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行星在高速转动,那它们的动能都是哪里来的?

作者&投稿:缪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宇宙间的所有物质,所有天体都在运动中,恒星和行星当然也不例外,通常都是行星围绕着恒星转动,而恒星围绕着更大的天体质量中心转动,它们的动能和运动趋势来自于本身原始物质的运动趋势,但也有之后与其他天体撞击融合时得到的动能和形成的运动趋势。

恒星和行星都有着不同的形成过程,这也导致它们的运行速度有快有慢,12月24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公布了一份天文观测研究成果,该台一个天文研究团队通过我国郭守敬望远镜和欧洲航天局盖亚空间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发现了591颗正在高速飞奔的恒星,是有史以来发现高速星最多的一次,之前科学家们一共发现了550颗高速星,所以这一次公布的数据使得科学家们已经发现的高速星的数量翻倍。

每个恒星都在运动中,太阳的运行速度高达每秒250公里,然而这样的速度只能上中规中矩,高速恒星的门槛是每秒钟400公里,太阳的运行速度与之相比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在这近六百颗的高速星中,最快的一颗奔跑速度甚至达到了每秒1700公里, 比炮弹出膛时的速度(一般为700~1500米)还快2000多倍,研究者们预估这颗恒星最终将飞出银河系成为流浪恒星,与它有着相似命运的恒星,还有42颗,这也是因为他们的速度都很快,超过了银河系引力束缚的第四宇宙速度(不同位置恒星所需要的速度不同,地球附近这一速度为每秒钟550公里)。

银河系看上去如同一片漩涡状的烟云,虽然每个人终其一生都感觉不到它的形状有什么变化,但实际上它是一直处于变化之中的,太阳需要用2.5亿年才能围绕银河系运行一周,所以用人生100年的时间来感悟银河系的变化,是看不出有多大差别的,而如果用千万或亿万年的时间看它的变化,那它的变化还是很明显的,恒星的位置基本都会有很大的移动,有些恒星加入了银河系,也有些恒星逃离了银河系。



恒星要逃离银河系,必须获得极大的动能,因此能逃离银河系的恒星,一定都经历过较大的“波折”,其中有很多应该是受到黑洞或大质量恒星在特殊情况下的引力加速效应(一般至少需要两个天体的双重引力),或者是受到相互绕行的恒星的超新星爆发的推动作用,所以恒星要想逃出银河系可并不容易呢,这也是高速星在银河系中非常稀少的原因!



行星的动力一部分来自其环绕旋转的恒星,另一部分源自于自身的引力。行星在形成的时候,尘埃和板块在引力的作用下互相碰撞,一部分力量永远化作了动能。

行星转动的动力来源有很多,比如来自宇宙诞生的哪一场大爆炸,又或者是其它质量更重的星体产生的引力,又加上在宇宙中几乎是没有阻力的·,因此这些力量可以让这些行星转动数万年甚至是更久。

动能来自恒星,因为行星总是围绕着恒星转动,恒星有很强大的引力,这些行星在恒星引力作用下只能跟随恒星高速转动。

~

地球自转的动力是什么?
答:“地球在自转”不等于“地球自己转”,康德——拉普拉斯关于地球自转动 力来源于地球内部的“星云假说”误导了地球科学。地球无故不会转,它内部没有动力!现地球之所以24小时自转一周,是因为它在以每小时10万多公里的速度绕日公转,且途中遇到太阳风的侧面推力,使高空产生等离子西风环流,高空西风又推动地面西风和向东涌...

卫星小知识
答:太阳系已知的天然卫星总数(包括构成行星环的较大的碎块)至少有160颗。天然卫星是指环绕行星运转的星球,而行星又环绕着恒星运转。 就比如在太阳系中,太阳是恒星,我们地球及其它行星环绕太阳运转,月亮、土卫一、天卫一等星球则环绕着我们地球及其它行星运转,这些星球就叫做行星的天然卫星。土星的天然卫星第二多,已知...

宇宙飞船要多久才能到爱神星上面?
答:若按它们的质量、大小和结构特征,则分为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两类。体积小而密度大、自转慢、卫星少的行星与地球相似,称为类地行星,如水星、金星、火星称为类地行星;体积大而密度小,自转相当快、卫星多的行星称为类木行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都是类木行星。 行星本身不发射可见光,以其表面反射太阳光...

太阳系是怎么出现的
答:而太阳诞生后,剩余的气体和尘埃在太阳引力下,开始高速行转,形成大规模的小行星,并覆盖现的地球、木星与天王星等行星的轨道。由于超级小行星带密度过大,而发生小行星大冲撞,形成一些大的行星。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之下,行星内部开始升温,重金属到中心,遂步形成内、外地核,还有地幔,表面地壳也遂步改...

恒星、行星、卫星等天体为什么会转动,是不是有宇宙外力在起作用?
答:宇宙中几乎所有天体和天体系统都在自转。关于星系、恒星系、恒星以及行星的自转动力来源,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觉得有一种说法是可信的。宇宙在膨胀过程中,物质分布微小的不均匀性,使物质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相互靠近,并形成了从原子核到星系团等各种尺度上的结构,这个过程是自组织化和结构化过程。

世界上有那些行星?
答:行星,无际也!!!对地球起源和演化问题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始于十八世纪中叶,至今已经提出多种学说。现在流行的看法是: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远在46亿年以前起...木星是太阳系内自转最快的行星,赤道上自转周期仅9小时50分30秒,两极地区的自转稍慢。由于高速自转,使得它的扁率相当大,达0.0648。木星的自转轴几乎是垂直...

太阳系的资料
答:在金星轨道的原行星质量约为5.2×1027克,半径6165公里,自转周期2.72小时,自转线速度为3.95公里/秒,由于原星体是从高温熔融状态凝固而成,所以星体成粘稠状,粘滞系数很大,这时星体内部还没有发生分异作用,在高速自旋中受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将星体拉成长球形,同时在原太阳引力的长期摄动下,长球形又逐渐变成一端大一端小...

宇宙有多大
答:为了说明行星视运动的不均匀性,他还认为行星在本轮上绕其中心转动,而本轮中心则沿均轮绕地球转动。地心说曾在欧洲流传了1000多年。1543年,N.哥白尼提出科学的日心说,认为太阳位于宇宙中心,而地球则是一颗沿圆轨道绕太阳公转的普通行星。1609年,J.开普勒揭示了地球和诸行星都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公转,发展了哥白尼的...

宇宙、仙女座、银河系、恒星系、恒星、行星的关系?
答:这一学说认为地球在宇宙的中央安然不动,月亮、太阳和诸行星以及最外层的恒星天都在以不同速度绕着地球旋转。为了说明行星视运动的不均匀性,他还认为行星在本轮上绕其中心转动,而本轮中心则沿均轮绕地球转动。地心说曾在欧洲流传了1000多年。1543年,N.哥白尼提出科学的日心说,认为太阳位于宇宙中心,而地球则是一颗...

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是哪一颗?由远到近怎么排列?
答:木星是太阳系内自转最快的行星,赤道上自转周期仅9小时50分30秒,两极地区的自转稍慢。由于高速自转,使得它的扁率相当大,达0.0648。木星的自转轴几乎是垂直...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彗星称周期彗星,它们周期地绕太阳公转。周期彗星又可分为短周期彗星(周期小于200年)和长周期慧星。前者的轨道倾角不大,多为顺行,即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