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的皇上活着吗?

作者&投稿:韩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是的 活着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8月17日,溥仪在沈阳准备逃亡时被苏联红军俘虏,被带到苏联。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1959年12月4日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特赦令并成为全国政协委员。
溥仪一生四次结婚,娶过五个女人,最后一次婚姻是在1962年与李淑贤结婚。溥仪著有自传《我的前半生》,于1964年4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其独特的富有戏剧性的经历,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其中电影《末代皇帝》,曾荣获1987年奥斯卡金像奖等众多奖项。
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肾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 先葬于八宝山,后迁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

已经去世了,中国最后一位皇帝,也就是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他在1967年10月17日去世。

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是爱新觉罗·溥仪,字曜之,号浩然,是清朝第十二位君主,清兵入关后的第十位皇帝,也是清朝末代皇帝,被称为清废帝或宣统帝。溥仪不仅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帝,也是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末代皇帝 溥仪
已经 驾崩了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

~

崇祯皇帝的最后一天:真的与太子皇后诀别泪如雨下吗?
答:他想活着,他想出城。 崇祯帝“九思”手迹,上方有花押。 崇祯帝原本有南下留都的机会,那里有一套现成的六部班底,可以即时运行起来。他对南迁是心动的。 有的大臣赞成南下,有的大臣极力反对,莫衷一是。作为皇帝,本应于众说纷纭之际一锤定音,即便有反对意见,也应力排众议,拿出皇权的威严来。 但是崇祯帝一直顾忌那...

为何明朝自朱棣后就没有什么好皇帝了,可却残存200多年?
答:另一些你提到的名臣除张居正,于谦外在历史都属于次要人物,即使他们的死震惊了当时,却无法改变历史。皇帝杀忠臣在历史上是不少见的,但在明朝忠臣大多是被幕后黑手借皇帝之手杀了的,比如于谦是在徐有贞的教唆下英宗杀了的,事后英宗后悔不已。最后,王朝的兴衰永远阻挡不了历史的发展,所以不要过分追究...

庆余年何道人结局
答:宸妃分配燕小乙,上杉虎,苦荷,叶流云,四顾剑去杀皇上,另一方面协同秦家,温家在京都篡权。皇上派范闲返京求助,范闲用枪击死燕小乙返京以后破碎皇太子,二皇子,宸妃诡计,在叶重协助下杀掉秦业,这时大伙儿才知道温家是皇上一边的。大家都认为皇上必死无疑,这时传出皇上还活着的信息内容。原先皇上自身...

明朝时期,有一次宫女谋杀皇帝的事件,请问是什么事件?
答:壬寅宫变。嘉靖帝为求长生不老,要以“吸风饮露之道”成仙。在园中可植蕉数株,每早,阔叶上必布满甘露,晨起口干舌燥之即,吮吸若干片,可觉甘甜爽口,并有延年宜寿之说。嘉靖帝为采集甘露饮用,日命宫女们凌晨即往御花园中采露,导致大量宫女因之累倒病倒。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杨金英等...

武则天当上皇帝后李世民,李治还活着吗?
答:都死了,才能当皇帝。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

《甄嬛传》皇帝临死前,明明有机会扯下黄绸缎,为什么放弃了?
答:自然将这个秘密告诉了甄嬛。甄嬛去见皇上之前,就不打算再让皇上活着了。因此,在做这件事情之前,甄嬛特地派人将黄带子缝得很牢。皇上本来就病重,再加上急火攻心,本来就时日无多了。甄嬛加固了带子之后,就算是一个正常人都无法无法一下子扯断,更别提是病入膏肓的皇上了。

不是有个佛教皇帝叫梁什么帝的,他结局咋样?亡国了?
答:这时他自以为功德很大了,也就很骄傲的;看见菩提达摩祖师从印度来,就想要向他炫示,炫示自己的功德,所以就问达摩祖师说:“我做皇帝以来,建了很多寺庙,又印了很多经典,也度了很多人出家,我这有功德吗?”他这个问法,意思是想向达摩祖师表示他有功德,令达摩祖师来赞叹、赞叹他。可是达摩祖师...

古代皇帝都是怎么理发的,难道不怕被行刺吗?
答:其实在古代皇帝剪头发的次数是非常少,有时候他们就会让太监帮自己修理一下,有时候皇上压根就不会剪头发,因为头发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的重要。皇帝的内心古代的思想是比较封建的,觉得头发是来源于自己的父母,不能随便的动剪刀,皇上是一国之君,对自己的安全考虑的是很周到,所以他们能不剪头发就不剪...

皇上还活着,他的儿子要怎么称呼???
答:大儿子叫皇太子,其他二皇子,三皇子...或者是他的(字)+皇子...清朝什么的都叫阿哥,从大阿哥———十二阿哥...当然还有其他的称谓,如果皇上的儿子封爵封王,就是爵爷王爷了...

祸国 十四阙 结局
答:颐非回到程国杀了颐殊上位。宜国由赫奕的侄子——人称“小公子”的夜尚继承。璧国沉鱼退位,昭尹与画月的孩子新野即位,由姜仲姬忽辅佐,自后古书称姜梨之前为“前璧”,姜梨之后为“新璧”。燕国没有交代。在当初沉鱼那一辈活跃的人中,沉鱼、赫奕、彰华、姬忽、颐非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