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教学观

作者&投稿:睢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这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是我国数学课程改革十年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进一步提高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质量的方向指引。标准的修订稿(以下简称修订稿)坚持了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与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相比,在教学观上有一些重要的特色。如何理解新的教学观,笔者认为可关注以下四个重要的方面。
  一、明确了新的教学观,突出“参与”“互动”和“发展”三个基本要素
  首先,修订稿提出,数学教学是师生双方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个提法,明确了一种新的教学观。有效的数学教学应该包括三个要素。第一,师生双方的参与,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第二,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往过程。第三,通过数学教学,要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过程与方法三个方面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修订稿强调数学教学要突出数学本质,进一步明确了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这将引领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关注数学本质,关注学生在数学意识和思想方法方面的发展。它还进一步明确了“数感”“符号意识”等七个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关键词,并给出解释,特别是强调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总之,与实验稿相比,修订稿在数学教学方面突出了数学本质,关注数学本身的特点与特殊的教育价值,关注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方面的发展。这对今后的数学教学改革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提出“四基”思想,拓宽了数学教学的目标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从四个方面体现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体现数学教育固有的特点和基本要求。从课程目标上看,可以分成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等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基本要求。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要以知识技能为载体,让学生在学习数学基本知识和发展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数学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经历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与实验稿相比,这次修订在教学目标上得到进一步拓宽。长期以来,如何落实基础和创新是数学教学实践中的难点,有人甚至认为两者在实践中很难统一起来。修订稿在原来“双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基”,在继承的基础上促进发展,很好地处理了基础和创新的关系,实现了“双基”与创新两方面目标的和谐统一。“四基”的基本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和基本思想。“双基”是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传统和基础。我国学生“双基”比较扎实,但在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方面比较薄弱。本次修订强调“四基”,强调对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的培养,这为在原来“双基”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找到了一条基本路径,对于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通过“四基”目标的达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教学实践中,以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基本活动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过程。
  三、着力培养“四种能力”和“两种意识”,使之成为数学教学的基本载体
  本次修订在课程实施和载体方面形成重要特点。这就是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把这四种能力的培养看做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基本载体,作为培养数学思维的基本载体,也是作为实施数学课程的重要载体。
  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的灵魂。什么是应用意识?修订稿指出,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有意识地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什么是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内涵,要贯穿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始终。
  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呢?首先,修订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其次,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论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基本路径。
  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课程实施的中心环节,也为教师研究数学课堂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要围绕数学主题,不仅要关注创设情境、体现过程、注重操作与思考策略多样化,还要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和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关注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学生数学学习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四、正确处理四对基本关系,为构建和谐、有效的数学课堂奠定基础
  修订稿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对数学教学的基本定位。
  在此基础上,修订稿强调了教学中的四对关系:第一,过程和结果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第二,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的关系。这两种关系是互相促进的。第三,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这两种推理都是数学思维过程中的基本因素。第四,生活情境和知识系统性的关系。在教学中把这两种因素结合起来,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在这对矛盾中,实验稿可能比较偏向于前者,对后者强调不够。修订稿中着重说明要处理好这四对关系,也就指明了数学教学中这些关系是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的。例如,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一样,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对这些关系的正确把握,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也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数学课堂。修订稿强调,在数学课堂中,要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修订稿还指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这四种关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这方面,教师在课堂研究中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有哪些课程观
答:教学观是指教师对教学的本质和过程的基本看法[1] 。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观一经形成,就会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框架,影响到他们对教学过程的具体事物和现象的看法以及在教学中的决策和实际表现,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2] 。教学观念对教学活动起着指导和统帅作用[3] ,正因如此,转变教师的教学观成为...

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

新课标下的教育观内容是什么
答:教育观是指人们对教育这一事物以及它与其它事物关系的看法.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还有人们对教育与其它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对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教育的内容 教育活动中传递的信息即教育内容主要包含...

新课标下如何转变体育教学观念
答:新课标下如何转变体育教学观念 目前,我们的中学体育教学长期被这样的尴尬现实所困惑。一方面:体育教育必须始终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青少年只有有了健康的体魄,将来才能报效祖国和人民,而青少年健康体魄的获得主要来源于学校体育;另一方面:体育又是社会上被人们最为忽视、最缺乏了解的学科,...

教学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教育观是指关于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基本观念体系。诸如对教育的本质、目的、功能、体制、内容、方法、教师和学生等每一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看法。受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活水平等制约,并受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及科学技术等影响,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在阶级社会中,常带有阶级性。教育与学习 学习是指人...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树立什么样的教学观
答: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学观念对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和统率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学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学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创新都是新旧教学观念斗争的结果。那么,广大教师作用实施新课程、深化教学改革的主力军、实践者,究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学观...

阐述对新课标基本理念的理解
答:理念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九个级别并以学生'能够做某事'具体描述...

新课标指导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答:本文是从分析传统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特征及其弊端人手,阐述了新课标下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1 传统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特征及其弊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导性教学模式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对建国后...

谈谈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理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

新课标教学目标分为哪三类
答:新课标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类。1、知识与技能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