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荒原》堪称西方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 1、为什么艾略特的《荒原》被西方评论家看成是现代诗歌的里程碑...

作者&投稿:乐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艾略特自称,《荒原》不仅题目、甚至结构和象征手法也绝大部分“受到两位人类学家的著作,即:魏斯登女士的《从祭仪到神话》和弗雷泽的《金枝》的启发”。由于象征方法的隐晦、暗示性和引文、用典太多,《荒原》显得艰涩难懂;如果不是作者本人作的许多注释,很多诗行几乎是无法读懂的。这首433行的诗,仅诗人自己就加了52个注释。所以,《荒原》发表后,即引起激烈的争论。赞赏者固然推崇备至,反对者则批评它混乱不堪、晦涩难懂。平心而论,经过认真阅读,仔细咀嚼、揣摩,《荒原》在思想和艺术上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其他诗作,堪称西方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



西方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指的是哪部作品?~

由于象征方法的隐晦、暗示性和引文、用典太多,托马斯·艾略特的《荒原》显得艰涩难懂;如果不是作者本人作的许多注释,很多诗行几乎是无法读懂的。这首433行的诗,仅诗人自己就加了52个注释。所以,《荒原》发表后,即引起激烈的争论。赞赏者固然推崇备至,反对者则批评它混乱不堪、晦涩难懂。平心而论,经过认真阅读,仔细咀嚼、揣摩,《荒原》在思想和艺术上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其他诗作,堪称西方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

艾略特的《荒原》被公认为西方文学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是二十世纪现代派诗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原因
(1) 意象繁杂,大量引用典故和神话故事,并罕见地在诗中插入6种语言,诗中引用的神话和典故包含东西方35个作家56部作品。

(2)运用蒙太奇手法,长诗把神话、宗教、典故,以及现代都市的生活片断,奇妙地剪接在一起,把看似互不相关的场景、意象拼贴在一起,共同纳入一个以荒原为中心的象征结构,使这些看似无关的场景和意象获得内在的联系。

(3)跨越时空界限,古今熔为一炉。长诗在时间上无前后,在空间上无界限。

(4)意象新奇怪诞,语言复杂多变。 “太阳的鞭打”、“白骨碰白骨的声音”、“老鼠拖着粘湿的肚皮”、“长着孩子脸的蝙蝠”等意象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尤其使读者震惊的是那句:“去年你种在花园里的尸首,它发芽了吗?”被战争、死亡、残酷扭曲了的意象令读者感到毛骨悚然,然而这一切又非常真切。在语言的使用上,《荒原》里有口语、书面语、古语、土语和外国语。诗中既有像“这年头人得小心啊”这样的大白话,又有仿制莎士比亚等古代艺术大师的古奥英语。

(5)《荒原》原稿有800多行,后被另一位英语诗歌大师埃兹拉?庞德大段大段地删,删成现在我们所看到的434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荒原》是两位英语诗歌大师合力的结晶,原作者艾略特对审稿人庞德表达了由衷的敬意,在诗的开头写下:献给埃兹拉·庞德——最卓越的匠人。

(6)《荒原》既不属于抒情诗,也不属于叙事诗,在那个时代,开创了一代新的诗风。

当然,《荒原》的晦涩费解是尽人皆知的,最初发表时,几乎无人能懂。后来艾略特给诗加了50多条注释,但是读者在研读过后,发现这些注释也并不好理解,于是人们希望诗人能给他的注释再作注释,艾略特自然不会这样做了

《荒原》每章写了些什么内容?
答:这首433行的诗,仅诗人自己就加了52个注释。所以,《荒原》发表后,即引起激烈的争论。赞赏者固然推崇备至,反对者则批评它混乱不堪、晦涩难懂。平心而论,经过认真阅读,仔细咀嚼、揣摩,《荒原》在思想和艺术上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其他诗作,堪称西方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

《荒原》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诗人要以他的恐怖之诗来震撼荒原人这个上帝缺席的现实,诗人之诗为我们传来了上帝回返的讯息,如此,《荒原》也才不是那种虽死犹生的绝望。荒原意识也就是危机意识,荒原之死是再生之死,即用皈依宗教来拯救荒原。二、艺术特色:20世纪象征主义作家艾略特创作的《荒原》作为现代派诗歌的登峰造极之作,...

《荒原》主要写什么
答:在艺术上,《荒原》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成为了现代派诗歌的杰作。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戏剧化场景设置等技巧,使得诗中的情感得以场面化和具体化,创造出著名的“客观对应物”效果。同时,艾略特在作品中广泛引用文学和历史典故,增添了诗作的深度和广度,使得《荒原》不仅是一部...

2007年度自考《外国文学史》第十章笔记
答:20世纪前半期的现代主义文学理解后简答题简述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在思想上有以下特点: 1.现代派各流派都强调要表现“现代意识”,它的中心就是危机感和荒诞感。共同主题是表现现代人的困惑。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危机。 2现代派文学对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

《荒原(节选) [英国]艾略特》读后感
答:这是对现代荒原的深刻描绘,通过对季节、自然景象以及人类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荒原时代的种种症状。艾略特以其独特的诗化语言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空虚、绝望和死亡。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拯救荒原的渴望,对信仰和爱情的呼唤。这首诗成为西方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分析《荒原》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答:艺术特色:20世纪象征主义作家艾略特创作的《荒原》作为现代派诗歌的登峰造极之作,其艺术形式与表现特征有其独到之处。1、内心独白的运用。2、广泛地运用自由联想。3、把诗中的人物放到戏剧化的场景中。4、诗人通过感人的形象去暗示那些无法或者无需表达的思想。5、情感的场面化和具体化,这便是他那...

《荒原》作品的在文学界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答:《荒原》是T.S.艾略特于1922年发表的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它在现代派诗歌领域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该诗共分为五个章节,每个章节都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了战后欧洲文明的荒凉景象。首章《死者葬仪》通过荒原这一象征,揭示了战后的欧洲急需精神上的复兴,但实际上却充斥着低级的欲望和冲动。第二...

西方现代派文学范围里有哪些作家、流派?(最好带赏析)
答:一、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以表现异化主题为主要特点,其哲学基础包括叔本华、尼采和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二、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歌 象征主义的三位主将是马拉梅、魏尔伦和兰波。《恶之花》的作者波德段启莱尔被认为是象征主义的先驱。艾略特的《荒原》是现代诗的一个里程碑。三、未来主义 未来...

简述《荒原》的艺术特征?
答:1、内心独白的运用。2、广泛地运用自由联想。3、把诗中的人物放到戏剧化的场景中。4、诗人通过感人的形象去暗示那些无法或者无需表达的思想。5、情感的场面化和具体化,这便是他那著名的“客观对应物”效果。6、大量运用文学的与历史的典故。《荒原》中的题辞和各章标题,或者取自古希腊神话和宗教...

荒原的主题是什么
答:使得诗歌高度的抽象化、哲理化有机地统一起来,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段,拓展了诗歌的思想内容。《荒原》在艺术表现上的不足是用典故太多,且想象、联想和暗示都带有很大的随意性,造成诗歌晦涩难解,使一般读者望而却步。若无艾略特自己加上的50多条注解,许多地方都无法懂得。作为西方现代主义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