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作者&投稿:泣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此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以下是由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古诗的大意。

  3、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感受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昌纳境,走近古诗

  1、出示荷花图,请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形容自己看到的。

  2、八百多年前,诗人杨万里用一首诗将这样的画面写了下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古诗诵读。揭示课题,指名读诗题。

  3、谁知道诗题的意思?解释诗题:晓,是早晨的意思。净慈寺,是西湖边一座有名的佛寺。林子方,是诗人的朋友。

  4、谁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5、齐读诗题。

   二、初读引领,感知古诗

  1、自由读,读准字音,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诗。齐读。

  3、再读古诗,结合注释,和同桌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4、学生反馈,简介古诗大意。相机板书:西湖六月风光、莲叶、荷花

  三、品读赏析,感悟古诗

  1、哪一句话描写了西湖的荷叶与荷花呢?

  2、出示第二句。

  3、静静地欣赏荷叶荷花的美。自由轻声读读,看看美在哪里?

  4、品读赏析。

  (1)体会“绿”

  从那个词读出了这种美?

  “无穷碧”会是怎样的?指名说。指导朗读。

  (2)体会“多”

  从这一行里你还感受到了什么美?从哪里体会出来的?

  “接天”是怎样的一幅景象?能读出来吗?

  分组读,齐读。

  5、荷叶如此之多,如此之绿,如此之广,真令人过目不忘呀!那荷花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读第四行。你还会感受到什么?

  (1)体会“红”

  那是怎样的红呀?指名说,读出来。

  想做其中的一朵吗?男生读,女生读。

  6、这么绿的荷叶,这么红的荷花,想去看看吗?出示图片。

  7、看哪,无穷的碧,别样的红,组成了一幅一碧万顷、连接天日的画卷,这就是西湖六月的荷塘美景。引读第二句。

  8、配上音乐,静静地走进西湖美景。自由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9、面对这艳丽、热烈的西湖美景,难怪诗人要发出这样颤握的赞叹!出示第一句,师范读。

  10、谁也发自内心的赞叹一下。自由练读,谁来当当小诗人夸夸西湖?

  11、西湖其他季节也很美,但每个季节的美却各有不同。出示图片。(师配乐介绍)

  12、在你们眼里,西湖的夏天是怎样的呢?

  13、西湖一年四节都美如画卷,但又各有不同的景致。而诗人在送林子方时正好看到的是夏天的西湖美景,所以是人发出这样的赞叹。师生合作读第一句。

  14、这幅美景时诗人脱口而出的,谁能连起来读一读整首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配乐)

  四、升华诗情,内化古诗

  1、大家入情入境,读得如诗如画。有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在六月的西湖畔送别友人林子方,没有叙写友谊,没有抒发离愁。同样是送别朋友,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写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望着朋友渐行渐远,是那样依依不舍,他是以目相送。诗人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来送别朋友,他是以酒相送。这首诗是诗人以什么相送?

  2、是呀,送别朋友不仅可以以歌相送、以酒相送,还可以以画相送,以景耐洞没相送。

  3、师小结:同学们从这首送别诗中不仅读出了西湖的别样景,也读出了诗人的别样情。

  4、古人以诗明志,以诗寄情。让我们一起再来吟诵,牢牢记在我们心中吧,对西湖的热爱。让我们在诵读中体会诗人那一份别样的情感吧。自由读、背。

  二年级语文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理解“毕竟”、“映日”在诗句中的意思。

  2、背诵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悟诗情,感悟祖国山河的美好。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境。

  【教具准备】

  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采取措施】

  1、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强化教学。

  2、 结合“乐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达到课堂教学“学中乐”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如画。从白雪皑皑的北国到诗情画意的江南,从苍茫无限的草原,到郁郁葱葱的林海,每一方山水,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请同学们欣赏图片。(出示课件中的祖国风景图)

  我们的祖国不仅山美、水美、诗也美,千百年来,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我们班的同学爱读诗、也爱背诗。今天,你们愿意再背几首吗?

  1、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背诵以下诗句。(出示《山行》、《小池》、《敕勒歌》、《望庐山瀑布》四首古诗及动画)

  2、这几首古诗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几首古诗都是写景的,都歌颂了祖国壮丽的山河。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景的古诗。(板书课题) 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祖国风景的美好,激发学习兴趣。 应用课件中的动画,以图释义,回忆以前学过的写景的古诗,导入新课。

  二、 知诗人,解诗题

  1、齐读诗题。

  2、介绍作者。

  3、解诗题。

  这首诗写了哪里的景色?从哪个字眼可以看出来?

  介绍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古往今来,人们用最美好的语言赞颂西湖,又用最凝练的语言对它的风景作出了不同的概括。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说法是西湖十景。(出示课件中的西湖十景图)

  同学们,西湖美吗?看过如此美丽的西湖,此时此刻,你想对西湖说点什么呢?(同学们谈感受)

  作者杨万里为我们介绍的西湖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在诗句中找一找吧! 用多媒体展示西湖美,激发学生学习这首古诗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 读诗句,识新词

  1、 自由读。

  2、 指名读。

  3、 齐读。

  毕竟:到底。

  四时:四季,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季节。

  接天:一直铺到水天相接的地方。

  映日:阳光照射。

  让学生通过读,体会诗句。

   四、 抓字眼,明诗意

  “诗情画意”,我们要融入诗情,感悟画意,先要把诗读懂。怎样才能把诗读懂呢?要学会“抓字眼,明诗意”。请同学们看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话说给小组的同学。

  1、学习小组展开合作学习。

  2、汇报自学情况。

  3、师讲诗意,生答诗句。

  4、读全诗,体会每句话的意思。

  诗是最凝练的语言,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走进西湖,看一看诗句的风光吧!(出示古诗的动画) 让同学们根据课件中的注释,理解诗句。再通过课件中的动画,体验诗人的感情,进一步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五、想画面,入诗境

  我们在西湖的一只游船上,在朝阳辉映下,这无边无际的特别红艳的荷花和这一眼望不到边的碧绿莲叶,真是美不胜收,妙不可言呀!真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示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1、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诗的前两句用感叹句表达了作者当时的心情,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诗意用感叹句来表达一下你的心情。

  3、说话练习:

  (1)西湖太美了,不仅……而且……

  (2)无论是……还是……,西湖都……

  生闭上眼,假想在西湖的一只游船上伴随着轻快的音乐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师读本段话创设情境,让学生更进一步感悟诗情,感悟祖国山河的美好。 让学生通过语言表达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境。 

        六、 感情读,悟诗情

  风光迷人的西湖,孕育了这千古流传的诗句,这首诗的流传,给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美丽的西湖景美、诗更美。请同学们伴随着轻快的音乐读一读诗句吧! 学生配乐(课件中的音乐)读全诗感悟诗情。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在几年级课本
答:小学六年级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白话释义: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几年级学的
答:小学六年级。《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白话释义: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

毕竟西湖六月中全诗的意思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全文翻译
答: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宋代〕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译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大不相同。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像与天相接,阳光下的荷花分外鲜艳娇红。【注释】:晓:太阳刚刚升起。净慈寺:...

〈〈晓出净池寺送林子方〉〉古诗
答:晓出净池寺送林子方·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注释】1.晓出:清晨走出。净慈寺:杭州西湖边上的一座佛寺。林子方:诗人的朋友。2.毕竟:终归,到底。3.四时:春、夏、秋、冬四季。4.接天:与天连接。无穷:无边无际。5.映日:日光...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古诗
答:宋代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译文:六月里的西子湖啊,到底特殊,秀丽的风光和其他时节迥然不同。碧绿的莲叶连接天际,浩渺无尽,红日与荷花相映,色彩分外鲜艳娇红。其首二句以“毕竟”二字领起,一气而下,既协调了...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是几年级的课文?
答: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课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古诗
答:荷花荷叶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注词释义 (1)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2)林子方:作者的朋友。(3)毕竟 : 到底。(4)四时:春夏秋冬四季。(5)别样:宋代俗语,特别的。(6) 晓出:太阳刚升起。目录[隐藏]...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句注音
答:《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其一》chū dé xī hú yuè shàng cán ,hé huā dàng lǐ liǔ háng jiān 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柳行间。hóng xiāng shì jiè qīng liáng guó , xíng le nán shān què běi shān 红香世界清凉国,行了南山却北山。译文 清晨走出西湖时天上还挂着...

小出镜词四,送林子方是诗人谁送谁时写的一首诗送朋友的时间是什么地点是...
答: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在西湖边的净慈寺送别友人林子方是所作。此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

《晓初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和整句诗.
答: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注释 (1)晓出:太阳刚刚升起。(2)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3)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4)毕竟: 到底。(5)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6)别样:格外。(7)接天:与天空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