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与校园环境浅述论文(2)

作者&投稿:进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环境心理学与校园环境浅述论文篇二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校园导识设计》

  【内容摘要】文章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在环境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对校园导识系统的设计现状进行分析,尝试以环境认知理论为依据,对现代校园导识设计进行改良实践,希望以此提高高校校园导识系统的实用性,并为校园导识设计者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 环境认知理论 高校校园 导识设计

  随着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发展的不断成熟,设计师对环境心理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这使环境心理学这一应用学科成为环境艺术设计者解决环境设计问题的有力工具。另外,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在新兴的校园建设中,仓促规划和施工使多数高校环境设计在设计形式上有恢宏的气势,却给使用者和外访者造成了许多不便,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高校校园导识系统的设计问题。在新建校园环境中,如何更好地进行规划与设计,如何在校园导识系统设计细节上体现校园环境文化以及功能上的优化,是高校校园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将环境心理学运用在导识系统设计中,目前还是一个新的领域。对于平面设计师而言,在进行校园导识设计的同时,如果能够考虑到导识系统在其所属环境中的重要功能,将大大提升导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系统性。

  一、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概述

  1.环境心理学的定义与特点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和环境互相作用的一门交叉性学科,其所涉及的领域较宽。根据众多研究此领域的学者所做的研究来看,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心理系教授保罗·贝尔对环境心理学做的定义是较为合理的,“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经验与人工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整体科学”。作为研究环境以及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环境心理学,它最初是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发展演化而来,其核心是研究环境与人互相作用的能动关系。

  此外,环境心理学除了早期的“刺激—反应系统”个体对环境的反应与认知理论外,环境中的社会行为、环境评价理论都为环境心理学理论的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高校校园导识系统设计,其特殊的场域氛围使得导识系统设计必须考虑校园环境与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如,校园的文化与精神,校园特殊的地理环境与人文氛围等,这决定了校园导识系统设计必须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解决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强调环境理论和设计应用并重。

  2.环境知觉与空间认知

  环境知觉是人对环境信息最初的积累,是捕捉环境信息与解释环境信息使之产生组织与意义的过程。空间认知则是指人对环境中空间信息的排列、组合以及储存、回忆的方式与方法。但环境知觉与空间认知是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因为人与人之间感觉与认知环境是以心理为媒介的。认知心理学将知觉定义为一种解释外界刺激信息从而产生意义的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这个过程在人脑中几乎是瞬发的,这是人类在不断实践中经验积累的结果。

  空间认知偏向于研究人在空间环境中对整个空间的认知能力和方式。生活在城市中的人需要知道自己家在城市中的位置,家附近的商场、医院、学校等信息。在陌生城市对空间认知的需求则更明显,因为你要准确知道自己的位置以及路径,这些因素使空间认知有了研究的必要性。

  3.认知距离问题

  关于认知距离的讨论是建立在熟悉的环境中,人们对空间距离认知可能出现偏差的情况下而提出的。认知距离出现偏差的原因较为复杂,通过对早期调查资料的取证和现代环境心理学研究实验的参考,认知距离偏差问题的主要诱发原因是空间认知的主观特征缺陷造成的。在空间距离的认知过程中,人的经验、情感、习惯都参与其中,所以,认知距离通常会因人们感受到的障碍、曲折和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而改变。

  由于认知距离涉及导识系统使用者对导识系统的使用效率和便捷程度,笔者在此做这样一些介绍是为通过校园导识系统设计弥补认知距离的不足做铺垫。导识系统距离提示功能的增加可以提高认知距离的精准度,进而会对校园环境意象的生成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高校校园导识设计现状

  1.导识系统的概念

  导识系统通常也被叫做导视系统或者导示系统,是指人们利用指示信息、标识等在公共空间所做的信息导识系统,它担任着引导、说明、指示等帮助人辨识空间、寻找方向的功能。导识系统的英文为Wayfinding,意即寻路。连续而清晰的空间线索,可以让人的寻路过程更简单。

  在当代,设计师更倾向于把导识设计置于环境中进行描述,因为导识系统不仅仅是人们的寻路系统,也是营造特定人文场所、提升环境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2.高校校园导识与其他场所导识的关系

  现代导识系统包括商业、交通、娱乐、办公、教育等公共空间的导识系统设计。随着我国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和商业娱乐性质的导识设计已经充分意识到了空间环境背景因素的重要性,导识设计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通常情况下,商业导识系统都是为商业活动服务的,是现代快节奏、多信息的社会发展方式的必然产物。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往往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所以,商业导识系统通常会忽略与自然环境的联系。高校校园导识系统作为高等教育场所,担负着传播知识与文化以及展现人类文明和社会人文精神的责任,这要求校园的导识设计一定要传达校园的人文特点甚至社会的文明成果。所以,高校导识系统设计更多的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融合。从某种意义上说,传达高校文化特质也是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城市公共场所从空间上来看则更宏观,其导识系统的设计主要以交通、道路导识设计为主。高校校园空间规模相对较小,道路导识系统的设计主要受校园总体规划的影响。有经验的规划设计者通常会在规划之初对认知地图理论做细致研究,在权衡认知地图的道路、节点、区域、标志物、边缘五个因素之后,利用地标和路径信息对空间进行系统组织和编码。许多校园的道路导识设计较少考虑环境因素,很难与标志性建筑和地标信息联系在一起。从环境心理的角度,对校园的导识进行整体设计,使校园导识系统与校园背景环境有一定的融合,从校园环境出发使校园导识设计体现校园人文特色,独特的人文特质将更容易让人产生深刻印象。

  三、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校园导识设计

  校园空间是一个相对独立却分区明显的环境空间,我们在认知校园环境的过程中,不但需要知道自己所在的区域,更需要知道所在区域在整个校园布局中的位置,这样的全局认知通常会让我们更方便、快速地了解一个校园的环境信息。校园包括图书馆、教学楼、运动场、文化广场、学生食堂等诸多公共场所。校园公共场所导识设计应针对校园的特点,其设计应针对校园特殊的自然与人文环境选择恰当的设计形式。文明提示和人文诱导是这类导识的最主要功能,这类场所的导识设计除了与校园整体导识系统进行协调外,还应充分体现校园文化特质,深入了解校园景观环境条件、外环境、校园路径、功能分区,对各学院楼、公共教学楼、师生宿舍、公共活动场所以及对外交流场所等建筑内部进行结构分析,确定校园导识系统分级,并与校园整体形象设计相协调等原则。

  首先,校门入口处的全局图或校园鸟瞰图的设置在校园空间认知过程中将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另外,导识系统的导识单体界面上,除了有局部空间信息之外,也需要附上全局示意图,以清楚显示当前位置与整体布局的关系。

  其次,校园导识系统设计包括校园外环境、主干道导识、主建筑内外导识、公共活动场所导识、导识应用五个部分设计。为了方便新生和外访者初次寻路,校园的外环境导识除了需要准确的方向引导,还需要考虑人们可能因认知距离偏差导致的问题,这是强化受众的认知地图,纠正其认知距离偏差的有效手段。校园建筑内部的导识设计属于二级导识,要求反映整栋建筑的分层信息和平面功能分区信息。由于各个学院学科性质不一,可按照不同院系的学科特点在色彩搭配上分别作设计考量。所以,在楼层牌的设计上,主要着眼于对全局和所在楼层信息的凸显,这要求设计者打破二维的空间思维模式,立体的思维模式将对空间设计质量的提升和完善产生深远影响。

  结语

  总之,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对校园导识系统进行理论探讨与设计在我国还处在初始阶段。文章从对校园导识系统现状分析出发,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去思考与解决高校导识系统设计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高校校园导识系统的识别性。希望这一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能给校园的导识系统注入新的血液,以此引发相关设计专业领域更深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2]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保罗·贝尔,托马斯·格林.环境心理学(第5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

浅谈大学校园的园林绿化的论文
答:运用园林植物学与生态学原理进行植物造景,科学合理地创造出多层次、全方位、多色彩、生态型、园林式校园环境这是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内容。如耶鲁大学校园中,乔、灌、草科学合理地复层搭配,创造出相适的植物群落,同时植物季相变化明显,呈现出宜人的生态景观 1.3心理学与环境行为学原理 校园心理学和环境...

学生心理个案分析论文(2)
答:学生心理个案分析论文篇二 《大学生心理咨询个案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从三次会谈分析当事人抑郁的身心状态,第一次会谈是当事人姐姐对当事人冷漠、憔悴、孤独影像的回顾;第二次会谈是当事人本人对自己的无为、悲观的身心状态的感受与体验;最后一次为整合家庭式会谈,主要目的为协调家庭众成员亲子关系和检验当事人的咨...

求一篇环境心理学论文
答:而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的生产生活却在不断制造着与心仪的生活格格不入的建筑与室内环境。完全违背了我们对现实环境的期望,更是与环境心理学的精神理念背道而驰。2 人对室内环境要素的认知和感觉1)对视觉的满足。对视觉的满足主要是通过对室内光(人工光和自然光)、色彩和造型(形状)的处理来实现的。...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答: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 ,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范文 一: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思考 摘要:总之,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抓住机遇接受挑战,探索网络环境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新...

大学生心理健康结课论文
答: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节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开展心理学课程对于现今高校育人是十分必要的。系统全面的学习心理学基本知识,使大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心理动态,掌握保持心理健康的手段,有效调节不良情绪,促进自身健康心理素养的形成。 3.2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 大学生身处社会和校园之间,对社会上的负面现象不理解、不认同,...

大学生挫折心理健论文3000字(2)
答:大学生挫折心理论文3000字篇三 《浅谈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激烈竞争的国内外环境中,面临的挑战和承受的压力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多。由于主观...[3] 大学生就业挫折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意义不明确,担心将来选择余地小。二是对社会不正之风忧虑,担心毕业时受学校名气的影响...

谈谈对心理健康的自我认识论文(2)
答: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论文篇二:《对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摘要: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是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主动地适应现实、改造现实,对周围环境能做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困难都能妥善处理。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们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他们圆满完成学业,顺...

对环境心理学这门课的课程设置和老师有什么建议
答:环境心理学调研参考论文篇1 试谈风景园林专业环境心理学教学 [摘要]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影响着风景园林设计者对于环境的设计与评价,是高校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的重要辅助课程之一。本文通过总结风景园林专业环境心理学的特殊性,试图探索适合该专业的环境心理...

大学心理健康心得体会1000字论文
答:一、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 我们都是从高中升到大学,面对新的环境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例如烦躁、压抑、苦闷等,当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千万不要独自一人承受,更不要钻牛角尖,要积极主动调试自己的心理,知道适应环境;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困苦;要学会改变学习方式,使学习轻松愉快,然后确定一个切乎...

有关心理学的论文2500字
答: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运用心理学,改变以往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将心理学巧妙地运用在教学方法之中。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心理学的论文25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有关心理学的论文2500字篇一 《现代认知心理学与物理教学》 摘要: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应用于教学研究便形成了现代认知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