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辛勤劳动的故事

作者&投稿:贰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悬梁刺股:汉代孙敬读书非常勤奋,从早上晨曦微露一直读到皓月东升,中间一刻也不休息。假如看倦了想打盹,就拿一根绳子系在头顶上,绳子另一端挂在屋梁上,这样就无法打瞌睡,让自己始终保持清醒。凭着这股劲,孙敬终于成为当世大学者。战国时苏秦出身寒微,常常被人瞧不起,但他读书非常勤奋,如果昏昏欲睡,就自己拿一把锥子来刺击大腿,血一直流到脚踝。尖锐的疼痛又提醒他继续用力。就这样,苏秦终于学成满腹经纶,挂六国相印,主持合纵抗秦的大计。

2、焚膏继晷: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韩愈在自述自己的学习经历时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焚膏油(膏油,指点灯的油)以继晷(晷:读guǐ,日影,比喻时光),恒兀兀(恒兀兀:勤学不止的样子)以穷年。”他读书学习时,经常是口中不断地吟诵着《六经》,手中不停地翻阅着各种典籍,从点起油灯一直学到天亮,就这样夜以继日,一年又一年。以后,“焚膏继晷”就成了形容勤奋学习的典故。当人们读到韩愈那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佳作,赞叹其雄健奔放、神奇生动而又充满艺术魅力的文辞时,是否会想到他焚膏继晷的日日夜夜呢。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对联)
1、勤能补拙:郑板桥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他天资并不聪明,记忆力也不好。但勤能补拙,他就在“勤”字上下功夫。例如:一本书,别人只需看一、二遍,就可以记住它的内容,但郑板桥不行。于是,他就多读几遍,一些经典的书籍,他还会读上百遍,直到融会贯通,彻底弄懂才肯罢休。他不仅勤于读书,还勤于思考和勤于练习。他常常眼望天空,一动不动地发呆,别人跟他说话,他的回答也常常是答非所问,或前言不对后语,其实他是在专注地思考问题。正由于他勤奋努力,终于成为清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诗人。

2、刮目相看: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将军叫吕蒙。他从小家贫,依靠姐夫邓当生活,因此除了苦练武功以外,没有读多少书。其后一直过着军旅生活,也没有能认真地读一点书。后来吴王孙权要他认真读书,吕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说:“你说你事情多,难道比我还多吗?我还经常读史书、兵书,自己觉得收益很大。”从那以后,吕蒙发愤读书,孜孜不倦。都督鲁肃曾去看望吕蒙,开始时对吕蒙还有轻视之意。经过交谈,发现吕蒙有的方面比自己知道得还多,他高兴地拍着吕蒙说:“我以为你只有武略,想不到你现在这样博学多知,已不是以前的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自当刮目相看嘛。”

、映月读书:南齐时的江泌家境贫穷,白天做鞋为生,晚上才能抽空学习。点不起灯,他就拿书登上屋顶,借着月光读书。白居易有诗云:“是时天无云,山馆有月明,月下读数遍,风前吟一声。”孟郊也曾有“夜贫灯烛绝,明月照吾书”的诗句,说明许多古人都有映月读书的体验。

2、囊萤映雪:囊萤映雪是说晋代的车胤和孙康为了学习,夜晚点不起灯,车胤夏日里就捉萤火虫装在绢袋中照明,而孙康则在冬夜下大雪时,映着雪光读书。后《三字经》中引用了这个典故曰:“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3、凿壁偷光:西汉学者匡衡贫而好学。夜晚无灯,为了能借邻家的烛光读书,他在墙壁上凿了个洞。当地一个大户人家有许多藏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工,但他不要报酬。主人很惊奇,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想得到主人的书,全部读完它。”主人很受感动,就用书作报酬资助他。后来,匡衡成了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

4、长明灯下苦读:元代画家、诗人王冕出身农家,小时候要帮人家放牛,干杂活。有一天,他借到一本早就想看的书,但白天在寺院里干活,一则忙得喘不过气来,二则老和尚也不让他干活时看书,所以他只好在晚上读书。可是没钱买灯油,好学的王冕忽然想到:佛殿里不是有长明灯吗?那里,老和尚晚上是不会去的,极安静,没有干扰。深夜,他来到佛殿,只见长明灯在微风中摇荡,微弱的光照在佛像上,显得阴森可怖;但是强烈的求和欲使他壮大了胆子,爬到佛像的膝上,凑着长明灯读他喜爱的书。他专心致志,很快就忘掉了周围的一切。从此以后,佛殿的长明灯下,天天有个孩子在凝神苦读。

5、欧阳修铺沙识字: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四岁丧父,母亲给别人洗衣服、做针线活来维持一家生活。到了入学年龄,欧阳修家贫不能入塾,只得跟母亲学习。他把细沙倒在院子里当纸,把芦苇杆当笔。欧阳修跟母亲日日学字,接受训蒙教育,过了一段时间,欧阳修就可以阅读一些书籍了。有了自学能力以后,他更加刻苦努力,在22岁时考中了进士 ,后来成了著名的散文大家。

~

美好的生活用劳动创造征文
答: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美好的生活用劳动创造征文(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好的生活用劳动创造征文1 鲁迅曾经说过:“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 给大家讲这样一个故事:明成祖子仁宗朱高炽曾亲自到田间耕地。回宫后,有侍人...

劳动励志小故事200字
答:不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 提示: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15、好学不倦 只有一个洞穴的老鼠很快被捉。 在一个漆黑的...

辛勤劳动的蜜蜂寓言故事
答: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辛勤劳动的蜜蜂寓言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那些出了名的人是幸运的,人人都清楚他们的丰...

勤奋的小故事
答: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 贾逵隔篱偷学。贾逵,字景伯,出生于公元30年,东汉人,是有名的经学家、天文学家。他是西汉名家贾谊的九世孙。父亲贾徽也是一个大学...

五一劳动节的小故事
答:小老鼠不爱劳动,大伙都叫他“让人讨厌的懒惰的小老鼠”。小老鼠当然不愿意别人这么叫他,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确实不爱劳动呀。春暖花开,小老鼠在门口玩,一只乌龟背着一袋东西,吃力地走来。到了跟前,乌龟放下袋子,说:“小老鼠,麻烦你了。亲戚送我一袋花生,我家离这里还好远,我实在背不动啦...

关于勤奋的小故事150字左右 是一个人经过勤奋努力得到的结果急需!!!
答:为了纪念爱迪生付出的辛勤劳动,人们管镍铁碱电池叫“爱迪生蓄电池”。齐白石挂角读书 从小读《三字经》,就知道了古人“负薪”、“挂角”的勤学故事。“挂角”说的是唐朝李密,初为隋炀帝宿卫,后辞去发愤读书,骑牛到外地寻师,以《汉书》挂牛角,行、止皆展读。阅《齐白石状略》,知道这位杰出艺术家...

爱迪生勤奋的故事有吗?必须由美女回答
答:当我们看到今天的留声机的时候,不要忘记这上头渗透着爱迪生无数辛勤劳动的血汗。如果 没有一种无休止的钻研精神是绝难做到的。 这里,我们不妨追溯一下他小时候的两个故事。在他幼年时期,有一回他看到母鸡孵卵生出小鸡,很觉奇妙,但并不满足。 事后,他也悄悄攒些鸡蛋放在仓库里,自己伏在上面,亲自试一试能否生出...

读了《守株待兔》这个故事,我知道了什么道理?
答:《守株待兔》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五蠹》,常用该故事批判死守教条、不懂变通的思想方法。读了《守株待兔》这个故事,我知道了一心想不劳而获是不会有结果的,不应该做“守株待兔”式的“懒人”,而是应该主动积极地做事情,不投机取巧,只有自己真正付出努力才会有收获。

关于勤奋的小故事
答:话,再明亮的阳光,你也看不到。让孩子学会勤奋的经典童话。话,再明亮的阳光,你也看不到。让孩子学会勤奋的经典童话。

卖炭翁的故事
答:由于路上积雪太厚,很难行进,到了正午,才赶到集市。牛也乏了,人也饿了,只好在市场门外泥泞的路旁歇歇脚。过度的寒冷、饥饿、劳累,老人倚在牛背上取取暖,不知不觉,渐渐地进入了梦乡。老人梦见自己很快把炭卖了,并且卖了一个好价钱,他赶紧买了一件过冬的棉衣,买了一包金黄的玉米面,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