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碳酸钠(纯度约为98%)中含有Mg2+、Fe2+、Cl-和SO42-等杂质,提纯工艺流程如图1:已知:碳酸钠的饱和 工业碳酸钠(纯度约为98%)中含有Mg 2 + 、Fe 2...

作者&投稿:逯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碳酸钠中混有Mg2+、Fe2+、Cl-和SO42-等杂质,在溶解时通入热空气可加快溶解速率、促进Fe3+(Fe2+)的水解或氧化Fe2+,加入氢氧化钠,过滤后所得滤渣为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镁,溶液中主要含有碳酸钠,并含有少量的Cl-和SO42-,经蒸发结晶可得碳酸钠晶体,灼烧后可得碳酸钠.
(1)样品中含有Fe2+,通入空气可被氧化生成Fe3+,加热条件下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而除去,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可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 (OH) 2↓,
故答案为:升温加快溶解速率、除去铁元素(或加热促进Fe3+(Fe2+)的水解或氧化Fe2+);Mg2++2OH-=Mg (OH) 2↓;
(2)“趁热过滤”的原因是使析出的晶体为Na2CO3?H2O,防止因温度过低而析出Na2CO3?10H20晶体或Na2CO3?7H20晶体,所以温度高于36℃,洗涤沉淀时,可向过滤器中加入36℃的热水没过固体表面,待水自然流干后,重复操作2~3次,
故答案为:不低于36℃;向过滤器中加入36℃的热水没过固体表面,待水自然流干后,重复操作2~3次;
(3)可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氯离子,因含有硫酸根离子,则应先加入足量的硝酸钡和硝酸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然后再加入少量的硝酸银检验,
故答案为:足量的Ba(NO32和HNO3溶液、少量的AgNO3溶液;
(4)实验室灼烧固体一般在坩埚中进行,加热时还需要泥三角,故答案为:坩埚、泥三角;
(5)Y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电极方程式为2H++2e-=H2↑(或2H2O+2e-=H2↑+2OH-),X为阳极,生成氧气,同时促进水的电离,阳极附近pH减小,则可能还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故答案为:2H++2e-=H2↑(或2H2O+2e-=H2↑+2OH-);O2;CO2

工业碳酸钠(纯度约为98%)中含有Ca2+、Mg2+、Fe3+、Cl-、和SO42-等杂质,提纯工艺线路如下:Ⅰ、碳酸钠~

(1)因工业碳酸钠中含有Mg2+,Fe3+,Ca2+,所以先加水溶解生成硫酸钙沉淀而除去,再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可生成Mg(OH)2、Fe(OH)3沉淀,从而除去钙镁离子,所以加入NaOH溶液的作用除去其中混有的Fe3+、Mg2+;溶解过滤都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故答案为:除去其中混有的Fe3+、Mg2+;玻璃棒;(2)“趁热过滤”的原因是使析出的晶体为Na2CO3?H2O,防止因温度过低而析出Na2CO3?10H20晶体或Na2CO3?7H20晶体,所以温度高于36℃,故答案为:高于36℃;(3)若“母液”循环使用,则溶液c(Cl-)和c(SO42-)增大,最后所得产物Na2CO3中混有杂质,这样不符合该提纯工艺,故答案为:不可行;若“母液”循环使用,则溶液c(Cl-)和c(SO42-)增大,最后所得产物Na2CO3中混有杂质;(4)碳酸钠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取少量试剂级碳酸钠溶于水配成溶液,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往其中滴加稀盐酸直到无气泡产生,再往其中滴加几滴氯化钡,若有沉淀生成,则证明有硫酸根离子;反之,则无,故答案为:取少量试剂级碳酸钠溶于水配成溶液,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往其中滴加稀盐酸直到无气泡产生,再往其中滴加几滴氯化钡,若有沉淀生成,则证明有硫酸根离子;反之,则无.

(1)升温加快溶解速率、除去铁元素【或加热促进Fe 3+ (Fe 2+ )的水解或氧化Fe 2+ 】(2分);Mg 2+ +2OH - =" Mg" (OH) 2 ↓(或MgCO 3 +2OH - =" Mg" (OH) 2 +CO 3 2 - ) (2分)(2)不低于36℃(2分);向过滤器中加入36℃的热水没过固体表面,待水自然流干后,重复操作2~3次(2分)(3)足量的Ba(NO 3 ) 2 和HNO 3 溶液(1分)、少量的AgNO 3 溶液(1分)(4)坩埚、泥三角(2分)(答酒精灯不倒扣分,其余答错一个倒扣1分,直到本小问0分)(5)2H + +2e - =H 2 ↑(或2H 2 O +2e - = H 2 ↑+2OH - ,2分);O 2 ;CO 2 (写名称也给分,各1分,共2分) 试题分析:(1)溶解时通入热空气可以加快溶解速率,同时可以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方便除去铁元素;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离子方程式为Mg 2+ +2OH - =" Mg" (OH) 2 ↓;(2)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析出不同的溶质,据图可知,低于36℃时会生成Na 2 CO 3 ·7H 2 O等,所以“趁热过滤”时的温度应控制在不能低于36℃;过滤后洗涤固体时不同于一般的洗涤,仍要注意蒸馏水的温度不能低于36℃,所以正确操作是向过滤器中加入36℃的热水没过固体表面,待水自然流干后,重复操作2~3次;(3)因为溶液中存在SO 4 2 - ,对Cl - 的检验带来干扰,所以在检验Cl - 前先除去SO 4 2 - ,所用试剂是足量的Ba(NO 3 ) 2 和HNO 3 溶液,然后在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进行判断;(4)坩埚有不同的类型,实验室进行“灼烧”的陶瓷仪器有瓷坩埚、泥三角;(5)Y极是阴极,阳离子放电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 2 O +2e - = H 2 ↑+2OH - ,X极为阳极,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所以X极产生的气体一定有氧气,X极氢氧根离子放电,导致氢离子浓度增大,所以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此气体中还可能含有二氧化碳。

纯碱是不是碳酸钠啊?
答:纯碱是碳酸钠。碳酸钠,分子量105.99 。化学品的纯度多在99.5%以上(质量分数),又叫纯碱,但分类属于盐,不属于碱。国际贸易中又名苏打或碱灰。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平板玻璃、玻璃制品和陶瓷釉的生产。还广泛用于生活洗涤、酸类中和以及食品加工等。碳酸钠易溶于水和甘油。20℃...

某工业碳酸钠样品中混有少量氯化钠,
答:首先,Na2CO3+2HCL=2NACL+CO2+H2O Na2CO3-2NaCL 所以设原样品中NaCL有xg,得出关系式:106/(12-x)=117/(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量),那么反应后生成氯化钠为:【117*(12-x)】/106.依题意得:【117*(12-x)】/106+x=13.1,解得x=1.4。所以质量分数为(12-1.4)/12=88.3 ...

碳酸钠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工业碳酸钠大多采用侯氏制碱...
答:方案一:过滤 方案二:饱和NaHCO 3 方案三:(1)使广口瓶中产生的CO 2 全部被碱石灰吸收;偏太 (2)

na2co3的相对原子质量
答:最早发明人工合成纯碱方法是18世纪末,法国路布兰用芒硝加石灰石和煤在高温下还原并进行碳酸化,得到以含Na2CO3为主的粗制品——黑灰,经过浸取、蒸发、精制、再结晶、烘干,获得纯度约为97%的重质纯碱。1861年,比利时欧内斯特·索尔维独自发明了纯碱并获得过专利。由于技术秘密保护一直未能大范围应用,20...

冬天捞碱得到的碳酸钠中含有少量杂质,工业上是如何处理
答:氨碱法原料(食盐和石灰石)便宜;产品纯碱的纯度高;副产品氨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制造步骤简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但氨碱法也有许多缺点:首先是两种原料的成分里都只利用了一半——食盐成分里的钠离子(Na+)和石灰石成分里的碳酸根离子(CO32-)结合成了碳酸钠,可是食盐的另一成分氯...

碳酸钠是不是从煤炭。中提取的糖精
答:化学品的纯度多在99.5%以上(质量分数),又叫纯碱,但分类属于盐,不属于碱。国际贸易中又名苏打或碱灰。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平板玻璃、玻璃制品和陶瓷釉的生产。还广泛用于生活洗涤、酸类中和以及食品加工等。在人工合成纯碱之前,古代就发现某些海藻晾晒后,烧成的灰烬中含有碱类,...

用侯式制硷法生产的碳酸钠中常含有氯化钠。现取碳酸钠11.4g
答: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117 44 X 73*10% Y Z,X=10.6克;Y=11.7克;Z=4.4克。1、二氧化碳质量=4.4克;2、碳酸钠纯度=100%*10.6/11.4=93 3、溶质质量分数=100%*(11.4-10.6+11.7)/(11.4+73-4.4)=15.6 4、NaCl HCl ...

纯碱(Na 2 CO 3 )产品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厂生产的纯碱包装袋上标有...
答:(1)仪器A是试管,其常见用途 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2)要测定碳酸钠样品的纯度,需将碳酸钠转化成二氧化碳气体,而碳酸钠受热不分解,而与稀硫酸反应,故选乙装置,固液反应产生的气体中混有水蒸气,要先通过干燥剂洗去,故应先通过丁装置除去水蒸汽,然后通过丙装置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测定碳酸钠的纯度(该碳酸钠中仅仅含有少量的碳酸氢钠)
答:(m2-m3) g 可得:2*84 / x = (44+18) / (m2-m3)解得:x =84*(m2-m3) / 31 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m1-x 所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w(Na2CO3) = (m1-x) / m1 × 100 = 【1 - 84*(m2-m3) / (31*m1)】× 100 ...

纯碱是什么··
答:纯碱是苏打又名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本原料。俗名苏打、石碱、纯碱、洗涤碱,含十个结晶水,碳酸钠为无色晶体,结晶水不稳定,易风化,变成白色粉末Na₂CO₃后为强电解质,具有盐的通性和热稳定性,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存在于自然界(如盐水湖)的碳酸钠称为天然碱。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