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说的五时三刻是几点?11点44分还是1点44分,1个时辰2小时再加上刻该怎么算?

作者&投稿:严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首先纠正一下:“五时三刻”应该写作“午时三刻”。古人纪时,现在的每两小时一个时辰,一天24小时就是12个时辰。这12个时辰,都用60个干支符号(俗称“六十花甲子”)进行记述。其中,它们的地支字符每天12个时辰是固定的,而天干字符则是10个小时一循环,5天轮回(完全重复)一次。所以,说一天的某个时辰,一般不说它的天干字符,而只说它的地支字符。“午时”,是现在时间每天白天11时至13时的时间区间。

另外,为了精确表示比“时辰”更为具体的时间,古人又把每个时辰平均分成了八个“时刻”(或简单地说成一个字“刻”),两个小时(120分钟)被8除,每个“时刻”就是15分钟的时间长度。

这样的话,“午时三刻”究竟是现在说法的什么时间,也就容易推算出来了:上午11点30分至11点45分这个时间区间,都应该叫做“午时三刻”。

楼上“zhxr63”的回答虽然也有道理,很客观,但是,既然“时刻”的概念跟着“时辰”走,那么,“时辰”和“时刻”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严格计算起来,一天的一百个时刻中,就要有那么几个时刻区间正好跨在了时辰交界的两边,这样,就要出现大小时间表示单位统一不起来,不能同步使用的矛盾。所以,我觉得还是“一时分八刻”的说法虽然模糊一些,但更容易让人接受。或许这也是古人时间计量和表示的一个矛盾吧,呵呵。

~

五时三刻是几点?
答:10点45分

午时三刻是11点45还是12点45
答:也就是说,午初三刻大约就是现在的上午11点45分,午正三刻则是中午12点45分。午时三刻,一般认为是午正三刻。但是从道理上来说,阳气最盛的时候应该是午初三刻,因为此时刚刚进入午时,而到午正三刻,午时已经快过去了,阳气渐衰,阴气渐生。十二时辰对照表口诀快速背诵提起十二时辰对照表口诀,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子...

五十三刻是什么意思
答:「午时」一般约合今天的中午十一点至十三点之间, 午时三刻是将近正午十二点,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 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 (以24小时制回答)午时三刻大约是11点45分。 以一日一百刻来计算的话可知午时三刻是11点43分12秒。 (一刻为14分钟24秒,大约为15分钟。)午时三刻,...

古人常说的“午时三刻”是指什么时候?古代时刻具体是怎么算得?
答:古人常说的“午时三刻”是指什么时候?古代时刻具体是怎么算得? 古代把晚上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到7时为卯时,上午7时到9时为辰时,9时到11时巳时,11时到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到3时...

古时的午时三刻是指几点?
答: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巳(蛇)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午(马)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戌(...

午时三刻是现代的几点钟?
答:午时三刻一般是古代对正午的一个称呼,根据换算,午时三刻约为当日12点45分。唐朝以后,人们对十二个时辰进行了分类,分别为初和正两个部分,其中,午时三刻,就是正午三刻。而古代在清朝以前的计时方式是百刻制,则每刻换算成现代的分秒的话,就是14分24秒,也就是说每日的午正三刻换算成现代时间...

午时下三刻和午时三刻有区别吗?午时下三刻是现在几点?
答:没区别,午时约莫为现在的11:00~13:00两小时(实际时间偏差一点点),午初为午时开始,午正为午时正中(约12:00)。一时辰八刻分上四刻和下四刻(每刻14分钟多点),前半时辰的一二三刻称“午初xx”,后半时辰的称“午正xx”,午时三刻指午正三刻,也就是午时下三刻,约北京时间12:45前后...

午时三刻是几点几分
答: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而十二个时辰又分为初、正两个部分,午时三刻一般认为是午正三刻,即12点43分左右。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午时当从午初算起,午时三刻实指的是午初三刻,也就是约现在的中午11时43分。古代时间具体划分:子(鼠)时...

三刻是几点?
答: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2分。问题五:寅时三刻是几点几分?… 古时一个时辰分八刻,即现在的15分钟为一刻,那样的话午时三刻-即11:45 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顶为五点。每更...

古代一刻为多久?一个时辰有多少刻?
答:古代一刻是指古以漏壶计时,一昼夜分为一百刻,一刻即为14.4分钟,至 清 初定为九十六刻,一刻即为15分钟。有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当于8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