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乐山大佛的诗句有哪些

作者&投稿:登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关于乐山大佛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乐山大佛的诗句有哪些 1.关于乐山大佛的诗词
(一)

《乐山大佛》

作者:理维(现代)

弥勒巍巍在水边,佛光普照满江天。

脚压恶浪成莲卉,视镇迷霾化紫烟。

只要轻舟行万里,不惜守望逾千年。

好多北往南来客,不拜河流也拜山。

(二)

《观乐山大佛》

作者:周忠斌(现代)

坐断青山誓不休,隔江犹记古嘉州。

摩崖栈道登梯上,拍岸波涛逐浪流。

我佛慈悲修大道,天心厚德解人愁。

海通济世功无极,仁者凌云与乌尤。

(三)

《乐山大佛》

作者:雨中微尘(现代)

临江端坐越千年,慈善情怀万载传。

法相身姿灵宝塔,高僧风范记心田。

任凭日月摩峰顶,惯看烟云过眼前。

愿得佛光长照耀,波平水碧好行船。

(四)

《乐山大佛》

作者:习吉(现代)

层峦叠嶂涌岷江,灵宝塔下崖万丈。

巨佛慧眼谨游者,不畏艰难心自畅。

壁立千仞无欲刚,海纳百川波不扬。

善男信女乐善事,勤劳遵法德高尚。

(五)

《乐山大佛》

作者:奇珍(现代)

三江汇流云水宽,引来弥勒壁上观。

锐目穿水窥暗流,大足镇涛锁凶澜。

岩崖九曲悬栈道,人虫一脉接地天。

雍容山是一尊佛,伟哉佛是一座山。

(六)

《乐山大佛》

作者:李俊德(现代)

邀友凌云游古寺,栖霞弥勒对长河。

抬头八面乌云厚,下脚三江大浪多。

圣地空蒙听法鼓,佛门淡定敬娑罗。

乘船月下躬身拜,夜望峰峦一达摩。
2.赞美乐山大佛的诗句有哪些
1.出郭寻幽一笑新,径呼艇子截烟津。

不辞疾步登重阁,聊欲今生识伟人。

泉镜正涵螺髻绿,浪花不犯宝趺尘。

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

――陆游《谒凌云大像》

2.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

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

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

――范成大《凌云九顶》

3.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

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流水到天涯。

――黄庭坚《凌云纪游》
3.关于乐山大佛的诗句
陆游《谒凌云大像》:

出郭寻幽一笑新,径呼艇子截烟津。

不辞疾步登重阁,聊欲今生识伟人。

泉镜正涵螺髻绿,浪花不犯宝趺尘。

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

《凌云九顶》:

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

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

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

明弘治中嘉定州守曾介《次岑韵》

古寺何年踞上游,飞鸿天外构层楼。

两轮曰月摩峰顶,四季烟云罩佛头
4.“形容乐山大佛'的句子有哪些
(1)频大渡河,倚青衣江,屛临岷江,汇流三江,头与山齐,双手抚膝,体态匀称,神态肃立,超凡脱俗,壮实双膀,饱满胸膛,尚肥时尚。

(2)首先去参观了菩萨顶。它位于五台山灵鹫峰上,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

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清康熙年间改成黄庙,位居黄庙之首。雄伟庄严的大雄宝殿,矗立在我的眼前,散发着古色古香的韵味。

它那红墙金瓦、飞檐斗拱、袅袅香烟、彩色的幡旗、慈祥的菩萨以及红衣裸臂的喇嘛,都让我倍感熟悉、亲切。佛法无边,广渡有缘人。

(3)大佛,不知何时,那海鸥恋上了高尔基的海燕。在一个无月的夜晚,私奔到茫茫的大海里去了。

于是,我失去了心中的那一抹苦恋着的霞光,只剩下一个孤独的清影。我在追寻。

追寻那枚刚刚消失的、收藏着我一片旖旎的红月亮。(4)游走在佛殿里,那些精湛的雕像,禅寂的色彩,蕴藏了内敛而灵逸的佛文化。

立佛、卧佛、坐佛,穹顶圆身的印度佛殿,宫殿样式的中国佛殿,尖顶方身的泰国佛殿,沉浸在氤氲的烟雨中与缥缈的香火里,和着山水风月、诗词书画、戏曲评弹,禅机仙气……寺院仿佛永远都是这样,就连屋顶的青瓦都澄澈明朗。微翘的檐角,孤傲地眺望远方,不是将谁等待,亦不是为谁送别。

(5)世人痴心向佛,真正为了佛而求佛的人能有几个?让沉思引领着步履去追寻另一处情境,登上了清凉台。清凉台是中国佛经的起始的端点。

细碎的阳光从禅房两两相望的瓦檐遗漏下来,像是陡落一束束经年的旧事。寻觅清凉台,亦是寻觅普照在庙宇间的佛法,还有沉没于流光中的古韵。

(6)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乐山大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雄伟、壮观的佛,通高有七十一米,肩膀的宽度是二十四米,头的直径是约十米,耳朵有七米长,嘴巴和眼睛的长度大约是三点三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五点六米,颈高有三米,指长八点三米,从膝盖到脚背有二十八米,脚的宽度是八点五米,头上的发髻有一千二百一十个。

乐山大佛雄伟壮观,人们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7)凌云石刻佛弥勒,凿壁临江鬼斧工,风雨千年侵蚀久,巍然屹立笑江风,脚踏江沿势稳平,自然靠壁显神灵,助民慎过三江口,飞跃滩头化险情,赤县古佛呈异彩,为民福禄送光明,平息水患三江静,护佑千年享太平。

(8)大佛的正前面是岷江,微风吹来,让人神清气爽。岷江的水真绿啊,绿得象一块碧玉 ;岷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象一面镜子,把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树林都倒映出来了,太阳光照到水面上,水面依旧是风平浪静的、纹丝不动的,阳光又反射到大佛的身上,大佛就象披着一件闪闪发光的袈裟。

近看大佛,只见大佛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它的眼睛慈祥地凝视着远方,好象在乞求上天保佑好人一生平安。

(9)前方就是传说中的天王殿。天王殿还真是名副其实,里面有四大天王守护着。

你看这持国天王,手持琵琶,一副慈善面,脑袋上还有一朵栩栩如生的莲花,看起来真是慈眉善目。可是,在那慈善眉中,却有着无比的锐气,芸芸众生的一举一动都尽收眼底。

在他面前,众人都恭恭敬敬的,敬畏这位神灵,祈求神灵保佑。只见它嘴角微动,仿佛还在说些什么。

我盯着它看,心说:“传说中的持国天王就在我们洛阳,我还真是自豪啊。” (10)南海观音菩萨在人们的心目中,象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代表的是一种品质。

而关于南海观音铜像开光之时的神奇传说,更增添了普陀山的神秘感。据说,“这尊铜像开光那天,乌云密布,好像要下雨,早晨8点,当妙善方丈宣布开光的时候,铜像上方天空顿时金光闪闪,佛光普照,好像有白衣观音的圣像出现在天空,在场的4000余信众亲眼目睹,承受佛光,无不惊叹。”

这些令我们这些凡人无法考证的神秘,增加了观海天佛国的魅力。(11)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岩壁上,雄居凌云山栖鸾峰西壁。

这尊举世无双的唐代石刻弥勒佛坐像,依山凿成,通高71米,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广额丰颐,临江端坐,温文尔雅,雍容大度,慈祥端庄,神势肃穆,令人肃然起敬,仰慕神往。(12)大佛,我知道进四川的路很难走。

我爷爷小的时候,就常常迷失在李白的《蜀道难》里。汶川地震的余波,至今还在我的心弦上激荡。

还有那气势磅礴的泥石流,又在不断折磨我的憧憬。我脆弱,弱不禁风呵。

踏破千山万水,只有您的伟岸;您的慈祥,才是我心中可以做梦的一方净土。(13)乐山大佛被世人称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这句话形象地概括出了乐山大佛气势磅礴的特点。

尤为奇特的是远眺大佛的时候,它又象一个卧佛,游客从岷江对岸眺望,只见巨佛身姿分明。仰天长卧,其壮美堪称天下一绝!(14)长方形院落的白马寺,红墙黛瓦,古色古香,尤有齐云塔的映衬,更显得庄严古朴。

寺内,主要有天王殿、大佛殿、接引殿、毗卢阁等四大殿堂。在诸殿众多佛像中,大佛殿上的释迦牟尼尤为凸显,连观音菩萨也在其后;天王殿上的笑佛弥勒,无拘无束,袒胸露腹,满面堆笑,那笑,是一种智者的笑,是看穿一切的笑,笑世人的满腹心思,笑这世上剪不断理还乱的一切纷争。

面对笑佛弥勒,使人想到了大漠扬沙,不觉溢出几份禅意,一声叹息之后,。
5.描写“乐山大佛”的诗词有哪些
1. 《谒凌云大像》宋乾道九年(1173)出郭寻幽一笑新,径呼艇子截烟津。

不辞疾步登重阁,聊欲今生识伟人。泉镜正涵螺髻绿,浪花不犯宝趺尘。

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3. 《凌云九顶》宋淳熙四年(1177)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

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4. 《次岑韵》明弘治中(I488—1505)古寺何年踞上游,飞鸿天外构层楼。

两轮曰月摩峰顶,四季烟云罩佛头。明弘治十八年( 1505)乐山籍进士安磐《凌云寺》诗中亦写道:金身谁凿与云齐?闻道韦皋镇蜀时。

绀殿千层零落尽,寺前唯有放生碑。5. 《凌云纪游》黄庭坚元符三年(1100)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

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流水到天涯。6. 《凌云寺》李时华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莲身凭岸起,鹫岭倚云开。

月渡青衣水,烟沉尔雅台。松树迎吹入,江浪载天回。

何处菩提树,移来胜地栽。
6.赞美乐山大佛的句子有哪些
1. 宋乾道九年(1173),陆游摄理嘉州政事,写了《谒凌云大像》:

出郭寻幽一笑新,径呼艇子截烟津。

不辞疾步登重阁,聊欲今生识伟人。

泉镜正涵螺髻绿,浪花不犯宝趺尘。

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

2. 宋淳熙四年(1177),范成大游览凌云山,写了《凌云九顶》:

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

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

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

3. 明弘治中(I488—1505)嘉定州守曾介《次岑韵》诗中,对乐山大佛的雄伟作了如下描述:

古寺何年踞上游,飞鸿天外构层楼。

两轮曰月摩峰顶,四季烟云罩佛头。

4. 明弘治十八年( 1505)乐山籍进士安磐《凌云寺》诗中亦写道:

金身谁凿与云齐?闻道韦皋镇蜀时。

绀殿千层零落尽,寺前唯有放生碑。

5. 黄庭坚于元符三年(1100)游历乐山,到凌云山瞻仰了乐山大佛,对凌云山的秀美风光深

赞赏,回顾三十余年的曲折经历,寄情于诗,写下了《凌云纪游》:

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

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流水到天涯。

6. 明万历进士李时华,巡按四川,到乐山后写下《凌云寺》诗:

莲身凭岸起,鹫岭倚云开。

月渡青衣水,烟沉尔雅台。

松树迎吹入,江浪载天回。

何处菩提树,移来胜地栽。

7. 明万历十四年( 1586)进士、云南副使罗绲(乐山人)的 《大像石》诗,写出了人们对乐山大佛的尊崇,也反映了人们对乐山大佛“万古不毁”的愿望:

崚嶒绝巘镇江干,砥柱中流独障澜。

石壁疑从天际出,云根半落水中盘。

金身直傍青霄立,玉树唯凭白日看。

万古乾坤应不毁,降神光岳气初完。

8. 清顺治进士、刑部尚书王士祯《晚渡平羌江步上凌云绝顶》亦写道:

真作凌云载酒游,汉嘉奇绝冠西州。

九峰向日吟江叶,三水通潮抱郡楼。

山自涪翁亭畔好,泉从古佛髻中流。

东坡老去方思蜀,不愿人间万户侯。
7.描写乐山大佛的句子有哪些
1、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岩壁上,雄居凌云山栖鸾峰西壁。

这尊举世无双的唐代石刻弥勒佛坐像,依山凿成,通高71米,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广额丰颐,临江端坐,温文尔雅,雍容大度,慈祥端庄,神势肃穆,令人肃然起敬,仰慕神往。2、大佛,我知道进四川的路很难走。

我爷爷小的时候,就常常迷失在李白的《蜀道难》里。汶川地震的余波,至今还在我的心弦上激荡。

还有那气势磅礴的泥石流,又在不断折磨我的憧憬。我脆弱,弱不禁风呵。

踏破千山万水,只有您的伟岸;您的慈祥,才是我心中可以做梦的一方净土。3、频大渡河,倚青衣江,屛临岷江,汇流三江,头与山齐,双手抚膝,体态匀称,神态肃立,超凡脱俗,壮实双膀,饱满胸膛,尚肥时尚。

4、乐山大佛被世人称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这句话形象地概括出了乐山大佛气势磅礴的特点。尤为奇特的是远眺大佛的时候,它又象一个卧佛,游客从岷江对岸眺望,只见巨佛身姿分明。

仰天长卧,其壮美堪称天下一绝!5、首先去参观了菩萨顶。它位于五台山灵鹫峰上,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

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清康熙年间改成黄庙,位居黄庙之首。雄伟庄严的大雄宝殿,矗立在我的眼前,散发着古色古香的韵味。

它那红墙金瓦、飞檐斗拱、袅袅香烟、彩色的幡旗、慈祥的菩萨以及红衣裸臂的喇嘛,都让我倍感熟悉、亲切。佛法无边,广渡有缘人。

6、法门寺灵光万丈,忽得黯淡了多少名山古刹,扶摇而升中天,显赫得可以。庆幸的是,此塔之倒塌,适逢国运昌盛,不仅袒裸之佛指舍利能得到恰当的呵护,礼佛自在,信徒无虑,高山仰止。

而且供奉的大唐旷世稀珍得以展示,物华天宝,照顾有加,光宗耀祖,亿众同辉。凡此种种,为锦锈中华浓墨重彩、力透纸背地涂抹了如椽的一笔。

7、大佛,不知何时,那海鸥恋上了高尔基的海燕。在一个无月的夜晚,私奔到茫茫的大海里去了。

于是,我失去了心中的那一抹苦恋着的霞光,只剩下一个孤独的清影。我在追寻。

追寻那枚刚刚消失的、收藏着我一片旖旎的红月亮。8、古刹悠悠,宝塔巍巍,法门寺在袅袅香烟和梵音中依旧散发着佛门特有的庄严和肃穆的气息,听着钟鼓楼响亮的钟罄之声,心境或许会得到一种解脱,对红尘的纷争或许看的更深更透,似乎对生命有了更深的诠释了。

9、游走在佛殿里,那些精湛的雕像,禅寂的色彩,蕴藏了内敛而灵逸的佛文化。立佛、卧佛、坐佛,穹顶圆身的印度佛殿,宫殿样式的中国佛殿,尖顶方身的泰国佛殿,沉浸在氤氲的烟雨中与缥缈的香火里,和着山水风月、诗词书画、戏曲评弹,禅机仙气……寺院仿佛永远都是这样,就连屋顶的青瓦都澄澈明朗。

微翘的檐角,孤傲地眺望远方,不是将谁等待,亦不是为谁送别。10、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乐山大佛。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雄伟、壮观的佛,通高有七十一米,肩膀的宽度是二十四米,头的直径是约十米,耳朵有七米长,嘴巴和眼睛的长度大约是三点三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五点六米,颈高有三米,指长八点三米,从膝盖到脚背有二十八米,脚的宽度是八点五米,头上的发髻有一千二百一十个。乐山大佛雄伟壮观,人们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11、世人痴心向佛,真正为了佛而求佛的人能有几个?让沉思引领着步履去追寻另一处情境,登上了清凉台。清凉台是中国佛经的起始的端点。

细碎的阳光从禅房两两相望的瓦檐遗漏下来,像是陡落一束束经年的旧事。寻觅清凉台,亦是寻觅普照在庙宇间的佛法,还有沉没于流光中的古韵。

12、凌云石刻佛弥勒,凿壁临江鬼斧工,风雨千年侵蚀久,巍然屹立笑江风,脚踏江沿势稳平,自然靠壁显神灵,助民慎过三江口,飞跃滩头化险情,赤县古佛呈异彩,为民福禄送光明,平息水患三江静,护佑千年享太平。13、长方形院落的白马寺,红墙黛瓦,古色古香,尤有齐云塔的映衬,更显得庄严古朴。

寺内,主要有天王殿、大佛殿、接引殿、毗卢阁等四大殿堂。在诸殿众多佛像中,大佛殿上的释迦牟尼尤为凸显,连观音菩萨也在其后;天王殿上的笑佛弥勒,无拘无束,袒胸露腹,满面堆笑,那笑,是一种智者的笑,是看穿一切的笑,笑世人的满腹心思,笑这世上剪不断理还乱的一切纷争。

面对笑佛弥勒,使人想到了大漠扬沙,不觉溢出几份禅意,一声叹息之后,顿时便感到轻松了许多。14、大佛的正前面是岷江,微风吹来,让人神清气爽。

岷江的水真绿啊,绿得象一块碧玉 ;岷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象一面镜子,把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树林都倒映出来了,太阳光照到水面上,水面依旧是风平浪静的、纹丝不动的,阳光又反射到大佛的身上,大佛就象披着一件闪闪发光的袈裟。近看大佛,只见大佛颔首低眉、若有所思。

它的眼睛慈祥地凝视着远方,好象在乞求上天保佑好人一生平安。15、观世音尊菩萨即正法明如来佛主,在人世间的尊望与影响大众是有目共睹的。

他作为古佛,对地球人类有着特别的因缘,不仅时时刻刻在为众生的幸福快乐而努力,还不畏艰难困苦为了众生一再转世到人间,作为一名普通人与大众一起感受修行的艰难历程,自度度人,引导世人脱离苦海。
8.关于乐山大佛的诗词
(一) 《乐山大佛》 作者:理维(现代) 弥勒巍巍在水边,佛光普照满江天。

脚压恶浪成莲卉,视镇迷霾化紫烟。 只要轻舟行万里,不惜守望逾千年。

好多北往南来客,不拜河流也拜山。 (二) 《观乐山大佛》 作者:周忠斌(现代) 坐断青山誓不休,隔江犹记古嘉州。

摩崖栈道登梯上,拍岸波涛逐浪流。 我佛慈悲修大道,天心厚德解人愁。

海通济世功无极,仁者凌云与乌尤。 (三) 《乐山大佛》 作者:雨中微尘(现代) 临江端坐越千年,慈善情怀万载传。

法相身姿灵宝塔,高僧风范记心田。 任凭日月摩峰顶,惯看烟云过眼前。

愿得佛光长照耀,波平水碧好行船。 (四) 《乐山大佛》 作者:习吉(现代) 层峦叠嶂涌岷江,灵宝塔下崖万丈。

巨佛慧眼谨游者,不畏艰难心自畅。 壁立千仞无欲刚,海纳百川波不扬。

善男信女乐善事,勤劳遵法德高尚。 (五) 《乐山大佛》 作者:奇珍(现代) 三江汇流云水宽,引来弥勒壁上观。

锐目穿水窥暗流,大足镇涛锁凶澜。 岩崖九曲悬栈道,人虫一脉接地天。

雍容山是一尊佛,伟哉佛是一座山。 (六) 《乐山大佛》 作者:李俊德(现代) 邀友凌云游古寺,栖霞弥勒对长河。

抬头八面乌云厚,下脚三江大浪多。 圣地空蒙听法鼓,佛门淡定敬娑罗。

乘船月下躬身拜,夜望峰峦一达摩。

~

初夏蝉鸣美景诗句
答:2.描写乐山风景的散文 乐山之美——滨江路 乐山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许多年来她都是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说起家乡乐山的一大靓丽景色,乐山大佛、峨眉山,自然是旅游好去处。但是坐落在河边的滨江路,也十分值得一看哦。 那姹紫嫣红的花丛中,探头一看,不难发现煞有一番风情。骄傲的鸡冠花傲立...

关于四川的诗句对联
答:乐山佛大金身 花径堂阔诗巨 21.遥看峨眉烟雾缭绕似仙境 近看九寨水波荡漾如龙宫22.峨眉青城山常青 都江九寨水长绿23.秀美峨眉山下睡大佛 奇丽都江堰边落草堂24.峨眉之秀天下仅有 青城之幽中外绝无25.神奇九寨映雄伟峨眉 壮阔都江衬瑰丽青城26.锦绣四川全凭峨眉秀 迷人天府只应青城幽27.九寨沟山水夺冠 峨眉山...

小学五年级作文400字:乐山大佛
答:乐山大佛建于公元713年的唐代,许多的能工巧匠用了90多年才建成。大佛身高71米,相当于22层楼房那么高,大佛的头顶可以放一张桌子,脚背上可以停4辆大卡车,一个脚指甲上就可以站好几个人。难怪人们用:“峨眉天下秀,大佛天下奇。”“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诗句来赞美乐山大佛。随着年龄的...

乐山大佛会被人们怎样赞叹???
答:带领群山来,挺立大江边”的诗句。看这个庞然大物,鬼斧神工,内心充满对神力的顶礼膜拜,对自然的敬畏。佛是一座山,一点不假,在他面前,你感叹的是人的渺小,岁月的短暂,又感叹人的力量、智慧和胆略,还有就是生命与自然的和谐,永恒与腐朽的抗争。乐山大佛不仅大得惊人,其细腻精巧的雕刻技艺也...

有关卧佛的诗句
答:立佛、卧佛、坐佛,穹顶圆身的印度佛殿,宫殿样式的中国佛殿,尖顶方身的泰国佛殿,沉浸在氤氲的烟雨中与缥缈的香火里,和着山水风月、诗词书画、戏曲评弹,禅机仙气……寺院仿佛永远都是这样,就连屋顶的青瓦都澄澈明朗。 微翘的檐角,孤傲地眺望远方,不是将谁等待,亦不是为谁送别。10、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乐山大佛。

关于乐山三江汇流的诗句
答:是指的哪几个 是指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乐山大佛修建于唐代,在四川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的凌云山上屹立千年。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古代石刻弥勒佛坐像。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的岩壁上,依岷江南岸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又名凌云大佛,为弥勒佛坐像。

去乐山大佛作文
答:进入山的大门就让人着迷,美丽极了!它的道路弯弯曲曲,道路很狭窄,旁边有许多柳树,我们坐的巴士转来转去,从远处就能闻到一股花香味。短短的旅途就要结束,一路上我想了很多很多,终于明白了人们为什么用“峨眉天下秀,大佛天下奇。”“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诗句来赞美乐山大佛了。

关于成都的美景诗句(描写成都景色的诗句有哪些)
答:司空曙(题凌云寺)相传乐山大佛的建造最初是为了镇水,古代的乐山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之处,水势相当的凶猛,舟辑至此往往被颠覆。 所以修大佛来保平安。历史上有趣的传说也很多。 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弥勒佛石像。7、雾中之山何嶫崨,天风浩荡吹尘劫,七十二峰森罗列,一百八盘恣攀援”。 《大邑名山歌...

话说乐山之壁津楼
答:大象指乐山大佛,再次说明了官舍、办公的地理位置。 地处两江汇合处的官舍,什么时候建起了楼?眉山苏洵三父子1059年乘船出川路过乐山留下的诗句。有许多信息,苏洵:“系舟长堤下,日夕事南征。”已经有河堤防洪水了。苏轼有写给乐山收税官郭纶“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津在所有的词语解释中,就是渡口的意思...

两幅楹联里的乐山民间传说
答:作者和书者同是一人,即:曾在凌云山参加过“乐山中日书法笔会”,获得好评的书法家万耀宗老先生。仅有十个字的楹联看似简单,可里面掩藏着昔日古嘉州老少皆知的民间传说故事! “竿头须载陆”。意思是说,乐山城那块陆地是被大佛老爷脚下面的水龙,用自己龙宫里的金竹竿顶载着的; “佛足莫临波”。乐山大佛不能“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