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如今高校普遍奉行“绩点为王”?

作者&投稿:村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今,各大高校都意识到了以往大学“难进易出”的弊端,开始吸取经验教训,实习加压制,绩点制便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高校普遍采用绩点排名作为评奖评优以及保研的资格认定标准,于是,大学生们便开始了近乎癫狂的刷绩点,攒学分。诚然,这种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大学生高效利用时间,专心研究学习,但是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内卷甚至内耗的怪圈。

所以,我认为高校奉行“绩点为王”对学生成长弊大于利。原因有如下三点:

首先,“绩点为王”会使大学里各种活动的意义大打折扣,只沦为赚取学分的工具。在大学很多活动都会有学分奖励,这本是学校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一种手段,但随着绩点的权重越来越大,这种方式早已被异化,导致很多大学生每收到活动推送消息,都会先问一句“有没有学分?”没有学分的一律不参与,有学分的也只是走个过场,搞搞形式主义,以混到学分为终极目标,全然忽视了这些活动在自己能力提升上的重要意义。

其次,“绩点为王”会使大学生过分关注学业成绩,造成“唯分数论”的现状。在大学里会看到很多人为了争取保研或者申请奖学金而拼命学习,天天泡图书馆,自习室,绞尽脑汁地想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他们为了拿高分刷大量的题目,熬夜复习,甚至作弊。一些本不健康的学习习惯,却在绩点制的威逼之下,逐渐成为了一种风潮。但我认为仅凭一纸卷面,还远不能判断一个人是否真的优秀。考试本来就具有偶然性,低分的未必就能力很差。

最后,“绩点为王”会压榨大学生的时间,无法实现全面发展。大学之所以为大学,是因为它鼓励多元化发展,培养多元化人才。然而在绩点制的施行之下,大学生们的空余时间都用来卷学分和绩点了,他们没有时间去专门学习一些技能,比如跳舞,拍vlog等。各种讲座或会议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周末也不再是休息的时间,而变成了赶ddl的大型现场。所以他们总感觉自己很忙,却又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忙些什么,于是现在焦虑越来越严重,却找不到缓解的根源。

总而言之,我们只能说对于绩点制表示理解,因为这是在既有现实条件下相对来说已经比较公平的一种方式,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种模式存在很多缺点,并且亟待优化和改善。



~

高校奉行绩点为王是否合理?
答:个人认为:高校奉行“绩点为王”对学生成长利大于弊。优点:(1)相对公平 “绩点为王”这个制度保证了教育考核体系的相对公平性。以绩点为主的考核体系能更好的平衡由于学习资源和考核方式不公平的问题。“绩点为王”是通过考试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收获来进行评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近期...

如何理性看待高校“绩点为王”的现象?
答:首先“绩点为王”对学生一定是弊大于利的。原因如下。第一,当绩点变得非常重要的时候,比如评先评优入党等,所有学生都会一门心思放在专业课的分数上,但是到了大学,分数不应该是学生最看重的东西,因为高校也是一个小型社会,是要帮助学生完事三观,实现从学校到职场的转变,让学生转变为实际意义上的社...

大学绩点为王的利弊?
答:第一,绩点为王的政策压缩了大部分的同学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在初高中,绝大部分学生把全部经历和时间花费在学习上进而考上理想的大学。但现在的大学已经不是家长口中”考上就轻松“的地方了,大学生理应能支配更多的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理想抱负,例如创业等等,但绩点为王的导向,社会对于单一成...

如何理性看待高校“绩点为王”考核体系?
答:当今高校奉行“绩点为王”固然存在一定的弊端,可它却给予了出身劣势却仍奋力奔跑者最纯粹的证明机会,这是绩点体制下所诞生出的最纯洁的圣果。一个连专业知识的“硬骨头”都不愿啃的人,又何谈未来攻坚克难的“独木桥”呢?综上,我方认为:高校奉行“绩点为王”对学生的成长利大于弊。

“绩点为王”是利是弊?
答:总的来说,"绩点为王”是时代的产物,对于高校来说也是一个合理制度,即使这种制度会有一些弊端之处,但是在未来发展中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而我们所要做到的就是要发挥它的有利之处,让更多的大学生有一个为自己创造美好生活的机会,所以我认为高校奉行“绩点为王”对大学生来说是利大于弊。

大学里学分绩点有什么用?尤其是绩点,不懂。。。
答:绩点是根据你的考试成绩,以及平时成绩换算出来的一个加权成绩 绩点越高,越有可能得到国家奖学金或是学校奖学金,对拿各种荣誉称号也很有帮助 绩点很高的话可以取得保研资格

大学平均绩点多少算优秀啊
答:60分以上),成绩数字减去50,再除以10,就得到了绩点。绩点的计算,是将学生修过的每一门课程(包括重修的课程)的课程绩点乘以该门课程的学分,累加后再除以总学分。平均学分绩点可以作为学生学习能力与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之一。能方便地与美国的GPA制挂钩。想出国留学的中国本科生应该引以为重。

外国高校都认为GPA要更加科学,那么去新西兰读研对绩点的要求是什么...
答:GPA一般是每门课的绩点乘以学分,加起来除以总学分得出平均分。我国中小学一般没有GPA,但从1999年开始,所有高校都采用GPA来衡量学生的成绩,教育部也做出了相关规定。中国大学最常见的计分制度是五分制或四分制,具体换算方式根据各校规定而有所不同。对于四分制,100分制中90分及以上可视为绩点4分,...

绩点为王是谁提出的
答:绩点为王是元培学院院长李猛教授提出。元培学院院长李猛教授提出,绩点为王。李教授在演讲中对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懒惰提出批评。不少高校教师们也对学生们陷入绩点困境而羞愧。故元培学院院长李猛教授提出绩点为王,助力学生成才。

什么是学分绩点?绩点越高越好吗?
答:分数90+的课程越多,学分越多的课程考90+在绩点中占比更大。另外,如果你想保研就必须考在专业前5%-6%,这个有按平均成绩也有按绩点算,不管怎么算,还是成绩越高越有机会。但是也不要忘了参加学校里的班团活动、竞赛、社团活动等,不仅可以为自己综测加分,还能丰富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