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扮演哪些角色

作者&投稿:汪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师不仅仅是课程标准的执行者和实施者,还应该是课程设计的参与者、课程实施的组织者、课程开发的促进者和研究者。具体角色表现如下:

一、教学过程的设计者

教师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教材和教具,设计教学过程。作为设计者,教师要考虑三个问题:教学目标是什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选择什么样的检测手段来检验教学效果。

二、教学过程的组织者

教师要转变其作为拥有知识的权威者的角色,而成为学习的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这是最重要也是最难担当的角色,因为成功的教学活动取决于教师良好的组织,同时取决于学生对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方式的理解。

课前教师要规划活动内容,准备合适的学习资源。课堂上教师要以良好的形象引起学生的注意,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面向全体学生,唤起他们的学习需要。

三、教育科学的研究者

教师要走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道路,从事一些与自己的教学有关的科学研究,从理论上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远离“教书匠”的旧形象。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要勤读书,读书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积累的过程;教师要勤思考,思考的过程也是研究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探索规律。

四、学习过程的促进者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不再是定型知识的传声筒,照章行事的盲从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是促进学生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催化剂。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学生提供支架、提供必要的辅导和支持来促进学生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审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知识的个人意义。

五、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地与学生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决不能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各项任务活动中,教师没有理由不作为学生的一员参与进去,教师的表演越生动,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就会越深刻,而且通过与学生的合作可以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的气氛,淡化学生的心理压力,沟通师生情感,使他们思维活跃,处于最佳学习状态。

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

强调问题意识,是创新教育的本质要求。“解惑”当然是教师的职能,但以往的“解惑”更多的是越俎代庖,使问题止于教师。事实上,“解惑”不能替代学生自己的思考,教师应该激疑善问,鼓励学生大胆怀疑、大胆批判。教师要承认自己有所不知,以坦荡、诚实胸怀激励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怀疑,鼓励学生进一步去探讨,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索精神。

七、信息的咨询者

学生在面对问题情境的时候可能会感到信息匮乏,这时候教师要作为一个信息中心,及时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这样,学生的学习才能显得更为主动。要当好这一角色,教师除必须具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科专业知识、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之外,还应具有现代语言学、英语教学理伦和跨学科知识的素养。

实施综合课程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知识的琐碎化问题。在分科课程中,一个教师只需要处理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而在综合课程中,一个教师必须根据活动或任务的需要,选择许多学科领域中的知识并加以整合。这对习惯于传统分科教学的教师而言是很难适应的。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东鳞西爪,把许多知识信息机械地甚至牵强地拼合起来,从而导致知识的琐碎化。

第二,教师的知识和经验问题。成功地实施综合课程需要教师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如果教师缺乏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就不可能将这些知识技能成功地整合起来,这样就很可能导致综合课程形同虚设。另外,如果教师本人从未体验过综合课程,那么他们实施综合课程的难度将更大。

这就要求师范教育的课程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使未来的教师对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都具有充分的理论理解和实践体会,这是实施综合课程的必要条件。当务之急是综合课程的师资培训要到位,要帮助教师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认识和解决综合课程的诸多问题,提高教师对综合课程的理解和信任。

第三,管理的问题。要在工作量计算、教学质量评估和学生学业考试上充分考虑综合课程的特点,营造有利于实施综合课程的外部环境。



~

简述教师扮演的多重角色
答: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多重角色1、设计者 2、信息源 3、指导者和促进者 4、组织 者和管理者 5、平等中的首席 6、反思考着研究者 7、终身学习者 教师

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试做简要的说明。
答:(3)示范者角色,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4)管理者角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肩负着教育教学管理的责任。(5)朋友角色,教师往往被学生视为自已的父母或朋友。(6)研究者角色,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

新课程要求教师具备哪些角色转变?
答:新课程背景下强调教师职业角色、教学行为必须发生转变。 1.强调教师职业角色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 习的促进者。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 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 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育公共基础中,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该怎样定位自己的角色
答:在新课程改革中规定了教师的新角色:1、学习者 2、研究者 3、组织者(学习)4、引导者(学习)5、催化者(学生)6、促进者(学生)7、实践者(反思性)8、开发者(课程)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扮演哪些角色
答:新课程对教师的六种角色定位是: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第二,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第三,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者;第四,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第五,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第六,老师是把课堂引向社会的开放者。

简述教师要充当哪些社会角色
答:教师的角色不只是向学生传授某方面的课本知识,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及教育目标、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中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通过特定的途径来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这种角色是一种性质复杂的职业角色。一个人成长为这种角色需要经过复杂的、长期的学习过程。教师角色的性质就在于帮助学生成长;或者说,教师是...

新课改中要求教师角色应当如何转变
答:6、从个体教师到团队教学的模式:在某些学科或课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团队教学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集体智慧和协作精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性 首先,教育环境正在经历快速的变化。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迅速,信息量大,知识更新周期缩短。这种情况下,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在发生变化,...

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有哪些?
答:扮演的角色主要有:1、学习者。在信息化社会,学生接触的知识越来越广,这就需要教师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教学建立在更宽广的知识背景上,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新讯息,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2、知识的传授者。教师需要对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进行精心的加工整理,以符合学生学习规律...

现代教育中中小学教师应该扮演哪些角色
答:现代教育中,中小学教师应扮演以下角色。1、探究情境的创设者,学生探究兴趣情境的创设者。在创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新观念:从指导学生“学会”转为引导学生“会学”;变重“学知”为激励学生“思维”。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设计者,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特点创设学习情境,激发...

如何解读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
答: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