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师怎样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作者&投稿:尔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作为老师怎样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作为老师怎样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家长在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老师更需要主动联系家长交流。下面一起了解作为老师怎样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作为老师怎样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1

   方法之一、要开诚布公

  老师对学生要有一片赤诚之心。要为学生成长而忧,为学生进步而急,与家长谈话时要坦诚相见,推心置腹。一般情况下,老师应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介绍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并诚恳地指出学生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样才能赢得家长和学生的尊敬和信赖,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方法之二、要动之以情,要晓之有理

  老师要营造好和谐的谈话氛围,在家长来校之前理好谈话内容及主题,做到心中有数。语言平实而忠恳,让家长有亲切感,千万不能漫不经心,让家长产生失落感。通过双方的情感交流、信息传递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方法之三、要实事求是

  老师与家长交流学生的问题时,首先要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误,切不可当着家长的面,盘点学生的过失,更不能不调查实情,而“添油加醋”,将“恨铁不成钢”的怨气、牢骚嫁接给家长。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的过失,向家长提供合情、合理、合法的教育策略。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优秀的学生都会有缺点,同样,学校里不可能存在一无是处的学生,再调皮捣蛋的孩子,他的身上也会有闪光点,关键在于老师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对其进行必要的引导,强化其优点,逐步转化。

   方法之四、要虚心倾听

  老师要充分理解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帮助家长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子女,取得他们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要虚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听一听他们的教育观,看一看自己是否忽视了学生身上的某些闪光点,反思一下自身工作是否存在不足。老师面对的家长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从事不同的职业,年龄、性格、文化修养等方面都有差异,因此,与家长交谈时要因人而异,在交谈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家长的心理承受能力,注意说话的态度和语言的技巧,尽量积极地、正面地、具体地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减少“告状”的情况;与文化修养较高、重视教育的家长交谈时,可与他们一起探讨教育现状,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与文化修养层次低的家长交谈时,应和蔼可亲,多谈一些实际的问题,并且要以尊重、虚心的态度对待家长,不要以为只有自己懂教育,认为自己比家长高明。这样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理解和配合,共同教育孩子。用心倾听,给予回应。我们老师应积极、主动的关注他们,经常的与他们保持联系,并注意沟通的方法交流的地点,以尊重为先,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孩子的关爱,以我们的真诚引得家长的合作。在这里也让我更深的体会到,与家长面对面的交谈是多么的重要,尤其是对那些“挑剔”的家长。

   方法之五、采用角色置换法

  用情和家长沟通并掌握一些沟通技巧。有时一句很普通的问候,一种愉快的语调,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在与家长的交往中,我们老师常是站在老师的角度来和家长探讨孩子的问题,但是,在当今社会,做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在共同教育好孩子这一目标的前提下,我们老师有时也要替家长着想,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实施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家长谋划,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从而赢得了家长的信赖,那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如果我们没有诚心,不知道为家长着想,一味的追究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之责,最终我们只会将自己孤立于家庭教育外,失去家长的配合。所以教师和家长沟通时,要做到换位思考。我们只要能从换位体验中做到换位思考,就能与家长达到最佳的交流状态,取得最佳的家庭教育效果。从而达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佳配合。

  作为老师怎样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2

   尊重家长、真诚相待

  一学生经常违纪,属于典型的“学渣”,家长也拿自己的孩子没有办法,只要这名学生在校发生违纪行为,班主任老师必定通知家长到校协助教育,家长到校后,班主任老师不仅批评学生,还对家长严厉指责,虽然家长当面没有说什么,但是这名家长曾在学校其他老师面前表达过自己的不满,对班主任老师颇有微词,说自己看到班主任的电话就心惊肉跳,甚至后一阶段,不敢接听班主任老师的电话,不愿再配合学校的工作。

  我们请家长到校协助教育孩子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不尊重家长,还指责家长,不仅不能达到“有效沟通”,还会加深家校矛盾。其实很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束手无策,如果班主任老师能够尊重家长,真诚相待,处理问题之前想一下,如果这是我的`孩子,我该怎么办?如果这样想的话,可能不会事事都请家长,甚至会非常容易谅解学生的错误。

  尊重家长,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是家校有效沟通的前提。

   讲究策略

  一学生经常犯错,每周都会被政教处扣分,我就和这名学生约定,只要一周不扣分,要对他进行奖励,很遗憾的是,第二周这名学生又被扣分一次。其实我明白已经很不错了,就在第二周五放学前,给孩子家长打了个电话,说学生这一段进步很大,学生回家以后一定要多鼓励,争取下一段有更大的进步。这名学生第三周回校后,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后来虽然也偶有违纪发生,但是整体上变化很大。

  一般情况下,班主任老师只要与家长联系,大多是学生违反学校纪律,很少是因为学生进步了,给家长报喜。我们完全可以从表扬开始,一些孩子不缺批评,他们更需要的是肯定和关爱,可能换个思路,效果会更好。

   了解孩子背后的故事

  很多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尤其是单亲或离异家庭的孩子,班主任一定要多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以便有效沟通。

  我认为,由于家长的职业不同、层次不同,教育孩子的观念也不同,要让他们都能真正理解并支持老师及学校的各项工作,很不容易,因此“有效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希望本文对您能有所帮助。

  作为老师怎样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3

   1、主动联系家长

  当学生的某些方面差强人意时,教师一定要主动联系家长,以此来表达自己的诚意。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比较高。这个时候的家长,一方面想让孩子实现自己的教育愿望,急切又热情地想要得到老师的帮助;另一方面也对教师的业务能力持有审视的态度。因此在这段时期内一定要创建与家长交流合作的良好氛围。

   2、家长来后主动让座、倒水,表示尊重

  不管家长是以平和的心态还是愤怒的面孔出现在你面前,老师都应当给予家长充分的尊重。家长如果心平气和的话,那一杯水,一个座位都会拉近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这样沟通起来比较容易。如果家长是抱着打架的心态出现在办公室的话,那老师的一杯水会浇灭家长心中愤怒的火苗,为后面的交流提供了便利。

   3、不要当着家长的面训斥他的孩子

  在家长心里自己的孩子总是最优秀的!如果当面训斥,家长心里肯定不舒服。把家长叫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平心静气地谈谈孩子的情况,直到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当家长了解到学校交流合作的氛围及老师们都是在非常耐心的进行教育工作后,他们自然会觉得将自己的孩子放到这样的环境中非常放心。

   4、态度一定要诚恳

  家长都希望老师能经常征求并尊重他们的意见,所以和家长及时沟通很重要,这样能让家长觉得老师比较民主,善良,有利于交流沟通。调整自己的心态,把自己当成家长,设身处地的从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实际而有效的指导是家长们迫切需要的。教师要多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用自身的力量去感染家长,这样更有利于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

   5、抓住每次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老师要及时把孩子的表现情况与父母交流,并积极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这样直接地、近距离地与家长接触是一种非常有针对性的沟通,而且取得的成效比较大。

   6、选择合适的家访时间

  家访应因人而异,有的学生适合家访,而有些学生可以不用。一定要在恰当的时间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家访,可以利用公共假期或家长下班后比较空闲的时间。家访之前做好准备工作,正确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实事求是,并且应提出较为合理的建议和措施。切忌一进门就开始抱怨学生不听话不爱学习等缺点,这样只会让家长产生反感心理。要先表扬孩子的优点,让家长对学生有信心,然后再提出缺点及老师的建议,让家长帮忙改进。这样的家访才是有积极意义的,能确实帮助到孩子学习的。



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可以说是一种微妙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是家长对老师的绝对服从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个和谐、愉悦的过程,有利于教师正确处理与家长的关系。那么老师如何才能和家长和谐相处呢?下面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真诚待人

  • 教师要真诚对待家长,只有真心才能换真心。教师应以“一切为了孩子”为己任,无论对家长还是对孩子,都要给予最大的理解、尊重和真诚的关心,并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家长、感染家长。如果教师以真诚相待,家长就会敞开心扉,消除隔阂;如果教师不尊重家长,对家长提出的问题态度生硬或置之不理,那么就会失去家长对老师的信任和尊重。所以教师要做到尊重家长、关心家长、理解家长、服务于家长,让家长体会到教师真诚的爱。

  • 善用工具

  • 老师与家长的很多摩擦矛盾,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比如老师下发通知,家长没有看到,老师收集信息,家长没有及时上交信息,老师还要逐一统计谁提交了谁未提交,加大了老师的工作量,无疑就会对某些不自觉的家长产生意见,日久就会发生矛盾。

    因此我推荐使用接龙管家小程序收集信息,收集名单可视化,谁提交谁未提交一目了然,我平时收集学生的青年大学习都会用到。还可以收作业发成绩、假期通知。

  • 理解他人

  • 理解他人的意思是老师在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考虑,理解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和期盼。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要以爱心、耐心、细心来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同时老师还应从家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理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和焦虑,这样才能使双方和谐相处。

  • 关心他人

  • 关心他人就是要关心学生,关心自己的学生,关心所教的每一位学生。而这些都是建立在与家长的相互关系之上。

    如:在平时与家长谈话中,可以询问一下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果孩子生病了,可以问一下孩子是否需要什么药或怎样用药;当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时,可以询问一下孩子是哪里不懂……

    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注意与家长沟通方式方法,尽可能满足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

  • 学会倾听

  • 作为一名教师,在与家长沟通交流时,首先要做到的是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要专注、耐心,要以平等的姿态、真诚的态度去倾听家长的意见。其次,我们还要学会在倾听中去发现家长的需求。我们在倾听时应该带着问题去听,在听完后要问一问家长:“您想要我说什么呢?”“您能告诉我您希望孩子达到怎样的学习目标吗?”“您有没有什么建议给我?”如果我们能做到以上这些,那就说明我们真正地进入了交流模式,也说明我们和家长的关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么家长对你也会更加信任,你在今后和他们交流时也会更加顺利。



~

如何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
答:打开一个铁盒子,与其一拳砸扁它,不如仔细找到那把对号的钥匙。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只要老师把自己对学生的那份爱心、耐心、责任心充分流露给家长,让家长觉得你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孩子,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以心换心,就一定能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如何与不...

教师如何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答:每天由老师督促并签名,完成后由家长逐项检查核实完成情况并签名,至于作业的质量则由教师批改后在下次作业签名时反馈在这个本上。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有很大的提高。四、教师通过多渠道,采取多种方法与家长沟通 1.家长会 2. 网络班级 3.家访 ...

老师和家长应该怎么沟通
答: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3.可以用多种先进科学便捷有效的方式提高交流的实效性 比如家校联系通,每周一次的反馈,包括学生的近况,家庭作业,要交的费用,家长要注意的事项等等;比如班级QQ群,一般每个班级都有一个群,可以聊下当天的作业,学生的表现,教育心得等;比如电访,学生有任何特殊表现或要...

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应该怎样处理?
答:2、注意语气。老师与家长进行交谈时,不能以一种高高在上的语气说话,而应该是温柔、体贴、委婉地进行沟通。同时,不能自顾自地说,而且要多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观点。这样,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3、要有耐心。老师要耐得住性子,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首先从自身找不足,然后耐心地为家长解答疑惑。4...

如何与家长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
答:但是,无论怎样教育孩子,都必须以孩子的发展为本,我们与学生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就应该争取学生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只有这样学校和家庭才会形成一股合力,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那么,如何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地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就成为我们每个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平时我们主要借助家长会、...

教师应该如何与家长沟通
答:教师应该如何与家长沟通 教师应该如何与家长沟通,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永无止境的技术。和家长说什么,怎样和家长说,都需教师深思熟虑。教师应该如何与家长沟通,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应该如何与家长沟通1 一、电话访问。多赞美,少批评。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没有一...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答:对于班主任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有如下建议:一、目的一致:清楚与家长沟通的目的教师与家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不那么容易有效,这就决定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起点,应该是让家长引导孩子进步成长。二、与家长口径一致。经常与家长沟通,以达成...

如何与家长沟通,让家长配合老师工作呢?
答:以下是老师初次家访家长时可以使用的一些说话技巧:1. 保持尊重和礼貌:在和家长交流时,始终保持尊重和礼貌的态度。避免使用冒犯性语言或批评性的言辞。2. 自我介绍:在开始谈话之前,向家长介绍自己的身份和职责,以及他们访问的原因。这样可以让家长感到更安心。3. 询问家长是否准备好:在开始正式访问...

教师如何与家长有效的沟通
答:当前社会上,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却不容乐观。那么,教师如何同家长有效沟通?下面我整理了教师怎与家长有效的沟通方法,供你参考!教师与家长有效的沟通方法:一、真诚:“认识你们,是深厚的缘”真诚即真实诚恳。真心实意,坦诚相待会从心底感动他人而最终获得信任。真诚是一把善于开锁的钥匙,是人与人...

教师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
答:3、对于脾气暴躁型的家长:这样的家长往往文化程度不太高,“恨铁不成钢”,学生一出现毛病,他们也不加分析就拳脚相向。与这样的家长沟通要特别讲究方式方法,谨慎行事。要让家长知道:老师请家长到学校来并不是希望给自己的学生招来一顿皮肉之苦,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认识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