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数学的小故事,字不要用太多!要两个!急用!!!!!!!!! 关于数学的故事。(不要太多。要两个)

作者&投稿:抄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学习的动力》 被称为“几何学之父”的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约公元前330—前275年)对他的学生们循循善诱,不厌其烦;然而,当孩子对学习产生动摇时,他也会用辛辣的讽刺来鞭挞他们。 一天,欧几里德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几何第一定理,讲着讲着,他发现一个学生在底下坐不住,一会儿和旁边的学生说说话,一会儿又在桌下做小动作。欧几里德有意停顿了一下,用目光示意这位学生注意听讲,没想到这位学生却突然站了起来,问道:“请问先生,学习几何究竟有什么实际好处?” 欧几里德听罢,沉默了一会,转身吩咐一旁的佣人:“拿一点儿钱来给这位先生,看来,没有钱他是不肯学习的。” 《趣答问路人》 古希腊寓言作家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在世),一天遇见一个行人向他问路。 行人:“我到城时需走多长时间?” 伊索:“你走哇。” 行人:“我是得走,我是问走到城时需多长时间。” 伊索:“你走哇!你走哇!” 行人想这人真可恶,于是就气愤地走了。 片刻,伊索向他喊:“2小时——” 行人问:“为何刚才不告诉我呢?” 伊索,“不知你走得快慢,怎知需多长时间呢!” 《贵妇的岁数》 一位年过半百的贵妇问萧伯纳:“您看我有多大年纪?” “看您晶莹的牙齿,像18岁;看您蓬松的卷发,有19岁;看您扭捏的腰肢,顶多14岁。”萧伯纳一本正经他说。 贵妇人高兴得跳了起来:“您能否准确他说出我的年龄?” “请把我刚才说的三个数字加起来!” 《估计敌人的兵力》 有一次有关兵力问题的讨论中,有人间林肯,南方军在战场上有多少人” “120万。”林肯回答说。 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南方军的实际兵力。望着周围一张张充满惊愕和疑虑的脸,林肯接着说:“一点不错——120万。你们知道,我们的那些将军们每次作战失利后,总是对我说寡不敌众,敌人的兵力至少多于我军3倍,而我又不得不相信他们。目前我军在战场上有40万人,所以南方军是120万,这毫无疑问。 《三天到天》 一群客人聚在一起闲谈,争论天的远近。 旁边一个农民说:“天离开地,只有三、四百里光景。由下往上走,慢点四天可到,快点三天可到,六、七天一个来回绰绰有余,你们为啥争辩不决呢?” 客人们听呆了,便问:“你的说法有据吗?” 农民答道:“当然有!难道你们不知道这一带有个送灶神上天的风俗习惯?腊月二十三日送走,腊月三十日迎回,不过七天罢了。以一天走一百里计算,二一添作五,不就是三、四百里呀?” 众人笑道:“讲得妙!” 《年年“还清”》 有个人向人借了6两银子,讲好一两月息为5分,一年终了利息共是3两6钱。一年已到,借债人向债主请求找还4钱,换一张10两的借条,债主同意了。 第二年终,照10两计算,利息应是6两,那人又不能还,便请求再找回4两,换一张20两的借条,债主又同意了。 第三年年终,照20两计息连本带利共为32两,他又不能还,便请求找还8两,再换一张40两的借条。债主迟疑不决,借债人发怒道:“你好没良心啊!借你的本利钱,哪一年不算得清清楚楚的,零头都找清了,你怎么还不快活呢?” 《言之有据》 北齐时,有个博士在国学中讲课,当他讲到:“孔子弟子达者有72人。” 石动甬问道:“达者有72人,几人已着冠(成年)?几人未着冠?” 博士说:“经传无文。” 石动甬说:“先生难道不知道孔子弟子着冠30人,未着冠的有42人吗?” 博士问:“根据什么而知?” 动甭说:“《论语》上说: ‘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岂不是72人?”博士无以应对。 《精确》 某报社编辑部主任办事讲究精确,他也同样以此要求与他一起工作的同事们。一次,一位记者送给他一篇会议报道稿审阅,他接过稿认真读起来。当读到这样一个句子时他抬起了头。那句于是“3999只眼睛注视着讲台上的演说者。” “这纯粹是胡说八道!”主任动气了。 “这可不是胡说八道,先生,”记者解释说,“要知道会议参加者中有一位是独眼龙。” 《为了700人》 一位女作家在海上度假时,在日记上这样写着: 第一天:我遇见了船长。 第二无:船长要我和他同桌共进晚餐,我真荣幸。 第三天:船长带我四处去看,甚至还带我到船的驾驶室去。 第四天:船长带我看他的房间,向我提出要了要求;这简直不像他这 种身份的人做出来的。 第五天:他又坚持了,不说如果我不答应,他要把船弄沉。 第六天:我救了700人。 《大王百岁》 钱大王一天做梦后,对侍臣说:“我昨天梦见一个地方,有死狗一只,钵中盛鳖数个,庭下长有柏树一棵,后来,这柏树被雷击碎,不知此梦是凶是吉?” 侍臣说:“大王您一定能活到100岁!” 钱大王问:“你怎会知道?” 侍臣说:“死狗者,死狗(与“四九”谐音)三十六;钵中鳖(钵、鳖都与“八”音近)鳖钵六十四。两数相加恰好是100。庭中柏碎(与“百岁”谐音),100岁也。”大王笑口不舍。旁人也为这巧说而发笑。 《音乐家和马车夫》 意大利音乐家帕格尼尼(1782—1840年)雇了一辆马车赴剧院演出,眼看就要迟到了。他请车夫快点赶路。 “我要付给你多少钱?”帕格尼尼问道。 “10法郎。” “你这是开玩笑吧?” “我想不是,今天人们去听你用一根琴弦拉琴(指帕格尼尼演奏他创作的一些G弦上的技巧艰难深的乐曲),你可是每人收10法郎!” “那好吧,”帕格尼尼说,“我付你10法郎,不过,你得用一个轮子把我载到剧院。” 《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 有人问数学家一个问题: 树上有10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 数学家反问:是无声手枪或别的无声的枪吗? 不是。 枪声有多大? 会震得耳朵疼。 那就是说有80至100分贝? 是。 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 不犯。 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啦? “确定。”提问的人已经不耐烦了,“拜托,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了,OK?” OK,树上的鸟中有没有聋子? 没有。 边上还有没有其他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他的鸟? 没有。 有没有残疾或饿得飞不动的鸟? 没有。 算不算还在肚子里和孵在鸟窝里的蛋? 不算。 打鸟的人眼有没有花?保证是10只? 没有花,就10只。 提问的人已经满脑门儿是汗。 但数学家继续问: 有没有傻得不怕死的? 都怕死。 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 不会。 所有的鸟都可以自由活动吗? 完全可以。 “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数学家满怀信心地说,“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有掉下来,那么就剩一只,如果掉下来,就一只不剩。” 提问的人当即晕倒!

记得采纳啊

数学小故事20字--30字多的不要!急急急急急!!!!!!~

有一个土耳其商人,想找一个助手。有两个人前来报名,商人想测验一下这两人中谁更聪明。他把两人带进一间既没有镜子,也没有窗户,全靠灯来照明的房子里。然后商人打开一个盒子说:“这里面有五顶帽子,两顶红的,三顶黑的,现在我把灯熄掉,我们三人每人摸一顶戴在自己的头上,然后我把盒子盖上,点亮灯后,你们要尽快说出自己头上戴的什么颜色的帽子。”说毕,就照着做了。当灯亮之后,两个人都看见商人戴着一顶红帽子。过了一瞬间,其中一个人说:“我戴的是黑色的帽子!”这个人猜对了。想一想,他是怎么猜对的?
想:应首先排除不可能的情况,然后一步步推出必然出现的情况。
解:猜对的人是这样推想的:一共两顶红帽子,商人头上已经戴了一顶红帽子,如果我戴的是红帽子,对方马上就能断定自己戴的是黑帽子。
我们都不能马上判断,显然对方和我戴的一样,都是黑色的帽子。由于他抢先一步,就猜对了。

数学小故事——找零钱

  一家手杖店来了一个顾客,买了30元一根的手杖.他拿出一张50元的票子,要求找钱.

  店里正巧没有零钱,店主到邻居处把50元的票子换成零钱,给了顾客20元的找头.

  顾客刚走,邻居慌慌张张地奔来,说这张50元的票子是假的.店主不得已向邻居赔偿了50元.随后出门去追那个顾客,并把他抓住说:“你这个骗子,我赔给邻居50元,又给你找头20元,你又拿走了一根手杖,你得赔偿我100元的损失.”

  这个顾客却说:“一根手杖的费用就是邻居给你换零钱时你留下的30元,因此我只拿了你70元.”

请你计算一下,手杖店真正的损失是多少?这里要补充一下,手杖的成本是20元.如果这个顾客行骗成功,那么共骗得了多少钱?

2、故事:猴子捞帽

一群猴子在井旁玩,一阵风将一只猴子的帽子吹到井里,他招呼来18个小伙伴,从井上方的松上一个接一个去捞帽子,有4只猴子没有上树,就捞着了帽子,问:是几只猴子上树下井接在一起把帽子捞上来的?

3、故事:蜗牛何时爬上井?

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只枯井里,它趴在井底上哭起来,一只癞蛤蟆过来,翁声翁气的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井壁又高又滑,掉到这里只能在这里生活了。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许多年了。蜗牛望着又老又丑的癞蛤蟆,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不能像它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蜗牛对癞蛤蟆说:“癞大叔,我不能生活在这里,我一定要爬出去,请问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话,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年纪。又背负着这么重的壳,怎么能爬出去呢?”“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总能爬出去!”第二天,蜗牛吃得饱饱的,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爬,到了傍晚,终于爬了5米,蜗牛特别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可以爬出去了。”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睡着了,早上,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醒了,一看,原来是癞大叔还以睡觉,他心里一惊:“我怎么离井底这么近?”原来,蜗牛睡着以后,从井壁上滑下来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咬牙,又开始往上爬,到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晚上,蜗牛又滑下来4米,就这样,爬呀爬,滑呀滑,最后坚强的蜗牛终于爬上了井台。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猜出来蜗牛用了多少天才爬上井台的吗?

要数学的小故事简短一点,最好不超过50字,至少4个,
答:一个数学家去旅行,他对妻子说:“有10个箱子,你数数看.我去叫出租车.”于是,他出去了.过了一会儿,他妻子说:“只有9个.”“什么?你再数一下!”于是,他妻子便数了起来:“0、1、2、3、4、.”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 道:1796年的一天...

数学小故事50字
答:1、数学家陈景润的小故事 数学家陈景润边思考问题边走路,撞到一棵树干上,头也不抬说:“对不起、对不起。”继续思 考。2、数学家鲁道夫的故事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道夫数,他死 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3、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的小...

短的数学小故事有哪些?
答: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2、趣味数学小故事——200字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

三篇数学家的小故事(300字以下)
答:数学家故事一:有一次正在看店的华罗庚在计算一道数学题,来了一位女士想买棉花,当她问华罗庚多少钱时,他完全沉醉于做题中,没有听见对方说的话,当他把答案算完随口说了一个数字,而女士以为他说的是棉花的价格,尖叫道:“怎么这么贵?”。这时华罗庚才知道有人过来买棉花,当华罗庚把棉花卖给女士...

数学家的小故事30字
答:此时冯·诺依曼还不到18岁.3、伽罗华生于离巴黎不远的一个小城镇,父亲是学校校长,还当过多年市长。家庭的影响使伽罗华一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1823年,12岁的伽罗华离开双亲到巴黎求学,他不满足呆板的课堂灌输,自己去找最难的数学原著研究,一些老师也给他很大帮助。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是“只宜在...

生活中数学小故事400字五年级上册
答:Ⅲ 数学家的小故事400字 华罗庚上小学时,一个老师对新上任的老师介绍学校的情况时,说这个学校的学生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多数是笨蛋……这话深深刺痛了华罗庚的心,他决心要以优异的成绩回敬那位老师。 一天,数学老师出了一道有趣的难题给大家:“有一样东西不知道有多少数量,三个三个地数剩下二个,五个五个地数剩...

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
答: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1 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和妈妈去西缘浴室洗澡,当洗完澡时我们在照镜子妈妈突然对我说:“女儿,我来考你一个数学问题,看看你会不会?”我张口就说:“好的,没问题。”妈妈说:“你看到镜子里面有一面时钟吗?现在镜子里面的时钟是7:15,你能想像一下现在是下午几时几分吗?” 我想了一会儿没做...

数学家的故事(不超过50字)
答:4:瑞士数学家欧拉:欧拉小学就被开除了,因为他问的问题太多,给老师太多的难堪。有人说欧拉是先会算术后会说话的,欧拉很小就知道等周原理:在周长固定的所有图形,面积最大的一定是圆。5:英国数学家牛顿:在微积分发现的优先权的争执上,英国数学家和大陆数学家产生了严重纠纷。牛顿于是用了很多...

你知道关于数学的小故事吗?
答:③ 数学小故事 100字 好朋友 最近“数学商店”来了一位新服务员,它就是小“4”。 一天,小“3”到数学商店买了一支铅笔,小“4”说:“你应付1元5角4分。” 小“3”付了1元5角后问:“还有4分可怎么付呀?”小“4”忙说:“这4分钱你不用付了。”小“3”疑惑地问道:“那你不是要吃亏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