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意境这个词有什么含义

作者&投稿:丰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意境”一直是古代美学和文论关注的焦点,每年都有若干论文发表,虽大多无甚新意,但一个趋势是很明显的,那就是愈益倾向于将意境视为中国古代文论乃至美学的核心范畴,在涵盖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一般特征的意义上来阐释它①.这也可以说是20世纪以来意境研究的基本取向,但这种学术努力总不能得到圆满的结果,各家的见解或阐释仍不免歧见纷陈.究其所由,则在于意境是个晚起的名词,一追溯其起源,就涉及与“境”、“境界”、“意象”、“情景”诸概念的关系,很难厘清这个现代美学概念与它的语源之间本义和引申义、比喻义的种种缠夹,而作为涵摄中国古代美学精神的范畴和作为历史名词的概念之间更有着尚未弄清的学术史链接.当我们忘记意境只是个晚起的概念,先验地将它作为中国美学和文论的核心范畴来讨论时,因“完全忽视了范畴的发生和演变的历史背景”[1]118,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种种方法论的悖谬和阐释的含混.
意境研究的所有问题都在这里:我们说的意境和20世纪以前古人使用的意境概念没有关系,顶多和王国维的“境界”概念有点联系.当代学者对意境的所有阐释,只是在做这样一件工作:将自己对古典诗歌乃至全部古典艺术的审美特征的抽象认识,纳入一个历史名词——“意境”中,并将其解释为意境概念固有的内涵.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叶朗说意境是意象最富有形而上意味的一种类型,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即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这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就是‘意境’的意蕴”②.这种努力,从理论建设的意义上说当然是有价值的,但就概念的确立而言,毕竟缺乏历史依据,经不起历史回溯的考验.
我完全同意叶朗关于中国传统美学将“意象”视为艺术本体的看法,在我看来,今人对意境审美内涵的所有阐释实际上都是应该献给“意象”范畴的.事实上,意象化是中国古典诗歌乃至艺术最基本的审美特征,“意象”概念及其理论才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诗论的核心范畴,而“意境”在20世纪之前只是一个相当于当代文学理论“本文”概念的术语.在《中国诗歌研究》第三辑的笔谈中,我本想简要地谈淡这个问题,但越写就越感觉到,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谈清楚的,而笔谈的篇幅又有限制,容纳不下诸多引证和论辩,只好重新做一篇文章,在更充实的资料基础上展开论述.

问题还要从意境概念的定义谈起.我在《物象·语象·意象·意境》(《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一文中将意象和意境重新作了如下的定义:
意象是经作者情感和意识加工的由一个或多个语象组成、具有某种诗意自足性的语象结构,是构成诗歌本文的组成部分.
意境是一个完整自足的呼唤性的本文.
关于意境的本文属性我在文中已作了阐述,这里再补充一点,意境和本文在自足性一点上也完全相通:本文的自足性构成了赫施说的“含义”(区别于意味),意境的自足性则构成了人们通常说的“诗意”.差别只在于本文(text)是个抽象概念,而意境是个比喻性概念,这正是中西诗学概念系统的差异之一.人类的精神世界是相通的,艺术经验也是相通的,差异往往在于言说方式的不同.西方诗学的概念系统是逻辑的抽象的,东方诗学的概念系统是比喻的直观的,但它们的所指却有着一致性.意境与本文的对应正是一例,揭示其间的一致就便意境概念成为与当代文学理论相沟通的诗学范畴,获得一般性的工具意义.
论文发表后,陶文鹏、韩经太两位学者认为我过于注重“规定性界说”而忽视了“历史含义”的理解,即只顾“通用”阐释而忽略了“专用”阐释,因而发表《也论中国诗学的“意象”与“意境”说》(《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一文,对我的观点提出商榷.我研究他们的论文,觉得我们之间的分歧在于讨论问题的立足点不同:我讨论的是作为批评概念的“意境”,而他们讨论的是作为审美观念之体现的“意境”范畴.他们认为我忽视意境的历史含义,是没有注意到,我如此阐释“意境”,恰恰是出于他们提出的“‘通用’性的阐释首先必须满足中国诗歌艺术对相应理论阐释的需要,首先必须适应中国诗歌艺术的历史经验”的原则,力图实现与传统用法的沟通.我举的几位清代批评家使用“意境”的例子,已表明这一点.而他们所阐述的“意境”内涵,与其主张相反,恰好是反历史经验的,只是今人对古典诗歌审美特征的一般理解,是今人赋予“意境”一词的含义.事实上他们没有举出一条材料来证明,古人是像他们说的那样使用意境概念的.
由此我们看到学界在“关键词”研究上的一个薄弱环节,即对学术史线索的梳理尚有不足.虽然许多论文都专门追溯过意境说的起源③,但着眼点往往是在意境观念与传统诗学的内在关系而不是“意境”概念本身的语源和演变,对“意境”概念的正式确立并没有认真追究,以致所有阐释者在论述意境的种种特征和含义时,并未顾及“意境”一词的传统用法及如何与之沟通的问题.
“意境”一词是由“意”、“境”二词起初并举,最终密着不分而形成的.其语源可追溯到唐末孙光宪的《白莲集序》:“议者以唐来诗僧,惟贯休禅师骨气浑成,境意卓异,殆难俦敌.”这里的“骨气”和“境意”显然都是并列关系.元代诗格《诗家一指》云:“观诗,要知身命落处,与夫神情变化,意境周流,亘天地以无穷,妙古今而独往者,则未有不得其所以然.”[3]639这里的“意境”似乎还不能说是结合紧密的一个术语.明代朱承爵《存余堂诗话》的“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通常被学界视为“意境”最早的用例④,其实“意境”在这里明显是两个词.这种以意、境对举的说法直到清代仍为诗论家沿用,如张贞生《贺忠矣诗集序》:“胸之所寄,无之而非诗意也;境之所触,无之而非诗料也.”[4]卷四但在清代诗论家笔下,“意境”已逐渐密合为一个词,惟所指因人而异,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有很大的不同.归纳我所见清代诗论中“意境”的用例,大致可分为六类:
(一)赵庆熺《台城路》词标题“小满后十日同人复游皋亭行小港中绿阴夹岸意境幽深”、黄承吉《梦中忽吟五字云窈窕花梦通醒时不知何以说也续成五言》云“窈窕花梦通,何花亦何梦.意境虚无间,启颊忽成诵”,其中“意境”指客观环境,即托名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所谓“实境”.孙联奎云:“古人诗,即日(疑为目之讹)即事,皆实境也.”[5]37杨廷芝亦云:“语之取其甚直者,皆出于实,计其意境不为深远,当前即是.”[6]114
(二)毛奇龄《西河诗话》卷六称沈舍人寄己诗末章“直赋当时相别意境”[7],龚显曾《蒧斋诗话》卷一言“‘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及半开时’,此种意境令人流连眷恋,最有余味”[8],这里“意境”是指某个特定的生活情境.
(三)清初陈炼《学人之行也向予索诗而意境荒率不得一语适长卿成五言三首依韵和之如其数书罢惘然依旧未尝提得其一字也》一诗,李家瑞《停云阁诗话》卷三“况真率二字由意境生,有心如此便是不真,但有率耳”[9],这里的“意境”指作者心境.
(四)吴之振《瀛奎律髓序》云:“聚六七百年之诗,于一门一类间,以观其意境之日拓,理趣之日生,所谓出而不匮,变而益新者.”[10]黄生《诗麈》卷二云“凡诗之称工者,意必精,语必秀,句有句法,字有字法,章有章法,大作似信手信口,直率成篇,而于古人法度之精严、意境之深曲、风骨兴象之生动,未之有得焉”,又云“欲追古人,则当熟读古人之诗,先求其矩矱,次求其意境,次求其兴象风骨”,这里将“意境”与理趣、兴象风骨对举,应指诗歌中的情感内容.
(五)贺裳《载酒园诗话·宋》论陆游诗“大抵才具无多,意境不远,惟善写眼前景物,而音节琅然可听”[11]第1册,451,魏裔介说“盖浙之诗派,远不具论,近代如陆放翁、杨铁崖、徐文长,皆神明朗照,意境超忽”,陈允衡说谢榛诗,人“止知其格调之高,而不知其意境之细”,汪师韩《诗学纂闻》载茶陵彭阁老(维新?)论许浑《中秋诗》:“此诗意境似平,格律实细.”乾隆间乔亿《大历诗略》卷一称刘长卿“文房五言皆意境好,不费气力”[12],于大中《竹坪诗稿》庞长年序称于诗“清思秀发,意境幽闲,直入香山之室”,这些“意境”或与才具、气力、思致,或与格调、格律对举,都应指作家才力情思、作品格调声律以外的立意取境.
(六)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中联以虚实对、流水对为上.即征实一联,亦宜各换意境.”乔亿《大历诗略》卷二评卢纶《题兴善寺后池》:“颔联意境好.”卷六评刘方平《秋夜寄皇甫冉郑丰》:“颔联造语特异,便觉意境亦新.”这是用“意境”指称作品局部的例子,显然也包含立意取境两方面的意思.
以上这些材料,(一)至(四)是和其他词语相通或者说代替其他词语的偶然用法,与“境”的引申义相关,只有(五)(六)中的“意境”才属于诗学的专门术语.它们表明到清代中期,“意境”概念已逐渐固定于立意取境的意思.立意取境大致意味着作家才能的运用,意味着作品除声律以外的艺术表现的总和,因此,虽也有沈德潜、乔亿指称作品局部的用法⑤,但在更多的场合,“意境”还是代指作品传达的总体印象,作为作品评价中一个较高级的单位概念来使用.如乔亿《大历诗略》卷一评刘长卿《经漂母墓》:“意境超然,此题绝唱.”卷二评卢纶诗:“卢允言诗意境不远,而语辄中情,调亦圆劲,大历妙手.”卷三评郎士元诗:“君胄诸诗,意境闲逸,大历高品.”卷四评李端《过谷口元赞善所居》:“锻琢清新而意境自远.”同卷评耿《秋日》:“耿拾遗诗意境稍平,音响渐细,而说情透漏,尚不减卢允言诸子.”乔亿是沈德潜高足,也是很关注作品内部构成的格调派诗学家,他的用法可以代表诗坛对“意境”概念的一般理解.这么看来,我们在章学诚《论文辨伪》中读到这样的文字:“若夫枯木寒鸦,乃景光譬况之语,可以指定篇章,评一文之意境,而不可立为规例,以裁量群文.”就一点也不奇怪了.这虽是论文,但“意境”指作品整体的感觉印象,却与诗评的用法相通.至于像戴熙《习苦斋画絮》用“笔墨简贵,意境雄奇”来评元黄公望《江山胜览图》,则属于“意境”由诗文评波及画论的一个例子⑥.
在“意境”概念的形成和推广过程中,有一个人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清代文学批评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纪昀.在纪晓岚的诗评中,“意境”是个用得很频繁的术语.他评《瀛奎律髓》曾屡用“意境”一词,如卷一评崔颢《黄鹤楼》:“此诗不可及者,在意境宽然有余.”评黄庭坚《登快阁》:“后六句意境殊阔.”评陈与义《登岳阳楼》:“意境宏深,直逼老杜.”卷四评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一起意境阔远,倒摄四州.”卷六评韦应物《寄李儋元锡》:“五六亦是淡语,然出香山辈手便俗浅,此于意境辨之.”卷十评苏舜卿《春睡》:“三四极切,亦有意境.”卷十二评杜甫《秋夜》:“笔笔清拔,而意境又极阔远.”卷十三评刘禹锡《晨起》:“前四句一气涌出,意境甚高,得力全在起二句.”卷十四评许浑《晓发鄞江北渡寄崔韩二先辈》:“用晦五律胜七律,然终是意境浅狭.”卷十六评朱熹《归报德再用前韵》:“此诗亦流美,然不及前篇意境矣.”卷十七评陈与义《雨中》:“此首近杜,意境深.”评晏殊《赋得秋雨》:“结句虽太迫义山‘秋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意,而意境自佳.”评陈与义《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意境深阔.”卷二十二评张籍《西楼望月》:“意境甚别,而未能浑老深厚.”评曾几《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纯以气胜,意境亦阔.”卷二十三评孟浩然《归终南山》:“结句亦前人所称,意境殊为深妙.”评林逋《湖楼写望》:“前四句极有意境.”卷二十四评张子容《送孟六归襄阳》:“子容诗略似孟公,然气味较薄,意境较近,故终非孟之比.”卷二十五评黄庭坚《题落星寺》:“意境奇恣,此种是山谷独辟.”卷二十九评王安石《葛溪驿》:“老健深稳,意境殊自不凡.”卷三十评宋祁《尹学士自壕梁移悴秦州》:“风骨既遒,意境亦阔.”卷三十四评姚合《过天津桥梁晴望》:“五句是真景,然小样;六句则意境深微,能写难状之景.”卷四十三评贾岛《寄韩潮州》:“意境宏阔,音节高朗.”这些“意境”用例全都着眼于立意取境,只不过在指局部和指整体上略有差异.值得注意的是,纪晓岚负责总纂的《四库全书总目》也常用“意境”论诗,似乎体现了他的宗旨.如卷一四九《东皋子集》提要称王绩《石竹咏》“意境高古”,卷一五九《竹洲集》提要称吴儆诗文“皆意境劖削”,同卷《东塘集》提要称袁说友“五七言古体,则格调清新,意境开拓”,卷一六一《梅山续稿》提要称姜特立“意境特为超旷”,卷一八七《众妙集》提要称“师秀之诗,大抵沿溯武功一派,意境颇狭”,卷一六七《礼部集》提要称吴师道诗“风骨遒上,意境亦深”,卷一六八《北郭集》提要称许恕诗“格力颇遒,往往意境沉郁”,卷一六九《翠屏集》提要称张以宁“五言古体意境清逸”,卷一七一《整庵存稿》提要称罗钦顺“意境稍涉平正”,同卷《华泉集》提要称边贡诗“意境清远不及徐祯卿、薛蕙,善于用短”,卷一八九《文氏五家诗》提要称“(文)徵明诗格不高,而意境自能拔俗”,等等.全书凡用“意境”24次,全都在集部,用法与纪批《瀛奎律髓》基本相同,很自然地让人考虑它们与纪晓岚的关系.随着《四库全书总目》作为钦定之书一再翻刻,颁行天下,集部提要频繁出现的“意境”一词必然也广为传播,深入人心.

~

古诗中意境和意象的区别?
答:2、意境 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依赖于作品的意象而产生,是超越于具体意象之外,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达到的境界。而且我们说意境时只是针对少数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言的,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产生意境。二、范围不同。1、意象往往可以用数量的...

用意象营造意境,景与情的交融,中国古典诗词追求是什么?
答:中国古典诗词中对于意象的建构方式,常以情和景的妙合,来赋予意象成立于意境之中的可能性,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的那样:“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在中国古典诗词意象中,对于情与景的融合,常见于一系列情与景的意象组合。 情景交融是诗人创造意境和意象时所共同追求的,但...

于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答:于的含义意思是表示时间、地点或状态的介词。于(拼音:y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字形、字义关系不明。“于”作介词,古代通“於”。现代的“于”多用来介绍动作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表示在、从、到、对、给、向等义。“于”用在被动句中,引出主动者,用...

诗歌的意境美?
答:究其字意的内涵还是和“意境”有所差别的。早在50年代,李泽厚先生就指出,“意境”一词“比稍偏于单纯客观意味的‘境界’二字似更准确” (李泽厚《“意境”杂谈》,《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叶嘉莹女士也认为,“境界”一词含义太多,使用起来“不免导致种种误会”或者增加了理解上的“混淆和困难”,...

什么叫意境美?
答:唯美意境: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强调超然于生活的纯粹美,追求形式完美和艺术技巧,他的兴起是对社会功利哲学、市侩习气和庸俗作风的反抗。通常,人们认为唯美主义和彼时发生在法国的象征主义或颓废主义运动同属一脉,是这场国际性文艺运动在英国的分支。这场运动是反维多利亚风格风潮的一部分,具有后浪漫...

“月满西楼”说的是怎样的一个意境,有什么含义?
答: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白话解释: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天。“红藕”,即红色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席。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时节,指出就是这样一个萧疏秋意引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显示出全词的倾向性。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

形容意境的四字成语有那些
答:成语作为一种固定短语,具有稳定性,但也不是一层不变的,要注意其感 *** 彩,以便正确运用。 3、注意成语运用对象的范围。 4、注意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 5、注意区分同义成语 5. “唯美意境”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唯美意境”的成语有:繁华似锦、似水柔情、豆蔻年华、醉生梦死、似水流年、 一、繁华似锦[ fán...

什么是意境意向
答:学者杨煦生、麦粒红两人在《中国绘画与中国文化:中国绘画形式质素的自由意义》有详尽的考述,文中写道“我们认为,色彩问题与线面及意境等等相伴,自唐至宋成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从五色到水墨,从笔法到墨法,从勾斫到渲谧···嚆失者,当然是兼诗画禅于一身的王维,而作为历史过程的完成,则大概是二米以后”。19 ...

象征意义是什么意思
答:象征不同于比喻,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有的作品的艺术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 “象征”这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文中,意为“一剖为二,各执一半的木制信物”,但随着词意的不断衍生,如今的"象征"的意义渐渐的演变为以一种形式代表一种抽象事物。 鼎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鼎的象征意义 鼎是...

“言有浮于其意.而意有不尽于其言.”是什么意思?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某人说的言论有超出这言论的意境,但又没将这言论本来的意思讲清楚讲明白。言:说话。有浮:虚夸;超过。尽:完毕。言有浮于其意,而意有不尽于其言:他说得话在原有意思上有所虚夸,然而他说得话对原有的意思又没有表达完毕。这句名言警句出自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