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绣春刀·修罗战场》? 电影《绣春刀 2:修罗战场》这部剧该如何评价?

作者&投稿:典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路阳导演的《绣春刀2:修罗战场》上映了,还记得三年前《绣春刀》带给我们的惊喜:张震、王千源、李东学三人饰演的锦衣卫,刻画三个小人物在明末时期为命运挣扎的故事。

阉党横行暗无天日的世道,有血有肉的人物,一出出精彩帅气的打斗,让人重归武侠时代。

当然,张震也再次圈了不少迷妹。

筹划四年之久,连观众都快忘了第一部的剧情时,路阳推出了《绣春刀》系列,但准确来说,这一部是《绣春刀》的前传,独立成篇,因此可以撇开第一部直接看。

不同于拍摄《绣春刀》时手里攥着3000万小成本,《绣春刀2》给人明显感觉是:剧组有钱了!

不管是服装还是武器,都再度升级,外景更是美得每一帧都像画。

张震杨幂雨中初识的场景,电影里就是这么美,是不是好看得像壁纸狂魔新海诚的《言叶之庭》?

与第一部表现小人物“蝼蚁般悲剧人生”类似,这一部的绝对主角依然是张震饰演的沈炼,只不过与他一起求生的兄弟从王千源、李东学换成了张译饰演的陆文昭和雷佳音饰演的裴纶。

与第一部沈炼钟情于教坊司周妙彤一样,这部前传中沈炼的心上人则是被锦衣卫通缉的画师北斋(杨幂饰)。不得不说路阳在男人戏上是一把好手,男性之间的热血和激情他都拍得很好看,但在男女感情戏上,还是较弱。

因此片中杨幂的角色跟刘诗诗饰演的周妙彤一样,更像是一个功能性的角色,负责制造bug,让沈炼牵连其中,推动故事发展。

这一部中,张震刻画的沈炼依然很好看,刀口舔血,被时局推动,硬要闯出一条血路的活命方法。

沈炼这个角色并非绝对的正面形象,他身上有很复杂的一面,为了活命,他做锦衣卫,每天的日子就是打打杀杀,

但为了北斋口中的情意世道,他又会拼尽全力去改变;

北斋发烧生病,沈炼给她喝热水退烧,台词说“不烫,我吹凉了”简直温柔到犯规。

这段雨中追逐的夜戏,两人隔巷对望,沈炼将书册赠给北斋,让她逃走,去寻找自己的恋人,也是颇为打动人的一幕。

所以这部戏最大的bug应该是,为什么女主角总是不爱沈炼!!!

导演路阳在路演采访时,曾说过,张震饰演的沈炼这个人,长得帅武功好,喜欢书画,还养猫,啥都占全的话完美得不真实了,所以爱情这块,就让他不圆满吧。

所以,导演一句话,沈炼便备胎到老。

大幂幂在这部戏中,角色的功能性较大,导演很聪明地尽量减少了她台词和动作戏,让杨幂安安静静做一个古典美少女,因此并没有太让人出戏。

与第一部风尘气息的周妙彤不一样,北斋是乱世中隐逸的文人,有着知识分子的风骨。

年少时被卖掉当瘦马,她投水寻死,性格倔强。她隐忍内敛,尽管怕死,但紧要关头却愿意牺牲自己保全朋友。

最后吊桥大战一幕,北斋本在沈炼裴纶帮助下逃走,却因不愿独自逃生再度回来,尽管这段戏凸显编剧智商下降,但从杨幂眼中的犹豫→坚定,我们还是能感受到北斋对沈炼的心动,也看出杨幂的进步。

从隔壁《我的前半生》剧组过来的雷佳音,可以说是本片一个惊喜了。

初次登场,给沈炼套近乎,吃点心,看似嬉皮笑脸,后一幕将见闻记录在无常簿上,以属下口水蘸墨这个动作,瞬间就让裴纶这个角色鲜活起来。

裴纶去找静海和尚调查北斋字画的下落,以偷换概念的手段,将静海的话诬陷成“收藏北斋字画的东林逆党都是好人”,并以无常簿记录在案。

这一幕堪称是全片最让人胆战心惊的场景,瞬间就将一个黑白颠倒人人自危的世道呈现在观众面前。

前一个还在帮沈炼作掩护的静海,立马像泄了气的皮球。

而裴纶如此针对沈炼,背后也是因为一份友情,而后来两人亦敌亦友生死相依的兄弟感情,更让裴纶这个角色变得复杂跟有意思起来。

这是雷佳音继《黄金大劫案》后,再度在大银幕让人惊艳,甚至还有不少张震的迷妹打算抛弃张震,粉上雷佳音。

张译饰演的陆文昭也是很有话题性的一个人物。这也是张译首次古装亮相,将一个为了活命,为改变世道,不惜向魏忠贤这样的奸臣低三下四,沦落到抛弃道义,一心为主的棋子形象勾勒出来。

张译的表演跟以往还是有些不同,跟张震饰演的沈炼是全然不同的人物形象,张译还原出小人物的落魄和向权贵低头的一面,切换到成为理想牺牲一切的棋子,让人不感违和,反而生出不少唏嘘。

辛芷蕾在片中饰演的丁白缨也让人眼前一亮,一个侠女形象鲜活淋漓。对于主人下令追杀北斋时,她内心是纠结和犹豫的,因为信仰和对北斋爱情的尊敬,也是从这一刻起,她开始怀疑主人,知道自己接下来的命运。

最后刀口砍缺了依然还坚挺战斗的形象,也是蛮热血的,很有漫画感。

很多人是从《长江图》开始认识辛芷蕾的,在《绣春刀2:修罗战场》中,她身上那股类似郝蕾的文艺气质,转变为眼神犀利武艺高强的侠义之气。

丁白缨是前作中靳一东和丁修的师傅,这部《修罗战场》中她的形象让人眼前一亮,李媛饰演的徒弟打斗场景也干净利落,风范十足。

亮相不多的金士杰,依然延续第一部的角色——九千岁魏忠贤。

不过不同于第一部的狼狈逃命,这一部的魏忠贤光鲜亮丽,面部神情的一张一弛,都让人感受到压迫。

结尾时下场时的隐忍不甘,都让人联系到第一部时他的最终命运。

片尾还有一个彩蛋,交代了你们期待已久的大师兄丁修(周一围饰)的出场,也串联起这部前传与第一部的关系,或许第三部是《丁修传》?毕竟痞帅又血性的大师兄当初圈了那么多粉。

这部续作的豆瓣评分目前是7.7,根据口碑目测还可能继续上涨,毕竟锋利的绣春刀配华美的飞鱼服,电影的各个细节都做得很认真,希望看到好电影的观众都不会想错过。

前作《绣春刀》的豆瓣评分是7.5,诚然,这部续作存在着剧情逻辑较弱,人物动机牵强等毛病,但整体影片的看点还是很足的:

精美的服化道,各种有趣的武器,对于日式漫画的借鉴和参考,外景和打斗戏视觉上让人更多享受,给新时代的武侠片注入了新鲜元素,又让人觉得很有意思。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在一片续作口碑下滑的局面里,《绣春刀2》还能保持原来的口碑,甚至还有上扬,也说明观众对于这种尊重观众认真拍电影态度的认可。

毕竟,观众都不傻。



2014年8月的国内电影市场前有武侠经典翻拍的《白发魔女传》后有系列电影《四大名捕大结局》,更有《敢死队3》、《猩球崛起2》等好莱坞大片压轴上映。

在这样大片云集的时段,一部名不见经传的古装武侠片《绣春刀》收获了同档期最好的口碑,并逆袭市场,最终获得近亿元的票房。

虽然因为宣发和题材的原因,没有达到票房爆仓的现象,但对于一部中小制作依然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更重要的是,该片凭借独特的影像风格和精湛的设计而引发影迷的热烈讨论和市场的强烈关注。

(当时的新闻)

众所周知,武侠片以胡金铨时代和徐克时代最为典型,而内地其实没有什么有影响力的商业武侠片出现。张艺谋的《英雄》已算不得是武侠片。

后来,香港影人北上,有了风格延续的《龙门飞甲》和突破传统的《一代宗师》。继而有了徐浩峰,以及晚于《绣春刀》的《师父》。

但这部原名《飞鱼服绣春刀》的《绣春刀》与以上影片比都别具一格,在硬派武侠风的整体风格上兼有热血漫画和日本剑戟片的元素。

以规避飘逸体现真实实战需求为主,用那句拳拳到肉、刀刀见血来形容亦不为过。

更重要的是,该片的江湖不再是金庸、古龙的远离庙堂的江湖,而是庙堂之下众生皆在江湖,皆是江湖本身,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所以,在电影里能看到权谋诡计、悬念丛生、爱恨情仇和生死宿命。

正因这样的“风格清奇”,才会有我们今天要聊的这部续作——《绣春刀2:修罗战场》。

同样的风格延续,更加诡谲的人性挖掘和生而为卒的无奈,将再次震撼到每位观众,包括十三。

我前两天抢票看了点映,当时就决定,一定要为这样的国产片助攻。

时隔三年,当年的“穷屌丝”路阳导演厉兵秣马,再回战场,以《绣春刀》前传故事的形式重新起航。

这次,首先是不那么差钱了。

从第一部一两家出品公司,3000万的投资,到这一部十数家公司,8000多万的投资。显然,增加投入后,可以实现更多的想法。

尽管在结尾滚动字幕时出现了一行吐槽的话:“预算花光了,没办法只能自己做了”。(字幕是导演主创们自己做的)

但看完全片,能明显发现和第一部在场景、场面上的差异,第一部多以内景戏为主,空间往往狭促简单,

但这一部里面,我们能看到很多戏都开始在外景地拍摄,而且纳入更多宏观景观以表现人物和故事。

(导演路阳和宁浩)

而这可能都要归功于我们熟悉的导演宁浩的加入。看完《绣春刀1》之后的宁浩印象深刻并准备和这个快40岁的“新导演”合作。

于是,在后来的宁浩公司坏猴子影业启动“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的时候,路阳导演顺理成章地加入其中,成为重要合作伙伴。

宁浩不仅带来之前合作的众多老伙伴,还为电影担任监制。在电影制作、宣发等方面给予帮助。

(从左至右:配乐川井宪次、路阳和宁浩)

这也就不难理解,这部续集和第一部相比,竟然在故事节奏上有了变化,多了些猝不及防的幽默。

除了钱多了之外,电影的特色依然保持的足够鲜明。

首先是依然凌厉写实,近身格斗与兵器兼容的动作场面。

片中有打戏的演员都配备了各自特别的兵器,

从上部熟悉的沈炼的绣春刀到丁白缨的倭刀,丁翀的盾牌配刀,郑掌班的流星锤等,

配合着有设计感的流畅动作,一气呵成,看着贼帅。

其中最精彩的动作戏就是沈炼夜烧案牍库,对决郑掌班的那场戏。

半柱香的时间,棋逢敌手的武功,短兵器和锁链兵器的打斗,环境、人物、动作紧张刺激融为一体。

其次是服化道更为精致讲究,明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讲求物质追求的时代之一,服装的搭配,人物的妆容,配饰的搭配,建筑的风格和室内的摆设等等,这些都与时代具有较大的符合度和精致程度。

看剧照就知道有多美。

另外就是一如既往出彩的配角,上一部的周一围和李东学、朱丹都算得上是出彩的配角,

而这部里饰演亦敌亦友的雷佳音、紧追不舍的辛芷蕾。以及可称“戏骨”的张译和新人刘瑞瑞,都是各有特点、极为出彩的人物。

悲剧如张译和辛芷蕾,忠心耿耿却被成为弃子;阴险心机如刘瑞瑞,认贼作靠山,舍弃下属和爱人,孤家寡人。

这样的人物群像都是因为一出“谋杀案”而引起联系和连锁反应,步步走向真相,步步逼入死角。

杨幂的角色和刘诗诗相似,都是引发事件的关键因素。

笔名北斋的杨幂与文艺男青年张震,邂逅在山林下雨天,后来为救杨幂,张震慢慢卷入一场有预谋的大事件中。

可以说,多方人马互相角斗最后又归为一线。

虽然设计情节有些露怯,不够精心严密。

当然,露怯的地方不止这一点,还有剧情上的不足和选角上的失败。

譬如刚才说的多方人物,多线索角斗,虽然有形但缺乏魂魄,徐徐推进的剧情很难让人有紧张的急促感。

悬疑的线被揭开的也很随意,张震回忆一下前情就缕清了整件事。那魏忠贤呢?这一集为什么智商不在线了呢?

还有整部戏对于情感戏的描述篇幅过多,但张震和杨幂从头到尾的感情线却始终若即若离,最关键,没有CP感。

网友说:他俩100来分钟还不如最后张译抬手想要抚摸辛芷蕾那一个镜头。

所以,这既是剧情的毛病,也是选角的失败。

说完电影本身,十三不免要把这部近年最为出色的电影之一放置在华语片的大环境里审视一下。

目前看来,该片有第三部已经是板上钉钉。能拍摄三部曲且保持一定水准着实不易。

而且这部风格鲜明独特的电影为内地武侠动作片拓宽了新的领域和灵感视野,

二次元、日本剑戟片、欧美乃至泰国动作片未来都可以拿到华语动作片里做尝试。

不止动作片,还有其余类型电影都是灵感来源的取材之地。

另外,风格化与类型片的结合必然会为咱国产电影注入更多生命源,丰富电影生态。

“师夷长技以制夷”,说不准将来我们也会超越韩国、日本,甚至好莱坞呢?

最后贴两个豆友的评论:

(欢迎关注,谢谢)



【温馨提示:本文有部分剧透。另外,影片最后有承接《绣春刀》的彩蛋,在此之前的字幕里还有一句“因为经费不够了所以字幕只能自己做”的俏皮话。】

昨天兴致勃勃地去看了这部电影,感觉确实好看,最大体会就是“时势造英雄”。

这句话对于《绣春刀2:修罗战场》来说有两层意思:一是对电影里沈炼、陆文昭等人境遇的感慨,其实他们算不得是“英雄”,只不过是在大环境下身不由己的小人物罢了,即便不随波逐流,也就是在溺死前再划两下水,多喘几口气;另一个则是电影外该片的盛赞和礼待,这部片子算不上优秀,但绝对比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华语片都要认真、有诚意,在如此环境下,它也就成为了大众基本都能认可的佳片。

回想起2014年看《绣春刀》的时候,大家普遍都被其与众不同的气质所惊艳,和“外面那些妖艳贱货完全不一样”,包含了历史、武侠、权谋、动作、谍战等元素的古装片,又无法简单归类定义为哪种类型,有所创新且功力扎实,导演路阳到一众主创的真诚态度,才让我们更加期待《绣春刀2》。

突然想想,这片子里主角们的经历和片子外影片的口碑简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影片开头便是关系大明存亡的萨尔浒之战末期,沈炼拼死救了陆文昭和郭真,尤其是陆文昭,还和自己成了莫逆之交。

陆文昭看着尸横遍野的战场,情不自禁地发出“几万条人命,割草一样就没了……”的慨叹,想要改变这样的命运,就必须“换个活法”。

接着到了明天启七年,陆文昭成了北镇抚司的千户,沈炼也成了百户大人。然而和若干年前一样,如今国产电影的环境并没有变得多好……就和影片里沈炼遇到的一样,他依然是行将就木朝代中的鹰犬,在涉及魏忠贤、朱由检、皇上等通天人物的大型官场政治斗争中,他无法改变自己是一枚被人利用的棋子命运。例如酒后口不择言的殷澄有被拉去诏狱的危险,沈炼没法救他,只能默许他自尽。

但在“认命”的同时,沈炼又不可避免地伴随有挣扎——当他发现自己心仪的字画作者,雨天为自己撑伞的妙龄美女,和锦衣卫要杀的目标“北斋先生”是同一个人时,他也会出于本心,稀里糊涂地把凌云恺给杀了。

殊不知,这个时候,他就已经彻底陷入阴谋的旋涡中……

裴纶大概是影片中最有意思且最立体的一个人物了,这绝不仅仅在于他是影片里唯一一个担负喜剧效果的角色,更在于他前后形象的巨大落差,刚开始一直嬉皮笑脸地调查沈炼,等后者摊牌时,他也毫不示弱地表示“我就是跟你过不去”,而在所有人都以为他被陆文昭暗算必死时,他偏偏又伺机拼伤反杀丁泰逃跑……

更精妙的,我认为裴纶把“无常簿”的使用玩出了一定的味道:在凌云恺手里,无常簿不过是他嚼别人舌头、安插罪名、铲除异己的手段,简单粗暴,让人恐惧;但在裴纶手上,他能在先前的基础上又赋予更多的价值。

在询问静海师傅未果的一场戏里,裴纶和随行小吏一唱一和,后者在无常簿上写下静海认同乱党的话语,裴纶佯怒,拿来那一页撕下,说:“你这句话写下去,就要把静海师傅一生的修行给毁了。”撕碎后放在桌前再看静海,先前硬着头皮保护沈炼的和尚不攻自破。

相比之下,其他角色更多要负责“苦大仇深”了。我相信陆文昭刚开始是真想保沈炼的,毕竟他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这么多年来也一直私交甚好……只不过沈炼在被利用之后,不愿意完全认命,非要把前途未来掌握在自己手里,为了莫须有的生机和情义而拼上一把,这才引来陆文昭的大义灭亲——尽管到最后,他和师妹丁白缨等朱由检的亲信,还是没能逃脱被灭口的命运,不过是蝉和螳螂的区别罢了,还是都要进黄雀的肚子里。

通过陆文昭的对比,才更能显出主角沈炼由麻木不仁到被迫改变再到主动抗争的心路历程。

能够见证沈炼这种变化的,正是信王的红颜知己北斋。具体就不展开来说了,只提一个印象颇深的细节:沈炼得知信王要灭口的态度后,与裴纶一起带着北斋离开,他不忍心告诉姑娘残忍的真相,便哄骗称信王这是让你暂避风头,接着还画蛇添足地加了一句“让你好好作画”,这时北斋却神色一黯地说“他向来不喜我弄文墨,说文墨易惹是非。”随后对着沈炼说了句“谢谢”。

根本不需要把话说得太明白,两人之间的关怀、呵护、明理、感激之情就都有了,也正是因为类似留白的段落设置,才让影片的整体韵味变得观感更佳。

当然,我在文章开始说的是“有诚意但不算优秀”。不难看出,这部“绣春刀2”要比上一部更加用心,动作、服装、道具、布景、摄影、剪辑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份诚意必须为之鼓掌……可是在故事方面,本片却并不见什么长进,或者说还有所退步。

影片的前半部分表现还算不错,在一系列的多发事故和阴差阳错中埋下线索,慢慢勾勒出一个阴谋的轮廓,然后再一步步地揭示真相,可惜到后半部分(尤其是最后三分之一),叙事水平就直线下降了,多少还是落了俗套,结果就演成了一个格局、桥段、立意、手法都不甚新鲜的故事。

可因为有那么多优良的条件辅佐帮衬,即便讲了一个不算好的故事,《绣春刀2:修罗战场》仍然蛮好看的……更别说还有那么多观众缘良好的演员,张震、张译、金士杰、雷佳音等,都奉上了不俗表演。

这里还想小小吐槽一下某种奇怪的现象,现在似乎喷杨幂等年轻演员都快成为一种“政治正确”了,尽管她在这片子里的表演确实不算出彩,但至少完成了基本任务,没有到污人视听的地步——我们不爽这些明星、小鲜肉,是因为他们演技不够,所得到的地位名声与他们的努力和实力不符,而不是为了黑而黑……看到那些“有杨幂就烂片”的类似言论,背脊骨有点儿发凉:无脑黑行为和脑残粉行为同样可怕,甚至贻害更甚。

最后打个比方吧,一份满分100的考卷,想要创新、想要划时代有革命性里程碑意义就是那最后20分的难题,其余80分都是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基础题。《绣春刀2:修罗战场》虽然没能把20分的难题做好,可主创人员们把剩下的80分都尽力答对、答好了,没犯什么大错误。

就算最后拿不了高分,但合格以上的良好成绩绝对没啥问题——尤其是在一个普遍都考不及格的班级里,这样勤奋好学、追求进步的学生就值得好好表扬。

要是能再多些这样水准的华语电影,咱们的院线就赏心悦目多了……



不过是换个死法罢了,在这个修罗战场


修罗场

电影名字是修罗场,开头结尾分别通过沈炼和陆文昭的念白点了题,形成一个闭合结构。

修罗场本是佛家语,阿修罗王率部和帝释天战斗,每战,必尸横遍野,故俗谓战场为“修罗场”,引申为困境之中的决死奋斗。

电影开场沈陆相识便是在明万历年间的“萨尔浒之战”,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可以说是死战到底,五天之内明军伤亡五万。

陆文昭经此一战发觉若不想枉死,必须换个活法,由此有了之后偌大一盘棋。但可悲的是,庙堂何尝不是修罗场,他依旧是个走卒。

无常

无常簿应该是主创的妙笔,史书中并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东厂有类似的“打事件”,本该是太监干的事放到了锦衣卫身上。

凌云铠用无常簿逼死殷澄,又逼沈炼上了“梁山”,裴伦更是用它逼迫和尚供出沈炼,加上着墨吸烟吃饭时的那股子阴狠,很容易让人恍惚,想起祖辈父辈所经历的疯狂年代。

在第一部上映后路阳曾说:“我拍的不是武侠片,其实说它是时装片更恰当,服装一换放到当代是铁定过不了审的。”

我们因为受够了这种龌龊行径,以至于恨极,演员只需拿出本子,这个人物便定型了。所以从始至终都没有沈炼拿出无常簿的镜头,那会毁掉他的,主角不一定是好人,但不能坏到让观众无法去同情。

蝈蝈

沈炼去寺庙买北斋的画,画里是一只黑公鸡和蝈蝈,他声称喜欢那只蝈蝈。这幅画有两层隐喻,电影里北斋以此暗讽阉党,而导演以此为沈炼结局做了暗示。

蝈蝈与公鸡对垒,北斋欲表现他们的反抗精神,可画里画外是不可遏止的绝望气息,群蝈可以咬死公鸡,但改变不了食物链中的位置。

陆文昭鞠躬尽瘁忍辱负重,最后还是被自己的主子抛弃,其实他早就应该猜到了,到头来白鸡打跑了黑鸡,还是要吃食的,吃什么?当然是蝈蝈。

魏忠贤钓鱼,他鞍前马后,下水捞鱼,镜头在垂死的鱼和他的脸部特写间来回切换,下一个镜头则是吃鱼。“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不是刘邦,也没有目眦尽裂,头发上指的樊哙步行护驾,什么换个活法,不如说是换个死法。

黑猫

沈炼家里的黑猫出现,我一下跳到《罗曼蒂克消亡史》里的浅野忠信,两位导演在对猫的使用上略有不同。程耳用黑猫重点在于塑造人物,而路阳则让它参与了叙事,可以说整部片子到处都能看到这种精心设计。

沈炼回家,黑猫对着门呈攻击姿态,不言而喻,家中有了不速之客,倘若没有猫,这个镜头可能就只是个加长的空镜。陆文昭与沈炼在黑夜中摊牌,前景是树上游走过的黑猫,陆文昭很像猫,最亲近的杀机最重。

打戏

打戏最惊艳的,两场,准确的说是两个镜头,皆出自丁白缨。一幕是竹林中那一技倭刀术,像极了佛家的不动明王,辛芷蕾仿佛将《长江图》中的安陆搬演了过来。而倭刀术也承担着叙事功能,将丁修、靳一川(丁显),陆文昭,戚家军,串联在一起。另一幕是结尾砍到刀顿,那种决绝,那种胜天半子的杀伐之意与无望,动人心魄。

很多人在说流星锤那场打斗,我认为妙在最后点火那一下,可见导演是下了功夫的。《谍影重重》里有一幕,伯恩在楼顶逃亡时突然拿起旁边的布料缠在手上,当观众纳闷的时候,前面出现粘有玻璃的墙,正好用到。即使是打斗也是要有逻辑的,这是路阳胜于其他功夫片导演的地方。

火枪

电影中火枪出现了多次,陆文昭的人,准确的说应该是信王的势力,在追杀沈炼时都是以火枪开场。功夫再高一枪撂倒,不论是中国的武林,还是日本的武士,都在枪炮下退出历史舞台。

当然这里没有徐浩峰《箭士柳白猿》中,对功夫消亡的忧虑,火枪,其实是在讨巧,是不按规矩在出牌,于是规矩自然而然就坏了,因为武人开始用枪办事了。

路阳选用火枪,一方面是因为符合历史,另一方面很明显是在以此来划分派别,为信王朱由检造势,也加强了影片的悲剧感。

北斋

导演在采访中说:“找杨幂首先是因为她有市场影响力、有流量,这是个充分条件。”同第一部的妙彤一样,北斋这个人物的创作出发点并不单纯,这就破坏了剧本的完整性,单用爱情作为“导火索”,很容易导致后继无力。

朝廷政局的变幻争斗中,小人物不过是提线木偶,无论是第一部还是第二部,沈炼其实都很被动,所谓的选择也只是命运般地被裹挟前进,如同陆文昭临死前的那声嘶吼:“沈炼!你我终究是活不过这个修罗场了。”

所以爱情并非剧作人物设计中唯一驱动力,却是市场考量中的唯一要素。当年《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烂的跟屎一样,拿到3.9亿票房,这次选杨幂,诸位真以为是因为演技?

信王

记得以前听过一句话,张震吃亏在太帅,因为很容易忽视掉他的演技,光是那张脸就已经赏心悦目了。但论演技他确实不如梁朝伟,摄影给了很多张震脸部的特写,包括眼睛,说实话,真看不出什么。张毅则似乎刚从《我不是潘金莲》的剧场里出来,用力过了点,不用收到王千源那般,却也应该克制一下。至于金士杰老先生,早已是戏骨,贵在经验老道,装龙象龙,装虎象虎。

令人惊艳的是信王这个角色,倒不是演员演技有多好,关键是这个形象的塑造。这个演员的脸型和马天宇很像,但多了几分骨感,加之灯光刻意营造,上一个镜头你觉得他书生一个,下一个镜头却能尝到一丝阴狠。你会疑惑,可能之前他在沈炼面前流的那些泪都是假的,哪里有什么真情,不过是权谋。至于结尾登基,眉眼间像极了朱元璋,这是化妆的功劳,肯定也是导演的主意。

武侠

之前说过了这其实不是一部正统的武侠片,不是因为它发生在庙堂,而是因为它缺了“侠”。遍地武人皆无侠义,当然一个人也可以侠而不武,譬如公正不阿的文人,可杨幂饰演的这个北斋先生我实在看不出侠的影子。

但这不是这部片子的缺陷,周黎明在《影君子》中说的特别好:“说到底,任何理论标签都是对鲜活的文艺创作的追加解释,不应该成为文艺的指南。”

《绣春刀》系列的问题在于,太浪漫了,随手翻翻史料,阉党横行的时代,惨无人道之事触目惊心。你不去把这些残忍表现出来,官场的权术无间,走卒的悲剧命运便无法真正让观众感同身受。



《绣春刀II:修罗战场》是一部绝非狗尾续貂的作品,电影不仅在制作水准和打斗场面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剧情上也有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式的悬疑格局,但也正是为了完成这场由小人物牵连大事件的构思,其在一定程度上也牺牲了不少逻辑性,使最终显得只是差强人意。

准确的说《绣春刀II:修罗战场》并不是《绣春刀》的续作,而是电影的前传,其以明亡清兴最为关键的萨尔浒之战为展开,从一个小人物沈炼的身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行将崩殂时代的最后挣扎,在电影所呈现的这场官场政治斗争中,每个人其实都只是成为了一颗被人利用的棋子,而每个人都又自以为自己是站在最后的黄雀。

电影里自以为侦破了案件的裴纶是如此,自以为知晓了全局的陆文昭是如此,自以为拥戴了新皇的魏忠贤也是如此,甚至于电影中看似最大的赢家,预想肃清阉党,重振大明的朱由检,在最后真实的历史上何尝不也是成为了一群自诩清流,实则只顾私利的东林党人他们的棋子呢?

在这样一个俨然环环相扣的阴谋下,电影一面对每个人物情感的营造上都有着颇为不错的处理,这种情感的看点是沈炼对画师北斋从伊始时的欣赏到不忍被迫害,再到爱意萌生的自然,也是裴纶这个配角人物,他的重情重义与机灵,不仅推动着整个剧情的合理发展,也调和了这个故事沉重的基色。另一面一场场接重而至,比之前作更为激烈的功夫打斗,也使电影有了比前作更好的视觉享受。

可遗憾的是作为一部有着很好的构思,有着人物情感沉底,在制作上也全面升级的续作,电影的问题在于非但没能很好的去衔接《绣春刀》,自身的逻辑也满是诟病,这种诟病既在于同为锦衣卫的殷澄怎么可能在大庭广众下如此口无遮拦,也在于最后为了决战而决战的刻意,明明有着充分的时间可以斩断木桥阻挡追路,却非要上前去你死我活枉做悲壮,而电影的结局也尤为突兀,既然沈炼与北斋爱的如此动情,为何《绣春刀》里沈炼又对刘诗诗饰演的周妙彤又有着如此的深爱?!

从整体来看,固然《绣春刀II:修罗战场》在剧情格局上远远超越了前者,但实则在剧情完成度上很多细节地方的处理是经不起推敲的,好坏参半的结果,唯令人觉得电影差的不是故事而是态度。

个人评分:7 文/梦里诗书



如何评价电影《绣春刀2:修罗战~

好坏参半 差的不是故事而是态度
文/梦里诗书

《绣春刀II:修罗战场》是一部绝非狗尾续貂的作品,电影不仅在制作水准和打斗场面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剧情上也有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式的悬疑格局,但也正是为了完成这场由小人物牵连大事件的构思,其在一定程度上也牺牲了不少逻辑性,使最终显得只是差强人意。

准确的说《绣春刀II:修罗战场》并不是《绣春刀》的续作,而是电影的前传,其以明亡清兴最为关键的萨尔浒之战为展开,从一个小人物沈炼的身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行将崩殂时代的最后挣扎,在电影所呈现的这场官场政治斗争中,每个人其实都只是成为了一颗被人利用的棋子,而每个人都又自以为自己是站在最后的黄雀。

电影里自以为侦破了案件的裴纶是如此,自以为知晓了全局的陆文昭是如此,自以为拥戴了新皇的魏忠贤也是如此,甚至于电影中看似最大的赢家,预想肃清阉党,重振大明的朱由检,在最后真实的历史上何尝不也是成为了一群自诩清流,实则只顾私利的东林党人他们的棋子呢?

在这样一个俨然环环相扣的阴谋下,电影一面对每个人物情感的营造上都有着颇为不错的处理,这种情感的看点是沈炼对画师北斋从伊始时的欣赏到不忍被迫害,再到爱意萌生的自然,也是裴纶这个配角人物,他的重情重义与机灵,不仅推动着整个剧情的合理发展,也调和了这个故事沉重的基色。另一面一场场接重而至,比之前作更为激烈的功夫打斗,也使电影有了比前作更好的视觉享受。

可遗憾的是作为一部有着很好的构思,有着人物情感沉底,在制作上也全面升级的续作,电影的问题在于非但没能很好的去衔接《绣春刀》,自身的逻辑也满是诟病,这种诟病既在于同为锦衣卫的殷澄怎么可能在大庭广众下如此口无遮拦,也在于最后为了决战而决战的刻意,明明有着充分的时间可以斩断木桥阻挡追路,却非要上前去你死我活枉做悲壮,而电影的结局也尤为突兀,既然沈炼与北斋爱的如此动情,为何《绣春刀》里沈炼又对刘诗诗饰演的周妙彤又有着如此的深爱?!

从整体来看,固然《绣春刀II:修罗战场》在剧情格局上远远超越了前者,但实则在剧情完成度上很多细节地方的处理是经不起推敲的,好坏参半的结果,唯令人觉得电影差的不是故事而是态度。

说实话2的剧本比1强很多,故事更加曲折复杂也有反转,加入了很多恩怨纠葛和各方势力的绞杀
不过这剧本还是有很多硬伤的,这些硬伤在第一部也有,很明显编剧在写剧本的时候是美式编剧常用的套路,先预先构想出一个冲突的结构作为骨架,然后用各种解释来补全前因后果。这有什么问题?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有时候你对于前因后果的解释很苍白甚至并不合理,这在第一部的丁修这个人物上最为明显,叶修这个人物可以说是推动情节的工具,而且前后转变过于突兀,尤其是在最后要结果了他师弟的时候又莫名心软了,所以他做了那么多究竟又在干什么。。。。

第二部也有这样的硬伤,为了塑造起来男主的光辉伟岸的形象故意在吊桥诀别,对,我说的就是故意,我看到他们一行人到了吊桥那儿不走要杨幂一个人逃走然后死守吊桥我就觉得奇怪,你们为什么不过了桥再砍断桥绝追兵的路?可能有人说区区断桥根本无法阻挡追兵,所以断桥阻挡不了俩人就能了么?因此吊桥的戏也是编剧预先设想出来的情节冲突点,哪还能照顾到前因后果以及是否符合当时最正确的行为逻辑这些层面。

而北斋最后又回来这是无数电影中都会出现的桥段,北斋必须跑回来,北斋跑回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把忘恩负义独自逃走的包袱丢下,意思是可不是我忘恩负义,是你拿刀生逼着我走的,所以北斋跑回来就是要在道德层面上给观众一个交代。
北斋其实是串联起整件事情的线索型人物,整个故事本来讲的就不是北斋与沈炼的爱情,更何况把北斋与沈炼的关系仅仅狭隘的理解为爱情就太掉价了也不符合整个故事所要展现的思考。况且当初沈炼要救北斋的原因就像《这个杀手不太冷》里杀手救小姑娘差不多意思,《这个杀手不太冷》里杀手一开始救小姑娘也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曾经有过简短的一些交流在对方心里留下了一些情感而使得男主在面对熟悉的陌生人面临生命受到威胁时失去了往日的漠然和冷酷无情。

因此在这部电影里作为线索型人物的北斋这个角色本身就不需要多么浓烈情感的表达,杨幂的表演刚刚好。
而电影里魏忠贤的东厂简直成了摆设,唯一的作用就是张译要捉拿沈炼二人的时候魏忠贤撤了通缉令送人头,结果最后的决战就是好人和好人的决战。
其实这片子导演还是想在最后拔高一下的,讨论究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为了战胜邪恶善就必须要比恶还要凶恶以及这种转变究竟是不是值得的。关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矛盾,为了集体的胜利是否就必须牺牲个体?这其实才是这部电影真正想说的,而导演的答案则是沈炼的选择和回答,沈炼对陆文昭说你们这样和魏忠贤有什么区别以及最后选择救北斋,北斋此刻是具有象征意义的。
至于杨幂的表演,要不是我看了片子怕是要被知乎er骗的死死的,杨幂表现还可以至少比刘诗诗好,有的地方没演足但是至少没有地方演的突兀,你们要拿杨幂和《英雄》里的林青霞比,那是远远不如,但是还没到拖后腿的地步。


你觉得《绣春刀》传递了什么价值观?
答:在《绣春刀》中,路阳在阐述这个故事时,并不仅仅只局限在兄弟情以及为兄弟报仇等浅显的道理,更多地是对主人公自己身份的认同。这是一种传统的社会的认同,江湖的认同,成人的认同乃至最终秩序的认同,这种众多权力的认同或压制让主人公安定的身份危机成为了一个焦虑的事实,最终也成为了得知兄弟被人所杀...

现实不是修罗战场,而我们是《绣春刀2》的沈炼
答:01 电影《绣春刀2:修罗战场》正在热映。这是天启七年,崇祯皇帝继位前夕。大明的天下阉党横行,草寇四起,魏忠贤的邪恶势力遍布朝野。正义被邪恶逐渐压倒,民不聊生,人活着形同走兽。电影描绘了黑暗时代里,一群小人物的困境和反抗。陆文昭、沈炼、裴纶和北斋这四个人,或心无大志,或韬光养晦,或浴血...

如何评价电影《绣春刀2》的导演技术?
答:谈到此次的片名《绣春刀·修罗战场》,导演路阳首先表示:“‘修罗’作为半人半神的护法,是矛盾的善恶结合体,因执念而战斗,打了几万年。他交战的地方叫做修罗战场,本次电影以修罗战场为核心,故事和人物都是有投射的。”他更透露此次的故事是作为《绣春刀》系列的一部分,风格更热血,希望凭借此片开...

如何评价电影《绣春刀2:修罗战场》中杨幂的演技?
答:在电影《绣春刀2:修罗战场》中,杨幂饰演画师北斋,常以素衣亮相,她将和沈炼联手破败幕后黑手的阴谋,北斋并不是“待解救的少女“,而是洗清沈炼冤屈的关键角色。先上结论:不得不说,在周围一票演技派+ 两个好导演的带领下,杨幂进步了。她在绣春刀里的演技,比她在其他电影里毫无演技的表演提升...

电影《绣春刀》中,张震的武打戏拍的怎么样呢?
答:《绣春刀·修罗战场》是在2017年上映的一部浪漫武侠电影,由杨幂,张震,雷佳音等人共同主演,叙述的是沈炼在清查案件中深陷陷阱,为了自证清白,与别人一起同力协查真相的故事,这部影片在豆瓣的评分是7.6,也算是一个很不错的数据了。整体上和2014年放映的坚持了平等的制作水平 画风也很精美,亮点...

为什么电影《绣春刀》系列评价很好?
答:最后,请容许我唠叨一些题外话。小时候,古代那么多朝代,不知为何,一直对明朝有着莫大的好奇和兴趣,曾经也幻想过如果穿越,我一定要去明代。《绣春刀》电影所处的时期属于明末崇祯,算是大明朝的衰败前最后的荣华一撇了。魏忠贤是否是有罪的,又岂是史学家几句评语就可以定义的。锦衣卫究竟是类似于...

张震在电影《绣春刀:修罗战场》中的表现如何?
答:这些作品都是非常优秀的电影作品,剧情都很精彩,评分基本上都是非常高的,张震把每一个角色都演绎得淋漓尽致,所以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看张震演的电视剧或者是电影。并且我觉得张震在电影《绣春刀:修罗战场》中的表现是非常不错的,因为我非常喜欢看他演的沈炼这个角色。我觉得他把这个角色演绎的淋漓尽致...

电影《绣春刀2:修罗战场》中杨幂的演技应该如何评价?
答:杨幂演绣春刀第二部的时候心里咯噔一下。去看之前也一直在心里做自我暗示,不要先入为主,不要带有色眼镜,尤其是怕了那些只要是批评杨幂就说是为了黑而黑的粉丝。所以我能保证自己在走进电影院之前非但没有预设只要是杨幂演的就不合格,反而在心里给她加了码。再不济再不济咱看脸。。。然而!!!

张震在《绣春刀》中饰演的哪个角色?演技如何?
答:张震在《绣春刀修罗战场》中扮演的是锦衣卫沈炼,演技炸裂。《绣春刀·修罗战场》是在2017年上映的一部浪漫武侠电影,由杨幂,张震,雷佳音等人共同主演,讲述的是沈炼在追查案件中深陷陷阱,为了自证清白,与他人一起同力协查真相的故事,这部影片在平分7.6,也算是一个很不错的数据了。张震于1976年...

时隔四年,再看《绣春刀》,风雨飘摇的时代下小人物的无力跃然纸上_百度...
答:”这句台词,的确让主题有了升华,但是由于前面铺垫的太少,导致后续升华的主题立不住,撑不住场面。而后又出了《绣春刀2修罗战场》,不过在口碑上下滑的厉害,剧情上拖沓,逻辑上脱节。借着前一部的口风趁热打铁,失去了原有的味道。不过“换个活法”倒是一如既往的小人物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