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表现有哪些 教育者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作者&投稿:撒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一句话,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表现主要有:
1、独立自主性
人只有成为自主的人,才会有主体性。学生的独立自主性特征可分解为以下四个方面:
(1)自尊自信。表现为自我肯定、维护独立人格以及对自己的优缺点有公正客观的认识。
(2)自我调控。表现为强的注意力,做事有始有终,遵守学校的各项制度以及与伙伴游戏时能遵守集体规则等。
(3)独立判断决断。表现为善于独立思考,对同学的优缺点有公正客观的认识以及遇事有主见且合理果断地做出决定。
(4)自觉自理。表现为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能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有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以及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这些独立自主性的表现是以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为前提的。
2、自觉能动性
学生的这种自觉能动性特征可以分解为以下五个方面:
(1)成就动机。表现为渴望当优等生,以及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等。
(2)竞争意识。表现为积极参加竞赛活动并努力取胜,在各种活动中总是想表现自己并超过比自己强的人,在游戏中总是充 当组织者、指挥者。
(3)很强的兴趣和求知欲。表现为他们有一门特别有兴趣的学科和某方面的兴趣爱好,课外有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广泛阅读各种课外读物。
(4)主动参与。表现为他们不仅在课堂上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发言, 而且踊跃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并努力完成集体交给的工作。
(5)社会适应性。表现为好的合群性、利他性和社会交往能力,他们善于交际,有一定凝聚力,能主持公道,敢于批评不良行为等。
3、积极创造性
创造性这个概念不仅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及结果相联系,更重要的是指向学生主体的品质、特征和属性。作为主体的人,学生的积极创造性特征可分解为以下三个方面:
(1)创新意识。表现为爱标新立异,爱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喜欢出“新点子”,喜欢解难题。
(2) 创造性思维能力。表现为学生在学习上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有丰富的想象力,善于直觉思维和借助具体形象地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独特新颖。
(3)动手实践能力。表现为学生不仅在实践活动课程中表现出较强 的动手能力,而且善于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他们有自己的小制作、小发明、小设计。

供参考

在教育过程中以学位职责的人被称为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起主体性体现在:
受教育者是学校存在的主体;是学校职能部门及其管理的中心;是学校和教师评价的主体;是教育任务完成的主体。此外,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还体现在,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制约着教师的教,受教育者的独立性、选择性、需要性、创造性和他们的个人兴趣、爱好、主观能动性等这些主体性特征也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活动。

希望对你有帮助!

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表现有哪些?~

在教育过程中以学位职责的人被称为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起主体性体现在:
受教育者是学校存在的主体;是学校职能部门及其管理的中心;是学校和教师评价的主体;是教育任务完成的主体。此外,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还体现在,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制约着教师的教,受教育者的独立性、选择性、需要性、创造性和他们的个人兴趣、爱好、主观能动性等这些主体性特征也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活动。

希望对你有帮助!

(1)教育者是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传播者;
(2)教育者是科学知识和社会文明的传授者;
(3)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整个教育活动的展开起领导作用;
(4)教育者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
(5)教育者也是一个具有自我提高能力的学习者。

教育过程的主体性及其特点是什么?
答:但是主题教育思想,无论在我国还是西方国家,都是早已存在的教育事实,只不过那是并不称之为主题教育而已。所谓主体性,一般是指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性,或者说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功能特性,或是主体在作用于客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由此可见,...

课程评价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是如何体现的
答: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决不是教师的指导性太强了,恰巧相反,这正是由于教师的主观生硬和武断的教学表现,没有正确发挥主导性的必然结果。作为一个从事体育教学实践者,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应深刻理解、研究教师主导性和学习主体性的相互关系,深入探究体育教学中的“学理”,从而在...

高校德育主体性的思考_主体性德育
答:德育主体性包括德育过程的主体性和德育系统的主体性,其中德育过程的主体性是德育主体性的关键。只有在过程中,人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张扬、锻炼、提高和发展。高校德育的主体性更明显地体现在学生对德育的认知过程、实践动能上,因此,高校德育的主体性实际上主要是在德育过程中如何体现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就如何在学校德育...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要怎么理解?
答:在教育上,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教师“以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发展的过程。其中,学习主体的主动努力程度往往决定其学习的效果。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自主性,学生的意识是在教育者的影响下形成的,但这种主体意识一经形成,就具有明显的独立性,表现为对外界的...

幼儿教育需要主体性
答:“主体性”在教育界被广泛应用,通常称为“主体性教育”,它包含三重意思:“主体性的教育、教育的主体性和主体性教育原则。主体性的教育指教育是建构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活动;教育的主体性是指教育在实现主体性建构的过程中具有主体性,是宏观教育主体性和微观教育主体性的整合。”(黄葳:《主体性教育论》)主体性教育原...

6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怎么样?
答:(2)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受教育者是学校存在的主体;是学校职能部门及其管理的中心;是学校和教师评价的主体;是教育任务完成的主体。此外,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还体现在,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制约着教师的教,受教育者的独立性、选择性、需要性、创造性和他们个人的兴趣、爱好、主观能动...

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其基本特征是
答: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其基本特征是:主体性,示范性,目的性 。在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人是教育者。教育者是指直接对求教者的素质发展起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的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的活动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

如何理解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答:1、自主性 学生的自主性特征表明学生是自己行为的主人。他们有权对自己的活动做出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切行为,包括能否接受教育、如何接受教育,都要受到自身意识的支配。学生的意识,一般说是在教育者的影响下形成的,但这种主体意识一经形成,就具有明显的独立性,表现为对外界的影响...

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答:因为疑者多思,疑者善思,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无疑则不进。很难想象,一个不善于思考的学生,如何能真正体现他的主体性?如何展现他的创造才能。同时,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讨论,不仅能增进友谊,初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有利于学生群体主体性的充分发挥。5、采用...

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是什么?
答: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相对,一般指教育者而言,即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育中主客体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比如老师。教育客体:和“教育主体”相对,一般指教育者的对象,即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主体(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认识的对象。比如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