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的强弱顺序是什么?

作者&投稿:栋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高氯酸>氢碘酸>氢溴酸>盐酸>硫酸>硝酸>氯酸>草酸或乙二酸>亚硫酸>磷酸>丙酮酸>

亚硝酸>氢氟酸>甲酸>乳酸>苯甲酸>丙烯酸>醋酸>丙酸>油酸>硬脂酸>碳酸>氢硫酸>次氯

酸>硼酸>偏硅酸>苯酚

二、判断方法:

1、不同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成酸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酸性越强。

2、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含氧酸,元素的化合价越高,酸性越强。

3、同一主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氢化物酸性越强。

4、非同一主族元素的无氧酸酸性,需靠记忆。

扩展资料:

一、酸性,一般能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等。常温下溶液的pH值在7以下时都呈酸性反应。pH值愈小,酸性愈强。

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以及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还有与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的一类通性,称为酸的酸性。

二、酸性物质通性:

1、在‘金属+酸→盐+氢气’中,酸通常指的是稀硫酸和稀盐酸,不能是浓硫酸或硝酸。因为浓硫酸或硝酸都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不能生成氢气而生成了水;金属是指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活泼金属,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2、通过金属跟酸的反应情况导出金属活动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剧烈,所需时间越短。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通常用它作为干燥剂。硫酸还具有脱水性,它对皮肤或衣服有很强的腐蚀性。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酸性



酸性的强弱顺序是指在不同酸中,其离解程度的大小顺序。一般来说,酸性强弱取决于离解常数的大小,离解常数越大,酸性越强。以下是常见的酸的离解常数大小顺序:
高氯酸:1.6*10^-2
氢碘酸:1.0*10^-1
硫酸:1.0*10^-2
氢溴酸:1.0*10^-1
盐酸:1.0*10^-1
硝酸:1.0*10^-2
碘酸:1.0*10^-4
磷酸:1.0*10^-3
碳酸:1.0*10^-4
氢氟酸:3.0*10^-4
亚硫酸:1.0*10^-7
可以看出,高氯酸是酸性最强的酸,而氢氟酸是酸性第二强的酸。在常见的无机酸中,硫酸、盐酸和硝酸的酸性相对较强,而碳酸、亚硫酸和磷酸的酸性相对较弱。此外,不同的有机酸的酸性也有所不同,其中甲酸的酸性是最弱的酸之一。

pH值是一个用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数值。它是通过测量溶液中氢离子(H+)的浓度来确定的。pH值的定义是负对数函数,计算公式为pH = -log[H+],其中[H+]表示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
根据pH值的范围,我们可以将溶液分为以下几类:
pH值小于7:表示溶液为酸性。pH值越小,表示酸性越强。
pH值等于7:表示溶液为中性。中性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OH-)的浓度相等。
pH值大于7:表示溶液为碱性。pH值越大,表示碱性越强。
pH值的范围是从0到14,其中7是中性点。当pH值小于7时,表示溶液中酸性物质的浓度较高;当pH值大于7时,表示溶液中碱性物质的浓度较高。pH值的具体数值越远离7,表示酸碱性越强。
需要注意的是,pH值是一个对数尺度,每个单位的变化代表着10倍的浓度变化。例如,pH值从3变为4,意味着氢离子浓度减少了10倍;而从3变为2,意味着氢离子浓度增加了10倍。
总之,pH值是一种用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数值,通过测量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来确定。它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来描述溶液的酸碱性质。

~

金属性强弱的顺序为啥是钾比钠大?
答: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首先,金属性由上到下依次增强,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氧族元素,氧是很强的非金属元素,而氧族的钋。则是典型的金属了其次表中元素由左到右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根据这个规律,碱金属的金属性要强于碱土金属。比如钠比镁金属性强,钾比钙金属性强,而镁又比铝金属...

金属性强弱比较的五种方法是什么?
答:1、由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转换出氢的难易程度判断,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氢越容易,元素的金属性越强。2、由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即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来判断。最高价氢氧化物碱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3、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进行判断。按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4、...

非金属性强弱顺序口诀是什么?
答:由元素原子的氧化性判断:一般情况下,氧化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强。(反例:氮原子氧化性弱于氯原子)。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来判断: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反例:硝酸的酸性弱于硫酸和高氯酸,硒酸的酸性强于硫酸),值得注意的是氟元素没有正价态,氧目前无最高正价,硝酸则因...

高一化学: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答:(除去0族元素) 同一周期内从左至右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同一主族内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这是一般的简单判断。 1.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a)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越容易其金属性越强。 b)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金属性...

金属性强弱按强到弱顺序排列 Li、Na、Mg、AL
答:Na>Li>Mg>Al 金属的金属性强弱可以看金属与水反应的程度。Na:与冷水较快反应 Li:与冷水较慢反应 Mg:与热水反应 Al:与沸水反应 楼上的3L说的可以参考一下。虽然答案不对……

溶液的酸碱性强弱顺序怎么背,有什么规律
答:溶液如果是酸溶液,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对应的氢化物的溶液酸性增强。氢碘酸是最强的无氧酸。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对应氢化物的溶液酸性增强。简单来说,同主族的元素,越靠下的,对应的氢化物的酸性更强。同周期的元素,VIIA族的元素...

氧化性强弱顺序是什么?
答:1、同周期(横行,从左到右)元素非金属性递增,单质氧化性增强。第二周期:(单质氧化性)N2 第三周期:(单质氧化性)Si 2、同主族(竖行,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递减,单质氧化性递减。第六主族:(单质氧化性)O2>S>Se>Te;(元素非金属性)O>S>Se>Te 第七主族:(单质氧化性)F2>Cl2>Br2>I2...

非金属性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
答: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F>O>Cl>N>Br>I>S>C>Se>Te>At>H>P>As>B>Si。对于主族元素来说,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电荷数逐渐增大,而电子层数却没有变化,因此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随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失电子能力减弱,原子得电子能力增加,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增大。元素...

化学中氧化还原性的强弱顺序是什么?
答:氧化性的强弱顺序可以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排列来确定。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氧化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氧化性逐渐减弱。具体顺序如下:1、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顺序为:氟气(F2)> 氯气(Cl2)> 溴气(Br2)> 碘气(I2)> 硫(S)。2、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顺序与金属活动顺序表相反...

氧化性强弱排序是什么?
答:高中氧化性强弱顺序排序口诀:常见离子还原性:S2- >SO3(2-)>I->Fe2+>Br->Cl->F-;常见离子氧化性:K+ <Ca2+ <Na+ <Mg2+ <Al3+< Zn2+< Fe2+ < Pb2+<H+<Cu2+ <Fe3+ <Ag+;强弱律:氧化性中,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中,还原剂>还原产物;价态律:元素处于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