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有哪些? 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有哪些?

作者&投稿:慎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世界范围来看,易发生台风暴雨的地区也是多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包括:孟加拉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近海岸地区。此外,在一些国家的内陆大江大河流域,也容易出现洪涝灾害。而在我国,这种灾害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以东,这个地区又被南岭、大别山—秦岭、阴山分割为4个多发区。相反,在我国的西部则降水很少,在整个四部地区,只有四川是雨涝的多发区。

据历史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洪涝最严重的地区为东南沿海地区、湘赣地区和淮河流域;次多洪涝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岭、武夷山地区、海河和黄河下游地区、四川盆地、辽河、松花江等地区。全国雨涝最少的地区是西北、内蒙和青藏高原,次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东北地区。总体上来说,我国的洪涝的分布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



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有哪些?~

从世界范围来看,易发生台风暴雨的地区也是多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包括:孟加拉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近海岸地区。此外,在一些国家的内陆大江大河流域,也容易出现洪涝灾害。而在我国,这种灾害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以东,这个地区又被南岭、大别山—秦岭、阴山分割为4个多发区。相反,在我国的西部则降水很少,在整个四部地区,只有四川是雨涝的多发区。
据历史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洪涝最严重的地区为东南沿海地区、湘赣地区和淮河流域;次多洪涝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岭、武夷山地区、海河和黄河下游地区、四川盆地、辽河、松花江等地区。全国雨涝最少的地区是西北、内蒙和青藏高原,次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东北地区。总体上来说,我国的洪涝的分布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

广东,珠江等
受气候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洪涝灾害具有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损失大的特点。
1.范围广。除沙漠、极端干旱地区和高寒地区外,我国大约2/3的国土面积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洪涝灾害。年降水量较多且60一80%集中在汛期6至9月的东部地区,常常发生暴雨洪水;占国土面积70%的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常因暴雨发生山洪、泥石流;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都有部分地区遭受风暴潮引起的洪水的袭击;我国北方的黄河、松花江等河流有时还会因冰凌引起洪水;新疆、青海、西藏等地日寸有融雪洪水发生;水库垮坝和人为扒堤决口造成的洪水也时有发生。
2.发生频繁。据《明史》和《清史稿》资料统计,明清两代(1368—1911年)的543年中,范围涉及数州县到30州县的水灾共有424次,平均每4年发生3次,其中范围超过30州县的共有190年次、平均每3年1次。新中国成立以来,洪涝灾害年年都有发生,只是大小有所不同而已。特别是50年代,10年中就发生大洪水11次。
3.突发性强。我国东部地区常常发生强度大、范围广的暴雨,而江河防洪能力又较低,因此洪涝灾害的突发性强。1963年,海河流域南系7月底还大面积干旱,8月2日至8日,突发一场特大暴雨,使这一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洪涝灾害。山区泥石流突发性更强,—旦发生,人民群众往往来不及撤退,造成重大伤亡和经济损失。如1991年四川华莹山一次泥石流死亡200多人,1991年云南昭通一次也死亡200多人。风暴潮也是如此,如1992年8月31日至9月2日,受天文高潮及16号台风影响,从福建的沙城到浙江的瑞安、敖江,沿海潮位都超过了解放以来的最高潮位。上海潮位达5.04米,天津潮位达6.14米,许多海堤漫顶,被冲毁。
4.损失大。如1931年江淮大水,洪灾就涉及河南、山东、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8省,淹没农田1.46亿亩,受灾人口达5127万,占当时8省总人口的25%,死亡40万人。1991年,我国淮河、太湖、松花江等部分江河发生了较大的洪水,尽管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各族人民进行厂卓有成效的抗洪斗争,尽可能地减轻了灾害损失,全国洪涝受灾面积仍达3.68亿亩,直接经济损失高达779亿元。其中安徽省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49亿元,约占全年工农业总产值的23%,受灾人口44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76%。
二、建国以来的洪涝灾害损失
1998年中国的“世纪洪水”,在中国大地到处肆虐,29个省受灾,农田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千多人,房屋倒塌497万间,经济损失达1666亿元。
1998年长江洪水是本世纪第二位的全流域型大洪水,仅次于1954年
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期间,鄱阳湖水面明显扩大,并且部分重点圩堤倒塌
1998年鄱阳湖区水域面积达5900km2,洪涝灾害非常严重
历史上重大洪涝灾害统计—1998年长江洪水
雨情:1998年汛期,长江以南地区降雨量较常偏多,暴雨日数多、强度大、降雨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汛期,长江流域降雨大致分为4个阶段:6月12日~26日,降雨集中在鄱阳湖和洞庭湖区,一般降雨300mm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这是由于降水量过大造成的,同时也与长江中上游流域的森林砍伐过量,水土流失
原因:
人为原因:长江流域内森林被严重破坏,和豆腐渣工程.
气象原因:持续性全流域降水
.

陕西洛南属于易发洪涝的地区吗,该怎么提前做好防护措施?
答:是的,陕西洛南是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就在八月五日,陕西省洛南县突然遭到强暴雨天气,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这附近的河流、水库、湖泊等谁为迅速上涨,这场降雨远远超出了洛南县的蓄水能力,县内的农作物、公共设施、公路和房屋等都因这场降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据了解,这场洪涝造成九十个...

华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及成因?
答: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黄淮海平原与黄土高原地域,春季东北风盛行,干燥少雨,蒸发旺盛,农作物易发生旱灾。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造成干旱、洪涝灾害频发。黄河下游地区为地上悬河,河道曲折、含沙量大,在雨季的时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今起我国进入汛期,我国的汛期时间内哪些地方有洪涝风险?
答:周边县市情况就更加难以想象了。但自03年三峡工程建立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得到有效缓解。三、东南沿海 东南沿海如广西省、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等地,一到汛期,这些地区易发台风天气,引发强降雨、冰雹等灾害,容易发生城市内涝。几乎每年都会有台风入侵的消息,而这些地区也是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安徽为什么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答:其中最典型的是长江,长江全年70%-75%的水量都集中在短短1-2个月内的汛期中,河流径流量年变化非常大,使得这里容易发生洪涝灾害。降雨的增多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长江和淮河在流经安徽地区时,流速会变慢。以淮河为例,淮河的全长近1000米,总落差200米,而在淮河的上游地区落差达到了...

所以我国洪灾灾害多发地的是什么
答:(1)长江、珠江、淮河(前两空任答两点);东部季风区 (2)C (3)ABCD (4)江苏省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江苏省大部分地区地势地平,排水较慢,特别是淮河下游排水不畅。

全国26省份遭受洪涝灾害 分别是哪些
答:预计今年主汛期全国降水总体偏多,主要多雨区位于江南、江淮、黄淮、西南、东北等地,长江、松花江、淮河发生较大洪水的可能性较高,登陆台风个数偏少,但强度偏强,可能有强台风登陆我国并深入内陆。未来10天,还将有2次强降雨过程,其中2~4日,长江中下游沿江及西南东部、江淮、黄淮南部、华南西部...

长江中游发生的灾害和发生的原因
答:长江中下游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原因如下:1、中下游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泻洪。2、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夏季多暴雨。3、南北支流汇入多。4、上游地区对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下游河床抬高,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 (荆江河段尤为突出,素有“九曲回肠”之称)。5、人们围湖造田,...

我国近几年发生的洪涝灾害
答:12、特大洪水(1998):洪水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严重。全国共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据各省统计,农田受灾面积2229万公顷(3.34亿亩),成灾面积1378万公顷(2.07亿亩),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

哪个地方洪水最大
答:农作物受灾面积18.59千公顷、绝收面积676公顷(1.014万亩),严重损坏房屋13户23间,一般损坏房屋23户44间。2、河北省 2023年夏季,中国北方地区遭遇了罕见的持续暴雨天气,京津冀地区多地遭受洪涝灾害。其中,河北省涿州市成为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连日来,暴雨不断,洪水泛滥,涿州市内多个地区...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哪些地方容易引发洪水?
答:近期,中央气象台已经多天连续发布全国暴雨预警了,在南方汛期将近时,也正如中央气象台的预警一样,南方多地的降雨量明显增加,导致各河流的水位也是迅速上涨。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会引发洪水了。容易引发洪水的区域无疑是在长江、淮河流域。对长江、淮河流域城市的防御措施也需要做出准备了。一、暴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