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术语解释Ⅰ(高分) 名词解释(高分)

作者&投稿:凤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FTP是英文File Transfer Protocol的缩写,意思是文件传输协议。它和HTTP一样都是Internet上广泛使用的协议,用来在两台计算机之间互相传送文件。相比于HTTP,FTP协议要复杂得多。复杂的原因,是因为FTP协议要用到两个TCP连接,一个是命令链路,用来在FTP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传递命令;另一个是数据链路,用来上传或下载数据。

FTP协议有两种工作方式:PORT方式和PASV方式,中文意思为主动式和被动式。

PORT(主动)方式的连接过程是:客户端向服务器的FTP端口(默认是21)发送连接请求,服务器接受连接,建立一条命令链路。当需要传送数据时,客户端在命令链上用PORT命令告诉服务器:“我打开了XXXX端口,你过来连接我”。于是服务器从20端口向客户端的XXXX端口发送连接请求,建立一条数据链路来传送数据。

PASV(被动)方式的连接过程是:客户端向服务器的FTP端口(默认是21)发送连接请求,服务器接受连接,建立一条命令链路。当需要传送数据时,服务器在命令链上用PASV命令告诉客户端:“我打开了XXXX端口,你过来连接我”。于是客户端向服务器的XXXX端口发送连接请求,建立一条数据链路来传送数据。

从上面可以看出,两种方式的命令链路连接方法是一样的,而数据链路的建立方法就完全不同。而FTP的复杂性就在于此。
第二个 : HTTP是什么?
当我们想浏览一个网站的时候,只要在浏览器的地址栏里输入网站的地址就可以了,例如www.microsoft.com,但是在浏览器的地址栏里面出现的却是:http://www.microsoft.com ,你知道为什么会多出一个“http”吗?
一、HTTP协议是什么
我们在浏览器的地址栏里输入的网站地址叫做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就像每家每户都有一个门牌地址一样,每个网页也都有一个Internet地址。当你在浏览器的地址框中输入一个URL或是单击一个超级链接时,URL就确定了要浏览的地址。浏览器通过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将Web服务器上站点的网页代码提取出来,并翻译成漂亮的网页。因此,在我们认识HTTP之前,有必要先弄清楚URL的组成,例如:http://www.microsoft.com/china/index.htm。它的含义如下:
1. http://:代表超文本传输协议,通知microsoft.com服务器显示Web页,通常不用输入;
2. www:代表一个Web(万维网)服务器;
3. Microsoft.com/:这是装有网页的服务器的域名,或站点服务器的名称;
4. China/:为该服务器上的子目录,就好像我们的文件夹;
5. Index.htm:index.htm是文件夹中的一个HTML文件(网页)。
我们知道,Internet的基本协议是TCP/IP协议,然而在TCP/IP模型最上层的是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它包含所有高层的协议。高层协议有:文件传输协议FTP、电子邮件传输协议SMTP、域名系统服务DNS、网络新闻传输协议NNTP和HTTP协议等。
HTTP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是用于从WWW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送协议。它可以使浏览器更加高效,使网络传输减少。它不仅保证计算机正确快速地传输超文本文档,还确定传输文档中的哪一部分,以及哪部分内容首先显示(如文本先于图形)等。这就是你为什么在浏览器中看到的网页地址都是以http://开头的原因。
自WWW诞生以来,一个多姿多彩的资讯和虚拟的世界便出现在我们眼前,可是我们怎么能够更加容易地找到我们需要的资讯呢?当决定使用超文本作为WWW文档的标准格式后,于是在1990年,科学家们立即制定了能够快速查找这些超文本文档的协议,即HTTP协议。经过几年的使用与发展,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扩展,目前在WWW中使用的是HTTP/1.0的第六版。

二、HTTP是怎样工作的
既然我们明白了URL的构成,那么HTTP是怎么工作呢?我们接下来就要讨论这个问题。
由于HTTP协议是基于请求/响应范式的(相当于客户机/服务器)。一个客户机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后,发送一个请求给服务器,请求方式的格式为:统一资源标识符(URL)、协议版本号,后边是MIME信息包括请求修饰符、客户机信息和可能的内容。服务器接到请求后,给予相应的响应信息,其格式为一个状态行,包括信息的协议版本号、一个成功或错误的代码,后边是MIME信息包括服务器信息、实体信息和可能的内容。
许多HTTP通讯是由一个用户代理初始化的并且包括一个申请在源服务器上资源的请求。最简单的情况可能是在用户代理和服务器之间通过一个单独的连接来完成。在Internet上,HTTP通讯通常发生在TCP/IP连接之上。缺省端口是TCP 80,但其它的端口也是可用的。但这并不预示着HTTP协议在Internet或其它网络的其它协议之上才能完成。HTTP只预示着一个可靠的传输。
这个过程就好像我们打电话订货一样,我们可以打电话给商家,告诉他我们需要什么规格的商品,然后商家再告诉我们什么商品有货,什么商品缺货。这些,我们是通过电话线用电话联系(HTTP是通过TCP/IP),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传真,只要商家那边也有传真。
以上简要介绍了HTTP协议的宏观运作方式,下面介绍一下HTTP协议的内部操作过程。
在WWW中,“客户”与“服务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存在于一个特定的连接期间,即在某个连接中的客户在另一个连接中可能作为服务器。基于HTTP协议的客户/服务器模式的信息交换过程,它分四个过程:建立连接、发送请求信息、发送响应信息、关闭连接。这就好像上面的例子,我们电话订货的全过程。
其实简单说就是任何服务器除了包括HTML文件以外,还有一个HTTP驻留程序,用于响应用户请求。你的浏览器是HTTP客户,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当浏览器中输入了一个开始文件或点击了一个超级链接时,浏览器就向服务器发送了HTTP请求,此请求被送往由IP地址指定的URL。驻留程序接收到请求,在进行必要的操作后回送所要求的文件。在这一过程中,在网络上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已经被分成一个或多个数据包(packet),每个数据包包括:要传送的数据;控制信息,即告诉网络怎样处理数据包。TCP/IP决定了每个数据包的格式。如果事先不告诉你,你可能不会知道信息被分成用于传输和再重新组合起来的许多小块。
也就是说商家除了拥有商品之外,它也有一个职员在接听你的电话,当你打电话的时候,你的声音转换成各种复杂的数据,通过电话线传输到对方的电话机,对方的电话机又把各种复杂的数据转换成声音,使得对方商家的职员能够明白你的请求。这个过程你不需要明白声音是怎么转换成复杂的数据的。

TCP/IP的通讯协议
这部分简要介绍一下TCP/IP的内部结构,为讨论与互联网有关的安全问题打下基础。TCP/IP协议组之所以流行,部分原因是因为它可以用在各种各样的信道和底层协议(例如T1和X.25、以太网以及RS-232串行接口)之上。确切地说,TCP/IP协议是一组包括TCP协议和IP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协议和其他一些协议的协议组。
TCP/IP整体构架概述

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的7层抽象的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这7层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路层、传输层、话路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这4层分别为:

应用层: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

传输层:在此层中,它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服务,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TCP和UDP给数据包加入传输数据并把它传输到下一层中,这一层负责传送数据,并且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收。

互连网络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如网际协议(IP)。

网络接口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如Ethernet、Serial Line等)来传送数据。

TCP/IP中的协议

以下简单介绍TCP/IP中的协议都具备什么样的功能,都是如何工作的:

1. IP

网际协议IP是TCP/IP的心脏,也是网络层中最重要的协议。

IP层接收由更低层(网络接口层例如以太网设备驱动程序)发来的数据包,并把该数据包发送到更高层---TCP或UDP层;相反,IP层也把从TCP或UDP层接收来的数据包传送到更低层。IP数据包是不可靠的,因为IP并没有做任何事情来确认数据包是按顺序发送的或者没有被破坏。IP数据包中含有发送它的主机的地址(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机的地址(目的地址)。

高层的TCP和UDP服务在接收数据包时,通常假设包中的源地址是有效的。也可以这样说,IP地址形成了许多服务的认证基础,这些服务相信数据包是从一个有效的主机发送来的。IP确认包含一个选项,叫作IP source routing,可以用来指定一条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间的直接路径。对于一些TCP和UDP的服务来说,使用了该选项的IP包好象是从路径上的最后一个系统传递过来的,而不是来自于它的真实地点。这个选项是为了测试而存在的,说明了它可以被用来欺骗系统来进行平常是被禁止的连接。那么,许多依靠IP源地址做确认的服务将产生问题并且会被非法入侵。

2. TCP

如果IP数据包中有已经封好的TCP数据包,那么IP将把它们向‘上’传送到TCP层。TCP将包排序并进行错误检查,同时实现虚电路间的连接。TCP数据包中包括序号和确认,所以未按照顺序收到的包可以被排序,而损坏的包可以被重传。

TCP将它的信息送到更高层的应用程序,例如Telnet的服务程序和客户程序。应用程序轮流将信息送回TCP层,TCP层便将它们向下传送到IP层,设备驱动程序和物理介质,最后到接收方。

面向连接的服务(例如Telnet、FTP、rlogin、X Windows和SMTP)需要高度的可靠性,所以它们使用了TCP。DNS在某些情况下使用TCP(发送和接收域名数据库),但使用UDP传送有关单个主机的信息。

3.UDP

UDP与TCP位于同一层,但对于数据包的顺序错误或重发。因此,UDP不被应用于那些使用虚电路的面向连接的服务,UDP主要用于那些面向查询---应答的服务,例如NFS。相对于FTP或Telnet,这些服务需要交换的信息量较小。使用UDP的服务包括NTP(网落时间协议)和DNS(DNS也使用TCP)。

欺骗UDP包比欺骗TCP包更容易,因为UDP没有建立初始化连接(也可以称为握手)(因为在两个系统间没有虚电路),也就是说,与UDP相关的服务面临着更大的危险。

4.ICMP

ICMP与IP位于同一层,它被用来传送IP的的控制信息。它主要是用来提供有关通向目的地址的路径信息。ICMP的‘Redirect’信息通知主机通向其他系统的更准确的路径,而‘Unreachable’信息则指出路径有问题。另外,如果路径不可用了,ICMP可以使TCP连接‘体面地’终止。PING是最常用的基于ICMP的服务。

5. TCP和UDP的端口结构

TCP和UDP服务通常有一个客户/服务器的关系,例如,一个Telnet服务进程开始在系统上处于空闲状态,等待着连接。用户使用Telnet客户程序与服务进程建立一个连接。客户程序向服务进程写入信息,服务进程读出信息并发出响应,客户程序读出响应并向用户报告。因而,这个连接是双工的,可以用来进行读写。

两个系统间的多重Telnet连接是如何相互确认并协调一致呢?TCP或UDP连接唯一地使用每个信息中的如下四项进行确认:

源IP地址---发送包的IP地址。

目的IP地址---接收包的IP地址。

源端口---源系统上的连接的端口。

目的端口---目的系统上的连接的端口。

端口是一个软件结构,被客户程序或服务进程用来发送和接收信息。一个端口对应一个16比特的数。服务进程通常使用一个固定的端口,例如,SMTP使用25、Xwindows使用6000。这些端口号是‘广为人知’的,因为在建立与特定的主机或服务的连接时,需要这些地址和目的地址进行通讯。

什么是DNS?
这次教你一个对上网蛮重要的东西,它叫DNS(Domain Name System)。呵呵,光看名字就有点莫名其妙是吧?其实,DNS的作用和我们电话的114查号台一样,它的作用就是把域名和IP地址联系在一起。事实上,每一个网站在网络上的识别标志是我们平常听到的IP地址,而不是什么www.sohu.com之类的域名,但因为IP地址为纯数字的,很难记,所以就有专业的服务器将一个个域名和特定的服务器的IP地址联起来,这样,在我们上网查找网页的时候,就可以输入容易记忆的域名了。

DNS的由来

你可能会很奇怪,为什么需要DNS这样一种东西?为什么不一开始就使用文字形式的网络地址。其实这里有个“历史遗留问题”。在早起的网络世界里,每台电脑都只用IP地址来表示,那时的电脑主机很少,所以记忆起来也不难。不久,仅仅用脑子和纸笔记忆这些IP地址就太麻烦了,于是一些UNIX(一种操作系统,主要用于服务器)的使用者就建立一个hosts对应表(这个我后面再解释),将IP地址和主机名称对应起来。这样,用户只需输入电脑名字就可以代替IP来进行沟通了。

DNS时如何工组的

DNS使用的时阶层式工作方式,很像电脑的目录树结构,在最高层是根目录,然后下面分为很多子目录,子目录里面还有子目录(什么,不懂什么是目录树?按住有windows徽标的那个键,然后按R,输入cmd,在打开的那个黑色的屏幕里输入tree,看看吧,这个就是目录树)。例如,yahoo.com.cn这个网站,这个域名可不是凭空来的,而是从com.cn分配下来的,com.cn又是从cn分配而来的,猜猜.cn是从哪里来的?告诉你,是从“.”来的,这个就是“根域”(root domain)。根域是域名的最高层,而“.”这层是由INIC(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互联网信息中心)所管理。全世界的域名就是这样,一层一层的解释,我们的电脑就是通过问掌管不同域的DNS服务器,从而最终得到这个网站的IP地址。而平常我们不输“yahoo.com.cn.”是我们可以省略“.”。(世界上有很多主干DNS服务器,其中最重要的是13台路由服务器。如果路由服务器无法正常运行,那么INTENET就会陷入瘫痪。这13台服务器的名字分别为“A”至“M”,其中10台设置在美国,另外各有一台设置在英国、瑞典和日本。

DNS:
英文原义:Domain Name Server
中文释义:域名解析系统
注解:简单地说,该协议主要负责将域名转换成网络可以识别的IP地址,比如将www.ccidnet.com.cn转换成221.122.32.15,域名和IP地址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因为访问网站的时候,最终都是转换成IP地址进行访问的,如果直接设置DNS服务器那么可以提高网络的访问速度,而且可以保证访问的正确性。
应 用:在Windows中要使用DNS协议,只要设置相应的DNS服务器地址即可。具体的方法同IP地址的设置:比如在Windows XP中,首先,打开“本地连接”属性窗口,在“常规”选项卡中双击“Internet协议(TCP/IP)”;然后在打开的属性窗口中,选中“使用下面的IP地址”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默认网关,选中“使用下面的DNS服务器地址”,在首选DNS服务器和备用DNS服务器中输入相应的DNS服务器地址;最后,连续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IP:
英文原义:IP Datagram over the SMDS Service
中文释义:基于SMDS服务的IP数据报
注解:SMDS即多兆位数据交换服务,是基于城域网MAN协议的包交换公共数据网络,它和ATM一样都是同类高速包交换协议。SMDS设备和用户设备之间的接口协议为SIP,SIP是基于IEEE802.6定义的分布式队列双总线(DQDB)标准的协议。

TCP:
英文原义:ISO Transport Service on top of the TCP
中文释义:基于TCP的ISO传输层服务
注解:由于OSI协议更为广泛实现和使用,与TCP/IP互操作的需求增加了。因特网IETF正在形成互操作的战略。RFC1006提供了一种互操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中TCP/IP模仿TCP0以支持OSI应用。期望运行OSI面向连接应用的主机在此模式中,应当使用RFC1006所描述的程序。将来,IAB期望因特网的主要部分可以同时支持TCP/IP和OSI的网络和网际协议,因而有可能通过因特网,使用全部OSI协议栈运行OSI应用。

FTP:
英文原义:File Transfer Protocol
中文释义:(RFC-959)文件传输协议
注解: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网络协议之一,也是Internet中使用最多的文件传输协议。主要用于在两台计算机之间实现文件的上传与下载,其中一台计算机作为FTP的客户端,另一台作为FTP的服务器端。通过FTP协议可以上传、下载几乎所有的文件类型,比如TXT、EXE、DOC、MP3、ZIP、RAR等等。
应 用:在实际应用中,FTP不仅可以作为网络文件下载的主要格式,还可以作为单独的命令来使用。比如我们在下MP3的时候,经常遇到ftp://www.xxx.com/1.mp3,其中,ftp://表示文件传输格式,www.xxx.com表示远程计算机域名,1.mp3就是要下载的文件。另外,在Windows中还集成了ftp命令,比如在Windows XP的“命令提示符”中键入“ftp www.xxx.com”,就可以打开www.xxx.com远程计算机,具体的命令参数可以键入“ftp/?”。

HTTP:
英文原义: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中文释义:超文本传输协议
注解:该协议主要用于从WWW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

DNS,简单地说,就是Domain Name System,翻成中文就是“域名系统”。
它的作用:DNS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常用的系统,主要的功能就是将人易于记忆的Domain Name与人不容易记忆的IP Address作转换。而上面执行DNS服务的这台网络主机,就可以称之为DNS Server。基本上,通常我们都认为DNS只是将Domain Name转换成IP Address,然后再使用所查到的IP Address去连接(俗称“正向解析”)。事实上,将IP Address转换成Domain Name的功能也是相当常使用到的,当login到一台Unix工作站时,工作站就会去做反查,找出你是从哪个地方连线进来的(俗称“逆向解析”)。
DNS后缀:为客户端计算机配置主 DNS 后缀
1.
在“控制面板”中,打开“系统”。

2.
单击“计算机名”选项卡。

此选项卡显示计算机名、所属的工作组或域以及计算机的简要描述。

3.
单击“更改”,然后单击“其他”。

4.
在“DNS 后缀和 NetBIOS 计算机名”中,执行以下操作:

对于“此计算机的主 DNS 后缀”,在完成其完全合格的域名 (FQDN) 后,指定要附加到该计算机名的 DNS 后缀。

5.
应用这些更改之后,重新启动计算机以便用新的 DNS 域名初始化。

6.
如果先前已经安装并已将计算机配置为 DNS 服务器,请验证是否已更新区域授权记录。
ip
所谓I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的一个32bit地址。

按照TCP/I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协议)协议规定,IP地址用二进制来表示,每个IP地址长32bit,比特换算成字节,就是4个字节。例如一个采用二进制形式的IP地址是“00001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这么长的地址,人们处理起来也太费劲了。为了方便人们的使用,IP地址经常被写成十进制的形式,中间使用符号“.”分开不同的字节。于是,上面的IP地址可以表示为“10.0.0.1”。IP地址的这种表示法叫做“点分十进制表示法”,这显然比1和0容易记忆得多。

有人会以为,一台计算机只能有一个IP地址,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可以指定一台计算机具有多个IP地址,因此在访问互联网时,不要以为一个IP地址就是一台计算机;另外,通过特定的技术,也可以使多台服务器共用一个IP地址,这些服务器在用户看起来就像一台主机似的。

如何分配IP地址

TCP/IP协议需要针对不同的网络进行不同的设置,且每个节点一般需要一个“IP地址”、一个“子网掩码”、一个“默认网关”。不过,可以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给客户端自动分配一个IP地址,避免了出错,也简化了TCP/IP协议的设置。

那么,局域网怎么分配IP地址呢?互联网上的IP地址统一由一个叫“IANA”(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互联网网络号分配机构)的组织来管理。
TCP
网络协议(Protocol)是一种特殊的软件,是计算机网络实现其功能的最基本机制。网络协议的本质是规则,即各种硬件和软件必须遵循的共同守则。网络协议并不是一套单独的软件,它融合于其他所有的软件系统中,因此可以说,协议在网络中无所不在。网络协议遍及OSI通信模型的各个层次,从我们非常熟悉的TCP/IP、HTTP、FTP协议,到OSPF、IGP等协议,有上千种之多。对于普通用户而

言,不需要关心太多的底层通信协议,只需要了解其通信原理即可。在实际管理中,底层通信协议一般会自动工作,不需要人工干预。但是对于第三层以上的协议,就经常需要人工干预了,比如TCP/IP协议就需要人工配置它才能正常工作。

局域网常用的三种通信协议分别是TCP/IP协议、NetBEUI协议和IPX/SPX协议。 TCP/IP协议毫无疑问是这三大协议中最重要的一个,作为互联网的基础协议,没有它就根本不可能上网,任何和互联网有关的操作都离不开TCP/IP协议。不过TCP/IP协议也是这三大协议中配置起来最麻烦的一个,单机上网还好,而通过局域网访问互联网的话,就要详细设置IP地址,网关,子网掩码,DNS服务器等参数。

TCP/IP尽管是目前最流行的网络协议,但TCP/IP协议在局域网中的通信效率并不高,使用它在浏览“网上邻居”中的计算机时,经常会出现不能正常浏览的现象。此时安装NetBEUI协议就会解决这个问题。

NetBEUI即NetBios Enhanced User Interface ,或NetBios增强用户接口。它是NetBIOS协议的增强版本,曾被许多操作系统采用,例如Windows for Workgroup、Win 9x系列、Windows NT等。NETBEUI协议在许多情形下很有用,是WINDOWS98之前的操作系统的缺省协议。NetBEUI协议是一种短小精悍、通信效率高的广播型协议,安装后不需要进行设置,特别适合于在“网络邻居”传送数据。所以建议除了TCP/IP协议之外,小型局域网的计算机也可以安上NetBEUI协议。另外还有一点要注意,如果一台只装了TCP/IP协议的WINDOWS98机器要想加入到WINNT域,也必须安装NetBEUI协议。

IPX/SPX协议本来就是Novell开发的专用于NetWare网络中的协议,但是现在也非常常用--大部分可以联机的游戏都支持IPX/SPX协议,比如星际争霸,反恐精英等等。虽然这些游戏通过TCP/IP协议也能联机,但显然还是通过IPX/SPX协议更省事,因为根本不需要任何设置。除此之外,IPX/SPX协议在局域网络中的用途似乎并不是很大,如果确定不在局域网中联机玩游戏,那么这个协议可有可无。
FTP
FTP的作用

正如其名所示:FTP的主要作用,就是让用户连接上一个远程计算机(这些计算机上运行着FTP服务器程序)察看远程计算机有哪些文件,然后把文件从远程计算机上拷到本地计算机,或把本地计算机的文件送到远程计算机去。

FTP工作原理

拿下传文件为例,当你启动FTP从远程计算机拷贝文件时,你事实上启动了两个程序:一个本地机上的FTP客户程序:它向FTP服务器提出拷贝文件的请求。另一个是启动在远程计算机的上的FTP服务器程序,它响应你的请求把你指定的文件传送到你的计算机中。FTP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方式,用户端要在自己的本地计算机上安装FTP客户程序。FTP客户程序有字符界面和图形界面两种。字符界面的FTP的命令复杂、繁多。图形界面的FTP客户程序,操作上要简洁方便的多。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即超文本传输协议。是WWW浏览器和WWW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通讯协议。HTTP协议是基于TCP/IP之上的协议,什么是FTP呢?FTP 是 TCP/IP 协议组中的协议之一,是英文File Transfer Protocol的缩写。该协议是Internet文件传送的基础,它由一系列规格说明文档组成,目标是提高文件的共享性,提供非直接使用远程计算机,使存储介质对用户透明和可靠高效地传送数据。简单的说,FTP就是完成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拷贝,从远程计算机拷贝文件至自己的计算机上,称之为“下载(download)”文件。若将文件从自己计算机中拷贝至远程计算机上,则称之为“上载(upload)”文件。在TCP/IP协议中,FTP标准命令TCP端口号为21,Port方式数据端口为20。FTP协议的任务是从一台计算机将文件传送到另一台计算机,它与这两台计算机所处的位置、联接的方式、甚至是是否使用相同的操作系统无关。假设两台计算机通过ftp协议对话,并且能访问Internet, 你可以用ftp命令来传输文件。每种操作系统使用上有某一些细微差别,但是每种协议基本的命令结构是相同的。
FTP的传输有两种方式:ASCII传输模式和二进制数据传输模式。
1.ASCII传输方式:假定用户正在拷贝的文件包含的简单ASCII码文本,如果在远程机器上运行的不是UNIX,当文件传输时ftp通常会自动地调整文件的内容以便于把文件解释成另外那台计算机存储文本文件的格式。
但是常常有这样的情况,用户正在传输的文件包含的不是文本文件,它们可能是程序,数据库,字处理文件或者压缩文件(尽管字处理文件包含的大部分是文本,其中也包含有指示页尺寸,字库等信息的非打印字符)。在拷贝任何非文本文件之前,用binary 命令告诉ftp逐字拷贝,不要对这些文件进行处理,这也是下面要讲的二进制传输。
2.二进制传输模式:在二进制传输中,保存文件的位序,以便原始和拷贝的是逐位一一对应的。即使目的地机器上包含位序列的文件是没意义的。例如,macintosh以二进制方式传送可执行文件到Windows系统,在对方系统上,此文件不能执行。
如果你在ASCII方式下传输二进制文件,即使不需要也仍会转译。这会使传输稍微变慢 ,也会损坏数据,使文件变得不能用。(在大多数计算机上,ASCII方式一般假设每一字符的第一有效位无意义,因为ASCII字符组合不使用它。如果你传输二进制文件,所有的位都是重要的。)如果你知道这两台机器是同样的,则二进制方式对文本文件和数据文件都是有效的。
5. FTP的工作方式
FTP支持两种模式,一种方式叫做Standard (也就是 PORT方式,主动方式),一种是 Passive (也就是PASV,被动方式)。 Standard模式 FTP的客户端发送 PORT 命令到FTP服务器。Passive模式FTP的客户端发送 PASV命令到 FTP Server。
下面介绍一个这两种方式的工作原理:
Port模式FTP 客户端首先和FTP服务器的TCP 21端口建立连接,通过这个通道发送命令,客户端需要接收数据的时候在这个通道上发送PORT命令。 PORT命令包含了客户端用什么端口接收数据。在传送数据的时候,服务器端通过自己的TCP 20端口连接至客户端的指定端口发送数据。 FTP server必须和客户端建立一个新的连接用来传送数据。
Passive模式在建立控制通道的时候和Standard模式类似,但建立连接后发送的不是Port命令,而是Pasv命令。FTP服务器收到Pasv命令后,随机打开一个高端端口(端口号大于1024)并且通知客户端在这个端口上传送数据的请求,客户端连接FTP服务器此端口,然后FTP服务器将通过这个端口进行数据的传送,这个时候FTP server不再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和客户端之间的连接。
很多防火墙在设置的时候都是不允许接受外部发起的连接的,所以许多位于防火墙后或内网的FTP服务器不支持PASV模式,因为客户端无法穿过防火墙打开FTP服务器的高端端口;而许多内网的客户端不能用PORT模式登陆FTP服务器,因为从服务器的TCP 20无法和内部网络的客户端建立一个新的连接,造成无法工作.

如果你要是不知道怎么用ftp下东西,那很好解决,只要是下一个ftp的软件,比如flashfxp,ultraftp等等软件,里面输入地址直接下载就是了。
如果你要是想建一个ftp的站点,你就要自己做软件配置用server-u或者其他的软件直接设置一下就可以
HTTP
WWW的核心——HTTP协议

众所周知,Internet的基本协议是TCP/IP协议,目前广泛采用的FTP、Archie Gopher等是建立在TCP/IP协议之上的应用层协议,不同的协议对应着不同的应用。<BR> WWW服务器使用的主要协议是HTTP协议,即超文体传输协议。由于HTTP协议支持的服务不限于WWW,还可以是其它服务,因而HTTP协议允许用户在统一的界面下,采用不同的协议访问不同的服务,如FTP、Archie、SMTP、NNTP等。另外,HTTP协议还可用于名字服务器和分布式对象管理。

2.1 HTTP协议简介
HTTP是一个属于应用层的面向对象的协议,由于其简捷、快速的方式,适用于分布式超媒体信息系统。它于1990年提出,经过几年的使用与发展,得到不断地完善和扩展。目前在WWW中使用的是HTTP/1.0的第六版,HTTP/1.1的规范化工作正在进行之中,而且HTTP-NG(Next Generation of HTTP)的建议已经提出。
HTTP协议的主要特点可概括如下:
1.支持客户/服务器模式。
2.简单快速:客户向服务器请求服务时,只需传送请求方法和路径。请求方法常用的有GET、HEAD、POST。每种方法规定了客户与服务器联系的类型不同。
由于HTTP协议简单,使得HTTP服务器的程序规模小,因而通信速度很快。
3.灵活:HTTP允许传输任意类型的数据对象。正在传输的类型由Content-Type加以标记。
4.无连接:无连接的含义是限制每次连接只处理一个请求。服务器处理完客户的请求,并收到客户的应答后,即断开连接。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节省传输时间。
5.无状态:HTTP协议是无状态协议。无状态是指协议对于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力。缺少状态意味着如果后续处理需要前面的信息,则它必须重传,这样可能导致每次连接传送的数据量增大。另一方面,在服务器不需要先前信息时它的应答就较快。

2.2 HTTP协议的几个重要概念
1.连接(Connection):一个传输层的实际环流,它是建立在两个相互通讯的应用程序之间。
2.消息(Message):HTTP通讯的基本单位,包括一个结构化的八元组序列并通过连接传输。
3.请求(Request):一个从客户端到服务器的请求信息包括应用于资源的方法、资源的标识符和协议的版本号
4.响应(Response):一个从服务器返回的信息包括HTTP协议的版本号、请求的状态(例如“成功”或“没找到”)和文档的MIME类型。
5.资源(Resource):由URI标识的网络数据对象或服务。
6.实体(Entity):数据资源或来自服务资源的回映的一种特殊表示方法,它可能被包围在一个请求或响应信息中。一个实体包括实体头信息和实体的本身内容。
7.客户机(Client):一个为发送请求目的而建立连接的应用程序。
8.用户代理(User agent):初始化一个请求的客户机。它们是浏览器、编辑器或其它用户工具。
9.服务器(Server):一个接受连接并对请求返回信息的应用程序。
10.源服务器(Origin server):是一个给定资源可以在其上驻留或被创建的服务器。
11.代理(Proxy):一个中间程序,它可以充当一个服务器,也可以充当一个客户机,为其它客户机建立请求。请求是通过可能的翻译在内部或经过传递到其它的服务器中。一个代理在发送请求信息之前,必须解释并且如果可能重写它。
代理经常作为通过防火墙的客户机端的门户,代理还可以作为一个帮助应用来通过协议处理没有被用户代理完成的请求。
12.网关(Gateway):一个作为其它服务器中间媒介的服务器。与代理不同的是,网关接受请求就好象对被请求的资源来说它就是源服务器;发出请求的客户机并没有意识到它在同网关打交道。
网关经常作为通过防火墙的服务器端的门户,网关还可以作为一个协议翻译器以便存取那些存储在非HTTP系统中的资源。
13.通道(Tunnel):是作为两个连接中继的中介程序。一旦激活,通道便被认为不属于HTTP通讯,尽管通道可能是被一个HTTP请求初始化的。当被中继的连接两端关闭时,通道便消失。当一个门户(Portal)必须存在或中介(Intermediary)不能解释中继的通讯时通道被经常使用。
14.缓存(Cache):反应信息的局域存储。

2.3 HTTP协议的运作方式
HTTP协议是基于请求/响应范式的。一个客户机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后,发送一个请求给服务器,请求方式的格式为,统一资源标识符、协议版本号,后边是MIME信息包括请求修饰符、客户机信息和可能的内容。服务器接到请求后,给予相应的响应信息,其格式为一个状态行包括信息的协议版本号、一个成功或错误的代码,后边是MIME信息包括服务器信息、实体信息和可能的内容。
许多HTTP通讯是由一个用户代理初始化的并且包括一个申请在源服务器上资源的请求。最简单的情况可能是在用户代理(UA)和源服务器(O)之间通过一个单独的连接来完成(见图2-1)。
图2-1
当一个或多个中介出现在请求/响应链中时,情况就变得复杂一些。中介由三种:代理(Proxy)、网关(Gateway)和通道(Tunnel)。一个代理根据URI的绝对格式来接受请求,重写全部或部分消息,通过URI的标识把已格式化过的请求发送到服务器。网关是一个接收代理,作为一些其它服务器的上层,并且如果必须的话,可以把请求翻译给下层的服务器协议。一个通道作为不改变消息的两个连接之间的中继点。当通讯需要通过一个中介(例如:防火墙等)或者是中介不能识别消息的内容时,通道经常被使用。 图2-2
上面的图2-2表明了在用户代理(UA)和源服务器(O)之间有三个中介(A,B和C)。一个通过整个链的请求或响应消息必须经过四个连接段。这个区别是重要的,因为一些HTTP通讯选择可能应用于最近的连接、没有通道的邻居,应用于链的终点或应用于沿链的所有连接。尽管图2-2是线性的,每个参与者都可能从事多重的、并发的通讯。例如,B可能从许多客户机接收请求而不通过A,并且/或者不通过C把请求送到A,在同时它还可能处理A的请求。
任何针对不作为通道的汇聚可能为处理请求启用一个内部缓存。缓存的效果是请求/响应链被缩短,条件是沿链的参与者之一具有一个缓存的响应作用于那个请求。下图说明结果链,其条件是针对一个未被UA或A加缓存的请求,B有一个经过C来自O的一个前期响应的缓存拷贝。
图2-3
在Internet上,HTTP通讯通常发生在TCP/IP连接之上。缺省端口是TCP 80,但其它的端口也是可用的。但这并不预示着HTTP协议在Internet或其它网络的其它协议之上才能完成。HTTP只预示着一个可靠的传输。
以上简要介绍了HTTP协议的宏观运作方式,下面介绍一下HTTP协议的内部操作过程。
首先,简单介绍基于HTTP协议的客户/服务器模式的信息交换过程,如图2-4所示,它分四个过程,建立连接、发送请求信息、发送响应信息、关闭连接。
图2-4
在WWW中,“客户”与“服务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存在于一个特定的连接期间,即在某个连接中的客户在另一个连接中可能作为服务器。WWW服务器运行时,一直在TCP80端口(WWW的缺省端口)监听,等待连接的出现。
下面,讨论HTTP协议下客户/服务器模式中信息交换的实现。 1.建立连接 连接的建立是通过申请套接字(Socket)实现的。客户打开一个套接字并把它约束在一个端口上,如果成功,就相当于建立了一个虚拟文件。以后就可以在该虚拟文件上写数据并通过网络向外传送。
2.发送请求
打开一个连接后,客户机把请求消息送到服务器的停留端口上,完成提出请求动作。
HTTP/1.0 请求消息的格式为:
请求消息=请求行(通用信息|请求头|实体头) CRLF[实体内容]
请求 行=方法 请求URL HTTP版本号 CRLF
方 法=GET|HEAD|POST|扩展方法
U R L=协议名称+宿主名+目录与文件名
请求行中的方法描述指定资源中应该执行的动作,常用的方法有GET、HEAD和POST。不同的请求对象对应GET的结果是不同的,对应关系如下:
对象 GET的结果
文件 文件的内容
程序 该程序的执行结果
数据库查询 查询结果
HEAD——要求服务器查找某对象的元信息,而不是对象本身。
POST——从客户机向服务器传送数据,在要求服务器和CGI做进一步处理时会用到POST方法。POST主要用于发送HTML文本中FORM的内容,让CGI程序处理。
一个请求的例子为:
GET http://networking.zju.edu.cn/zju/index.htm HTTP/1.0
头信息又称为元信息,即信息的信息,利用元信息可以实现有条件的请求或应答 。
请求头——告诉服务器怎样解释本次请求,主要包括用户可以接受的数据类型、压缩方法和语言等。
实体头——实体信息类型、长度、压缩方法、最后一次修改时间、数据有效期等。
实体——请求或应答对象本身。
3.发送响应
服务器在处理完客户的请求之后,要向客户机发送响应消息。
HTTP/1.0的响应消息格式如下:
响应消息=状态行(通用信息头|响应头|实体头) CRLF 〔实体内容〕
状 态 行=HTTP版本号 状态码 原因叙述
状态码表示响应类型
1×× 保留
2×× 表示请求成功地接收
3×× 为完成请求客户需进一步细化请求
4×× 客户错误
5×× 服务器错误
响应头的信息包括:服务程序名,通知客户请求的URL需要认证,请求的资源何时能使用。
4.关闭连接
客户和服务器双方都可以通过关闭套接字来结束TCP/IP对话

网络词汇大全
AAL(ATM适配层):标准协议的一个集合,用于适配用户业务。AAL分为会聚子层(CS)和拆装子层(SCR)。AAL有4种协议类型:AAL1、AAL2、AAL3/AAL4和AAL5分别支持各种AAL业务类型。

AAL1(ATM适配层1):AAL1向用户提供恒定比特率的数据传送能力、并提供定时信息和结构信息的能力。在必要时还能提供一定的纠错能力和报错的能力。AAL1支持A类业务。

AAL2 (ATM适配层2):AAL2用于支持可变比特率的面向连接业务。并同时传送业务时钟信息

AAL3/4 (ATM适配层3/4):AAL3/4既支持无连接的也支持面向连接链路,但主要用于在ATM网络上传输SMDS数据包。

AAL5(ATM适配层5):AAL5支持面向连接的、VBR业务,它主要用于ATM网及LANE上传输标准的IP业务。AAL5采用了SEAL技术,并且是目前AAL推荐中最简单的一个。AAL5提供低带宽开销和更为简单的处理需求以获得简化的带宽性能和错误恢复能力。

AARP(AppleTalk地址解析协议):把数据链路地址映射成网络地址的AppleTalk协议栈中的协议。

Access list(访问表):由路由器保存,防止具有某一IP地址的数据包进/出路由器某一特殊的接口。

Access server(接入服务器):一般放在PSTN与INTERNET之间,通过网络和终端仿真软件把异步设备连接到某一局域网或广域网上的通信处理器。

Active hub(有源集线器):放大局域网传输信号的多端口设备。

Address mask(地址掩码):用于描述地址的哪一部分是指网络或子网,哪一部分是指主机的比特组合。有时简称为掩码。

Address resolution(地址解析):通常指解决计算机寻址方式之间差别的方法。地址解析通常指把网络层(第三层)地址映射成数据链路层(第二层)地址的方法。

Administrative distance (管理位距):路由选择信息源的可信度的级别。数值越高,可信度级别越低。

ANSI(美国国家标准协会):由公司、政府和其它成员组成的自愿组织。它们协商与标准有关的活动,审议美国国家标准,并努力提高美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地位。此外,ANSI使有关通信和网络方面的国际标准和美国标准得到发展。ANSI是IEC和ISO的成员之一。

API(应用程序接口):即函数调用规则说明,它定义了一个与服务器的接口。

AppleTalk(苹果计算机公司设计出来的通信协议系列):目前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早期的版本,支持只有一个网络号和只在一个地区的单个物理网络。第二个阶段是比较新的版本,支持单个物理网路上的多个逻辑网并允许网络分布在不止一个地区。

ARP(地址解析协议):把IP地址映射到MAC地址的因特网协议。定义在RFC826中。

ASBR(自主系统边界路由器):ASBR位于OSPF自主系统和非OSPF网络之间。ASBRs可以运行OSPF和另一路由选择协议(如RIP)。ASBR必须处于非存根OSPF区域中。

ATM(异步传输模式):信元中继的国际标准,在ATM中,各种服务类型(例如语音、视频或树据)都以固定长度(53字节)信元的形式进行传送。固定长度的信元使得可以在硬件中对信元进行处理,从而减少了通过延迟。ATM的设计应能利用高速传输介质如E3,SONET 和T3。

AUI(连接单元接口):MAU和NIC(网络接口卡)之间的IEEE 802.3接口。AUI这一名词也可以指后面板端口(AUI电缆连接在它上面)。

Autonomous system(自主系统):在共享一公共路由选择策略公共管理下的网络集合。自主系统按区域细分,一个自主系统必须由LANA分配一个独特的16比特号码。

Backbone cabling(主干电缆):提供配线室之间、配线室与POP之间以及同一局域网大楼之间的相互连接的电缆。

Back off(退避):发生冲突时的强制性重传延迟。

Bandwidth(带宽):网络信号所能达到的最高频和最低频之差。这一术语也用于描述某网络介质或协议的额定吞吐能力。

Bandwidth reservation(带宽预留):把带宽分配给用户和网络服务的应用程序的过程。包括根据业务流重要性和延迟敏感性为不同业务流分配优先级。这样就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可用带宽,如果网络发生拥塞,低优先级的业务就被丢弃。有时也称为带宽分配。

BECN(后向显式拥挤通告):在与遇到一拥塞路径的传输方向相反的帧中,由帧中继网络设置的比特,DTE(接收带有BECN比特设置的帧)会请示较高层协议采取合适的流量控制行动。

Bit-oriented protocol(面向比特协议):能不管帧内容而传送帧的数据链路层通讯协议类别。与面向字节协议相比,面向比特协议提供全双工操作并更加高效和可靠。

BPDU(网桥协议数据单元):是一种生成树协议问候数据包,它以可配置的间隔发出,用来在网络的网桥间进行信息交换。

BRI(基本速率接口):ISDN接口由用于话音、视频和数据电路交换通信的两个B信道和一个D信道组成。

Bridge(网桥):在使用相同通信协议的两个网段间连接和传递分组的装置。网桥在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第二层)上运行。一般地,网桥能过滤、转发、或扩散一输入帧(基于该帧的MAC地址)。

Broadcast(广播):传给网络所有节点的数据包。由广播地址确定广播。

Broadcast address(广播地址):预留给向所有站点传送信息的特殊地址。一般地,广播地址是所有地址的MAC目的地址,通常是把MAC地址设为全1。

Broadcast domain(广播区域):能接收集合内任一设备发出的广播帧所有设备的集合。因为路由器不转发广播帧,广播区域一般由路由器设定边界。

Broadcast storm(广播风暴):是一种讨厌的网络事件,事件发生时,许多广播同时在所有网段上传送。广播风暴占用相当可观的网络带宽,并且一般会引起网络超时。

Buffer(缓冲器):用于处理转接数据的存储区域。缓冲区用在互联网络中可以退避网络设备间处理速度的差别。数据突发可存在缓冲区,直到它们可以被较慢的设备处理。有时也称为包缓冲区。

Byte-oriented protocol(面向字节协议):数据链路通信协议的类别,该数据链路通信协议使用用户字符集中的一个特定字符划定帧的界限。这些协议大多数已被面向比特的协议取代。

Category 1 cabling(第一类电缆):第一类电缆是EIA/TIA-568B标准中所描述的五类非屏蔽双绞线电缆之一。它用于电话通信,但不适于传输数据。

Category 2 cabling(第二类电缆):第二类电缆是EIA/TIA-568B标准中所描述的五类非屏蔽双绞线电缆之一。它能够 以高达4Mbps的速率传输数据。

Category 3 cabling(第三类电缆):第三类电缆是EIA/TIA-568B标准中所描述的五类非屏蔽双绞线电缆之一。它用于10BaseT的网络中,并且能够以高达10Mbps的速率传输数据。

Category 4 cabling(第四类电缆):第四类电缆是EIA/TIA-568B标准中所描述的五类非屏蔽双绞线电缆之一。它用于令牌环网络中,并且能够以高达16Mbps的速率传输数据。

Category 5 cabling(第五类电缆):第五类电缆是EIA/TIA-568B标准中所描述的五类非屏蔽双绞线电缆之一。它用于运行CDDI,并且能够以高达100Mbps的速率传输数据。 CBR(恒定比特率):由ATM论坛为ATM网络定义的QOS级别。恒速率应用于依靠精确时钟保证无失真传输的连接。

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负责开发通信协议的国际组织。现在改名为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分。

Channelized E1(信道化的E1线路):E1线路被分成30个B信道和1 个D信道后,以2.048 Mbps速率运行的接入链路。它支持DDR 、帧中继、和X.25。

CHAP(Challenge握手鉴权协议):为了防止未授权访问而使用端对端协议封装的线路上所支持的安全特性。它自己本身并不能防止未授权的访问,它只是用于辨识终端。然后路由器或访问服务器就能够决定该用户是否可以访问。

CIDR(无级别域内路由):BGP4支持的基于路由累加的技术,它允许路由器为了减少核心路由器携带的路由信息而把路由组合成组。通过使用CIDR,几个IP网络对于组外的网络而言就像是单一的大网络。

CIR(指定信息速率):帧中继网络在正常条件下允许的信息传送速率,它是在最小的一段时间里的速率均值。CIR是以每秒多少比特计算的,它是tariff metrics协商出中的一个关键计量单位。

Circuit switching(电路交换):在呼叫进行期间,发送方和接收方必须存在一条专用的物理电路的交换系统即电路交换。它主要应用于电话公司网络中。电路交换作为一种信道访问技术,可以与争用 和 令牌环传递技术相比; 作为一种交换技术,电路交换可以与报文交换 和分组交换 技术相比。

Client-server computing(客户机/服务器计算):该术语用来描述分布式计算(处理)网络系统,在这些网络系统中事物责任被分成两部分:客户机(前端)和服务器(后端)。这两个术语(客户机和服务器)既可以用于软件程序,也可以应用于实际的计算设备。这也被称作分布式计算(处理)。

CO(中心局):它指的是给定区域内所有本地环路连接到的本地电话公司,在中心局内进行用户线路的电路交换。

Coaxial cable(同轴电缆):包着一根内部线缆的空心的圆柱状导体,当前用于局域网的两种同轴电缆是:用于数字信令的50-ohm电缆,和用于模拟信号和高速数字信令的75-ohm电缆。

CODEC(编码器/译码器):使用PCM技术将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比特流,并能够再将数字信号转换回模拟信号的设备。

Collision(冲突):在以太网中,当两个节点同时传输数据时,从两个设备发出的帧将会碰撞,当它们在物理介质上相遇时,彼此的数据都会被破坏。

Collision domain(冲突域):在以太网中,冲突域指的是位于传播发生的帧冲突的网络区域。重发器和集线器都会传播冲突;局域网交换机,网桥和路由器不会传播冲突。

Communication server(通信服务器):通过网络和终端模拟软件连接异步设备到局域网或者广域网的通信处理器。它只执行IP和IPX协议的异步例程。

Convergence(集中):在互联网的拓扑结构有变化以后,一组运行特定的路由选择协议的互联网连接设备同意该拓扑结构变化的速度和能力。

CPE(用户站设备):电话公司提供的终接设备,比如终端,电话,调制解调器。它安装在用户所在地点,并和电话公司的网络相连。

CRC(循环冗余校验):一种差错校验技术。帧的接收端通过把帧的内容除以原始二进制除数来计算余数,并把计算所得的余数和发送端存储在帧中的值相比较。

CSMA/CD(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一种介质访问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准备传输数据的设备首先检查载波通道。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没有侦听到载波,那么一个设备就可以发送数据。如果两个设备同时发送数据,冲突就会发生并被所有冲突设备所检测到。这种冲突便延缓了这些设备的重传,使得它们在隔某一随机时间后才发送数据。CSMA/CD访问用于以太网和IEEE 802.3中。

CSU(通道服务单元):把终端用户和本地数字电话环路相连的数字接口设备。通常它和DSU统称为CSU/DSU。

Cut-through packet switching(通断式分组交换):一种分组交换方法。它通过交换机传送数据,使得分组的前面部分在整个分组进入输入端口前,在交换机上的输出端口上离开交换机。使用伺机通过分组交换的设备在检查目的端地址和确定输出端口时,便读取,处理和转发分组。它也称为on-the-fly 分组交换。

Datagram(数据报):它指在没有事先建立一个虚电路的情况下,在传输介质上作为网络层单元发送的信息的逻辑分组。IP数据报是互联网上的主要信息单元。术语帧、报文、数据分组和数据段 也是用来描述在OSI参考模型的不同层和不同的技术圈中的逻辑信息分组。

Datalinklayer(数据链路层):它指的是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该层提供了通过物理链路的可靠数据传输。数据链路层主要关心物理寻址、网络拓扑、线路描述、按顺序传输各帧和流控。IEEE已经把数据链路层分成了两个子层:MAC子层和LLC子层。数据链路层有时只简单地叫作链路层。它大致对应于SNA模型中的数据链路控制层。

DCE(数据通信设备或者数据电路终端设备):该设备和其与通信网络的连接构成了网络终端的用户网络接口。它提供了到网络的一条物理连接、转发业务量,并且提供了一个用于同步DCE设备和DTE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时钟信号。调制解调器和接口卡都是DCE设备的例子。

DDR(拨号请求路由选择):路由器能够根据发送工作站的请求,自动初始化和结束一个电路交换的会话的一种技术。路由器一直伪装成激活状态,从而使得终端工作站一直认为该会话处于激活状态。拨号请求路由选择允许在ISDN线路或者在使用了一个ISDN终端适配器或调制解调器的电话线路上进行路由选择。

Decryption(解密):它是对数据进行加密的加密算法的逆运算。它能够将加密的数据恢复成原样,即为未加密时的状态。

Dedicated line(专线):永久地被保留用于传输的通信线路,而不是当有传输请求时由交换得到的通信线路。

Default route(缺省路由):指的是路由表中未直接列出的路由选择项,它用于指示数据帧下一跳的方向。

Delay(延时):指的是发送方初始化一项事务和接收方第一次响应该事务之间的时间差。它也指在一定路径上把数据分组从信源端传输到信宿端所需的时间。

DLCI(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指的是在帧中继网络中表示PVC (永久虚电路)或SVC(交换式虚电路)的值。在基本的帧中继规范中,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在局部内是很重要的(连接的设备可能会用不同的值来表示相同的连接)。在LMI(层管理接口)扩展规范中,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在全局内都很重要的(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表示单一的终端设备)。

DLSw(数据链路交换):它是一个在RFC 1434文档中描述的互操作标准,它提供了一个在TCP/IP网络上使用数据链路层交换和封装来转发SNA和NetBIOS通信的方法。数据链路交换使用SSP(交换机到交换机协议),而不是SRB协议,从而消除了以下SRB协议的主要局限:跳数限制、广播和不必要的通信、超时、缺乏流量控制和缺乏优先权机制。 DNS(域名命名系统):该系统用在互联网中用来把网络节点的名字翻译成网络地址。

Domain(域): 1.在互联网中,它指的是命名等级树的一部分,它是根据组织或者地理位置的通用网络分组。 2.在SNA(系统网络体系结构)中,它指的是一个系统服务控制点和它所控制的资源。 3.在IS-IS(中介系统到中介系统)中,它指的是一个网络的逻辑集合。

DPT(动态包传输):DPT技术是Cisco公司于1999年推出的、用于新一代IP骨干网(IP over Optical)的最新传输技术,其英文全称为:Dynamic Packet Transport(动态包传输)。DPT将IP路由在"带宽有效利用"和"多服务支持"方面的优势与光纤环路在"富裕带宽"和"故障自愈能力"方面的优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为服务供应商在"分组优化光纤传输"方面提供了一个节省开支、功能丰富的解决方案。

DSU(数据业务单元):指的是用于数字传输中的一种设备,它能够把DTE设备上的物理层接口适配到T1或者E1等通信设施上。数据业务单元也负责信号计时等功能,它通常与CSU(信道业务单元)一起提及,称作CSU/DSU。

DTE(数据终端设备):指的是位于用户网络接口用户端的设备,它能够作为信源、信宿或同时为二者。数据终端设备通过数据通信设备(例如,调制解调器)连接到一个数据网络上,并且通常使用数据通信设备产生的时钟信号。数据终端设备包括计算机、协议翻译器以及多路分解器等设备

E1:指的是主要用于欧洲的广域数字传输方案,它以2.048 Mbps的速率传输数据。可以从公共电信服务供应商那里租用E1线路作为专用线路。

E3:指的是主要用于欧洲的广域数字传输方案,它以34.368 Mbps的速率传输数据。可以从共用载波那里租用E3线路作为专用线路。

EGP(外部网关协议):它是一个在自治系统之间交换路由选择信息的因特网协议。它定义在RFC 904文档中的。请不要与常用术语"自治系统(egp)"相混淆。外部网关协议是一个过时的协议,它已经被BGP协议所代替。

EIA(电子工业协会):它是一个制定电子传输标准的组织。电子工业协会和TIA(电信工业协会)已经制定了大量的有名的通信标准,例如EIA/TIA-232 标准和EIA/TIA-449标准。

EIA/TIA-232:指的是由电子工业协会和电信工业协会联合开发的通用物理层接口标准,它能够支持高达64 kbps信号速率的非均衡电路。它与V.24规范非常相近。正式名称是RS-232。

ELAN(仿真局域网):它是一种ATM网络,在这种网络中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型对以太网或者令牌环局域网进行了仿真。仿真局域网由一个LEC、一个LES、一根总线和一个LECS.组成。多个仿真局域网可以在一个ATM网络上同时共存。仿真局域网定义在LANE(局域网仿真)规范中。

EMI(电磁干扰):由电磁信号引起的干扰,它会削减数据的完整性和增加传输信道上的出错率。

Encapsulation(封装):把数据包装到带报一个特殊协议报头中。例如,以太网数据在传输之前被封装到一个以太网报头中。同样地,当在不同类的网络中桥接时,发自一个网络的所有帧只需简单地放入接收端网络使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报头中。

Error-correcting code(纠错码):指的是一种码,它拥有足够的智能,并且包含了足够的信令信息,这使得它能够检测并纠正接收方的许多错误。

Error-detecting code(检错码):指的是一种码,它根据数据对相应的结构指南的遵循程度,对接收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能够检测出数据传输的错误。

Ethernet(以太网):指的是由Xerox公司创建并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带局域网规范。以太网络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技术,并以10 Mbps的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以太网与IEEE 802.3系列标准相类似。

Fast Ethernet(快速以太网):快速以太网是指任何一个速率达到100M比特率的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在保持帧格式、MAC(介质存取控制)机制和MTU(最大传送单元)质量的前提下,其速率比10Base-T的以太网增加了10倍。二者之间的相似性使得10Base-T以太网上现有的应用程序和网络管理工具能够在快速以太网上使用。快速以太网是基于扩充的IEEE802.3标准的。

Fast Ethernet Interface Processor FCS(帧校验序列):为进行差错控制而加入到一个帧中的额外符号。帧校验序列用在高级数据控制规程(HDLC)、帧中继和其他数据链路层协议中。

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它是一个ANSIX3T9X9.5规范,指的是传输距离达2公里,速率每秒100兆位(100Mbps),利用光纤电缆进行令牌传输的局域网络。它采用双令牌结构以保证冗余度。

FDDI II(第二代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改进的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的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规范。它为无连接的数据电路和面向连接的声音和图像电路提供了同步传输。

FECN(前向显式拥塞通知):由帧中继网络设置的标志位来通知接收该帧的数据终端设备(DTE)从源到目的地的路径发生拥挤。接收到带有前向显式拥挤通知标志位的数据终端设备能要求高层协议进行适当的流量控制。

Filter(过滤器):通常来讲,过滤器是一个进程或设备。它筛选出具有某些特征的网络数据流,例如源地址,目的地址或协议,并且按照建立的标准决定是转发还是丢弃该数据流。

Firewall(防火墙):它是指路由器或访问服务器、或者几个路由器或访问服务器被设计为任意相连的公用网络和专用网络之间的缓冲区。防火墙路由器使用访问列表和其他方法保证专用网络的安全。

Flash memory(快闪内存):由Intel公司发展起来并授权给其他半导体公司的一项技术。它是永久性的存取器,能够电擦除存储内容并可再次编程。在必要的情况下,允许软件映像存储,引导和再次写入。

Flow control(流量控制):保证一个发送设备,例如调制解调器,其发送数据的速率不超过接收设备接收速率的技术。当接收设备中的缓冲区充满时,就发送一条消息给发送设备暂停传送,直到缓冲区内的数据被处理掉。在IBM网络中,这项技术被称为调步。

FRAD(帧中继访问设备):为一个局域网(LAN)和一个帧中继广域网(Frame Relay WAN)之间提供连接的任何网络设备。

Frame(帧):作为数据链路层单元在传输介质上传送的逻辑信息组。包含在一帧中的用户数据通常是被用来进行同步化和差错控制的报头和报尾包围的。在开放式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的各个层和不同的技术环节数据报、 报文、数据分组 和段等术语也都被用来描述逻辑信息组。

Frame Relay(帧中继):处理多个虚拟电路的工业标准,是在互连设备之间使用高级数据控制规程(HDLC)封装的交换数据链路层协议。它比X.25分组协议更有效,通常被认为是对X.25分组协议的替换。

FTP(文件传输协议):作为TCP/IP协议组一部分的应用协议,用来在网络节点间传输文件,它在RFC 959文档中被定义。

Full duplex(全双工):能够在发送站点和接收站点之间同时进行数据传输的能力.

G.703/G.704: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分(ITU-T)关于电话公司的设备与DTE(数据终端设备)相连接的电气与机械规范,其连接是通过同轴电缆接插件(BNC)连接器实现的,并且工作在E1数据率上。

Gateway(网关):在因特网协议(IP)范畴中,原始的含义指一个路由选择设备。而现在,是用路由器一词来表示具有路由选择功能的节点;网关则被用来指一种特殊用途的设备,它能够在应用层将信息堆栈从一种协议转化为另一种协议,这一点不同于router。

GNS(获取最近的服务器):基于IPX协议的网络客户发出请求包以定位相对于它最近的某特定类型活动服务器。基于IPX协议的网络客户发布GNS请求以期获得一个相联服务器的直接响应或一个路由器的响应,此响应用以确定因特网网络服务的提供地点。GNS是IPX协议的服务布告协议(SAP)的一部分。

Half duplex(半双工):发送站和接收站之间,数据的传输在某一时刻只能向一个方向进行。

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面向比特的同步数据链路层协议。起源于S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定义了同步串行链接时,使用字符帧及校验和进行数据封装的模式。

Holddown(阻持):路由器在一段阻持时间中,所处于的一种既不通告路由也不接收路由通告的状态。阻持用于从网络的所有的路由器中冲掉有关一个路由的不利信息。典型的阻持如,当某路由的一个链接失败时,此路由将被置为阻持状态。

Hop(跳):描述两个网络节点间(例如,两个路由器之间)的一个数据数据包通路的术语。

Hop count(跳计数):路由选择度量,它用来测量来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距离。RIP用跳计数作为它唯一的度量。

Host(主机):指网络计算机系统。类似于 node(节点)术语,但host(主机) 通常是指一个计算机系统,而节点则一般用于任何联网的系统,其中包括访问服务器和路由器。

HSRP(热备份路由器协议):提供了网络的高实用性和网络拓扑变化的透明性。HSRT建立一个有引导路由器的热备份路由器组来服务所有发送到热备份路由器地址的数据包。引导路由器受组里的其它路由器监控,如果引导路由器失效,这些备份路由器中的一个就会继承引导路由器的地位和热备份路由器组的地址。

HSSI(高速串行接口):优于广域网(WAN)链接的高速(达52Mbps)串行连接网络标准。

Hub(集线器):1.通常,该术语用来描述一个起星形拓扑网络中心点作用的设备。2.包含多种独立的,但是连接了网络模块和因特网络设备的硬件或软件装置。集线器可以是主动方式(它们能重复通过它们发送的信号)或被动方式(它们不重复,而仅仅拆分通过它们发送的信号)。3.在以太网和IEEE 802.3中,指一个以太网多端口中继器,有时称为concentrator(集中器)。

ICMP(Internet控制信息协议):是网络层的因特网协议,它负责报告错误,并提供与IP数据包处理相关的其它信息。记录在RFC 792文件中。

IDF(中间配线设施):是楼中利用星形网络拓扑的二级通信室。IDF依赖于MDF。

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是一个专业组织,其活动包括通信和网络标准的开发。IEEE LAN标准是当今居于主导地位的LAN标准。 IEEE 802.1IEEE规范,它描述通过生成扩展树来阻止网桥回路的一种算法。该算法是由数字设备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发明的。Digital算法和IEEE 802.1算法并不完全相同,也不兼容。

IEEE 802.12:IEEE LAN标准,它确定物理层和数据链接层的MAC子层。IEEE 802.12以100 Mbps的速率在许多物理介质上使用命令优先级介质访问方案。

IEEE 802.2:IEEE LAN协议,它规定数据链接层的LLC子层的实现。IEEE 802.2处理错误、组帧、流量控制和网络层(第三层)服务接口。它在IEEE 802.3和IEEE 802.5 LAN中使用。

IEEE 802.3:IEEE LAN协议,它确定物理层和数据链接层的MAC子层的实现。IEEE 802.3在许多物理介质上以各种不同速度使用CSMA/CD访问。IEEE 802.3标准的扩充版规定了快速以太网的实现。原始IEEE 802.3规范的物理更改包括 10Base2、10Base5、10BaseF、10BaseT 和 10Broad36。 快速以太网的物理更改包括 10

什么是DNS?

DNS是指:域名服务器(Domain Name Server)。在Internet上域名与IP地址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域名虽然便于人们记忆,但机器之间只能互相认识IP地址,它们之间的转换工作称为域名解析,域名解析需要由专门的域名解析服务器来完成,DNS就是进行域名解析的服务器。

在域名注册机构注册DNS的步骤及其注册的有关规定是什么?

目前国际域名的DNS必须在国际域名注册商处注册,国内域名的DNS必须在CNNIC注册,这两种注册我公司都提供。具体操作请发email到andyqi@edong.com联系处理。
条件:如果注册国际DNS服务器的,dns服务器的名称必须是在我公司注册的国际英文域名才能注册,有独立IP地址,DNS服务器域名前的前缀最好是dns.、ns.等

使用中国易动网的DNS管理器,域名的DNS应如何设置?

使用中国易动网的域名DNS管理器,域名的主DNS务必设置为ns.edong.com(61.152.104.45) ;辅DNS则可设置为:ns1.edong.com(222.191.251.125),也可设置为其他。

如何修改DNS服务器?

(1)条件:要更改为的DNS为合法的DNS。
如果要查询DNS是否为合法的DNS,请点击:DNS查询界面
输入DNS服务器的名称或者IP地址,选中第三个选项Nameserver,查询如果查询出有DNS注册的信息,如注册商,名称对应的IP地址,则这个DNS是合法的。
(2)修改方法:登陆我司用户管理中心 --点击左方导航栏的我的域名列表--在右方窗口选择相应的域名并点击--在弹出的窗口点击DNS选项--点击“更改负责解析的DNS服务器”--更新域名DNS--修改为您所要的值--保存。

为什么DNS注册成功,但仍无法使用?

注册DNS服务器,必须同时在该域名的DNS服务器上,为将要进行注册的DNS服务器主机名设置好域名解析,解析生效且注册成功后,新注册的DNS服务器才可以正式使用。
例如:要注册名为 dns1.abc.com(IP: 1.1.1.1)和 dnsabc.com(IP:
2)的DNS服务器,则在提交注册申请后,须尽快在abc.com的现DNS服务器上,设置dns1.abc.com指向1.1.1.1,dnsabc.com指向2。另外如果将来abc.com变更DNS服务器了,也要在新的DNS服务器上设置以上两条记录,DNS才能继续使用。
——————————————————
什么是IP地址?

随着电脑技术的逐步普及和因特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学习因特网、利用因特网已不再是那些腰缠万贯的大款和戴者深度眼睛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专利,它已作为二十一世纪人类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逐步深入到寻常百姓家。谈到因特网,IP地址就不能不提,因为无论是从学习还是使用因特网的角度来看,IP地址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INTERNET的许多服务和特点都是通过IP地址体现出来的。

一、IP地址的概念
我们知道因特网是全世界范围内的计算机联为一体而构成的通信网络的总称。联在某个网络上的两台计算机之间在相互通信时,在它们所传送的数据包里都会含有某些附加信息,这些附加信息就是发送数据的计算机的地址和接受数据的计算机的地址。象这样,人们为了通信的方便给每一台计算机都事先分配一个类似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电话号码一样的标识地址,该标识地址就是我们今天所要介绍的IP地址。根据TCP/IP协议规定,IP地址是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而且在INTERNET范围内是唯一的。例如,某台联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的IP地址为:

11010010 01001001 10001100 00000010

很明显,这些数字对于人来说不太好记忆。人们为了方便记忆,就将组成计算机的IP地址的32位二进制分成四段,每段8位,中间用小数点隔开,然后将每八位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数,这样上述计算机的IP地址就变成了:210.73.140.2。

二、IP地址的分类
我们说过因特网是把全世界的无数个网络连接起来的一个庞大的网间网,每个网络中的计算机通过其自身的IP地址而被唯一标识的,据此我们也可以设想,在INTERNET上这个庞大的网间网中,每个网络也有自己的标识符。这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电话号码很相像,例如有一个电话号码为0515163,这个号码中的前四位表示该电话是属于哪个地区的,后面的数字表示该地区的某个电话号码。与上面的例子类似,我们把计算机的IP地址也分成两部分,分别为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用同一个网络标识,网络上的一个主机(包括网络上工作站、服务器和路由器等)都有一个主机标识与其对应?IP地址的4个字节划分为2个部分,一部分用以标明具体的网络段,即网络标识;另一部分用以标明具体的节点,即主机标识,也就是说某个网络中的特定的计算机号码。例如,盐城市信息网络中心的服务器的IP地址为210.73.140.2,对于该IP地址,我们可以把它分成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两部分,这样上述的IP地址就可以写成:

网络标识:210.73.140.0

主机标识: 2

合起来写:210.73.140.2

由于网络中包含的计算机有可能不一样多,有的网络可能含有较多的计算机,也有的网络包含较少的计算机,于是人们按照网络规模的大小,把32位地址信息设成三种定位的划分方式,这三种划分方法分别对应于A类、B类、C类IP地址。

1.A类IP地址

一个A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第一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三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A类IP地址就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A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7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24位,A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少,可以用于主机数达1600多万台的大型网络。

2.B类IP地址

一个B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两段号码为网络号码,B类IP地址就由2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B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14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16位,B类网络地址适用于中等规模规模的网络,每个网络所能容纳的计算机数为6万多台。

3.C类IP地址

一个C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三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一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C类IP地址就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C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21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8位,C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多,适用于小规模的局域网络,每个网络最多只能包含254台计算机。

除了上面三种类型的IP地址外,还有几种特殊类型的IP地址,TCP/IP协议规定,凡IP地址中的第一个字节以“lll0”开始的地址都叫多点广播地址。因此,任何第一个字节大于223小于240的IP地址是多点广播地址;IP地址中的每一个字节都为0的地址(“0.0.0.0”)对应于当前主机;IP地址中的每一个字节都为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IP地址中凡是以“llll0”的地址都留着将来作为特殊用途使用;IP地址中不能以十进制“127”作为开头,27.1.1.1用于回路测试,同时网络ID的第一个6位组也不能全置为“0”,全“0”表示本地网络。

三、IP的寻址规则
1.网络寻址规则

A、 网络地址必须唯一。

B、 网络标识不能以数字127开头。在A类地址中,数字127保留给内部回送函数。

C、 网络标识的第一个字节不能为255。数字255作为广播地址。

D、 网络标识的第一个字节不能为“0”,“0”表示该地址是本地主机,不能传送。

2.主机寻址规则

A、主机标识在同一网络内必须是唯一的。

B、主机标识的各个位不能都为“1”,如果所有位都为“1”,则该机地址是广播地址,而非主机的地址。

C、主机标识的各个位不能都为“0”,如果各个位都为“0”,则表示“只有这个网络”,而这个网络上没有任何主机。

四、IP子网掩码概述

1.子网掩码的概念

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地址,用于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以区别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并说明该IP地址是在局域网上,还是在远程网上。

2.确定子网掩码数

用于子网掩码的位数决定于可能的子网数目和每个子网的主机数目。在定义子网掩码前,必须弄清楚本来使用的子网数和主机数目。

定义子网掩码的步骤为:

A、确定哪些组地址归我们使用。比如我们申请到的网络号为 “210.73.a.b”,该网络地址为c类IP地址,网络标识为“210.73”,主机标识为“a.b”。

B、根据我们现在所需的子网数以及将来可能扩充到的子网数,用宿主机的一些位来定义子网掩码。比如我们现在需要12个子网,将来可能需要16个。用第三个字节的前四位确定子网掩码。前四位都置为“1”,即第三个字节为“11110000”,这个数我们暂且称作新的二进制子网掩码。

C、把对应初始网络的各个位都置为“1”,即前两个字节都置为“1”,第四个字节都置为“0”,则子网掩码的间断二进制形式为:“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

D、把这个数转化为间断十进制形式为:“255.255.240.0”

这个数为该网络的子网掩码。

3.IP掩码的标注

A、无子网的标注法

对无子网的IP地址,可写成主机号为0的掩码。如IP地址210.73.140.5,掩码为255.255.255.0,也可以缺省掩码,只写IP地址。

B、有子网的标注法

有子网时,一定要二者配对出现。以C类地址为例。

1.IP地址中的前3个字节表示网络号,后一个字节既表明子网号,又说明主机号,还说明两个IP地址是否属于一个网段。如果属于同一网络区间,这两个地址间的信息交换就不通过路由器。如果不属同一网络区间,也就是子网号不同,两个地址的信息交换就要通过路由器进行。例如:对于IP地址为210.73.140.5的主机来说,其主机标识为00000101,对于IP地址为210.73.140.16的主机来说它的主机标识为00010000,以上两个主机标识的前面三位全是000,说明这两个IP地址在同一个网络区域中,这两台主机在交换信息时不需要通过路由器进行10.73.60.1的主机标识为00000001,210.73.60.252的主机标识为11111100,这两个主机标识的前面三位000与011不同,说明二者在不同的网络区域,要交换信息需要通过路由器。其子网上主机号各为1和252。

2.掩码的功用是说明有子网和有几个子网,但子网数只能表示为一个范围,不能确切讲具体几个子网,掩码不说明具体子网号,有子网的掩码格式(对C类地址):

五、IP的其他事项
1.一般国际互联网信息中心在分配IP地址时是按照网络来分配的,因此只有说到网络地址时才能使用A类、B类、C类的说法;

2.在分配网络地址时,网络标识是固定的,而计算机标识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下面是三类网络地址的组成形式:

A类地址:73.0.0.0

B类地址:160.153.0.0

C类地址:210.73.140.0

上述中的每个0均可以在0~255之间进行变化。

3.因为IP地址的前三位数字已决定了一个IP地址是属于何种类型的网络,所以A类网络地址将无法再分成B类IP地址,B类IP地址也不能再分成C类IP地址。

4.在谈到某一特定的计算机IP地址时不宜使用A类、B类、C类的说法,但可以说主机地址是属于哪一个A类、B类、C类网络了。

通过上面的学习,大家对IP地址肯定有了了解。有了IP地址大家就可以发送电子邮件了,并且可以获得Internet网上的其他信息,例如可以获得Internet上的WWW服务、BBS服务、FTP服务等等。
—————————————————————
TCP:传输控制协议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TCP 是 TCP/IP 协议栈中的传输层协议,它通过序列确认以及包重发机制,提供可靠的数据流发送和到应用程序的虚拟连接服务。与 IP 协议相结合, TCP 组成了因特网协议的核心。

由于大多数网络应用程序都在同一台机器上运行,计算机上必须能够确保目的地机器上的软件程序能从源地址机器处获得数据包,以及源计算机能收到正确的回复。这是通过使用 TCP 的“端口号”完成的。网络 IP 地址和端口号结合成为唯一的标识 , 我们称之为“套接字”或“端点”。 TCP 在端点间建立连接或虚拟电路进行可靠通信。

TCP 服务提供了数据流传输、可靠性、有效流控制、全双工操作和多路复用技术等。

关于流数据传输 ,TCP 交付一个由序列号定义的无结构的字节流。 这个服务对应用程序有利,因为在送出到 TCP 之前应用程序不需要将数据划分成块, TCP 可以将字节整合成字段,然后传给 IP 进行发送。

TCP 通过面向连接的、端到端的可靠数据报发送来保证可靠性。 TCP 在字节上加上一个递进的确认序列号来告诉接收者发送者期望收到的下一个字节。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收到关于这个包的确认响应,重新发送此包。 TCP 的可靠机制允许设备处理丢失、延时、重复及读错的包。超时机制允许设备监测丢失包并请求重发。

TCP 提供了有效流控制。当向发送者返回确认响应时,接收 TCP 进程就会说明它能接收并保证缓存不会发生溢出的最高序列号。

全双工操作: TCP 进程能够同时发送和接收包。

TCP 中的多路技术:大量同时发生的上层会话能在单个连接上时进行多路复用。
————————————————————
什么是FTP及什么是FTP服务器

FTP的作用

正如其名所示:FTP的主要作用,就是让用户连接上一个远程计算机(这些计算机上运行着FTP服务器程序)察看远程计算机有哪些文件,然后把文件从远程计算机上拷到本地计算机,或把本地计算机的文件送到远程计算机去。

FTP工作原理

拿下传文件为例,当你启动FTP从远程计算机拷贝文件时,你事实上启动了两个程序:一个本地机上的FTP客户程序:它向FTP服务器提出拷贝文件的请求。另一个是启动在远程计算机的上的FTP服务器程序,它响应你的请求把你指定的文件传送到你的计算机中。FTP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方式,用户端要在自己的本地计算机上安装FTP客户程序。FTP客户程序有字符界面和图形界面两种。字符界面的FTP的命令复杂、繁多。图形界面的FTP客户程序,操作上要简洁方便的多。

简单地说,支持FTP协议的服务器就是FTP服务器,下面介绍一下什么是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

一般来说,用户联网的首要目的就是实现信息共享,文件传输是信息共享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之一。Internet上早期实现传输文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知道 Internet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计算机环境,有PC,有工作站,有MAC,有大型机,据统计连接在Internet上的计算机已有上千万台,而这些计算机可能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有运行Unix的服务器,也有运行Dos、Windows的PC机和运行MacOS的苹果机等等,而各种操作系统之间的文件交流问题,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文件传输协议,这就是所谓的FTP。基于不同的操作系统有不同的FTP应用程序,而所有这些应用程序都遵守同一种协议,这样用户就可以把自己的文件传送给别人,或者从其它的用户环境中获得文件。

与大多数Internet服务一样,FTP也是一个客户机/服务器系统。用户通过一个支持FTP协议的客户机程序,连接到在远程主机上的FTP服务器程序。用户通过客户机程序向服务器程序发出命令,服务器程序执行用户所发出的命令,并将执行的结果返回到客户机。比如说,用户发出一条命令,要求服务器向用户传送某一个文件的一份拷贝,服务器会响应这条命令,将指定文件送至用户的机器上。客户机程序代表用户接收到这个文件,将其存放在用户目录中。

在FTP的使用当中,用户经常遇到两个概念:"下载"(Download)和"上载"(Upload)。"下载"文件就是从远程主机拷贝文件至自己的计算机上;"上载"文件就是将文件从自己的计算机中拷贝至远程主机上。用Internet语言来说,用户可通过客户机程序向(从)远程主机上载(下载)文件。

使用FTP时必须首先登录,在远程主机上获得相应的权限以后,方可上载或下载文件。也就是说,要想同哪一台计算机传送文件,就必须具有哪一台计算机的适当授权。换言之,除非有用户ID和口令,否则便无法传送文件。这种情况违背了Internet的开放性,Internet上的FTP主机何止千万,不可能要求每个用户在每一台主机上都拥有帐号。匿名FTP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的。

匿名FTP是这样一种机制,用户可通过它连接到远程主机上,并从其下载文件,而无需成为其注册用户。系统管理员建立了一个特殊的用户ID,名为anonymous, Internet上的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使用该用户ID。

通过FTP程序连接匿名FTP主机的方式同连接普通FTP主机的方式差不多,只是在要求提供用户标识ID时必须输入anonymous,该用户ID的口令可以是任意的字符串。习惯上,用自己的E-mail地址作为口令,使系统维护程序能够记录下来谁在存取这些文件。

值得注意的是,匿名FTP不适用于所有Internet主机,它只适用于那些提供了这项服务的主机。

当远程主机提供匿名FTP服务时,会指定某些目录向公众开放,允许匿名存取。系统中的其余目录则处于隐匿状态。作为一种安全措施,大多数匿名FTP主机都允许用户从其下载文件,而不允许用户向其上载文件,也就是说,用户可将匿名FTP主机上的所有文件全部拷贝到自己的机器上,但不能将自己机器上的任何一个文件拷贝至匿名FTP主机上。即使有些匿名FTP主机确实允许用户上载文件,用户也只能将文件上载至某一指定上载目录中。随后,系统管理员会去检查这些文件,他会将这些文件移至另一个公共下载目录中,供其他用户下载,利用这种方式,远程主机的用户得到了保护,避免了有人上载有问题的文件,如带病毒的文件。

作为一个Internet用户,可通过FTP在任何两台Internet主机之间拷贝文件。但是,实际上大多数人只有一个Internet帐户,FTP主要用于下载公共文件,例如共享软件、各公司技术支持文件等。 Internet上有成千上万台匿名FTP主机,这些主机上存放着数不清的文件,供用户免费拷贝。实际上,几乎所有类型的信息,所有类型的计算机程序都可以在Internet上找到。这是Internet吸引我们的重要原因之一。

匿名FTP使用户有机会存取到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库,这个信息库是日积月累起来的,并且还在不断增长,永不关闭,涉及到几乎所有主题。而且,这一切是免费的。

匿名FTP是Internet网上发布软件的常用方法。Internet之所以能延续到今天,是因为人们使用通过标准协议提供标准服务的程序。像这样的程序,有许多就是通过匿名FTP发布的,任何人都可以存取它们。

Internet中的有数目巨大的匿名FTP主机以及更多的文件,那么到底怎样才能知道某一特定文件位于哪个匿名FTP主机上的那个目录中呢?这正是Archie服务器所要完成的工作。Archie将自动在FTP主机中进行搜索,构造一个包含全部文件目录信息的数据库,使你可以直接找到所需文件的位置信息。
————————————————————————
什么是HTTP:

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即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种Internet上最常见的协议,用于传输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写的文件,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网页,通过这个协议,我们可以浏览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在浏览器上看到丰富多彩的文字与图片。

1、DNS是指:域名服务器(Domain Name Server)。在Internet上域名与IP地址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域名虽然便于人们记忆,但机器之间只能互相认识IP地址,它们之间的转换工作称为域名解析,域名解析需要由专门的域名解析服务器来完成,DNS就是进行域名解析的服务器。
在一个TCP/IP架构的网络(例如Internet)环境中,DNS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常用的系统。主要的功能就是将人易于记忆的Domain Name与人不容易记忆的IP Address作转换。而上面执行DNS服务的这台网络主机,就可以称之为DNS Server。
基本上,通常我们都认为DNS只是将Domain Name转换成IP Address,然后再使用所查到的IP Address去连接(俗称“正向解析”)。
事实上,将IP Address转换成Domain Name的功能也是相当常使用到的,当login到一台Unix工作站时,工作站就会去做反查,找出你是从哪个地方连线进来的(俗称“逆向解析”)。
2、IP/ TCP这两个是用来网络传输等的协议,IP用来路由和寻址,TCP保证网络传输的安全到达,IP用在OSI七层的第三层,TCP用在第四层。
TCP/IP协议介绍

TCP/IP的通讯协议

这部分简要介绍一下TCP/IP的内部结构,为讨论与互联网有关的安全问题打下基础。TCP/IP协议组之所以流行,部分原因是因为它可以用在各种各样的信道和底层协议(例如T1和X.25、以太网以及RS-232串行接口)之上。确切地说,TCP/IP协议是一组包括TCP协议和IP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协议和其他一些协议的协议组。

TCP/IP整体构架概述

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的7层抽象的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这7层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路层、传输层、话路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这4层分别为:

应用层: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

传输层:在此层中,它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服务,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TCP和UDP给数据包加入传输数据并把它传输到下一层中,这一层负责传送数据,并且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收。

互连网络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如网际协议(IP)。

网络接口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如Ethernet、Serial Line等)来传送数据。

TCP/IP中的协议

以下简单介绍TCP/IP中的协议都具备什么样的功能,都是如何工作的:

1. IP

网际协议IP是TCP/IP的心脏,也是网络层中最重要的协议。

IP层接收由更低层(网络接口层例如以太网设备驱动程序)发来的数据包,并把该数据包发送到更高层---TCP或UDP层;相反,IP层也把从TCP或UDP层接收来的数据包传送到更低层。IP数据包是不可靠的,因为IP并没有做任何事情来确认数据包是按顺序发送的或者没有被破坏。IP数据包中含有发送它的主机的地址(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机的地址(目的地址)。

高层的TCP和UDP服务在接收数据包时,通常假设包中的源地址是有效的。也可以这样说,IP地址形成了许多服务的认证基础,这些服务相信数据包是从一个有效的主机发送来的。IP确认包含一个选项,叫作IP source routing,可以用来指定一条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间的直接路径。对于一些TCP和UDP的服务来说,使用了该选项的IP包好象是从路径上的最后一个系统传递过来的,而不是来自于它的真实地点。这个选项是为了测试而存在的,说明了它可以被用来欺骗系统来进行平常是被禁止的连接。那么,许多依靠IP源地址做确认的服务将产生问题并且会被非法入侵。

2. TCP

如果IP数据包中有已经封好的TCP数据包,那么IP将把它们向‘上’传送到TCP层。TCP将包排序并进行错误检查,同时实现虚电路间的连接。TCP数据包中包括序号和确认,所以未按照顺序收到的包可以被排序,而损坏的包可以被重传。

TCP将它的信息送到更高层的应用程序,例如Telnet的服务程序和客户程序。应用程序轮流将信息送回TCP层,TCP层便将它们向下传送到IP层,设备驱动程序和物理介质,最后到接收方。

面向连接的服务(例如Telnet、FTP、rlogin、X Windows和SMTP)需要高度的可靠性,所以它们使用了TCP。DNS在某些情况下使用TCP(发送和接收域名数据库),但使用UDP传送有关单个主机的信息。

3.UDP

UDP与TCP位于同一层,但对于数据包的顺序错误或重发。因此,UDP不被应用于那些使用虚电路的面向连接的服务,UDP主要用于那些面向查询---应答的服务,例如NFS。相对于FTP或Telnet,这些服务需要交换的信息量较小。使用UDP的服务包括NTP(网落时间协议)和DNS(DNS也使用TCP)。

欺骗UDP包比欺骗TCP包更容易,因为UDP没有建立初始化连接(也可以称为握手)(因为在两个系统间没有虚电路),也就是说,与UDP相关的服务面临着更大的危险。

4.ICMP

ICMP与IP位于同一层,它被用来传送IP的的控制信息。它主要是用来提供有关通向目的地址的路径信息。ICMP的‘Redirect’信息通知主机通向其他系统的更准确的路径,而‘Unreachable’信息则指出路径有问题。另外,如果路径不可用了,ICMP可以使TCP连接‘体面地’终止。PING是最常用的基于ICMP的服务。

5. TCP和UDP的端口结构

TCP和UDP服务通常有一个客户/服务器的关系,例如,一个Telnet服务进程开始在系统上处于空闲状态,等待着连接。用户使用Telnet客户程序与服务进程建立一个连接。客户程序向服务进程写入信息,服务进程读出信息并发出响应,客户程序读出响应并向用户报告。因而,这个连接是双工的,可以用来进行读写。

两个系统间的多重Telnet连接是如何相互确认并协调一致呢?TCP或UDP连接唯一地使用每个信息中的如下四项进行确认:

源IP地址 发送包的IP地址。

目的IP地址 接收包的IP地址。

源端口 源系统上的连接的端口。

目的端口 目的系统上的连接的端口。

端口是一个软件结构,被客户程序或服务进程用来发送和接收信息。一个端口对应一个16比特的数。服务进程通常使用一个固定的端口,例如,SMTP使用25、Xwindows使用6000。这些端口号是‘广为人知’的,因为在建立与特定的主机或服务的连接时,需要这些地址和目的地址进行通讯。
3、FTP/ HTTP
使用Web浏览器时,这两个协议之间的差异几乎不会对使用的方便性及下载时间产生影响。不过,两者却拥有各自不同的结构。

HTTP是一种为了将位于全球各个地方的Web服务器中的内容发送给不特定多数用户而制订的协议。也就是说,可以把HTTP看作是旨在向不特定多数的用户“发放”文件的协议。

HTTP使用于从服务器读取Web页面内容。Web浏览器下载Web服务器中的HTML文件及图像文件等,并临时保存在个人电脑硬盘及内存中以供显示。
使用HTTP下载软件等内容时的不同之处只是在于是否以Web浏览器显示的方式保存,还是以不显示的方式保存而已。结构则完全相同。因此,只要指定文件,任何人都可以进行下载。
另一方面,FTP是为了在特定主机之间“传输”文件而开发的协议。因此,在FTP通信的起始阶段,必须运行通过用户ID和密码确认通信对方的认证程序。

FTP下载和HTTP下载的区别之一就在与此
不过,访问下载站点并进行FTP下载时,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输入用户ID及密码的窗口。这是因为使用了Anonymous FTP的结构。
所谓Anonymous FTP是指将用户名作为“Anonymous”(匿名之意)、将密码作为用户的邮件地址注册FTP服务器的方法。Web浏览器首先在用户名中输入Anonymous、并在密码中输入设定在自身的邮件地址来访问FTP服务器。在下载站点的FTP服务器中,如果用户名是Anonymous,那么任何人都可以进行访问,用户无需一一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也可以进行访问

网络术语解释Ⅱ(高分)~

HTML是网络的通用语言,一种简单、通用的全置标记语言。它允许网页制作人建立文本与图片相结合的复杂页面,这些页面可以被网上任何其他人浏览到,无论使用的是什么类型的电脑或浏览器。神奇吗?一点都不神奇,因为现在你看到的就是这种语言写的页面.哈哈.

也许你听说过许多可以编辑网页的软件,事实上,你不需要用任何专门的软件来建立HTML页面;你所需要的只是一个文字处理器(如McrosoftWord\记事本\写字板等等)以及HTML的工作常识。其实你很快就会发现,基础的HTML语言简直容易死了。

HTML只不过是组合成一个文本文件的一系列标签。它们很乐队的指挥,告诉乐手们哪里需要停顿,哪里需要激昂.

HTML标签通常是英文词汇的全称(如块引用:blockquote)或缩略语(如“p”代表Paragragh),但它们的与一般文本有区别,因为它们放在单书名号里。故Paragragh标签是,块引用标签是。有些标签说明页面如何被格式化(例如,开始一个新段落),其他则说明这些词如何显示(使文字变粗)还有一些其他标签提供在页面上不显示的信息--例如标题。

关于标签,需要记住的是,它们是成双出现的。每当使用一个标签--如,则必须以另一个标签将它关闭。注意“blockquote”前的斜杠,那就是关闭标签与打开标签的区别。

基本HTML页面以标签开始,以结束。在它们之间,整个页面有两部分--标题和正文。


标题词--夹在和标签之间--这个词语在打开页面时出现在屏幕底部最小化的窗口。正文则夹在和之间--即所有页面的内容所在。页面上显示的任何东西都包含在这两个标签之中。


那么让我们建立一个简单的范例吧,非常容易的。第一步,当然是要建立一个新的文本文件(记住,如果你在使用比较复杂的文字处理器,就应该用“纯文本”或“普通文本”来保存),将它命名为“xxxx.html”。(随便你起一个什么名字,但记住,要用英文)

然后你可以用浏览器将它打开,你会看见最简单的自己做的页面。

HTML语言是我们建立网页的工具,从它出现发展到现在,规范不断完善,功能越来越强。但是依然有缺陷和不足,人们仍在不断的改进它,使它更加便于控制和有弹性,以适应网络上日新月异的应用需求。2000年底,国际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组织公布发行了XHTML 1.0版本,XHTML和HTML,XML有什么不同,它增加了什么新功能,今天就让我们来初步认识一下XHTML。

XHTML 1.0是一种在HTML 4.0基础上优化和改进的的新语言,目的是基于XML应用。XHTML是一种增强了的HTML,它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将适应未来网络应用更多的需求。下面是W3C的HTML工作组主席Steven pemberton回答的关于XHTML的常见基础问题。



CSS就是Cascading Style Sheets,中文翻译为“层叠样式表”,简称样式表,它是一种制作网页的新技术。

网页设计最初是用HTML标记来定义页面文档及格式,例如标题、段落、表格、链接等,但这些标记不能满足更多的文档样式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1997年W3C(The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颁布HTML4标准的同时也公布了有关样式表的第一个标准CSS1, 自CSS1的版本之后,又在1998年5月发布了CSS2版本,样式表得到了更多的充实。W3C把DHTML(Dynamic HTML)分为三个部分来实现:脚本语言(包括JavaScript、Vbscript等)、支持动态效果的浏览器(包括Internet Explorer、Netscape Navigator等)和CSS样式表。

注意:CSS需要IE4(Internet Explorer 4.0)和NC4(Netscape 4.0)以上的浏览器支持,有些效果需要更高版本的浏览器支持。




XML是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的简写,一种扩展性标识语言。HTML是一种标记语言,全称:"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超文本标记语言。同时,HTML里面有很多标签,类似, 等,都是在HTML 4.0里规范和定义,而XML里允许你自己创建这样的标签,所以叫做可扩展性。
1.XML并不是标记语言。它只是用来创造标记语言(比如HTML)的元语言。天,又糊涂了!不要紧,你只要知道这一点:XML和HTML是不一样的,它的用处途比HTML广泛得多,我们将在后面仔细介绍。
2.XML并不是HTML的替代产品。XML不是HTML的升级,它只是HTML的补充,为HTML扩展更多功能。我们仍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继续使用HTML。(但值得注意的是HTML的升级版本XHTML的确正在向适应XML靠拢。)
3.不能用XML来直接写网页。即便是包含了XML数据,依然要转换成HTML格式才能在浏览器上显示。
2000年底,国际W3C组织(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组织公布发行了XHTML 1.0版本。XHTML 1.0是一种在HTML 4.0基础上优化和改进的的新语言,目的是基于XML应用。XHTML是一种增强了的HTML,它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将适应未来网络应用更多的需求。XML虽然数据转换能力强大,完全可以替代HTML,但面对成千上万已有的基于HTML语言设计的网站,直接采用XML还为时过早。因此,在HTML4.0的基础上,用XML的规则对其进行扩展,得到了XHTML。所以,建立XHTML的目的就是实现HTML向XML的过渡。目前国际上在网站设计中推崇的WEB标准就是基于XHTML的应用(即通常所说的CSS+DIV)。

EJB


EJB是sun的服务器端组件模型,最大的用处是部署分布式应用程序,类似微软的.com技术。凭借java跨平台的优势,用EJB技术部署的分布式系统可以不限于特定的平台。

EJB (Enterprise JavaBean)是J2EE的一部分,定义了一个用于开发基于组件的企业多重应用程序的标准。其特点包括网络服务支持和核心开发工具(SDK)。

在J2EE里,Enterprise Java Beans(EJB)称为Java 企业Bean,是Java的核心代码,分别是会话Bean(Session Bean),实体Bean(Entity Bean)和消息驱动Bean(MessageDriven Bean)。

1.Session Bean用于实现业务逻辑,它可以是有状态的,也可以是无状态的。每当客户端请求时,容器就会选择一个Session Bean来为客户端服务。Session Bean可以直接访问数据库,但更多时候,它会通过Entity Bean实现数据访问。

2.Entity Bean是域模型对象,用于实现O/R映射,负责将数据库中的表记录映射为内存中的Entity对象,事实上,创建一个Entity Bean对象相当于新建一条记录,删除一个Entity Bean会同时从数据库中删除对应记录,修改一个Entity Bean时,容器会自动将Entity Bean的状态和数据库同步。

3.MessageDriven Bean是EJB2.0中引入的新的企业Bean,它基于JMS消息,只能接收客户端发送的JMS消息然后处理。MDB实际上是一个异步的无状态Session Bean,客户端调用MDB后无需等待,立刻返回,MDB将异步处理客户请求。这适合于需要异步处理请求的场合,比如订单处理,这样就能避免客户端长时间的等待一个方法调用直到返回结果。

EJB实际上是SUN的J2EE中的一套规范,并且规定了一系列的API用来实现把EJB概念转换成EJB产品.EJB是BEANS,BEANS是什么概念,那就是得有一个容纳她,让她可劲造腾的地方,就是得有容器.EJB必须生存在EJB容器中.这个容器可是功能强大之极!她首先要包装你BEAN,EJB的客户程序实际上从来就不和你编写的EJB直接打交道,他们之间是通过HOME/REMOTE接口来发生关系的.它负责你的BEAN的所有的吃喝拉萨睡,比如BEAN的持续化,安全性,事务管理...

一.什么是 EJB?

一个技术规范:EJB 从技术上而言不是一种"产品"
EJB 是一种标准描述了构建应用组件要解决的:
可扩展 (Scalable)
分布式 (Distributed)
事务处理 (Transactional)
数据存储 (Persistent)
安全性 (Secure)

二.Sun 对 EJB 的期望

提供一个标准的分布的、基于 OO 的组件架构
屏蔽复杂的系统级功能需求
Write once, run anywhere
与非 Java 应用之间的互操作能力
兼容 CORBA 标准

三.为什么选择 EJB?

EJB 服务器完成"繁杂"的工作:应用开发人员关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而不是底层的实现机制(类似于 4GL 语言设计的目标)
支持事务处理
多个业务操作同时成功,或全部失败
可以通过在代码外的描述来定义事务处理级别
可扩展性
EJB 可以根据您应用的增长而扩展
EJB 服务器往往还提供了负载均衡和
安全性:由 EJB 服务器提供资源的访问权限控制

四.EJB 架构

为了满足架构的目标,规范中描述了
服务器 (Server)
容器 (Container)
类 (Class) 和实例 (Instance)
Home 和 Remote 接口
客户端 (Client)

五. 简化的编程模型

关注于业务逻辑实现:EJB 负责生命周期 (lifecycle), 数据存储 (persistence), 事务处理语义 (transactional semantic), 安全(security), ...
通用的编程模型:各种服务的高层 API
Java 是其编程语言


EJB( 业务逻辑代码 ) 表示了与特定商业领域(例如银行、零售等行业)相适应的逻辑。它由
运行在业务逻辑层的 enterprise bean 处理。一个 enterprise bean 可以从客户端接受数据,对
它进行处理,并将其发送到企业信息系统层以作存储;同时它也可以从存储器获取数据,
处理后将其发送到客户端应用程序。
有三种类型的 enterprise beans:session beans、entity beans 和 message-driven beans。
Session bean 描述了与客户端的一个短暂的会话。当客户端的执行完成后,session bean 和
它的数据都将消失;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个 entity bean 描述了存储在数据库表中的一行持久
稳固的数据,如果客户端终止或者服务结束,底层的服务会负责 entity bean 数据的存储。
Message-driven bean 结合了 session bean 和 Java 信息服务(JMS)信息监听者的功能,它允
许一个商业组件异步地接受 JMS 消息。

网络术语!!动漫术语!!
答:网络最常见的术语!如:BT,斑竹,大虾,灌水,盖楼,SF等~~动漫最常见的术语!如:H,萌,等~回答越多越常见的为最佳!... 网络最常见的术语! 如:BT,斑竹,大虾,灌水,盖楼,SF等~~动漫最常见的术语! 如:H,萌,等~回答越多越常见的为最佳! 展开

告诉我一些常用的网络术语 ?
答:最全面的网络bt文化语言解释[第三部分] 一、数字的含义 +U 加油。 1414 意思意思。 253 mop贴图第253号。一个人在拜礼作揖。 3166 撒由那拉,再见。(日语) 3H学生 三好学生。 3q Thank you,谢谢你。 4242 是啊是啊。 4人民 为人民。4为for. 555 wuwu,呜呜呜(哭) 。 7456 气死我咯。 748 **吧。

神经网络 专业术语解释(Step, Batch Size, Iteration,Epoch)
答:1. 名词解释 Step: 训练模型的步数 Batch Size(批尺寸): 计算梯度所需的样本数量,太小会导致效率低下,无法收敛。太大会导致内存撑不住,Batch Size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其下降方向变化很小了,所以Batch Size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为什么需要有 Batch_Size :batchsize 的正确选择是为了在内存效率和...

大家了解过网络用语吗,网络用语EMO、WINK是什么意思呢?
答:       像am这样的网络术语有很多含义。你已经看到了。你知道网络术语am是什么意思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网络术语am有哪些含义呢?(1)聊天交流工具 在英语中,am是active messenger的缩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聊天交流工具。(2)时间单位 当它在时间上时,它必须是1...

防火墙的网络解释防火墙的网络解释是什么
答:防火墙的网络解释是:防火墙(网络术语)防火墙(Firewall),也称防护墙,是由CheckPoint创立者GilShwed于1993年发明并引入国际互联网(US5606668(A)1993-12-15)。防火墙是位于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的屏障,它按照系统管理员预先定义好的规则来控制数据包的进出。防火墙是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其作用是防止非...

我想请教下大家网络术语
答:http://www.cnpaf.net/class/tcpandip/ 这个网页,所有的协议你都能明白!比如:tcp/ip协议,ftp协议等。URL是Uniform Resource Location的缩写,中文“统一资源定位符”。它的格式:举例来说吧。(抬头一看,第一眼看到的地址就拿来举例咯。)http://www.365dn.com/2006/0110/5986.html “http...

【高分】求计算机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答:1.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就是把声、图、文、视频等媒体通过计算机集成在一起的技术。即通过计算机把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综合起来,使之建立起逻辑连接,并对它们进行采样量化、编码压缩、编辑修改、存储传输和重建显示等处理。2.计算机主频:一般是指计算机CPU的时钟频率。3.数字...

网络术语BF是什么意思?
答:一般情况下,BF 是 boy friend 的简称,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男朋友,是相对于girl friend (GF)而言的。但是有些开玩笑的情况下BF可以指best friend,GF可以指good friend 其他解释;BF的四个阶段 把BF的四个阶段完全完成,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但是很浪漫的事情,孩提时代男孩儿对女孩儿说我是你...

关于纺织的专业术语(如络筒、倍捻、整经等)是什么意思?
答:谁能帮我说明一下下面这些纺织行业的专业术语是什么意思?络筒倍捻蒸丝整经穿筘搂头织造络丝、并丝、捻丝等等越详细越好,谢谢... 谁能帮我说明一下下面这些纺织行业的专业术语是什么意思?络筒倍捻蒸丝整经穿筘搂头织造络丝、并丝、捻丝等等越详细越好,谢谢 展开 ...

萃聚的网络解释萃聚的网络解释是什么
答:萃聚的网络解释是:萃聚萃聚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cuìjù,基本意思是聚集;汇集。萃聚的网络解释是:萃聚萃聚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cuìjù,基本意思是聚集;汇集。结构是:萃(上下结构)聚(上下结构)。注音是:ㄘㄨㄟ_ㄐㄨ_。拼音是:cuìjù。萃聚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