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的作品鉴赏

作者&投稿:挚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创作背景】李白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中途与友人史郎中在黄鹤楼中饮酒,触目伤怀,因而写下此诗。


【艺术特征】

①就思维逻辑而言,第一、二句所言自有因果关系,叙说中含有无限概叹。首句说自己远谪,出语也是说因道果,而用汉代贾谊贬官长沙说自己贬官夜郎,实暗喻为自己参加李璘幕府一事进行辩解之意在内;次句中“不见家”的“家”,并非家室之家,诗人是把他政治上的归宿地称为家。“西望长安不见家”,这句诗写的实质上是眷恋朝廷之意,也就是所谓去国之情。一望一不见,凸显了诗人的满腹惆怅。诗人言此,也带有很深的失望之感和无奈之情。

②三四句正是在抒发惆怅意绪的基础上,写诗人听黄鹤楼中传来的笛声的感受,大有身为迁客本自愁,更哪堪闻《梅花落》之意。第四句中的“落梅花”,是因闻笛曲《梅花落》产生的想象之词。诗以纷纷扬扬飘落的梅花,形容笛声悠悠扬扬传遍江城,实将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用的是通感手法。仔细体味,“江城五月落梅花”一句,不单妙在摹写音乐生动,还在于巧借笛曲的乡愁情韵和梅花飘落带出的寒凉氛围,衬写出诗人心绪的寥落。

③此外,这首诗艺术结构独特。诗人写听笛之感,却并没按闻笛生情的顺序去写,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半部分才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与史郎中聆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的赏析~

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自我辩白之意。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使诗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是多么遥远,多么隔膜啊!望而不见,不免感到惆怅。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 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集》此调题解云:“《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同时使人联想到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的历史传说。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所以《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是很有见解的。清代的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唐诗别裁》卷二十)这首七言绝句,正是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见长,使人从“吹玉笛”、“落梅花”这些眼前景、口头语,听到了诗人的弦外之音。 此外,这诗还好在其独特的艺术结构。诗写听笛之感,却并没按闻笛生情的顺序去写,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半才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三四句表现手法
答:借景抒情。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三四句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晚年的作品。此诗写作者游黄鹤楼时听笛的经历,抒发了诗人满腔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

帮我解析、鉴赏一下王维的这首诗?
答:送康太守 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郭门隐枫岸,候吏趋芦洲。何异临川郡,还劳康乐侯。表达的意思很简单,如同两个好朋友要离别了,王维送别,前四句描写的是风景,貌似没有暗示出悲伤,只是这沧浪水大有来头,当年屈原曾流放至此,写出一句“举世...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后两句修辞手法及作用
答:这首七言绝句,使人从“吹玉笛”、“落梅花”这些眼前景、口头语,听到了诗人的弦外之音。原文:《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译文:世事难料,我竟一下成为贬官,远谪长沙。西望长安,云雾迷茫,何处才是我的家乡?黄鹤楼中传...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翻译
答:《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原文以及翻译: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译文:世事难料,我竟一下就成为贬官,远谪长沙;西望长安,云雾迷茫,何处才是我的家乡?黄鹤楼中传来阵阵《梅花落》笛声,如怨如诉,仿佛五月江城落满梅花,令人倍感凄凉。创作背景:此...

黄鹤楼中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
答: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通过听到笛声,仿佛看到梅花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题北榭碑 李白 〔唐代〕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译文 被贬谪的人要远去长沙,日日西望长安方向也看不见家。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在这五月的江城好似...

黄鹤楼古诗
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简析:“黄鹤楼”又名“崔氏楼”,得名原因自然是因为崔颢的《黄鹤楼》是吟咏黄鹤楼的绝唱。黄鹤楼也因为崔颢的这首诗而名扬四海。可以说崔颢与黄鹤楼是互相成就了对方。崔颢的《黄鹤楼》虚实结合,情景...

李白的《与史郎中聆听黄鹤楼上吹笛》中的史郎中是谁拜托各位了 3Q_百 ...
答: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史郎中钦,钦一作“饮”,误。郎中:尚书省各部的高级部员。史钦:事迹不祥。李白另有《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诗云:“昔放三湘去,今还万死馀”。语意相合,当为同一人。(来源: http://...

狂妄到不理君王的李白,他为什么会跪拜崔颢的诗《黄鹤楼》?
答:比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于史郎中倾听黄鹤楼上吹笛》,他对自己没有在黄鹤楼上题诗成为一种遗憾,平生第一次没让黄鹤楼成为自己的主场。这个最喜欢在祖国山河上提诗留念的大狂人,也有为诗句而忧愁的时候。直到多年之后,他登上了南京的凤凰台。写了一首与黄鹤楼很相像的诗来模仿他,才治愈了...

李白对黄鹤楼的看法及其它
答:事实上,对于黄鹤楼,李白并未搁笔.在他一生所留下的1000余首诗歌中,其中有关黄鹤楼和江夏、汉阳的诗共有50多首.如《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黄鹤山》、《鹦鹉洲》。在《望黄鹤山》诗中,李白对黄鹤楼作了全景式扫描:“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这首诗的翻译
答:[译文]一旦成为被贬的官员,在去长沙的途中,西望长安,那里在也没有家了,此时的心情是何等地痛苦。一日与史郎中在黄鹤楼上对饮,忽然听到一阵阵笛声,笛子吹的是“梅花落”,江城五月,正是初夏暖热季节,可一听到凄凉的笛声,顿感有一股寒意袭来,就象置身与梅花飘落的冬季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