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诉法中月的计算应该怎么计算? 刑事诉讼法中期间的期限怎么计算

作者&投稿:植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们大家对于 刑诉法 都肯定有自己的认识和了解,我们国家刑诉法的颁布就是为了让 刑法 更好的实施。对于刑诉法方面也有拘留方面的相关处罚的,其中有的时候拘留的时候会在一个月的中间的时候会有相关的月份计算规定。那么刑诉法中月的计算如何计算呢? 简单的说,到下月的对应日为一月。 法律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事诉讼法 》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零三条第三款的规定“以月计算的期限,自本月某日至下月某日为一个月,如本月1日收案至下一个月1日、本月最后一日至下一个月最后一日为一个月的 审理期限 ;半月一律按15日计算期限。” 刑事诉讼 中涉及半个月期间的有两项:一是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的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二是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审理 公诉 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对于上述两个半个月期间的计算,有观点认为半个月即为15日。对此,笔者认为是不妥当的。 刑事诉讼期间是刑事法律对司法人员和当事人等进行刑事诉讼活动的时间要求。纵观世界各国立法,对 诉讼 期间的确定,一般都有这样几重考虑:其一,保证查明案件真实情况,正确处理案件;其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尤其是人身自由,督促司法机关积极开展工作;其三,及时惩罚犯罪,尽快实现 刑罚 效应。这三重考虑或称三种价值目标,是确定诉讼期间的基本依据,体现为对诉讼期间的各种要求。我国在刑事诉讼期间的确定上优先选择了准确、及时查清案件真实情况,惩罚犯罪的价值目标,同时兼顾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的价值目标,从而推行了接近于职权型的诉讼期间。诉讼期间的明确、具体规定,有利于保证司法机关执法统一,防止各行其是、变相规避法律行为的发生,保障法律统一正确的实施。 首先,将半个月等同于15日与立法术语的应有之义不符。由于每个月的时间长短不一,如二月平年只有28日,闰年是29日,其他月份则有30日与31日的不同,由此也造成半个月时间有14日至15.5日的不同。刑事诉讼法在立法术语的表述上均明确规定为半个月而非15日,笔者认为这绝非立法上的失误,而是充分考虑与一个月正常办案期间的合理衔接。如果将半个月等同于15日,那么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和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的正常期间也应规定为30日而非现在的一个月。 其次,将半个月等同于15日,可能会直接影响甚至侵害当事人特别是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如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案件,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作出不起诉决定的同时,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的,应当立即释放,对侦查中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扣押、冻结。而将实际期间不到15日的案件延长到15日,也就直接侵害了上述被不起诉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值得探讨的是,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之规定,我国刑事诉讼的期间是以时、日、月计算,而延长半个月的办案期间只涉及日,对于一个月时间为29日和31日的,其延长的半个月期间显然不适用14.5日和15.5日,对此该如何计算?笔者认为,鉴于立法已考虑检察院、法院为准确查清案件真实情况的需要可以延长半个月办案期间,那么也应当同时兼顾保护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半个月对应时间为14.5日和15.5日的,一律按14日和15日计算。 对于 刑诉法中月的计算 方式我们是可以在相关的内容中找到答案的,对于刑诉法中的中月计算如果是在半个月的时候判决是可以将案件延长十五天的,这样可以更好的保护犯罪嫌疑人方面的合法利益,所以说这样规定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刑事诉讼中关于月期间的计算方法~

刑事诉讼中关于月期间的计算方法:以月计算的期限,自本月某日至下月某日为一个月,如本月1日收案至下一个月1日、本月最后一日至下一个月最后一日为一个月的审理期限;半月一律按15日计算期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零三条规定:
期间以时、日、月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以内;计算法定期间时,应当将路途上的时间扣除;期间的最后一日为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日期。但对于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在押期间,应当至期间届满之日为止,不得因节假日而延长在押期限。
当事人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而耽误期限,依法申请继续进行应当在期限届满以前完成的诉讼活动,人民法院查证属实后,应当裁定准许。以月计算的期限,自本月某日至下月某日为一个月,如本月1日收案至下一个月1日、本月最后一日至下一个月最后一日为一个月的审理期限;半月一律按15日计算期限。

扩展资料
1、特殊情形下期间的计算
1)期间的最后一日为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日期。节假日包括公休日(星期六、星期日)和法定假日(如元旦、春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等)如果节假日不是期间的最后一日,而是在期间的开始或中间则均应计算在期间以内。另外,为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权利,刑事诉讼法第103条第4款规定,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在押期间,应当至期间届满之日为止,不得因节假日而延长在押期限至节假日后的第一日。
2)上诉状或者其他文件在期满前已经交邮的,不算过期。这就是说,通过邮寄的上诉状或者其他文件,只要是在法定期间内交邮的,即使司法机关收到时已过法定期限,也不算过期。上诉状或其他文件是否在法定期限内交邮以当地邮局所盖邮戳为准。
3)法定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刑事诉讼法第103条第3款规定,法定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有关诉讼文书材料在公安司法机关之间传递过程中的时间,也应当在法定期间内予以扣除。
2、期间的重新计算
期间的重新计算,是指由于发生了法定的情况,原来已进行的期间归于无效,而从新发生情况之时起计算期间。重新计算期间仅适用于公安司法机关的办案期限。
1)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发现之日起,依刑事诉讼法第154条的规定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另有重要罪行是指与逮捕时的罪行不同种的重大犯罪和同种的影响罪名认定、量刑档次的重大犯罪。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应当对其身份进行调查,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但是不得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
2)对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案件,除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做精神病鉴定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外,其他鉴定期间都应当计入办案期限。对于因鉴定时间较长,办案期限届满仍不能终结的案件,自期限届满之日起,应当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变更强制措施,改为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3)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后,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或者审理期限。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从收到发回案件之日起,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4)对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公诉案件,从改变后的办案机关收到案件及有关案卷、证据材料之日起重新计算办案期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刑事诉讼法的期间认定:期间以时、日、月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算在期间以内。以时计算的,开始之时不计算在期间以内;以日计算的,应当从第2日起开始计算。以月为单位的,通常按照公历月,不分大月、小月,自本月某日至下月某日为1个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五条期间以时、日、月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算在期间以内。法定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上诉状或者其他文件在期满前已经交邮的,不算过期。期间的最后一日为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满日期,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在押期间,应当至期满之日为止,不得因节假日而延长。

刑事诉讼法一个月的计算方式
答:期间以小时、日、月计算,开始的小时、日不计算在内,也就是说,期间应当从诉讼行为开始后的第二个小时或者第二天开始计算。而且为了保证实际的诉讼期间,计算期间时,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对于上诉状或者其他诉讼文件而言,只要在期间届满前交给邮局寄出的,就不算过期。路途上的时间是司法机关邮寄送达文...

法律上年、月、日、期间,的具体计算
答: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期间的计算: 1.期间以时、日计算的,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 (1)期间以时计算的,开始的时不计算在内,而应从下一个小时算起。比如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接受当事人诉讼保全申请后,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

我国刑诉法规定的一月期限如何计算?
答:半个月一律按十五日计算。”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五条 期间以时、日、月计算。 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算在期间以内。 法定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上诉状或者其他文件在期满前已经交邮的,不算过期。 期间的最后一日为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满日期,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

通常法律上规定的1个月期限是怎么算?如果是从1月31日开始,期限1个月...
答: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 一个月就等同于30天 不论多少 到期应该是2月28号 根据我国诉讼法的规定 当天是不计算在内的 比如一个月 从2号起的话 2号当天是不计算在内的 实际是从3号开始算的 到期日 也就是最后一天是下个月的2号 2号还是期限内的 法律日期是不能两头算的额 而你说的...

刑事诉讼法中期间的期限怎么计算
答:以时计算的,开始之时不计算在期间以内;以日计算的,应当从第2日起开始计算。以月为单位的,通常按照公历月,不分大月、小月,自本月某日至下月某日为1个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五条期间以时、日、月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算在期间以内。法定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

有两个日期,如何计算月数?
答:方法一:逐月比较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逐月比较两个日期的年份和月份来计算月数。以下是步骤:确定两个日期:首先,你需要有两个日期,一个是起始日期(例如:2022年5月15日),另一个是结束日期(例如:2023年9月20日)。分解日期:将起始日期和结束日期分解成年份、月份和日期。在上面的示例中,起始...

法律上工作一个月是怎么定义的?是从一号到三十号?还是只要满三十天?
答:一个月,法律定义就是“一个自然月”。“月”就是按实际月份计算,不是按照天数计算。自然月就是指每月的1号到那个月的月底,它是按照阳历来计算的。就是从每月1号到月底,不管这个月有30天,31天,29天或者28天,都算是一个自然月。自然月是指每个月的1号到该月的最后一天,是按照阳历来计算...

法律条文中的时间及期限如何计算?
答:关于半个月,一般认为是15天。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中规定,行政诉讼中的期间不是以月的第一天起算时,一个月为30天。期间计算中的特别规定。我国的诉讼法律中都有关于期间的特别规定。这些规定主要有:①期间最后一日为节假日(包括...

法院简易程序立案,三个月之内判,时间从哪天开始算?
答: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第一百五十七条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本章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前款规定以外的民事案件,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