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各种APP擅自获取用户信息,手机里应不应该存放身份证的照片? 为什么很多平台还在用人工实名认证的方法? 即要求上传身份证正...

作者&投稿:余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大环境的改变,人们的一切信息和数据,从纸质开始向数字转变。如今,一部小小的手机终端,承载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在互联网红利的作用下,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互联网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游乐场”,想要入场就必须有门票。这个“门票”在互联网中,就是人们的各种信息。

众所周知,如今在互联网的作用下,甚至人们的财产都已经开始数字化,就更不用提人们的身份信息、住址、网络行为等。在这个时代,人们的一个稍微不留意,就可能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如今,在办理各项业务或其他需要时,人们已经不需要再去麻烦的打印身份证,而是上传一张身份证照片就可以。近日,中国移动发布一则关于手机中存放身份证照片的风险的文章,并呼吁用户在手机中不要存储身份证照片!那么,如果手机存有身份证照片,会给用户造成多大的风险?

首先,手机安全。众所周知,如今已经进入智能手机时代,而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系统安卓,其APP乱象一直被各界质疑。一些流氓APP擅自获取系统相关权限,获取用户相册、联系人、通话记录等个人信息,这样的新闻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甚至,一些恶意APP在获取个人信息后,会拿到灰产去贩卖牟利。其次,如今注册重要账户的一道“巨门”,除了手机号,无异于身份证。有了用户的身份证照片,即便是最安全的支付宝也无法逃离账户被盗的风险。一旦你的手机丢失,解锁密码被破解,你手机里的个人信息就相当于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后果可想而知。

其实,很多时候你的信息都已经被泄露,只是被用在了“不痛不痒”的地方,用户自然也就没有多想。屏幕前的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去注册一个网站或者APP的用户时,发现无论是QQ登录,还是微信登录,甚至是手机登录,都显示用户已注册,而你此前并未有过注册行为,这就是“不痛不痒”一个很好的例子。当然,除了身份证,驾照、户口本、结婚证、行驶证等一些证件都要避免出现在手机相册中。现在看看你的手机,有没有这些照片,有的话,就赶紧删掉吧!



手机里记住一定不能发身份证的照片信息就很容易被别人盗取了

人们已经不需要再去麻烦的打印身份证,而是上传一张身份证照片就可以

手机里不应当存身份证照片。平时在使用身份证复印件时,也要进行签注,防止身份证信息被盗用。

手机里记住一定不能发身份证的照片。

请问,微信授权登陆第三方APP,APP获取用户资料,身份证信息跟银行卡都会被获取吗?~

微信授权第三方APP登录,第三方平台只能获取微信的昵称及头像资料,其他资料是无法过去的。就算你提现至该微信,他也无法获取该微信是否绑定银行卡及相关的信息。只有在付款的时候才能检测到你的微信是否有实名认证,如果没有实名认证的话,那么他们是无法付款的,如果有市民证就能正常付款。所以使用微信登录第三方app无需有其他的担忧。

确实,还有很多网站像P2P平台和一些其他的金融机构还在使用传统的人工实名认证对用户进行实名认证,谈谈个人的一些理解。

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人工实名认证方法已经非常常见,大家也早已习以为常,但是如果不是必须的情况下很多用户是不愿意去进行实名认证的,这就会造成很多平台白白流失了很多真实客户。同时这种方法等待时间较长,用户体验很不好,容易流失客户。

另一方面,至于存在信息泄露等各种风险,那是因为用户甚至平台方都不了解有这样认证平台可以直接对接的,一般这种平台直接对接公安或者银联数据库,对用户信息进行认证,实时返回查询结果,这种方式用户不用上传正反身份证相片或手持身份证照片,只要输入相关信息即可,因此也不必担心个人信息会被泄露,同时平台也省去了冗繁的人工审核程序,效率能大幅提高。

第三,再来看下认证成本方面的问题,传统的人工认证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工审核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而且还不能保证审核的准确率。而利用认证平台的话完全不必担心这种人力成本和出错率,按次数计费,数量越大越有优势。

另外7月1日 央行支付新规即将生效,个人觉得有这种认证需求的平台方应该多关注一下这类认证平台,不但会节约成本也能留存客户,如果不清楚的话可以百度搜索一下【实名认证】相关的关键词就知道了。
如图:

网信办通报84款APP违规收集信息,用户的隐私安全该如何保障?
答:况且这种app不需要这些权限,是流氓APP。如果这种APP不是必须的,我们可以放弃使用这些APP来避免暴露自己的隐私。其实隐私问题一直都在我们身边。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的信息被窃取,即使有了层层的安全保护,他们仍然被获取。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是接到骚扰电话,也会面临账号的风险。你没...

为什么所有app都要收集用户信息
答:读取用户属性,推荐相应app给其他相似用户。现在可能最多的就是获取用户信息来判断用户的喜好来为自己做产品推广,相信大家都会收到一些app推荐安装的提示吧,这就是其中之一。还有一些app会获取短信和联系人方式,而这种事非常危险的,不乏一些app公司拿着你的电话联系人卖给一些产品推销公司作为电话营销的...

川渝两地17款APP侵害用户权益,其行为违反了哪些法律规定?
答:而且收集的行为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违反了《网络安全法》和《民法典》。APP利用收集到的信息向用户强制推送广告并进行营销。部分的APP还存在未经用户同意隐私政策,私自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为。以上的这些行为并没有造成用户的损失,但是并不排除风险。所以相关部门要求对其进行整改。

有33款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被通报,这些APP是如何收集个人隐私的?_百度...
答:一、引诱点击。有一些APP,在我们使用的过程中,它会弹出一些让我们同意的对话框,有的时候很多人都是直接不看,然后就直接点击同意,但其实这些内容可能与我们息息相关,一旦对方获取之后,就可以看到我们的各种信息。二、强制执行。还有一类APP他们是不需要我们同意,然后就直接强行的获取我们个人信息,...

工信部通报157款侵害用户权益行为APP,它们侵害用户权益方式有哪些...
答:APP劫持背后仍然存在的问题它是由经济利益驱动的,对用户权限的过多请求主要意味着,当你下载新应用时,你已经注册了一个新帐户,但是你需要绑定你的手机号码并获取地理位置以继续,如果用户未绑定或验证手机,则将根本无法加入该APP,在主页上,要使用该APP,只能提供手机号码绑定或地理位置信息,APP过度...

APP涉嫌超范围采集用户隐私会被如何处理?
答:并且每个人的手机里面都会有很多的应用,这些应用的在手机里面的成功使用都是需要手机来给予一定的权限的。这也使得有一些APP超范围的采集用户的权限,从而使得的用户的隐私得不到保障。而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只有在使用APP的时候,保护好自己的隐私,才能使自己的信息安全得到保障。一、刚开始使用APP的时候...

豆瓣、小红书等38款App被工信部通报,被通报的原因是什么?
答:工信部却通报了豆瓣和小红书等38款APP,通报的原因是过度索取手机权限,并且在不需要获得用户信息的前提下,获取用户个人信息。APP公司的设计师应该尽量避免此类事件或许有些人觉得自己手机上的APP足够安全,绝对不会出现窃取个人用户信息的情况。如果你已经产生了这种想法,那么你就要更改内心的想法。并不是...

工信部最新通报:38款APP被点名,这些APP侵犯了用户的哪些权益?
答:在最近持续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中,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对这些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APP进行了公开点名,这些APP中侵犯了客户的隐私权,表现在这些APP对客户过度索取权限,对客户多次违规进行弹窗信息,超出范围对客户的个人信息进行收集,误导客户进行一些不必要、乃至是损害他们自身权益的操作等等。这些...

侵害用户权益过度索取权限,如何合理管理好自己的APP?有什么措施?_百度...
答:在使用手机APP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APP申请手机各种权限的行为,我们要拒绝这些手机APP获取手机权限的行为,避免个人信息的泄露;最后,不要点击一些不明链接。在手机APP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广告和信息,我们不能随意的点击这些广告信息,一定要注意甄别,防止落入陷阱。一、不安装来源不明的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