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管理的五要素也叫六要素是什么呢?

作者&投稿:慎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现场管理的五要素也有叫六要素的。
现场管理的六个要素即:人、机、料、法、环、测。也就是以下要介绍的5M1E分析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5M1E?   a) 人(Man):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b) 机器(Machine):机器设备、测量仪器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c) 材料(Material):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d) 方法(Method):这里包括生产工艺、设备选择、操作规程等;   e) 测量(Measurement):主要指测量时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   f) 环境(Environment):工作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由于这五个因素的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是M和E,所以常简称为5M1E。   我们知道工序是产品形成的基本环节,工序质量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础,工序质量对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工序标准化作业对工序质量的保证起着关键作用,工序标准化在工序质量改进中具有突出地位。工序质量受5M1E即人、机、料、法、环、测六方面因素的影响,工序标准化就是要寻求5M1E的标准化。   那么我们如何控制这六个因素形成标准化以达到稳定产品质量的目的呢?   1、操作人员因素(人)   主要控制措施:   (1) 生产人员符合岗位技能要求,经过相关培训考核。   (2) 对特殊工序应明确规定特殊工序操作、检验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   (3) 操作人员能严格遵守公司制度和严格按工艺文件操作,对工作和质量认真负责。   (4) 检验人员能严格按工艺规程和检验指导书进行检验,做好检验原始记录,并按规定报送。   2、机器设备因素(机)   主要控制措施有:   (1) 有完整的设备管理办法,包括设备的购置、流转、维护、保养、检定等均有明确规定。    (2) 设备管理办法各项规定均有效实施,有设备台账、设备技能档案、维修检定计划、有相关记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3) 生产设备、检验设备、工装工具、计量器具等均符合工艺规程要求,能满足工序能力要求,加工条件若随时间变化能及时采取调整和补偿,保证质量要求。   (4) 生产设备、检验设备、工装工具、计量器具等处于完好状态和受控状态。   3、材料因素(料)   主要控制措施有:   (1) 有明确可行的物料采购、仓储、运输、质检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2) 建立进料检验、入库、保管、标识、发放制度,并认真执行,严格控制质量。   (3) 转入本工序的原料或半成品,必须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4) 所加工出的半成品、成品符合质量要求,有批次或序列号标识。   (5) 对不合格品有控制办法,职责分明,能对不合格品有效隔离、标识、记录和处理。   (6) 生产物料信息管理有效,质量问题可追溯。   4、工艺方法的因素(法)   主要控制措施有:   (1) 工序流程布局科学合理,能保证产品质量满足要求。   (2) 能区分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和一般工序,有效确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对工序和控制点能标识清楚。   (3) 有正规有效的生产管理办法、质量控制办法和工艺操作文件。   (4) 主要工序都有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操作文件对人员、工装、设备、操作方法、生产环境、过程参数等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 特殊工序的工艺规程除明确工艺参数外,还应对工艺参数的控制方法、试样的制取、工作介质、设备和环境条件等作出具体的规定。   (5) 工艺文件重要的过程参数和特性值经过工艺评定或工艺验证;特殊工序主要工艺参数的变更,必须经过充分试验验证或专家论证合格后,方可更改文件。   (6) 对每个质量控制点规定检查要点、检查方法和接收准则,并规定相关处理办法。   (7) 规定并执行工艺文件的编制、评定和审批程序,以保证生产现场所使用文件的正确、完整、统一性,工艺文件处于受控状态,现场能取得现行有效版本的工艺文件。   (8) 各项文件能严格执行,记录资料能及时按要求填报。   5、环境的因素(环)   主要控制措施有:   (1) 有生产现场环境卫生方面的管理制度。   (2)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等符合生产技术文件要求。   (3) 生产环境中有相关安全环保设备和措施,职工健康安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4) 生产环境保持清洁、整齐、有序,无与生产无关的杂物。可借鉴5S相关要求。   (5) 材料、半成品、用具等均定置整齐存放。   (6) 相关环境记录能有效填报或取得。   6、测量的因素(测)   主要控制措施包括:   (1)确定测量任务及所要求的准确度,选择使用的、具有所需准确度和精密度能力的测试设备。   (2)定期对所有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确认、校准和调整。   (3)规定必要的校准规程。其内容包括设备类型、编号、地点、校验周期、校验方法、验收方法、验收标准,以及发生问题时应采取的措施。   (4)保存校准记录。   (5)发现测量和试验设备未处于校准状态时,立即评定以前的测量和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并记入有关文件。   工序标准化对5M1E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应将工序标准化工作纳入工序质量改进的整体计划之中。在制定相关标准化要求基础上,通过工序质量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工序标准化各具体要求的执行偏差,进而采取改进措施。通过工序质量改进的持续循环,促进工序标准化的真正实现和持续改进,从而实现工序质量的持续改进。

~

生产现场管理“五大要素”及“六大上目标”是什么
答:生产现场管理“六大要素”:1、生产人员(人) 2、设备维护和保养(机) 3、生产物料(料) 4、工序管理(法) 5、生产环境(环) 6、质量检查和反馈(测)也就是说除了人、机、物、法、环,还有测。生产现场管理“六大目标”:其中,前三个目标主要是来自企业外部客户的需求,后三个目标偏重于...

生产现场管理“五大要素”及“六大上目标”是什么
答:4M是指Man(人),Machine(机器),Material(材料),Method(方法); 1E是指:Environments(环境),故合称4M1E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机、料、法、环现场管理五大要素。现场管理的六大目标包括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交期管理、效率管理、士气管理和安全管理。

企业管理的五大要素和六大目标是什么?
答:五大要素: 人, 财, 物, 环, 法;六大目标: 钱, 钱,钱,钱,钱,钱!

什么是管理六要素?我只知道包括人,财,物,还有哪3点
答:操作者、管理者)2 财(资金、成本)3 物(原材料、辅助材料、零部件、水、电、油、气)4 法(操作方法、工艺制度、档案文件等)5 机(设备、工艺装备)6 环(环境)管理要素通常有六要素、七要素、八要素、九要素之说,当讨论的是生产现场管理六要素时,上述要素一般未涉及“财”。

生产管理六大目标及5大要素是什么?
答:生产管理六大目标及5大要素:六大目标是,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产品成本,交期,安全以及士气,5大要素,企业文化,战略规划,奖惩制度,改革创新,学习培训。生产六大要素生产是工厂里面的重要环节,管理起来里面也存在很多的学问。六大管理目标,质量,安全,成本,进度,信息,合同,仅供参考。生产管理的定义...

生产管理六大目标及5大要素是什么?
答:生产管理六大目标是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交期管理、效率管理、士气管理和安全管理。5大要素是生产厂房、生产设备、生产技术、生产人员、生产资金。生产是工厂里面的重要环节,管理起来里面也存在很多的学问。生产管理的优点 降低成本。生产精益管理是关于利润的最大化,这意味着在运营中削减成本以及增加收入。

管理六要素是什么?
答:5、协调。矛盾是永远存在的,是时刻发生的,是不可能避免的,所有想没有矛盾的念头都是荒唐幼稚的。在矛盾面前,需要什么?协调。这是对管理者更深层次的考验。记住:协调出生产力。6、控制。总会有偏差出现,事情大多时候都不按我们设计的路径发展。怎么办?控制。管理者必须面对出现的任何问题,在尽...

现场管理五大要素
答:现代管理学对现场管理的定义是:指用科学的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工人和管理人员)、机(设备、工具、工位器具)、料(原材料)、法(加工、检测方法)、环(环境)、信(信息)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以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

现场管理的范围
答:——现场管理六要素(5M1E分析法)现场管理的六个要素即:人、机、料、法、环、测。也就是以下要介绍的5M1E分析法。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5M1E?a) 人(Man):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b) 机器(Machine):机器设备、测量仪器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c) 材料(Material):材料的成分、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