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假言命题真假情况?

作者&投稿:汉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存在充分条件关系的命题。

逻辑形式:如果p,那么q;翻译:p→q。

(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存在必要条件关系的命题。

逻辑形式:只有p,才q;翻译:q→p。

(三)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存在充分必要条件关系的命题。

逻辑形式:p当且仅当q。翻译:p=q。

那么同学们在了解了假言命题的分类后,该如何去判断假言命题的真假情况呢?其实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是p和q位置的不同,故我们以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为例,用1代表真,用0代表假,则共有四种情况可供分析,形成如下的表格:

同学们可以发现,表格中给出的真假情况,呈现出如下的规律:

规律一:当p为假或q为真时,p→q恒真。

p→q为真的情况为三种,即p真且q真;p假且q真;p假且q假。即当p为假的时候,无论q是真还是假,p→q都是真的;当q为真的时候,无论p是真还是假,p→q也是恒真。

规律二:当p为真且q为假时,p→q恒假。

p→q为假的情况只有一种,即p真且q假。

考试题目中经常会用到假言命题的真假情况来做题,所以上面的规律大家一定要在理解之后记住。



~

、“哲学就是哲学史”是谁提出的?
答:这个推理显然是不成立的,因为它恰好是与其作为前提的命题相反的。还有一个形式是否定式,也就是说,在前提中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否定它的前件。这就意味着,如果要了解哲学,那么就必须学习哲学史,而不学习哲学史,也就无法了解哲学。这个推理也不成立,因为它是以前提中的命题为预设的。所以,...

人工智能合一算法?
答:为了应用推理规则(比如取式假言推理),推理系统必须能够判断两个表达式何时相同,也就是这两个表达式何时匹配。在命题演算中,这是显而易见的:两个表达式是匹配的当且仅当它们在语句构成上相同。在谓词演算中,表达式中变量的存在使匹配两个语句的过程变得复杂。全称例化允许用定义域中的项来替换全称量化...

我思故我在 什么意思啊
答:至此,似乎整个命题都被一个思前之我给搅乱了阵脚,而这个思前之我又似乎是笛卡尔受先验之我的影响而无意识自己放下的一块绊脚石,除去了思前之我的纠缠,或许笛卡尔的命题就可以实现。思故“我”在,似乎已摆脱了思前之我所引出的矛盾,然而,思一但失去了指向性,后面的那个“我”就显的突兀了。

比较孟子的辩论技巧有何不同?
答:因而,真正从实际出发,不套用某种现成的理论,从中提炼出相关的命题,探索出切合诸子散文自身特点的理论表述,以剖析自己的研究对象,从而做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把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应成为新世纪诸子散文艺术研究者的当务之急;其次,由于《孟子》自身的特殊性,百年中对其散文艺术的研究过多地受到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介入,重...

怎样学好逻辑学,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但逻辑特称量项“有的”却是“至少有一个”的意思。特称判断“这个班有的同学是学英语的”所断定的是:这个班至少存在一个同学是学英语的。那么既可能一部分同学是学英语的,也可能全班同学都是学英语的。因此,当“所有S是P”为真时,我们可以同时断定“有S是P”...

怎样学好逻辑学,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回答: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科学,它侧重于培养和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抓住“理解”、“记忆”、“解题”三个环节,平时下功夫,认真听讲,抓紧复习,反复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水平。下面就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和学习方法和大家讨论。问:为什么有时课上听讲还明白,课下一...

怎样学好逻辑学,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2综合比较记忆法比如:第二章讲述了六种复合判断---联言、选言、假言、负判断、等值判断。这些判断都是由简单判断通过联结项构成的复合判断。这些复合判断的真假都取决于肢判断的真假。这是它们的共性。同时,各种判断又有其特点:联言判断是断定几个情况同时存在的;选言命题是断定几个情况至少有一个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