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曹操,曹操到”人尽皆知,你可知道还有下半句? 俗语“说曹操,曹操到”,后半句话是什么?

作者&投稿:壤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说曹操,曹操到,当面错过,岂不可笑?这才是这句俗语完整的句式。意思其实也不是我们常认为的神兵天降的形容,而是对人的一种嘲笑。据说当时这话是说给吕布的,因为他智商比武功实在差太多了。但后来人们不再提下半句,因为曹操觉得这是自己的耻辱,谁说就直接给杀掉,久而久之也就没人敢讲全句了。

当年的曹操还没有强大到令天下人害怕,而且也经历过人生的黑暗阶段,尤其是在他奋斗的过程中,经历过多次生命攸关的时刻。比如说火烧赤壁一战,曹操简直如丧家之犬,被整得那叫一个惨,损失之重差点让他翻不过身来,连胡子都被烧了。这样的曹操与后来不可一世的曹操相比,可真是天上地下之别。

不过这句俗语的出处不是这一次来的,据说当年曹操为了给死不瞑目的老父亲报仇,他带军杀往徐州。没想到半路杀出个吕布,两队人展开一场恶战。吕布的功夫人们是了解的,那就是万夫不当之勇,曹操被打得连招架的力气都没有。可曹操又实在不甘心,便整顿之后再次出兵来与吕布火拼。

可惜这次还是失败,曹操慌忙逃跑。吕布又死追不舍,追了半天却追丢了。他便随口问路上的一个行人:看到曹操了吗?那人也不说话,只是随便指了指。吕布也不细问直接追了下去,后面的人这才长出一口气,原来这个人就是曹操乔装改扮的。哎,吕布的智商实在让人着急呀,所以当时就有这样一句俗语被流传出来了。



“说曹操,曹操到”很有名,这句俗语的下半句也甚是有趣,是“当面错过,岂不可笑”说的是吕布让曹操当面逃走追悔莫及。

下半句是当面错过,岂不可笑,当时是曹操逃跑,吕布追赶,碰见乔装打扮的曹操吕布没认出来,所以有了这一句俗语,说曹操,曹操到

吕布失去了曹操的踪迹,找了个士兵问路。其实给吕布指路的这个士兵就是曹操假扮的,但是吕布并没有认出来。“说曹操,曹操到”的下半句就是“当面错过,岂不可笑?”

下半句是“当面错过,岂不好笑”,说的是当时的曹操带着自己的残兵部下去攻打吕布,结果曹操大败而归,吕布乘势追击,抓住一位小兵便问曹操的去向,小兵指向前方,吕布便追了上去,未曾想,这位小士兵,便是曹操本人,这里面所说的好笑,自然是在说吕布了。

俗语“说曹操,曹操到”,其实还有下半句,为什么却无人敢提?~

这句话的后面半句就是:当面错过,岂不好笑。因为这句话其实是拿来调侃吕布的,但是后来传到了曹操的耳中,他就认为这是在嘲笑他,自然就不会让人提起,谁敢这句话的话,他就要将他杀掉,这样自然就没有人敢提起了。


曹操他生性多疑,并且为人残暴,可以说是做了很多的惨无人道的事,但是若是从大局来讲,他的这些还是有所用处的。对内来讲是消灭了割据势力,对外来说也是完成了北方的统一,使用一些手段也是成功完成了魏的基础建设。对待那些有才华的人,他也是丝毫不吝啬、礼贤下士,而且也是赏罚分明,可以说也是收买了一大批贤来帮他打天下。

在之前,就在吕布将董卓杀掉后,董卓手下的两名大将就认为这个是好时机,两人就打算着准备谋权篡位。但是还年幼的汉献帝也是弄不过他们,只能选择仓皇而逃。然后,曹操酒知道了这事,便想用汉献帝的名义去称霸天下。所以没多久,曹操也是匆匆赶到,救下了汉献帝。然后就有:说曹操,曹操到”这句话。
当时曹操知道吕布在濮阳时,决定想着借助这个机会把吕布解决掉。可是这次却失算了,曹操反而是被将了一军,接连惨败情况十分惨。要知道他可是三国第一猛将的吕布,根本就不是那么好惹的,吕布酒亲自带兵追赶,想着要生擒了曹操。

在追击的路途中,他乱抓了一个过路的人,因为当时夜太深,吕布也是没认出这个过路人就是曹操。当时吕布就问道:曹操去哪了?这个过路人就指了一个反方向,吕布却相信了。这就成了那句话的后半句:当面错过,岂不好笑。

中国俗语千千万,在这千万句之中的一句“说曹操,曹操到”应该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人人都用过吧。然而人们对熟悉的事物很多时候其实了解并不全面,只记住了最广为人知的部分。
比如这句“说曹操,曹操到”,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它还有后半句“当面错过,岂不好笑”. 知道这句话前半句的人很多,但是知道他后半句的人却很少,那么这句话背后的故事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说曹操曹操到这半句来源于曹操的一次战役。曹操的父亲在徐州被杀,曹操为了报杀父之仇于是就发兵徐州,但是半路上陈宫和张邈叛变,曹操对此十分生气,于是就转战对付吕布可惜在濮阳之战中被吕布打败,只能退兵30里。


退兵之后,曹操又不甘心,又战吕吕布。然而吕布在陈宫和张邈的计策之下,又差点抓住曹操,千钧一发之际。曹操以手掩面想偷偷逃过。吕布在这时却用他的方天画戟敲了一下曹操的脑袋 ,问他有没有看到曹操,曹操随便指了个方向,吕布就去追了,曹操因此捡回了一条命。于是就有了说曹操,曹操到,当面错过,岂不好笑。这句俗语。


其实像这样只知道前半句话的例子不在少数,比如常常被误用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实际上是“人不修为自己,就为天地所不容”的意思。我们在碰到这些俗语时应该尽可能的多了解一点它的前后以及背后的故事,正确的理解和使用这些俗语。

日常生活中总是说到“说曹操,曹操就到”,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_百度...
答:在这危难关头,汉献帝迫切的希望能出现一人来救他。结果有人建议去找曹操,献帝便派人给曹操送信,送信的人还在半路上,夏侯惇作为曹操的先锋竟然已经赶到献帝身边保驾了。之后曹操也率大队人马赶来,并且击退了李、郭联军。这样就传开了“说曹操,曹操到”的说法。还有一个典故就是,当年曹操为了给...

说曹操,曹操就到出自什么典故?
答:操接旨后,尽起山东之兵,赶来洛阳护驾。刚到洛阳城外,适逢李催、都记领兵来攻洛阳。《简明英汉词典》官方解释,嘿嘿:Speak of the devil(魔鬼, 恶棍),and he appears.或者 Speak of the devil here she is!st.说曹操, 曹操到.英语的说法代表了民间谚语引申后的意义,也就是说虽然曹操是来护驾...

“说曹操,曹操到”的下半句是什么呢?
答:此事之后,就出现了“当面错过,实在好笑”这句谚语,因为都与曹操有关,因此它也成了“说曹操,曹操到”的后半句。只是这后半句“当面错过,实在好笑”更多的是具有嘲笑意味,因此很少被人提及,反而是前半句说曹操,曹操到”大火,一直流传下来,而后半句&...

人们常说的“说曹操,曹操到”,他的下半句是什么?
答:然而一贯被人以奸臣认为的曹操其实也是个人物,不过人们说到他所想起来的估计是“说曹操,曹操到”这句话吧。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句话其实只是半句,后面还有句子,那为何很少有人提呢?首先我们先聊聊这句话的前半部分。单看字面意思,肯定和曹操有莫大的关系,那么他到底干了什么呢?历史...

人们常说“说曹操,曹操就到”,有什么典故吗?
答:“说曹操,曹操到”背后的历史典故就是有人向深陷困境的汉献帝举荐曹操,就在汉献帝想要派人让曹操前来救驾时曹操却自己出现了。汉献帝在董卓的拥护下登基,当时汉献帝就只有九岁。如此年幼的他在登基之后根本无一丝权力,真正掌控朝权的是董卓。因为董卓的胡作非为致使汉朝的统治更加混乱,多...

说曹操,曹操就到的由来
答:出自典故由来自《三国演义》。说曹操曹操到是一句流行的俗语。形容对方出其不意的出现在说话者面前,常常给人惊喜。典故由来自《三国演义》。有一天,有个人向汉献帝推荐曹操,说他能保护皇上的安全,他正准备把曹操叫过来的时候,曹操就来了,汉献帝就说,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啊。

“说曹操,曹操就到”是什么典故?
答:汉献帝在李傕与郭汜火拼时曾一度脱离险境,然而李郭二人合兵一处后继续追拿汉献帝,有人献计推荐曹操,说他平剿青州黄巾军有功,可以救驾,然而信使未出时联军已杀到,眼看走投无路之际,夏侯惇奉曹操之命率军“保驾”成功,后将李郭联军击溃,曹操得到封赏。故有“说曹操,曹操到”之说。而民间...

说曹操曹操到,这句话的出处是什么
答:董承、杨奉护驾至洛阳后,仍担心李催、郭汜来犯,故奏请献帝,宣曹操入朝,以辅王室。操接旨后,尽起山东之兵,赶来洛阳护驾。刚到洛阳城外,适逢李催、都记领兵来攻洛阳。人们常有这种体验,有时正在谈论或者你刚想到一个人,这个人就出现了。于是,我们就感叹: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心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