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几个字都是几声 这几个“号”都是第几声?

作者&投稿:戎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一声。华,二声。人,二声。民,二声。共,四声。和,二声。国,二声。

一声,二声,二声,二声,四声,二声,二声

1222424。 43441431

2

1222422

全是几声~

全是(2)声;
全是单音字;
全的拼音是:
quán。

全是两声
● 号

(号)

hàoㄏㄠˋ

◎ 名称:国~。年~。字~。

◎ 指人除有名、字之外,另起的别称:别~(如“李白,字太白,~~青莲居士”)。

◎ 标志:记~。

◎ 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码。

◎ 扬言,宣称:~称(a.名义上是;b.以某名著称)。

◎ 记上标志:~衣。~房子。

◎ 命令:~令。~召。

◎ 量词,用于人数:昨天去了几十~人。

其它字义

【zdic.net 汉 典 网】


--------------------------------------------------------------------------------

● 号

(号)

háoㄏㄠˊ

◎ 拖长声音大声呼叫:呼~。~叫。

◎ 大声哭:哀~。~丧。~啕大哭。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共和是什么意思?
答:共和政治的国家已经寥寥无几。即使一些明显专制独裁的国家,也挂上了 “民主共和”的旗号。所以判断一个国家是不是真正的“人民共和国”, 关键是民主政治的制度及其实践,特别是政治选举制度、权力监督制度和 一系列确保公民自由、平等和其他人权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及有效实施这 些制度的政治实践。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在...

中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什么区别?
答:中国是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称。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几个字怎么解释
答:中华”,即中国、华夏的意思。[36][37]“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相对于敌人而言。在当代中国,凡是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范围,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37]“共和”一词的英语republic来自于拉丁语respublica(意为...

请问“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这三个名词之间有什么...
答:前两者无区别。都是指国家。后者指的是国家的执政党。前两者意思无区别,但是看用在甚么场合。后者有强调的意思。例如,胡锦涛是中国的主席与胡锦涛是中华人共和国的主席。这两句读下,就可以明白。

“中华”二字是怎么来的?“华”具有哪些意义?
答:我国自建立以来就被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二字并不是从现在才有的,早在炎黄时期的时候就有了,只是在秦朝的时候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华正式拿来称呼一个国家,而“中华”这两字也具有不凡的意义。关于中华二字的来源有三个。一个是比较神话一点的,宝鸡天台山天柱峰,这里...

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取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而简称"中国"?
答:●在新政协筹备会前夕,“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在新中国命名中暂占上风 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是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始终不渝的追求。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到“人民共和国”、“民主共和国”口号的相继提出,都是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发展阶段的形势与任务相适应的。不过,我们...

汉语拼音的由来
答: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公布《汉语拼音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的汉语拉丁化拼音方案从此诞生了,它实现了中国人民自19世纪末以来为之呕心沥血,梦寐以求的愿望。当时,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都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汉语拼音方案》是近60年来中国人民创制拼音...

是谁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号
答:新中国的国号最后采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此,周恩来1949年9月 7日向新政协代表所作报告的解释是:“民主”与“共和”有共同的意思,无需重复。在国体上是用共和,在性质上则用民主。作为国家来用,还是“共和”两字比较好。1949年9月27日,政协一届全会通过四个决议案:“一、全体一致通过:...

政策的拼音是什么?
答: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转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这一句话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拼音 实行shi xing第二声 改革gai第三声ge第二声 开放kai第一声fang第四声 政策zheng ce第四声 已赞过...

中国的拼音是谁发明的?
答:解放后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在过去的拼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952年起从事自创字母工作,后因效果不好,决定采用拉丁字母。1956牛文改会发表了“汉语拼音草案”,经多次讨论、修订,于1 957年11月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60次会议通过,并于次年2月,由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