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作者&投稿:郅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此书名为“知识不是力量”,目的不是要宣扬知识无用论,而是希望借此名重新思考学习的本质。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1

鸦片战争

记忆口诀: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鸦片牟暴利,鸦片输入中国后,中国贫弱更加剧。1839 林则徐,虎门销烟长志气,销烟200多万斤,民族英雄后人记。开放五处商口岸,近代历史此开端。

一﹑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6月)

1.背景: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并且坚船利炮,战斗力强,不断对外侵略扩张;而此时的中国是封建专制的,自已自足的经济占主导地位,军备落后军纪败坏并闭关锁国。

2.原因:为扭转贸易逆差,打开中国市场大门

3.过程: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请求禁烟—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将鸦片销毁

4.意义: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二﹑鸦片战争(时间:1840-1842年)

1.原因:

①直接:虎门销烟

②根本:打开中国市场大门

③客观:中国落后

2.性质: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3.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英国舰队攻入长江,直接开到南京城的江面上——1842年8月,中英议和,签订《南京条约》

4.《南京条约》内容:

5.《南京条约》危害: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严重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加重了人民负担和政府财政困难;便利外国商品倾销、掠夺原料,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破坏中国关税主权,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6.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7.战败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8.启示:

①.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②.积极参加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实力。

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2

第二次鸦片战争

记忆口诀:1856到60,二次鸦片起战争,1860占天津,10月攻入北京城,联军火烧圆明园,烧杀抢掠无人性。沙俄乘机起歹心,系列条约不平等,割地一百五十多万,民族灾难更加深。

金田起义太平军, 1853占南京,奋起抗击洋枪队,击毙华尔快人心。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

1.原因:

①根本: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大门

②直接: “亚罗号”事件

2.经过:1856年8月,攻陷广州城——1860年攻陷天津,进逼北京

3.侵略者:英法联军

4.罪行: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5.结果: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

6.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二﹑沙俄趁火打劫的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1.侵占土地面积:150多万平方千米

2.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洪秀全与1851年在广西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建立起与清王朝相对峙的政权。

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①.1860年8月上海青浦大捷;

②.1862年,上海太仓之战

③.在浙江慈溪之战战,击毙洋枪队头子华尔

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3

洋务运动(性质: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记忆口诀:洋务运动新主张, “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央代表恭亲王,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左宗棠,兴工业 办工厂,建海军 开学堂, “自强”“求富”似梦乡。洋务运动虽失败,未使中国得富强,

但引科技和 经验 ,客观作用不能忘。

1.向西方学习新思潮的背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使得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大受刺激。他们热心研究中国实际问题,积极思索救国御敌的 方法 。

2.代表人:魏源(地主阶级抵抗派,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之一,代表作:《海国图志》

3.核心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以夷制夷

4.目的:“制夷”,即抵抗外来侵略,维护清朝统治。

5.影响:突破了长久以来禁锢人们思想的华夷观念

6.洋务运动的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7.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8.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9.代表人物:中央是奕欣,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10.阶级派别:洋务派

11.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12. 口号 :前期口号:自强 后期口号:求富

13.内容:

①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和李鸿章)、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②洋务运动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③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海、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④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14.失败标志: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15.评价: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地位),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培养了一批科技价人才,对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6.失败的根本原因:只学技术而不改变制度。

17.启示:

①一个落后的国家不仅要学习外国先进技术,还要废除落后的社会制度,取得国家独立。

②洋务派面向世界的开放气度、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情感值得学习。

18.新式交通和通讯工具出现的原因:伴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和近代工业的兴起

19.情况:

①19世纪60年代,靠蒸汽推动的小火轮、钢甲船出现,

②20世纪出,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电报局

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记忆口诀:“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反帝爱国立战功,抗击联军逞英雄。1900铭记心,八国联军占北京,烧杀抢掠丧天尽,馨竹难书此罪行。

1901要记住,《辛丑条约》受屈辱,赔款白银4.5(亿两),反帝活动被禁锢,东交民巷为使馆,拆毁炮台占铁路,“半殖半封”全形成,人民生活更痛苦。

1.时间:1900-1901年

2.义和团爆发的原因:外国列强与中华民族之间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

3.性质:反帝斗争

4.八国联军侵华原因:

①根本:进一步控制中国政府(彻底瓜分中国)

②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维护其在华利益。

5..结果:1901年清与英俄德美日法意奥、比利时、荷兰、西班牙11国签订《辛丑条约》

6.《辛丑条约》内容:

7.条约危害:

①增加了人民的负担,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②在使馆区监控下,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完全处于洋人控制之下;

③中国人民受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④中国在军事上失去了自主权。

8.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清政府完全成为在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的民族危机全面加深,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5

甲午中日战争

记忆口诀:日本称霸野心狼,甲午中日战争响,民族英雄邓世昌,黄海大战英名扬,指挥“致远”撞“吉野”,日军舰队遭重创。

清朝政府太无能 ,《马关条约》又签定,“辽台澎岛”给日本,赔偿二亿两白银,让日办厂又通商 ,半殖民地更加深。

一﹑甲午中日战争(时间:1894-1895年)

1.原因:

①根本:明治维新,日本国力发展

②客观:清政府腐败

③直接:朝鲜爆发民众起义

2.经过:1894年7月在朝鲜开战——1894年9月黄海海战——1895年初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3.重要海战:

黄海海战 、威海卫战役、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

人物:邓世昌、丁汝昌

4.结束标志: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5.结果: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6.《马关条约》内容:

7.战败原因:

①主观:清政府腐败无能,妥协退让。

②客观:日本国力强大,蓄谋已久

8.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9.条约危害:

①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②加重中国人民负担,增强了日本的军事力量。

③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掠夺富庶的长江流域。

④便于列强经济侵略,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10.影响:

①中国: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促使中华民族觉醒,救亡图存运动再掀高潮。

②日本:促使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③列强: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 总结 相关 文章 :

★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 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经典总结1-2单元总结

★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优质总结

★ 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经典总结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梳理

★ 2020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点总结

★ 初二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

★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汇总(两份资料)

★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



~

高二历史上册知识点
答:(2)中 国画 的分类: 人物画 、 山水画 、花鸟画;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突出。 四、京剧的产生与发展: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后来徽剧与汉调融合,形成京剧。 高二历史上册知识点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背景、主题、代表人物、评价、影响) 1、智者学派(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肯定了人的价值。 2...

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
答:(2)清朝军机处的设置雍正时设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 展到顶峰。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君主专制的加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经济 的发展,但从却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2 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1.社会矛盾尖锐 阶级矛盾:土地...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
答: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包括了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具体如下:1、夏商周时期:讲述了夏朝的建立和夏桀的暴政,商朝的兴起和商纣王的荒淫,以及周朝的强盛和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春秋战国时期:讲述了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等诸侯国的争霸,以及孔子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道家思想。秦朝时期:讲述了秦始皇的统一六国...

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
答:1、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原因:英法等为了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过程:1856年英国炮轰广州,战争开始.第二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1958年俄,美,英,法强迫清政府分别签定了《天津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火烧了圆明园。给中国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

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答:1、背景: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2、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 3、经过:19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派人暗访密查,缉拿烟贩,并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4、鸦片...

初二历史必背知识点
答: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1课:鸦片战争(道光帝时)。 时间:1840.6-1842.8。 1、林则徐虎门硝烟: (1) 原因:鸦片走私造成中国银荒兵弱,吏治腐败,严重威胁清王朝的统治。 (2) 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 (3) 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英国发动...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重点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答:关于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重点,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主要讲解近代史。2、以鸦片战争为主的侵略史。3、以洋务运动为开始的近代化探索。4、以五四爱国运动为开始的新民民主革命的开始。5、以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为开始...

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答:1、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是什么?2、描写特洛伊战争故事的是古希腊的什么史诗?3、传说中黄帝的功绩有哪些?4、传说中炎帝的功绩有哪些?5、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什么意义?6、炎帝和黄帝距今有多少年?它们为什么被称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7、什么叫禅让?8、谁三过...

初二上册历史重点复习总结
答:初二历史复习提纲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

高二上册历史期中知识点梳理
答:高二上册历史期中知识点梳理,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瑰宝。第一章:先秦政治的基石 从夏朝的世袭制到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再到西周的分封与宗法制,每个阶段都揭示了权力的更迭与社会结构的演变。夏朝:王位世袭制,从“天下为公”走向“家天下”,神权与王权交织,奠定了早期国家的框架。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