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建筑师的社会角色与职业责任

作者&投稿:贾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当代建筑师的社会角色与职业责任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下面是我分享的当代建筑师的社会角色与职业责任,欢迎大家阅读!

  建筑师是一种兼具技术性、艺术性与创造性等性质的服务性社会角色。建筑活动往往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的,一项建筑活动牵往往牵涉到各个方面的内容,其复杂性绝对不是一个人能够解决的。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作为一名建筑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交流表达能力。你必须把自己的想法完整的向别人尤其是向业主或开发商以及施工方表达出来,让别人能够想象出你所设计构想出来的建筑空间场景。否则,再好的设计也只能停留于个人的想法。

  建筑师一直扮演着十分特殊的社会角色,对城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每一笔、每一画都可能改变一块土地、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面貌。古往今来,无数优秀的建筑师们用他们无穷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打造了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正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有了不同的地域文化,才有了无数丰富多彩的建筑空间。

  作为一名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我们承载了太多的期望和责任。五年的大学专业课学习,并不能马上使我们成一名合格的建筑师,我们还需要通过更多的实践学习才能慢慢成长。现今中国城市高速发展,建设量与日剧增,几乎每个设计院、事务所都有每天加班加点都无法完成的设计任务。然而 ,这种缺乏理性的建设速度导致了每个城市都是充斥着千篇一律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中国传统城市失去了它原有的尺度感与地域性。每个城市看上去并无较大的差异性。

  作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师,我们不仅要充分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并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应该从使用者的角度,从城市的角度多考虑使用者的感受与城市的需求,以达到完美的结合。然而现在的许多建筑师出卖自己的职业道德,一味的讨好开发商与业主的个人喜好,而抛弃了建筑设计的本质目的,设计出许多千遍一律,不符合人体尺度,与城市文脉、城市环境不相协调的建筑。这也就导致了现在中国每个城市看上去都一个样子的尴尬现状,中国5000年历史文明所创造的地域性建筑即将消失殆尽。

  在中国,从古至今,建筑师的社会地位几乎并未得到太多的认可,古代建筑师,也只是被称作工匠,尽管他们设计建造了许多留存至今的优秀建筑作品。改革开放后,中国建筑师的社会地位开始慢慢得到人们的认可,但与国外建筑师的崇高地位相比,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这其中,固然有很多的原因,但作为建筑师,自身设计水平的不足以及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不能不说是首当其冲的原因。只有我们建筑师们自身素养能力提高了,设计出优秀的建筑,我们才能被人们所认可,受到人们的尊重,社会地位也才能得到提高。

  关于对建筑设计的看法,王澍先生曾说过:“相比于做建筑的手法,我更倾向于做建筑的态度。”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我们能真正的沉下心来,用一颗平常的心态来对待建筑吗?我们有些同学的方案总是很绚丽,效果图总是很夸张,各种奇思妙想总想不约而同的在一个方案里全部实现……这样似乎才可以表现出自己“能力”,表达自己的“独特思维能力”。但这些真的是最正确的选择吗?日本建筑师坂本一成先生说:“小心,建筑不是个人欲望的体现。”试问,当我们抛开那些个人欲望后,我们的建筑还剩什么?作为一名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我们不仅要加强自身的艺术与文化修养,更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我相信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建筑师必然不会忘记在建筑的出入口设计残疾人坡道,不会忘记在设计厕所时一定要设计残疾人卫生间,也不会忘记在室内有台阶的地方设计残疾人坡道等等。但不幸的是,几乎每个建筑师都四肢齐全,他们没体会过残疾人的生活不便,他们时常忽略了这个群体的存在。或者说,当一个建筑师每天生活在自己设计的没有窗户的卫生间或者厨房里时,他会有怎样的感受。不幸的是,建筑师们很多时候,设计的出发点并不是从使用者的感受开始的,而融入了太多建筑师的个人欲望。中国建筑师们的步伐太快了,甚至都不能停下来审视自己的设计作品,而这正是一个建筑师成长的关键。

  建筑是一个城市文化的缩影。建筑师背负了对整个城市环境的责任,普通百姓对建筑已经产生了一种视觉的麻木、钝化,人们对一些丑陋的文化表现得熟视无睹,而职业建筑师能判断一个作品的好坏。如果建筑师或完全出于个人的喜好,或盲从于开发的物质诱惑,割裂历史文脉,忽视周边城市肌理进行设计,还沾沾自喜,是毫无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只有从城市和历史出发,最大化利用现实条件,创造美而适用的空间,才是建筑师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建筑师的责任不仅仅反映在设计图纸上,在项目策划和市场定位等重大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建筑师的创作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开发商的意图,而是成为在与开发商开发理念的切磋过程中不断完善创新的过程。建筑师的作品是满足市场变化和消费者个性化与社会需求的产物,持续的市场需求是检验建筑师作品水平的重要标准。建筑师应该能从整体规划到构件选择,从适用经济到美观高效各个方面把握建筑物的品质和性能。建筑师的责任还体现在使建筑物价值最大化,实现建筑师智慧所体现的附加值。

  现在中国建筑行业的倾向是人人都想做大师,都开始玩“花活”。比如有些设计师一直在设计住宅,但过一段时间以后,就觉得设计住宅没意思了,想要当大师,做大建筑,其实这也反映出这个时代各个行业的浮躁。大师可以当,但是要把基本工作做好。大师也都是从做住宅开始的,从赖特到密斯,哪个不是慢慢成长起来的?即使是最简单的方盒子,只要把比例做好,它也可以是最典雅的。责任感和修养对于建筑品质很重要,所以建筑师心要高,同时心也要静,这才是建筑师的最高道德修养。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建筑大师,我们应该努力去做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一些更多对社会有帮助的实事。早日放弃大师的梦想也未尝不可。坚持自己的原则,符合规范的要求,在最经济、环保的同时创造出一个符合城市需求、甲方满意的方案。这应该是我们以后需要努力达到的一个目标吧!我认为这样就是一名合格的建筑师了。

;

~

优秀的建筑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和基本知识?
答:建筑师也不是哲学家。确实,象路易·斯·康这样伟大的建筑哲人,以其圣经式的建筑言论,影响和感召着一个时代的建筑师。但这不是大多数建筑师的方向,作为一名职业建筑师,康不算成功,他一生的大多数方案都留于纸面,而且最终悄无声息的死于三等舱的卫生间里。建筑师属于服务行业的一支。建筑作品最终要服务于社会中...

成为一名建筑师应具备什么素质
答:建筑师应具备社会责任感。可以说,建筑师是非常值得自豪的职业,因为他在人类的文明中直接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建筑创作需要建筑师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但同样需要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建筑创作不只是一种个人的自我体现。一个有责任心的建筑师应当有为社会服务,脱离了现实的建筑师就会一事无成。因此,一个...

建筑师的职业生涯是怎样的
答:然而,建筑从业者在行业兴旺的同时,也难以逃脱枯竭现象。在一次对1000多名建筑行业从业者的调查中,半数以上的人都表示进入了职业徘徊停滞期,48%的人认为建筑师的职业枯竭感最为严重。调查显示,对于底层的建筑师来说,枯竭感主要体现在对自我价值的疑问以及跟客户周旋的能力方面;对于中高端建筑师来说...

建筑师是一种怎么样的职业? 当前中国建筑师和理想建筑师之间有什么样...
答:个人理解:本质上建筑师是改变人类生活环境和方式的设计者。建筑是人类生活的载体,所有建筑加起来决定了人类行为场所的面貌。这是建筑师最引以为豪的职业特点。中国建筑师和理想建筑师也都在改变着社会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条件。但是中国的建筑师因为政府主导、开发商的商业目的和行业自身发展的不够成熟(...

建筑师是怎样一种职业?
答:欧美男人多自己刷墙装修,中国男人却把这一大乐趣花重金让给施工队和包工头,多半是对自己的审美和动手能力缺乏自信,而这建筑师的职业特性正好能够弥补。自己装修不仅增添乐趣,而且易出脱俗精品,还可常换常新,最重要是省银子又不受气。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修理改造更是不在话下,什么漏水什么堵了,都手...

我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建筑工程师,因为…… 因为什么,帮我想一下下文该怎 ...
答:因为我游赏过苏州园林的精妙,看到了万里长城的恢宏,听说过赵州桥的气魄,艾菲尔铁塔毅然耸立,天安门泰然坐落,白宫的森严不断浮现,紫金城的瑰丽不曾消散在眼前。。。

论建筑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论文
答:建筑施工企业职工道德,与 其它 行业相比是更具有独特的内容和要求。这是由建筑施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特点而决定的。建筑企业的施工行为是一个开敞性的,从开工到竣工都是裸露式的,职工的一举一动都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论建筑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论建筑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论文篇一 ...

我在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需要一份建筑行业的社会环境分析和职业环境分析...
答:(5)职业价值观:崇尚独立,注重关系1)期望在工作中能够独立工作、独立决策,而且能够表现出自己的创新,发挥自己的责任感、自主性。而且能够以自我监督的形式使自己的工作按照自己的计划顺利进行。2)期望工作的内容是能够给予别人帮助,并希望在这样的职位上同事之间关系融洽,大家都有积极的道德观念和社会服务意识。自我分析...

一位资深建筑师对职业建筑师的认识
答:业主的职能扩大和建筑师职能的.缩小实际使业余操作代替专业化,造成整个社会成本的上升。业主从非职业的权利角度,以透视图来指挥建筑师的作业,先看透视效果再定方案,建筑设计变成图面效果的平面设计。同时,业主的非专业介入,也打破了建筑性和整体性。使建筑师失去了对建筑实体控制的责任和权利。加之...

推行建筑师负责制,建筑行业会发生哪些变化
答:1;国家可实行境外企业市场进入许可制度或对重点建筑企业进行补贴或保护,以避免境外企业垄断国内总承包市场,尽快形成大而强的建设管理集团,才可与国际承包商竞争抗衡,以及对发达国家相应制度的研究、探索和借鉴已刻不容缓.2对总承包管理模式理解不深,管理体制未理顺许多人对总承包管理的概念模糊不清,有限度地、有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