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救济方式有几种 违约救济的方法有哪些,每一种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作者&投稿:田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违约救济方式有四种:
1、实际履行。
2、损害赔偿。
3、解除合同。
4、支付违约金。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违约的救济方法有哪些~

从实际出发,我们认为承担违约责任的具体方式应该包括:

1、实际履行。对“实际履行”之界定,各国存在较大分歧。要言之,大陆法把实际履行作为主要救济方法,一方当事人违约,另一方当事人可要求其履行或请求法院判决其履行合同规定的特定义务,而不允许其以金钱或其它方法代替履行。

2、采取补救措施。如质量不符合约定,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如无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非违约方可根据标的性质和损失的大小,合理选择要求对方采取修理、更换、重做、退货、减少价款或报酬等措施。另外,《合同法》第112条规定,受损害方在要求违约方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施后,若仍有其他损失,还有权要求违约方赔偿损失。

3、赔偿损失。又称“损害赔偿”,是违约人补偿、赔偿受害人因违约所遭受的损失的责任承担方式,它是一种最重要最常见的违约补救方法。

4、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在合同债务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时,向对方当事人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 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未约定则不产生违约金责任,且违约金的约定不应过高或者过低。

5、定金罚则。当事人可以约定定金,定金按担保法规定执行,但如果同时约定定金和违约金,当事人可选择适用其一。

这里主要介绍买方违约时,买方可以采取的救济办法。要求实际履行、损害赔偿、、解除合同是买卖双方都可以采取的补救办法,要求减价、退货、修理、更换货物是卖方违约时可以采取的补救办法。
1. 卖方实际履行
当卖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时,买方可要求其实际履行合同义务,包括要求卖方提交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或对不符合规定的货物进行修理、更换或提交替代物等。买方并可通过法院强制手段强迫卖方履行以上义务。
实际履行是按照合同规定的义务做。在贸易实践中,实际履行不是常用的救济方式,仅适用于特定物或特定情况下的货物交易,如果不是这类交易物,买方最有效的救济方式是及时补进货物,或者放弃交易,然后索赔差价损失。大陆法系侧重实际履行,英美法系侧重损害赔偿。公约是两者的调和。承认其权利,限制其行使。
根据公约的规定,实际履行应满足以下条件:(1)买方不得采取与这一要求相抵触的救济方法;(2)买方应给予卖方履行合同的宽限期;(3)当卖方交货不符时,只有这种不符构成根本违反合同(Fundamental Breach)时,买方才能要求提交替代物,
交付代替物,更换货物前提是能把原物返还。如果买方因处分货物而无法返还原物,就不能退货或返还原物。而且应在发现交货不符时,将这一要求及时通知对方;(4)法院是否做出实际履行的判决依赖于该国国内法的规定。
2. 减少价金
当卖方交货不符合合同规定时,买方可要求减少价金。公约规定,不论价款是否已付,买方都可减低价格。减低价格应按实际交付的货物在交货时的价值与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在当时的价值两者之间的比例计算。指卖方的所在地的时价。
在下列情况下,买方丧失要求减少价金的权利:(1)如果卖方已对交货不符采取了补救方法;这是指卖方根据公约第37条48条在交货前和交货后对不符合同的货物进行补救而被买方认可或不认可。(2)买方拒绝了卖方对违约采取的补救办法或对卖方提出的补救办法末在合理时间内做出答复。
3. 解除全同
根据公约规定,当卖方不履行合同或公约义务构成根本违反合同时,买方可以宣布解除合同。根据公约的解释,所谓根本违反合同是指,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结果,使另一方当事人蒙受损害,以至于实际上剥夺了他根据合同规定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第25条。)
具体包括以下三项内容:(1)卖方不交付货物、延迟交货或交货不符或所有权有瑕疵构成根本违反合同;(2)卖方声明他不在规定的时间内履行交货义务;(3)在买方给予的宽限期届满后仍不履行合同。
如果卖方已交货,买方则丧失解除合同的权利,除非:(1)在延迟交货的情况下,买方在得知交货后的合理时间内宣布解除合同;(2)在交货不符的情况下,买方在检验货物后的合理时间内提出解除合同;(3)在给予卖方做出履行合同或做出补救的宽限期届满后或在拒绝接受卖方履行义务后的合理时间内宣布解除合同。
根据公约规定,买方宣布解除合同的声明,只有在向卖方发出通知时才发生效力。
值得注意的是,当卖方交付的货物中有部分符合合同时,买方应接受符合规定的部分;只有当卖方完全不交货或不按合同规定交货构成根本违反合同时,一方能宣布整个合同无效。当卖方交货数量大于合同规定数量时,买方有选择权,全部接受或拒绝多交部分。
4、损害赔偿
这是买卖双方都可以采用的主要救济方式。
公约关于损害赔偿这一救济方式的主要规定:
(1)损害赔偿的责任构成:
· 有违约事实;
· 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害,不要求有过错。
(2)损害赔偿的范围:
· 损害赔偿是那些因违约造成的,包括利润损失在内的实际损失,这里强调违约造成的损失具有合理地确定性,它与违约事实有因果联系;
· 损害赔偿不得超过违约一方在订立合同时预见的范围,这是指凭常识,和双方事先说明可以预见。
· 损害赔偿不包括由于受害方原因造成的扩大的损失。
· 损害赔偿不影响采取其他救济措施。
针对先期违约的救济
先期违约是指合同订立后,履行期到来之前,一份表示拒绝履行合同。对此,未违约方可以不去法院,不必诉诸法院行使终止履行权,法律授权当事人以采取自救措施的权利。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规定:如果订立合同后,另一方当事人由于下列原因显然将不履行其大部分重要义务,一方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义务:----第71条(1)。
(1)他履行义务的能力或他的信用有严重缺陷;
(2)他在准备履行合同或履行合同中的行为。
(3)如果在履行合同日期前,明显看出一方当事人将根本违反合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宣告合同无效。-------第72第(1)。
根据公约规定,合同当事人除了在另一方有根本违反合同之时可以解除合同外,在另一方显然将不履行其大部分重要义务时,可以暂时中止合同的履行。即在买方先期违约时,卖方可停止发货或对在途货物行使停运权;在卖方有先期违约情况时,买方可停止付款。此外,当事人还应承担下列义务:
(1)必须将自己中止或解除合同的决定立即通知对方。----第71条(3),第72条(2)。
(2)当对方提供了履行合同的充分保证时,仍应履行合同义务。
在发生先期违约的情况下,一方有权要求提供担保,在得到担保之前有权中止或解除合同,这一原则在各国国内法中都不同程度地得到承认。
应当注意的是,中止履行并不意味着解除合同,对于买方来说,他可以一方面不付款或停止付款,另一方面要求卖方:①提供担保;②履行合同;若卖方提供有效担保,买方应履行其合同义务。③在履行期到来时,解除合同并就卖方违约要求损害赔偿。对于卖方来说,一方面行使留置权、停运权,另一方面要求买方:①开出信用证、付款;②提供担保;③在付款日到来时,转售货物,并就差额向买方要求损害赔偿。

法律救济途径
答:法律救济途径,具体如下:1、行政复议。一般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2、行政裁决。通常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律...

违约救济方式有几种
答:(1)实际履行。有两重意思,一是指债权人要求债务人按合同的规定履行合同;二是指债权人向法院提起实际履行之诉,由执行机关运用国家的强制力,使债务人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合同。(2)损害赔偿。各国法律都认为,损害赔偿是对违约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救济办法。但对损害赔偿责任的成立、损害赔偿的方法及...

救济途径是什么意思
答:总之,司法为核心并不意味着一切纠纷都要由法院解决,也不意味着提交法院解决就一定是处理纠纷的最佳方式,而且也没有必要让法院来担负这个职责。仲裁救济是法院外提供的一种救济方法,其意是指根据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即仲裁契约,把基于一定的法律关系而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纠纷的处理,委托给法院以外的第...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的救济方法
答:要求法院判令债务人依照合同规定履行其债务。2、撤销合同,公约规定,撤销合同是对根本违反合同的一种救济方法。3、损害赔偿,公约规定损害赔偿是一种主要的救济方法,当一方违反合同时,受损害的一方可以请求损害赔偿,而且这一权利不因已经采取了其他救济方法而受到影响。

国际贸易违约救济的基本方式有
答:国际贸易违约救济的基本方式包括以下几种:合同索赔: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可以通过法律程序提起合同索赔,要求对方履行合同或支付相应的赔偿金。合同索赔 仲裁程序:当发生贸易争议时,双方可以选择通过仲裁程序解决争议。仲裁是一种非诉讼的争议解决方式,由专业的仲裁机构或仲裁人进行裁决。仲裁裁决通常具有...

历史上水灾救济方法有哪些
答:中国历代对水灾救济方法有以下3种:1、预防:主要是实行重家、仓储政策,进行水利建设,治水除害。2、救济:救济方法大致有赈济、调粟、养恤三类。赈济又分赈济粮食和金钱。赈济形式又分单纯救济和以工代赈。以工代赈,盛行于近代,一般当遭受水灾后,即组织受灾群众,参加堵口复堤、疏浚河流等工程,让...

国际贸易违约救济的基本方式
答:协商解决的前提是必须有充分的信息披露和相对平等的谈判地位,否则难以达成良好的协议。如果协商无果,仲裁是另一种常见的国际贸易违约救济方式。仲裁是指由一个或多个仲裁人根据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根据法律和公正原则作出终局性仲裁裁决,该裁决具有强制力。仲裁的优势在于高效、保密、成本低,...

社会救助有哪两种方式
答:法律分析:社会救助方式具体如下:一、社会救济 社会救助一词,有些也称为社会救济。通常来说,救济是一种消极的救贫济穷措施,基于一种同情和慈善的心理,对贫困者行善施舍,多表现为暂时性的救济措施;而救助则更多反映了一种积极的救困助贫措施,作为政府的责任而采取的长期性的救助。二、物质帮助...

教育法律救济的主要方式
答:教育法律救济的主要方式是指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请求救济的渠道和方式。有四种:行政渠道、司法渠道、仲裁渠道和调解渠道。其中,行政渠道、仲裁渠道和调解渠道统称为非诉讼渠道。诉讼就是通常所说的打官司,非诉讼与诉讼相对应,当事人不通过法院、仲裁委员等机关处理法律事务。此处,司法渠道属于...

社会救济途径有哪三种
答: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保证每个公民享有基本生活权利,而对贫困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它包括自然灾害救济、失业救济、孤寡病残救济和城乡困难户救济等多种方式。这种救助体现了人道主义思想,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护线和安全网。02、社会救助的目标和对象 社会救助主要是对社会成员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