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80后的朋友们,请问谁记得我们小时候玩的有趣的游戏?介绍一下吧!想带孩子温一下我的娱乐活动!谢谢 你玩过哪些有趣的玩具呢?选一种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作者&投稿:集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地上画个直径一米左右的圈,守的人把沙包放在脚上踢出去,攻的那边在前方挡,总之手拍脚踢尽可能的把沙包打得离圆圈近些。等沙包落地攻方捡起沙包往圆圈里扔,扔进去就算干掉当前这个守方小朋友,如果被守方打出圆圈,守方就可以得分,攒够100分可以换一条命,一般是用脚竖着量圆圈和沙包的距离,一个脚一分,守方还要先说要多少分,如果没量到自己说的分就踩到沙包就算输,丢一条命下台,脚丫子大的同学比较吃亏。

  小圆墎跟大圆墎不同的就是量分的方法和圆墎的形状,大圆墎是竖着量,小圆墎是脚横着量,大圆墎是圆圈,小圆墎是方的。大圆墎没有接杀,小圆墎可以接杀。

  沙包这一踢需要点技术,高了不行,慢了不行,近了也不行,高了或者慢了很容易被接杀,踢的太近则会给攻的人留下干掉你的机会。

  丢沙包/扔鸭子

  先是分成两拨,扔沙包的两个人分别站在两头丢沙包,另一拨人就在中间躲来躲去当鸭子。中间的人若被沙包击中就要下场,如果队友英勇地用手直接抓住了丢过来的沙包,则可以救已经下场的同伴上场游戏继续。扔沙包的一般都瞄准腿部扔,这样扔的准还不容易被接住,不过当鸭子的一方也确实比较累,两边来回跑,还要躲闪沙包,经常是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拍画片

  拍画片可以说是最不讲究的游戏,就看几个小孩蹲在地上,有的干脆做地上或者跪在地上,用手在地上拍来拍去的,虽然水泥地稍微干净点但是那地面拍的手疼,所以大部分情况还是在土地上拍。拍的手法有直接拍,也有带吸的,就是手弓起来排在画片上,猛的抬起来用吸力把画片吸翻。那时候的画片也很BT,经常是在后边印着此张可换同类画片10万张,问题是从来没有人换……。

  红灯绿灯小白灯/123木头人

  也有地方叫123木头人的,就是一个猜拳失败者趴在一面墙上背对着一群小孩,嘴里或急或缓地念着红灯绿灯小白灯停,念红灯绿灯小白灯的时候其他的小朋友可以向他所在的那面墙靠拢,但是念到停的时候大家都必须保持当前的动作不能动,不管你是正在迈步还是慢慢往前走,只要念到停的时候,你在动就输了,就轮到你上去趴在墙上当鬼了。

  捉迷藏/躲猫猫

  别的游戏也许有的地方没有,但这个游戏可是玩遍大江南北,没有不知道的。当鬼的同学拿红领巾蒙住眼睛在“家”数数,别人趁他没数万赶紧找个地方躲起来,在鬼数完后他就可以扯下红领巾四处为非作歹了,这个时候躲起来的同学可以趁他找人的时候跑回家里,就算安全了,如果被鬼抓住就要代替鬼去抓别人。同学们经常是为了躲个出其不意的地方绞尽脑汁,煤窖,菜窖,万年不用的小房,紧窄的墙缝……,曾经就有个邻居挤在墙缝里自己出不来,后来被几个人一起拽出来,衣服都蹭烂了好几块,回去又被家里大人KO,真叫一个惨。那时候躲猫猫不会要人命。

  骑马打仗

  这游戏绝对是小时候最显示男孩子英雄气概的游戏,危险系数也比较大。像所有游戏一样,要先分拨,划分帮派,然后再猜拳决定谁当骑手,谁当“马”,简单版的骑马打仗一个人背着一个人就够,要是人多点,就可以两个人抬一个人打。通常是,分好拨上好“马”,一生令下之后两拨猛烈对冲,先是对撞几回合,然后骑手拿着假刀假剑或者小木棍一根和对方骑手较量“马上”工夫,胯下之“马”也瞅准机会使劲撞对方,直到把对方骑手撞下“马”来,那场面经常是人仰马翻鼻青脸肿。

  弹玻璃球

  小时候口袋里常带的两样东西,除了画片就是玻璃球,玻璃球基本上都是透明中间带花的,也有纯透明的和乳白色的,不过比较少,后来还见过巨大版玻璃球,一个顶仨大,不管怎么弹都弹不动。先用大点的弹珠在泥地上压出个坑,然后在远处划根线做起点,使出浑身解数把弹珠打进洞,进洞的弹珠叫老虎,没进的叫羊,老虎打中羊一次就可以将对方的弹珠归自己所有,而羊连续击中老虎三次可以把老虎变成羊。赢了你就可以把战利品据为己有,就是因为可能会失去自己的玻璃球,所以每个同学玩起来都很认真,也是因此有很多人输了赖账,或者以次充好……。

  裁三刀/分田地

  那时候,很多男孩子兜里都揣着一把小水果刀,在比较松软的泥土地,画个大“日”字格或者“田”字格,每人分一块玩这个游戏。在自己“地盘”扎三刀,如果刀不倒,就在别人的地盘扎一刀,然后根据刀的走向画一条“界”让对方选择,一直到对方没“地盘”为止。这游戏很考验准性,有时候你的地盘被划的只有筷子粗细,不准不行啊。

  拔老将

  就是拿树上掉的叶子或者直接爬上树摘的叶子的叶柄互相角力,直到把对方的“老将”拔折为止。那时候还有一些秘方,比如把“老将”放在鞋子里捂着,或者放在盐水里泡。放鞋子里那种秘方毫无科学根据,完全是心理,而且还带着股臭味。节性游戏,春天跟冬天玩不了,树上都不长叶子怎么玩嘛。

  跳房子

  先在地上画好格子,一共9个,其中有一个格子是“老窝”,是可以双脚站立休息的地方。玩的时候背对格子,手拿沙包向后扔,必须按1-9的顺序挨个扔,如果扔到自己该扔的格子,就可以单脚开跳了。这个游戏很考验感觉,背对着格子扔沙包难度真的很高啊。

  老鹰抓小鸡

  这游戏男孩子喜欢玩的不多,要玩一般都喜欢当老鹰,此游戏如果玩的人多,场面十分壮观,整个“小鸡”们组成的队伍由头至尾跑来跑去,犹如长蛇一般。在队伍最后边那位同学十分辛苦,“老母鸡”稍微跑几步,最后的同学很可能要跑十几步。

  跳皮筋

  对于女孩子来说,没有皮筋跳的童年是不可想象的。人少的时候,将皮筋绷在树上或者找两个椅子,若人多时,两个人原地站立,将长长的皮筋绷直,另一队的人在皮筋的圈内转身、跳跃、勾腿……,随着游戏进行,皮筋一节一节地升高,难度也一点一点地加大。后来,皮筋移至脖颈,甚而用手举过头顶, “一二三四五六七,马兰开花二十一”……。话说当时也有男生跟着跳,不过会被其他的男孩子鄙视到死。

  跳马

  跟女生玩跳皮筋一样,跳马是男生的专利。一个猜拳输了的倒霉蛋弓着身子站在前边,其他的人借由助跑再按着当“马”的同学的后背跳过去,一轮全跳过之后,全智能“马”会自动升高,就这样一轮一轮直到有人跳不过去为止,跳不过去的就要自己老老实实去当“马”被人跳了。玩这游戏需要提放胖子和壮汉,他能跳过去的时候按你一下受不了,他跳不过去的时候撞你身上更受不了,最难受的还是骑到你身上下不去的时候……。

  丢手绢

  这个游戏基本上每个人都玩过吧,一群小朋友面向圆心蹲成一圈,一个小朋友拿着手绢转,找机会偷偷丢在别人身后,被丢的人要快速反应起身拿手绢追丢手绢的家伙……,大家一起边玩边唱:“丢,丢,丢手绢……”

  跳房子
  先在地上画好格子,一共9个,其中有一个格子是“老窝”,是可以双脚站立休息的地方。玩的时候背对格子,手拿沙包向后扔,必须按1-9的顺序挨个扔,如果扔到自己该扔的格子,就可以单脚开跳了。这个游戏很考验感觉,背对着格子扔沙包难度真的很高啊。

我是80后,不知道70后们跟我们玩的是不是一样。
跳皮筋,跳房子,豆沙包,老鹰捉小鸡,捡冰棒棍,。。。。

楼主你太不厚道了,网上有很多呢给你个网址 http://tieba.baidu.com/f?kz=525683462 自己去看看吧,带图的。

我觉得最经典的还是小霸王,现在我们宿舍的还经常一起玩呢,估计现在的孩子都看不上了,

你看也没都少人回答,楼主你就采纳了吧

真实重温的话就买台小霸王,砖头GB,加上无数卡带...

拉筋:杨树叶的“大动脉”,两人各一根,互相交叉,用劲拽,看谁的壮,可以一挑多!其他的我知道的,上边的网友都说了

小霸王学习机
从不用学习
用来打街机

照样子,写一写你的一个好朋友。向大家介绍一下:他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一起做什么?~

可以这样写:
1、他的名字是刘勇成,他很高,也很瘦,有一双黑黑的大眼睛。我很喜欢和他在一起,我们最喜欢打乒乓球,他总是赢我,但是他下象棋没有我厉害。我们是形影不离的最好的朋友。
2、我的好朋友是崔丹莹,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有一个樱桃般的小嘴巴,非常可爱。我和她一起上英语课,一起玩耍,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3、我的好朋友是王诗琪他的脸圆圆的笑起来,脸上会出现一个小逗喔,我和她经常玩捉迷藏的游戏,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扩展资料:
一、句子仿写题的做题步骤:句子仿写首先要把握例句的特点:
1、首先分析例句的修辞特点。
2、再把握例句的句式特点,看句式是整句还是散句,是长句还是短句,有没有用关联词等。
3、最后分析例句的语境特点,看句子的感情色彩和前后表意特点,做到内容前后兼顾。
二、句子仿写的原则:
1、修辞“依葫芦画瓢”。
2、结构“循规蹈矩”。
3、内容“前后兼顾”。
三、仿写句子的类型和方法:
1、仿写比喻句
仿写比喻句就是仿照例句,写出相同句式的比喻句。
第一类就是直接写明喻句,即本体、喻体都出像,比喻词“像”。
第二类仿写暗喻句。即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换成“是、简直、成了”等。
2、仿写排比句
排比句本身就要求三个及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组成的句子。因此仿写排比句更要求句式统一、修辞统一、意境统一,表达的中心也统一。

如果是我觉得自己玩过的最有趣的玩具我会推荐给大家的,就是乐高积木,乐高积木这种玩具是非常开发益智的,也非常激发人的大脑思维能力,结构能力,还有是激发人的想象力,对于青少年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而且经常玩乐高积木也可以是人的心性变得平和,有耐心,有韧性

“80后”们,这8种儿时零食,你还记得几种呢?
答:石头糖 石头糖酷似河边的鹅卵石,但是颜色却是五颜六色的,吃起来表层有浓郁的奶香味,而里面则是硬糖,吃起来有硬硬的感觉。石头糖由于有五颜六色的外表,而且是属于糖果类,深受当时许多80后小朋友的喜爱。我记得小时候就因偷偷去买这种糖吃,吃的太多把牙齿吃坏了,没少被我爸妈打。

80后的童年记忆,喝过几款呢?
答:顺利出现在全世界人民的眼前,它被公认为中国第一款运动型饮料。一时之间,风光无限。只可惜李经纬最后走上了一条犯罪路,进了监狱,健力宝也以1美元的价格,贱卖给了统一集团,最后走向了没落,实在令人感慨万千。各位读者朋友们喝过以上饮料吗?还记得它们的味道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讨论!

80后的朋友,小时候老师教过哪些儿歌,还记得吗?
答:80年代的儿童歌曲有:《童年》《卖报歌》《春天在哪里》《丢手绢》《小燕子》等。儿时的记忆让人难忘,童年的欢乐让人回想,让我们永远保持那颗天真无邪的童心,让逝去的童趣永藏心间!

八零后的集体记忆,她不止唱小邋遢,如今远嫁欧洲儿女双全
答:曹蕾,1981年出生,是上海小荧星艺术团一员,而1986年,第一届上海电视节上,小荧星艺术团的小朋友们演唱的《歌声与微笑》引起轰动,同样的,曹蕾也随着这首被传唱的歌曲成了家喻户晓的小明星。王健作词,谷建芬作曲的这首歌还上了1989年的春晚。1987年,6岁的曹蕾成了动画片《邋遢大王奇遇记》主题...

我是零零后的,我是2000年的,请问一下,你们八零后和九零后小的时候都...
答:你是零零后的,你是2000年的。请问你们八零后九零后的小时候都喜欢吃什么?好吃的零食。其实八零后和九零后的孩子是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好零食,九零后的还好八零后的孩子小的时候是很苦的,特别是在农村,他们能够吃到一根冰棍就觉得是很幸福了。没有,现在这么多的零食。只能说吃点饼干之类的,所以。

80后有郭敬明,韩寒,我们90后有谁?
答:90后有你呀 !为你自己振臂高呼吧!

八零后的回忆——零食篇
答:二、大大卷 大大卷泡泡糖,长条形的卷在里面,便于保存,吹泡泡的好选择。三、小馓子 透明塑料纸包装的小馓子,咬一口又香又脆又甜,如今似乎已难寻觅。四、冰袋 夏天热的夏天,咬一口冰袋,透心凉的感觉直达脚底,批发价已涨至一块五。五、火腿面包 小学时,火腿面包是同学们的第二节课下课后的...

我是零零后,我是2000年的,请问一下,你们八零后和九零后小的时候看过的...
答:葫芦兄弟 2、《葫芦兄弟》,是中国动画第二个繁荣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至今已经成为中国动画经典。讲述7只神奇的葫芦,7个本领超群的兄弟,为救亲人前赴后继,展开了与妖精们的周旋。勇敢正直的葫芦娃7兄弟曾陪伴一代人度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之后的不少人都能哼起动画片里的旋律。葫芦七兄弟也成为中国...

我是零零后,我是2000年的,请问一下,你们七零后八零后和九零后小的时候...
答:80后 限定小时候,缩小一下范围。毕竟如果把看过的收藏的都算进去,就没法回答这个问题了,写不完。1,咪咪流浪记。就记得太惨了。2,好猫咪咪。3,天书奇谈。4,太空堡垒。不是超时空要塞,是美国买了版权加上自己的东西整合的那个版本。5,美少女战士。看点是大长腿……6,大白鲸。那个飞船非常...

香港八零后的女明星都有谁?都演过什么电影?
答:在此之间她也参演了《公主复仇记》,《千机变》等影视作品。2.张柏芝说到香港80后的女明星,怎么能够少了张柏芝。张柏芝是刚好抓住了80年最后的尾巴,出生于1980年。1998年的时候因为和周星驰共同参演了电影《喜剧之王》而受到关注,可以说周星驰是张柏芝的伯乐。此后张柏芝又参演了《星愿》,《白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