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是什么意思?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意思

作者&投稿:烛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意思是,面对墙壁坐了十年(苦学)只为了能够象破壁而飞的巨龙一样,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大事业;即使理想无法实现,投海殉国也是英雄。

这句话出自周恩来的《无题》,原文如下:

《无题》

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拓展资料

1、面壁

面壁:面对墙壁坐着。

《五灯会元》记载:达摩大师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这里用来形容刻苦的钻研。

2、破壁

破壁:破开墙壁腾飞。

《名画记》记载:南北朝著名画家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画了四条没有眼睛的龙。他说,如果点了眼睛,龙就要飞走。别人以为这话说得荒唐,他于是点了龙的眼睛,不一会雷电大作,轰毁了墙壁,巨龙乘云飞去。

2、蹈海

蹈海即投海,指陈天华留学日本时,为了抗议反动当局无理驱逐中国留学生和唤起民众的觉醒,身投日本大森海湾殉国。

3、周恩来的《无题》鉴赏:

《无题》作于1917年,周恩来时年19岁。

一九一七年九月,周恩来为了投身到祖国的反帝反封建的洪流中去,毅然放弃在日本学习的机会,决定回国。周恩来日本回国前夕,他的同学好友张鸿诰等人为他饯行,请书赠留念。周恩来挥毫书赠了《无题》这首诗,并在诗后写有“右诗乃吾时所作”,“返国图他兴,整装待发,行别诸友”等字句。

在《无题》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具有多么重要的导向作用。

正是这种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价值观,决定了周恩来革命的人生道路。



意思是在书屋里读书十年,是为了走出这书屋。愿望难以实现,就飘洋过海去寻求真理,这也是英雄所为呀。

出自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译文

大江高歌,流向东海,学习深邃的科学知识,是为了救国。在书屋里读书十年,是为了走出这书屋。愿望难以实现,就飘洋过海去寻求真理,这也是英雄所为呀。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大江歌罢掉头东”

起句气势雄伟,表达了周恩来负笈东渡寻求真理的决心。

“邃密群科济世穷”

说的是他到日本求学的目标,即细密地研究多门科学以拯救濒临绝境的中国。

“面壁十年图破壁”

借达摩面壁修禅的故事反映出诗人刻苦钻研欲达到的境界和追求。

“难酬蹈海亦英雄”

则表明他此次为了革命需要放弃留学的豪气。“难酬蹈海”即难酬蹈海之志的意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江歌罢掉头东





大江歌罢掉头东周恩来作于一九一七年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附〗《张鸿诰忆文》 这首壮丽的诗篇, 是敬爱的周总理在一九一七年九月东渡日本留学前夕写下的。 一九一九年他从日本归国前题赠给我, 我一直珍藏着。 一九一三年, 正值辛亥革命后风云疾变的岁月, 周恩来和我同时考入天津南开学校, 我们在一个宿舍同住了两年。 那时, 窃国大盗袁世凯对内阴谋称帝, 对外屈膝投降。 张勋勾结北洋军阀演出了复辟丑剧。 群魔乱舞, 军阀混战, 内忧外患交加, 民族灾难深重。 黑暗的现实, 促使人民大众迅速觉醒, 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日趋高涨。 周恩来进入了南开学校以后, 不仅学习刻苦勤奋, 而且积极参加政治活动。 第二年, 周恩来和两个同学发起组织了 “敬业乐群会”,创办了会刊, 组织会员阅读进步书籍、 报刊, 开时事座谈会、 讲演会, 抨击黑暗社会和卖国政治, 唤起民众, 奋起救国。 十六岁的周恩来在 《敬业》 创刊词中写道: “吾辈生于二十世纪竞争之时代, 生于积弱不振之中国, 生于外侮日逼、 自顾不暇之危急时间。 吾人既生于是时矣, 生于是国矣, 安忍坐视而不一救耶!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正是这种忧国忧民、 矢志变革现实的赤胆忠心, 促使他在中学毕业后, 毅然决定东渡日本, 寻求革命真理, 探索救国救民的新路;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周恩来写下了 “大江歌罢掉头东” 这首充满壮志豪情的光辉诗篇。 周恩来在日本学习期间, 深切感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统治的黑暗腐朽和它们要灭亡中国的野心。 于是, 他积极参加了旅日中国留学生的爱国组织, 积极从事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反对本国封建军阀的救亡运动, 为反日爱国斗争奔走呼号。 一九一九年, 由于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个革命的新高潮在我国蓬勃兴起了。 为了迎接革命风暴, 投身革命激流, 周恩来毅然决定弃学回国。 在他临行前夕, 我在东京为他饯别。 席间, 因感友情难舍, 又知他擅长书法诗词, 于是我铺开事先预备好的宣纸, 请他题诗留念。 当时正值三月, 窗外樱花盛开, 一片春色。 周恩来爽朗地笑着, 挥毫书写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七绝, 并在诗后写着 “右诗乃吾十九岁东渡时所作”, “返国图他兴, 整装待发行别诸友” 等字句, 同时还写明书赠此诗也是为了 “自督”。 〖附〗《王士琴述忆》 ……总理是一九一七年去日本的, 大概一年半就回来了。 我姨父姓张, 叫张鸿诰, 号纶扉, 是总理在 “南开” 读书时的同学, 同宿舍住过两年多, 感情特别好, 当时也在日本。 总理回国前, 大姨父为他送行, 事前准备好笔墨纸砚, 饭后就请恩来留言。 恩来回想起当时坐船来日本时作的一首诗, 就把它写下来了。 所以, 诗是他十九岁作的, 写的时候已是二十一岁。 〖附〗周恩来参加革命后, 曾于一九三O年夏在哈尔滨同张鸿诰见过面。 周恩来当时已是中央领导人之一, 是从苏联返国途中经过哈尔滨的, 但在白区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下, 处境十分危险。 张鸿诰当时和周恩来的二弟周恩溥同在哈尔滨电业局工作。 为了周恩来的安全, 张鸿诰用电业局汽车送周恩来到哈尔滨车站。 张鸿诰本来准备下车送周恩来进站, 可是周恩来担心这样会暴露张鸿诰, 影响张鸿诰的安全, 便坚决地阻止了。 周恩来贴近张鸿诰的耳边轻声说: “我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不要连累了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周恩来担任总理, 总管内政外交, 日理万机。 百忙之中, 周恩来没有忘记老同学张鸿诰。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 他们又相聚在一起, 共叙中国革命取得的伟大胜利, 回忆学生时代的情景。 当张鸿诰提到他们一起在日本留学时, 周恩来在一九一九年三月回国前夕, 为了留念给张鸿诰写的那张横幅还珍藏在身边, 张鸿诰说: “将来我要把它送给博物馆。”周恩来谦虚地说: “不, 不, 我还很不够。”在周恩来看来 “破壁” (打破现状) 不易, “济世” 更不易, 革命成功, 但建设国家的道路仍然是艰辛而漫长的。 周恩来担任二十六年总理期间, 不正是在实践着他 “济世” 的宏愿吗!〖注〗【大江】 宋代文学家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开篇有 “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之句。 这里泛指气势豪迈的歌曲。 【邃密】 深入、 细致; 这里是精研的意思。 【群科】 辛亥革命前后曾称社会科学为群学。 群科, 即社会科学。 一说是各种科学。 【济世穷】 挽救国家的危亡。 济, 拯救, 变革; 世, 社会, 国家; 穷, 濒临绝境, 危亡。 【破壁】 《名画记》 记载:南北朝著名画家张僧繇在金陵 (今南京) 安乐寺, 画了四条没有眼睛的龙。 他说:如果点了眼睛, 龙就要飞走。 别人认为这话说得荒唐, 他于是点了龙的眼睛, 不一会儿雷电大作, 轰毁了墙壁, 巨龙乘云飞去, 而没有点眼睛的龙还在。 这个神话色彩的故事, 是形容张僧繇画技的高超。 “画龙点睛” 和 “破壁” 两个词语都是来源于此。 这里表示学成之后, 像破壁而飞的巨龙一样, 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大事业。 【难酬蹈海亦英雄】 意思是:即使理想无法实现, 投海殉国也是英雄。 这里直指近人陈天华留学日本时, 为了抗议反动当局无理驱逐中国留学生和唤起民众的觉醒, 身投日本大森海湾殉国之事。 也是用典: 《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 记载:鲁仲连善于出谋划策。 秦军围赵都邯郸, 曾以利害说赵、 魏大臣, 鲁仲连劝阻尊秦昭王为帝。 他说: “彼即肆然而为帝, 过而为政于天下, 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 吾不忍为之民也。”意思是:秦昭王妄图称帝, 用错误的政策统治天下, 那我将投东海而死, 也不愿作秦国的百姓。 难酬:难以实现, 目的达不到。 蹈海:投海。 【张鸿诰忆文】 张鸿诰是周恩来留学日本时的同学好友。 他在饯别宴上得到这首题诗后, 视若稀世之珍, 一直收藏了半个多世纪, 直到粉碎 “四人帮” 反党集团后, 才献给国家 (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内),并写了这篇回忆文章。 【王士琴】 张鸿诰的外甥女, 周总理的弟媳、 周同宇的夫人。 此段摘自她关于周总理的一篇回忆录。 原文是口述的原始记录, 收入此节时, 编者作了文字上的整理。

这是周总理引用了达摩祖师面壁十年的故事和英雄陈天华的故事,表明决心之坚,立志之远,并且预想未来,即使壮志难酬,捐躯东海,亦不愧为一英雄。

出自周恩来总理,原诗: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1919年3月,19岁的周恩来为了中国的反帝反封建大业,毅然决定放弃在日本求学的机会,归国加入革命。此诗正是他回国前夕,书赠为他饯行的同窗好友张鸿诰等人的。

这就是说一个人面壁10年苦学功夫,却难以应付得了世间的诸多大事,但他也是一个英雄。

解释: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什么意思~

释义:用了十年苦功,学成以后要回国干一番事业,挽救中国。假如这个志愿难以达到,即使像陈天华用投海而死来唤醒国人,也称得上是英雄。
出处:出自周恩来的《大江歌罢掉头东》。
原文: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白话译文:大江高歌,流向东海,学习深邃的科学知识,是为了救国。在书屋里读书十年,是为了走出这书屋。愿望难以实现,就飘洋过海去寻求真理,这也是英雄所为呀。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1917年,作者赴日留学前夕,时年19岁。一九一九年九月,周恩来为了投身到祖国的反帝反封建的洪流中去,毅然放弃在日本学习的机会,决定回国。周恩来日本回国前夕,他的同学好友张鸿浩等人为他饯行,请书赠留念。
周恩来挥毫书赠了这首诗,并在诗后写有“右诗乃吾时所作”,“返国图他兴,整装待发,行别诸友”等字句。 这首诗的手迹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大江歌罢掉头东”起句气势雄伟,表达了周恩来负笈东渡寻求真理的决心。“大江歌罢”指刚唱罢令人豪情四起的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其词开篇即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句子。周恩来此处用此典,一是表明其志向的豪迈,二也是为了照应东渡日本横跨大洋江海的经历。

意思是在书屋里读书十年,是为了走出这书屋。愿望难以实现,就飘洋过海去寻求真理,这也是英雄所为呀。
出自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译文
大江高歌,流向东海,学习深邃的科学知识,是为了救国。在书屋里读书十年,是为了走出这书屋。愿望难以实现,就飘洋过海去寻求真理,这也是英雄所为呀。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大江歌罢掉头东”
起句气势雄伟,表达了周恩来负笈东渡寻求真理的决心。
“邃密群科济世穷”
说的是他到日本求学的目标,即细密地研究多门科学以拯救濒临绝境的中国。
“面壁十年图破壁”
借达摩面壁修禅的故事反映出诗人刻苦钻研欲达到的境界和追求。
“难酬蹈海亦英雄”
则表明他此次为了革命需要放弃留学的豪气。“难酬蹈海”即难酬蹈海之志的意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江歌罢掉头东

...面壁十年图壁破,难愁蹈海亦英雄。”是什么意思?
答: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全诗翻译:唱完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掉头东去日本留学,精深严密的多种科学能够救世上的穷困.用了10年苦功,学成以后要回国干一番事业,挽救中国.假如这个志愿难以达到,即使像陈天华用投海而死来唤醒国人,也称得上是英雄。...

...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是什么意思...
答:意思是:气势豪迈的歌刚刚唱完,便东渡日本,为挽救国家危亡而精心研读各种科学、文学的书,十年的苦读是想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大事,即使目的达不到,无法实现投海殉国也是英雄。出自:1919年3月,19岁的周恩来为了中国的反帝反封建大业,毅然决定放弃在日本求学的机会,归国加入革命。此诗正是他回国前夕...

面壁十年图破壁下一句怎么说?
答:意思:唱罢豪放雄壮的歌曲毅然掉转身躯向东而去,这是为了精心研究科学来挽救国家的危亡。这两句诗出自周恩来的《大江歌罢掉头东》。原文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译文 唱罢豪放雄壮的歌曲毅然掉转身躯向东而去,这是为了精心研究科学来挽救国家的危亡。面壁钻研...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全诗
答:意思是在书屋里读书十年,是为了走出这书屋。愿望难以实现,就飘洋过海去寻求真理,这也是英雄所为呀。出自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译文 大江高歌,流向东海,学习深邃的科学知识,是为了救国。在书屋里读书十年,是为了走出这书屋。...

...面壁十年图壁破,难愁蹈海亦英雄。”是什么意思?
答:意思是:唱完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掉头东去日本留学,精深严密的多种科学能够救世上的穷困。用了十年苦功,学成以后要回国干一番事业,挽救中国。假如这个志愿难以达到,即使像陈天华用投海而死来唤醒国人,也称得上是英雄。出自:周恩来[近现代]《大江歌罢掉头东》。“大江歌罢掉头东”起...

...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这首诗的诗名...
答: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诗名是《大江歌罢掉头东》。大江歌罢掉头东 作者:周恩来 原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译文:唱罢豪放雄壮的歌曲毅然掉转身躯向东而去,这是为了精心研究科学来挽救国家的危亡。面壁...

"面壁十年图破壁"是谁的诗?完整的诗是什么?
答: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完整的诗句如下:原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译文:唱完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掉头东去日本留学,精深严密的多种科学能够救世上的穷困。用了十年时间,潜心研究各种科学知识,学成以后要回国干一番事业,挽救中国。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是什么意思
答:意思是:如达摩祖师面壁十年的一样坚定决心为了突破难关,即使壮志难酬,捐躯东海,亦不愧为一英雄。出自:《大江歌罢掉头东》全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作者:周恩来 朝代:当代 全文翻译:周恩来写道:“我今年十九岁了,想起从小儿到如今,真是一无所...

解释: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什么意思
答:释义:用了十年苦功,学成以后要回国干一番事业,挽救中国。假如这个志愿难以达到,即使像陈天华用投海而死来唤醒国人,也称得上是英雄。出处:出自周恩来的《大江歌罢掉头东》。原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白话译文:大江高歌,流向东海,学习深邃的科学...

...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是什么意思...
答:这首诗是周恩来在国难当头,中国人民处于帝国主义压迫以及反动派统治下的时刻写下的。主要意思是说刚把一首豪迈歌曲唱毕便东渡日本,为拯救国家而去学习西方各种学识,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成就一番大事,即使不成功,象先辈投海殉国也是一等一的大英雄。青年周恩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