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亲的利弊? “隔代亲”往往是利弊各半,有什么弊端?

作者&投稿:尤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代人,如果同住一个屋檐下,常常容易爆发冲突。原因也不复杂,无非是谁对孩子的管教有最终控制权。
爷爷奶奶认为,你是我们生的,你应该听我的;爸爸妈妈认为,孩子是我们生的,应该听我们的。似乎谁都没有错,但问题不能不解决,总归要拿出一个最合理的方案。
毋庸置疑,孩子的教育问题,应该以父母为主线,爷爷奶奶少干涉。但做父母的,也不应以为孩子好,全面否定隔代亲的价值,稍有悖于原则,便上纲上线。
母亲非常疼爱两个孙女,吃饭时常唠叨:“多吃虾,来,奶奶给你夹。饭可以不吃,把虾吃下去。”诸如此类。我们的想法无非几条:第一,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吃饭夹菜是自己的事情,如果一味地代劳,容易养成公主病;第二,孩子也有自己的喜好,如果总是强加给她们,容易让她们产生抵触情绪;第三,饮食应注意营养均衡,如果一味地吃某一种食物,那是很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此,我没少埋怨母亲,可她依然如故,这便成了我的一块心病。
记得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吃德州扒鸡,经常吵吵着要吃。可父母几乎从没有满足过我的需求,因为它太贵了。每到这个时候,奶奶就会心软,上街给我买回半只扒鸡,还把鸡腿撕下来给我独享。父母为此没少和奶奶拌嘴,还说如此护短,以后我一定会不学好。奶奶的理由也蛮犀利:吃点鸡肉还能学坏?!
当然,我没有不学好。倒不是说奶奶的护短完全正确,至少在严厉的父母之外,我多了一处柔软的归宿。每当内心委屈的时候,我知道总有一个人会疼我如初,可以无条件接纳我。虽然有时也烦奶奶的唠叨,可长大再回忆的时候,满满的都是暖意。这对建立我儿时的安全感,肯定很有好处。奶奶在威权之外,建立起一种平衡,才有了今天的我。
想来,我对孩子确实有些苛刻了,幻想在每一个细节严格要求。为此,还希望爷爷奶奶能够完全配合我们。否则,就是护短,而护短就是坏的,会把孩子宠坏。想想自己的奶奶,这一想法不免简单和极端了。
站在奶奶的角度,疼爱自己的孙女,这完全是人之天伦,是老人的权力,孩子的幸福。只要不影响父母作为育儿主体的权力,于情于理,不应视为洪水猛兽。
站在孩子的角度,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奶奶,这本身是一件极快乐的事情,还能对冲我们对她们的严苛,共同建立孩子情感上的平衡。至于奶奶的唠叨也好,过度养育也罢,孩子自己也会有所反应。老大渐渐懂事了,经常会对奶奶的过度“殷勤”表示反感。这时候的我,只需要做好调停和提醒,完全没必要把自己放在她们的对立面。
站在父母的角度,我还是忽略了孩子成长的复杂性,过度迷信一招鲜。就像吃下去的食物,还是多样化一点比较好,这样不容易营养不良。孩子成长也是一样,孩子本身有内在动力,其次还需要外界给予各种养分,它们来自于父母、其他家庭成员、朋友、学校、社会等,脱离了哪一环,都会有所缺憾。既然如此,让孩子尽情享受隔代亲,也是一种很有益的做法,大可不必过于纠结。至于其中的度,却是需要做父母的悉心探索。

优点毫无疑问,大家都知道是一种疼爱,是一种关怀。
缺点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免不了会溺爱,这就是他的问题所在。

隔代亲有哪些利弊?~

“隔代亲”有一定的优势,也有一定的缺点。具体来说,“隔代亲”有三大优点:一是对孙辈的发育成长有利。很多“神童”就是得到了知识经验丰富的祖辈的超前引导才脱颖而出的。
二是对子辈有利。子辈忙于工作,孩子由祖辈教养,得以解除后顾之忧,专心致志于事业。
三是对祖辈有利。不仅可以解除孤寂,从孩子的成长中获得生命活力,还可以老有所为,发挥余热。这种与孙辈玩耍游戏的天伦之乐对帮助老人保持健康的心态大有裨益。
但“隔代亲”的优越性尽管不少,同时却也带来了很多不利于儿童健康成才的“隐患”。
一是会延长“童稚心理”时期。一些祖辈人生的坎坷经历,注定了他们对孙辈们的偏爱,这种偏爱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溺爱。爱得过分,就会阻碍孩子正常心理发育。
二是导致教育的“脱代”。祖辈们的世界观形成于几十年之前,时至今日,他们中不少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几十年之前。在与孙辈的亲密接触中,他们的世界观无意中会隔代传播,以至增加孩子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接受难度。
三是疏远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导致亲子的隔阂。祖辈爱孙与父母爱子,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点。相似是彼此都爱孩子,不同的是祖爱孙偏宽,而父母爱子则偏于“严”。这种教育支点的分歧,很容易导致亲子隔阂。
“隔代亲”有利有弊,处理不适当,就会弊大于利。希望我们年轻的家长能扬长避短,在孩子的教育问题和祖辈多沟通多商量,获得祖辈的认可和支持,一定能让孩子在祖辈的爱护下健康成长起来!

现在很多年轻父母会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自己继续过着自由、潇洒的日子。特别是农村,年轻人结婚早,生孩子也早,自己都还不够成熟,又要赚钱养家,生了孩子就交给老人抚养教育了,自己很少管教。


由老人抚养、教育孩子有利有弊,好处是:
1、可以让年轻人安心安逸的工作,不用担心孩子在家吃不好,睡不好,玩不好,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有充足的时间与耐心,会很用心照顾孩子,要是请保姆帮忙很不放心。

2、老人有带孩子的经验,这对初为人父母新手爸妈有很大帮助。比如我家大宝生出来第一个月我都不敢给他穿衣洗澡,都是外婆帮忙搞定的。我在学习实践一个月后才敢亲自上阵。
3、老人帮忙照看孩子,与小辈的亲情关系也会更浓厚一些。如果自己或是请保姆带孩子,与老人一年待在一起时间没几天,经常电话联系的话,孙辈对家里老人除了尊称,亲密度定是不够的。

4、老人与孩子住在一起,想着可以帮忙照顾小的,发挥余热,他们也会住得安心,过得充实,不会觉得孤单无聊。


隔代教育的不利因素有:

1、会过分宠爱孩子。多数老人以前对自己的子女教育非常严厉,而对孙辈疼爱过度,处处迁就孩子,容易造成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
2、有些老人教育理念、方法陈旧,仍然用自己老观念、经验来教育孩子、要求孩子。碰到开明讲道理的长辈还好,会不断学习,懂得与时俱进;要是碰到固执己见、不懂变通、又爱插手年轻人生活的老人,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不断! 

3、孩子与父母不亲。父母很少带孩子,陪伴孩子的时间少的话,孩子与父母也亲热不起来;老人对孙辈的溺爱和护短,造成孩子很难接受其父母的教育和批评,容易造成亲子冲突和情绪对立,孩子不服父母管教。

“隔代亲”往往是利弊各半,究竟有什么弊端?
答:综上所述,隔代亲的弊端还是很多,所以老人和年轻的父母应该互相尊重,一起探索对孩子更好的教育方式,毕竟都是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

隔代亲的利弊问题
答:我们的想法无非几条:第一,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吃饭夹菜是自己的事情,如果一味地代劳,容易养成公主病;第二,孩子也有自己的喜好,如果总是强加给她们,容易让她们产生抵触情绪;第三,饮食应注意营养均衡,如果一味地吃某一种食物,那是很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此,我没少埋怨母亲,可她依然如...

隔代亲真的好吗?
答:不好,肯定有些隔阂

隔代亲真的好吗?
答:孩子的教育会受隔代亲的影响,孩子的父母表面不会说老人,其实心里会有很多的不满意。忍不住就会和孩子说,有些事情不能全听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话。孩子的父母这样做,就会与老人之间产生矛盾,也会影响老人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时间长了,以后家庭里就会变得不和谐,就会有很多的危机出现。

隔代亲真的对孩子好吗?
答:人们常说隔代亲,岂不知有相当一部分的隔代亲,都是爷爷奶奶一直护着自己的孙子孙女,或外孙子外孙女。他们犯了错,只要父母想管一下,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就会上前拦着,唯恐他们的心肝宝贝吃一丁点亏。这些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家里最好吃的东西,宁肯自己不吃或少吃,也要省下来,让孙子辈的吃。

隔代亲到底能亲到什么程度?隔代亲为什么这么亲?
答:随着父母年纪的不断增大,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也在不断地退化。发展心理学中老年丧失期的观点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逐渐丧失了“身心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和“生活价值”等对人生具有重大意义的生活内容。隔代亲是因为幼小孩子的可爱填补了老年空虚的心灵。爷爷奶奶辛苦了一辈子,突然...

隔代亲是一种怎样的现象?
答:但是普遍现象,但有时也是不得科学

隔代亲真的是正常的吗?
答:双方都可以给对方很好的陪伴,让生活不再那么孤单无趣,所以让双方的关系也会更加的亲密。孩子都和老一辈人都有血缘关系,这一点是无法割舍,也无法否定的。当隔辈出生,老人忍不住想把自己年轻时不懂的事、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情全部做给隔辈。所以说隔代亲是比较正常的事情啊!

隔代亲真的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吗?
答:现实社会中我们会看到有些孩子会跟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比较亲,对自己的父母比较生疏,那么隔代亲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爷爷奶奶对孩子比较溺爱,而有些父母因为忙于工作会对孩子疏于照顾。一、“隔代亲”产生的原因之一:老人对孩子比较宠爱。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他们已经上了一定的年纪,因此对待孩子方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