩类和部分火成岩及沉积岩。岩性为白云质灰岩、灰岩、白云岩、黑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黑云斜长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流纹岩、变粒岩、片麻岩、角闪岩、砂砾岩、砾岩、变质橄榄辉长岩、糜棱岩、蛇纹岩、大理岩、珍珠岩、硅质岩、蛇绿岩、浅粒岩、岩溶角砾岩、铝铁岩系、黑云角闪闪长岩、斑状云母橄榄岩、榴辉岩、黑云母霞石白榴岩、霏细岩等,岩性较坚硬,力学强度较大。
Ⅴ类:主要是沉积岩类。岩性为页岩、夹页岩、火山碎屑岩、生物碎屑岩、片岩、千枚岩、板岩、砂岩、粉砂岩、碳酸盐岩、凝灰岩、糜棱岩等,半坚硬岩组,力学强度较低,易风化,遇水软化,是地质灾害较易发生的地层。
Ⅵ类:主要是沉积岩类。岩性为泥岩、钙质泥岩、泥灰岩、夹泥岩、粘土岩、泥页岩、煤系、泥质粉砂岩、冰碛泥砾岩等,半坚硬岩组,力学强度低,遇水泥化,是地质灾害容易发生的地层。
Ⅶ类:岩性为黄土、黄土状土,黄土的地层年代为Q1p,Q2p,渗透性弱、抗剪强度高。
Ⅷ类:主要为冲海积物、海积物、冲湖积、湖积、沼泽堆积、石英斑岩风化层、花岗斑岩风化层等松散层。
Ⅸ类:主要是冲积物、冲洪积物、洪冲积物、残坡积物、坡冲积物、冰碛物、苦橄玄武岩风化层、辉绿岩风化层、花岗岩风化层、冰积物等松散堆积物,是产生地质灾害的主要物源。
Ⅹ类:岩性为黄土,地层年代为Q3p,Qh,疏松、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渗透性强、抗剪强度低、具湿陷性(表5.2)。
5.2.3.8 断裂分布
根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100万地质图”编制。考虑到网格单元的大小和断层断裂的影响范围,计算时采用网格区内断层断裂的密度进行计算。
5.2.3.9 第四系成因时代
根据1∶250万第四纪地质图编制,将第四系的成因时代分为7类:N2-Q1p,Q,Qp,Q1p,Q2p,Q3p,Qh。
5.2.3.10 岩土体类型
来源于1∶400万岩土体类型图,将岩土体类型分为7类:火成岩、变质岩、碎屑岩、碳酸盐岩、砂质土、黄土、其他土。
5.2.3.11 第四系成因类型
根据1∶250万第四纪地质图编制,将第四系成因类型分为19类:冰碛、冰水沉积、冰水-洪积、冰水-湖积、洪积、残积、残坡积、冲积、冲积-洪积、冲积-湖积、寒冻风化残坡积、红土化残积、黄土堆积、风积、湖积、坡积、岩溶化残坡积、火山堆积、海陆交互相及海相堆积。
表5.2 中国工程地质岩组划分表


5.2.3.12 水文地质类型
将水文地质类型分为5大类、18亚类:
1)松散沉积孔隙水(滨河平原冲海积层孔隙水、堆积平原冲洪积层孔隙水、黄土高原黄土层孔隙水、内陆盆地冲洪积层孔隙水、沙漠风积沙丘孔隙水、山间盆地冲积层孔隙水);
2)基岩裂隙水(丘陵高原碎屑岩裂隙水、熔岩孔隙裂隙水、山地丘陵岩浆岩裂隙水、山地变质岩裂隙水);
3)多年冻土冻结层上水(高纬度山地基岩冻结层上水、中低纬度高原基岩冻结层上水、中低纬度高原松散沉积冻结层上水);
4)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峰丛峰林裂隙溶洞水、岩溶丘陵裂隙溶洞水、岩溶山地裂隙溶洞水);
5)其他(湖泊、雪被)。
5.2.3.13 海拔高度
从1∶100万地理地貌底图中提取,将海拔高程分为6类:极高海拔(>6000m)、高海拔(4000~6000m)、中高海拔(2000~4000m)、中海拔(1000~2000m)、低海拔(<1000m)、其他(非山地丘陵)。
5.2.3.14 起伏程度
从1∶100万地理地貌底图中提取,将地形起伏分为6类:极大起伏(>2500m)、大起伏(1000~2500m)、中起伏(500~1000m)、小起伏(200~500m)、丘陵(<200m)、其他(非山地丘陵)。
5.2.3.15 地貌类型
从1∶100万地理地貌底图中提取,并重新归类,将地貌类型分为11类:山地、黄土梁峁、黄土台塬、黄土塬、风蚀地貌、台地、平原、冲积扇平原、低河漫滩、现代冰川、湖泊。
5.2.3.16 土壤侵蚀
根据“中国土壤侵蚀图”,将土壤侵蚀类型及侵蚀强度分为3大类、15亚类:
1)水力侵蚀(剧烈侵蚀、极强度侵蚀、强度侵蚀、中度侵蚀、轻度侵蚀、无明显侵蚀、微度侵蚀);
2)冻融侵蚀及冰川侵蚀(强度侵蚀、中度侵蚀、轻度侵蚀、微度侵蚀);
3)风力侵蚀(极强度侵蚀、强度侵蚀、中度侵蚀、轻度侵蚀)。
5.2.3.17 水系
从1∶100万地理底图中提取的线形河流。实际计算时,采用网格单元内水系密度参加计算。
5.2.3.18 植被
从1∶100万地理地貌底图中提取,将植被覆盖分为6类:红树林滩、森林、经济林与竹林、灌木林、草地、其他。
5.2.3.19 土地利用
根据“1∶100万土地利用类型图”编制,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6大类、13亚类。分别是:①耕地(水田、旱地);②林地(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其他林地);③草地(高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低覆盖度草地);④水域;⑤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其他建设用地);⑥未利用土地。
5.2.3.20 公路
从1∶100万地理底图中提取的线形公路,又分为5类,即高速公路、主要公路、一般公路、大路、小路。实际计算时,采用网格单元内所有公路密度参加计算。
5.2.3.21 铁路
从1∶100万地理底图中提取的线形铁路,补充青藏铁路线路。实际计算时,采用网格单元内铁路密度参加计算。
5.2.3.22 矿山点
全国矿山调查点共11万多个。
5.2.3.23 分县人口密度
根据2003年人口普查数据,分县计算人口密度,分为5类:>750,450~750,150~450,50~150,<50。单位:人/km2。
5.2.3.24 水坝分布
从1∶100万地理底图中提取,水坝工程点共885个。
5.2.3.25 塔庙宇文化要素分布
从1∶100万地理底图中提取,包括塔、庙宇和其他文化设施,计193个点。
5.2.3.26 灾害点—滑坡
2005年以前的数据来源于700个县市调查数据,2004~2007年数据来源于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收集的较大的滑坡灾害点数据。合计45917个点。随着更新的数据成果,将继续更新。
5.2.3.27 灾害点—泥石流
2005年以前的数据来源于700个县市调查数据,2004~2007年数据来源于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收集的较大的泥石流灾害点数据。合计9253个点。随着更新的数据成果,下一步将继续更新。
5.2.3.28 灾害点—崩塌
2005年以前的数据来源于700个县市调查数据,2004~2007年数据来源于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收集的较大的崩塌灾害点数据。合计13094个点。随着更新的数据成果,下一步将继续更新。
5.2.3.29 地震动参数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图GB18306-2001”,分为7个级别:≥0.40,0.30,0.20,0.15,0.10,0.05,<0.05。单位:g。
5.2.3.30 中国第四纪岩性图
根据1∶250万第四纪地质图编制,将第四系岩性分为11类:
砾质土;砂质土;黏质土;黄土类土;盐类为主;砾质土、黄土类土;黏质土、砂质土、砾质土;砂质土、黏质土;黏质土、砾质土;砂质土、砾质土。

岩土类型和性质
答:受地壳运动的控制,“兰—郑—长”工程地段分布有不同年代、成因、物质成份和结构的岩土体,类型复杂多样,工程地质性质各异,它们对地质灾害的形成、分布和活动起着主导作用。岩土体分布出露的特点是:山区、丘陵以岩体为主,而高原、盆地、平原则以土体为主;管线经过地段绝大多数是土体。下面分别就岩体和土体讨论其分布...

地质灾害包括哪些灾害
答: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1、崩塌 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2、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

地质灾害有哪些是什么
答:地质灾害具体以下几种:(一)崩塌和滑坡 1.什么是崩塌 崩塌是岩土体的突然垂直下落运动,经常发生在陡峭的山壁。过程表现为岩块顺山坡猛烈翻滚,跳跃,相互撞击,最后堆积在坡脚,形成倒石碓。降雨、融雪、河流、洪水、地震、海啸、风暴潮等自然因素,以及开挖坡脚、爆破、修筑水库、开矿泄洪等人为因素,都...

其他地质灾害
答:人类为了防治、躲避这些灾害,就得对涉及人类安全的、可能发生重力地质灾害的地段,时刻加以监控、预测。其观测和分析内容很多,目前全国地质灾害的监测网已经形成并投入运行。但往往忽视了深部地质构造和动力背景这一重要因素,例如造成岩土体结构性重力失稳地段,经常出现在地质构造深部底辟、底冲的圆涌构造...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有哪些?
答: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是指那些在表面看不到或难以察觉,但在采矿过程中可能引发事故的地质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对矿井的安全稳定性构成威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地下水位变化: 地下水位的变化可能导致岩土体的饱和度变化,进而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构造破裂带: 矿区...

地质灾害包括哪些
答: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等五种主要类型。1. 崩塌:崩塌是指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崩塌发生前通常会出现一些前兆:崩塌体后部出现裂缝;崩塌体前缘掉块、土体滚落、小崩小塌频繁发生;坡面出现新的破裂变形...

地质灾害的概念及特征
答:地质灾害(GeologicalDisaster)是指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及环境异常变化等,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地质灾害包含了致灾动力条件和灾害事件的后果两个方面的含义。动力条件包合...

地质灾害有哪些有效防治措施又有哪些
答: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常用的 方法 有:(1)、水平钻孔疏干;(2)、垂直孔排水;(3)、竖井抽水;(4)、隧洞疏干;(5)、支撑盲沟。 2、改善边坡岩土体的...

什么是地质灾害
答:什么是次生地质灾害 由于工程结构物的破坏而随之造成的诸如地震火灾、水灾、毒气泄漏与扩散、爆炸、放射性污染、海啸、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称为地震次生灾害。什么是地质灾害中的落石 落石是崩塌的一种类型,一般是指陡坡上的单块或小规模的岩土体以竖向为主的运动,以翻滚、跳跃、坠落方式而堆积于坡脚的...

福建南部沿海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特点及孕灾环境分析
答:坡度<20°形成的崩塌其规模仅为<200m3,表明坡度越大越易形成崩塌地质灾害。 表2 崩塌类型统计及特点表 2.1.3 滑坡、崩塌成因分析 滑坡、崩塌产生是受多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综合影响的,地形地貌、岩土体性质、地质构造等是内因,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是外因,而其中降雨是最关键的主导因素。爆破震动也是崩塌产生的另一外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