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说我已经到了人生最高境界,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作者&投稿:夷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原创/作者:王简
人生境界,是一个说得很泛溢的词,鸡汤学、成功学、神学、玄学、西哲五花八门,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真正的人生境界,要从中国哲学的顶级词汇,“天人合一”说起,我们探讨一下,人生境界,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一种怎样的标准。
‬“天人合一”在中国哲学的地位
中国传统哲学的五大顶级词汇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大道至简,天人合一。
“自强不息”讲的是“道”,“厚德载物”讲的是“德”,“上善若水”讲的是“善”,“大道至简”讲的是“理”,“天人合一”讲的是“人生境界”
修得前四者的总和,就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天物合一
人一出生就是天人合一的,这和宇宙万物并没有什么区别,猫猫、狗狗、猪猪一出生也是天猫合一,天狗合一,天猪合一的。
这实际上是天物合一,是物质上的天人合一。但只合了一半,所有动物、植物、万物都是天物合一,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人与其它动物的区别就是会去寻找另一半,精神上的天人合一。
寻找精神上的天人合一,是上天赋予人类的本能一一人性。人性就是:“源于己,满于需,欲无穷,达至简。”就是总是以自己的观点和角度出发,满足自己的需求,欲望无穷无尽,用最简单的办法达到目的。
其中,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会贯穿自己的一生。推动着人类去寻找宇宙的奥秘,生命的奥秘,自己的奥秘。
寻找精神上的天人合一,工具就是智慧。从出生开始,人的大脑在快速发育,是在为日后认知世界、创造智慧做物质和能量的储备。正常人的记忆是从三岁开始,三岁之前人的所有行为都是“无为”,四岁以前绝大部分行为也是“无为”。饿了就哭,找妈妈喂,不舒服也哭,找妈妈哄,无聊了就叫,找妈妈玩。三岁之后就正式开始学习、认知(更早已经无意识在学了),这就是格物、致知的开始。
‬得道循理,明德知善。
人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道循理,明德知善,才能达到精神上的天人合一境界!
人的境界提升的过程,也是明德、知善、求理、悟道的过程:
“道之行,简也。人之行,圣也。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而识万物,立物。
致知而知其行,立知。
诚意而取志向,立志。
正心而归初心,立心。
修身而明明德,立德。
齐家而生使命,立命。
治国而建其功,立功。
平天下而传天下,立言。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也,人虽死,犹长生。
致良知,知善知恶,为善去恶,知始行成,立物、立知,知行合一也。
立志、立心、立德,人德合一也。
得人道,明明德,知知善,性归真,知己欲,知己需,知己能,知己命,立而行之,人己合一也。
得地道,地人浑成,自然和谐,福泽国人。随心所欲,无为而无不为,地人合一也。
得天道,天地人和,合融一体。通万物之道,取万物之用,和谐相衡,福泽天下。随心所驭,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无为而无以为,无为而无不为。为天下立德,为天下立功,为天下立言,天人合一也。”
(《道理经》)
人生境界
人一出生就是天物合一,直到人生的终点。在不断提升境界的过程,看我们与什么相结合,决定了我们的境界。
“人之境界,何和与合。
兽人,人兽合一,为生恶行。
小人,人邪合一,为生邪达。
凡人,人本合一,为生而生。
能人,人德合一,为乐而生,随遇所心。
君子,人己合一,我生他生,我乐他乐,随心所遇,造福众人。
贤人,地人合一,众生众乐,随心所欲,造福国人。
圣人,天人合一,天下人生,天下人乐,随心所驭,造福天下。
人皆可圣,人己合一,内圣也。
弱者,受助。凡者,自助。能者,助人。贤者,助众。圣者,助天下。
能人,随遇所心。君子,随心所遇。贤人,随心所欲。圣人,随心所驭。”
(《道理经》)
人未必要达到圣人的境界,才能“天人合一”。人只要达到“人己合一”的境界就是“内圣”,就是“天人合一”了,每个人都有可能“天人合一”!
人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要“人己合一”:珍惜生命,保持快乐,明德知善,真诚真实,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道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的使命,做能力之内的事,做认知之内的事,知行合一。
天人合一者,“得道循理,明德知善,执中守正,知足常乐。”
“明心见性,直指道心,心明道现,悟开道成。”
修悟人生的境界重不重要?极为重要!甚至可以说是一生中唯一要做的事情,其它的事都是铺垫。这是一个不断学习,积累智慧,认知世界,改变世界的过程。个人的境界,随时随地地指导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也是我们每一件事情的决策能力的体现。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我们就举一个身边的做好事的例子,评估一下自己的人生境界。
‬日常案例
彭宇事件,影响极大,媒体称受之影响中国道德水平倒退五十年,大家可能大多听过,大致的经过:
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鉴定后构成8级伤残,医药费花了不少。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老太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彭宇表示无辜。他说,当天早晨3辆公交车同时靠站,老太要去赶第3辆车,而自己从第2辆车的后门下来。“一下车,我就看到一位老太跌倒在地,赶忙去扶她了,不一会儿,另一位中年男子也看到了,也主动过来扶老太。老太不停地说谢谢,后来大家一起将她送到医院。”接下来,事情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老太及其家属一口就咬定彭宇就是“肇事者”。(事后多年,媒体宣称彭宇承认自己不小心碰到了老太太。)
引起轩然大波的是南京鼓楼区法院某法官的判决依据和逻辑:
不是你撞的为什么要扶?
引发后果:
此案判决后,经媒体报道,引起系列连锁反应。全国各地出现多起类似事件中的老太太,老头儿没人扶,有个路人跌倒在马路上没人救治,惨遭多车碾压,甚至连熙熙攘攘的人行道边跌倒的老人家被直接隐形,任由人流从身边飘过。
国人陷入沉默与纠结。网民“任我赢”在网上发布的照片中可以看到,老人脸朝下倒在人行过道上,一根拐杖被甩在一边,边上站着的好几个围观者似乎想要上前帮忙,却又因为顾虑而裹足不前。帖子中还提到,有不少经过的人提醒那些试图上前帮忙的市民:不要扶,小心扶了以后被赖上,遭殃、破财。
在对该帖多达2万多条回复中,支持明哲保身和谴责路人冷漠的声音,基本上各占一半;但不论持何观点,讨论者都达成的一点共识是:路人的小心,是有道理的。彭宇案后,有公众认为“判决结果让国人的道德观倒退了50年。”彭宇案,留给国人一个被普及的道理:“不是自己的事少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是不想扶,是扶不起。”
点评:
1、这位法官没读过《道德经》。
2、不知道什么是“道”,什么是“德”,什么是“道德”。
3、不是业务不精的问题,是不懂!我国现行司法原则是“无罪推定”,仅凭假设和推测怎能断案。
4、国家法规、政策,公权部门执法、执政水平,对全民道德观念,道德水平有巨大影响。
回归主题,我们重点探讨,不同人生境界的人(不列入圣人,没见过),如果遇到类似情况,会有怎样的差异?
贤人境界:情况不紧急,有旁人的话会请求协助或自行取证(如实记录现场真实情况,没毛病),情况紧急会马上采取最优合理方案,报警或自行救助,不会考虑可能出现的索赔,人命关天,救人再说。就算事后被讹了也不会后悔。事后悄然离去,不声张,不会主动要求荣誉。并不认为做了什么大事,认为是份内应该做的平常事情,心境平和。甚至大多数紧急情况下本能的第一反应就是救人,哪怕存在高度的危险性,甚至丧命。
君子境界:大体同上。心情较激动,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大好事,发朋友圈,享受众人称颂,不介意媒体关注(有的话)。
能人境界:心里巳经决定要救助。心理活动剧烈。首先自行视频取证,请求路上取证和协助。不会占主导地位,宁愿担当从属协助角色。如果没有人证或没带手机无法取证,会更加犹豫和纠结,但不会离开,或许会保持一定距离观察,或者会选择等侯一下,看有无路人经过。救助完成心情极激动,充满自豪感,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大事。发遍朋友圈、微博、头条、抖音,极享受众人称颂,主动寻求媒体关注。事后多天、多月、多年偶尔会“不经意”提起。
凡人小人境界:加快脚步,有多远躲多远,装作看不见。或者做吃瓜群众,“好心”提醒跃跃欲试救人者,提醒其注意法律风险。发遍社交媒体引流,甚至开直播。事后发遍朋友圈,虚构、夸大自己作用和功劳,埋怨为了救人饭都没吃,好饿。
大致就是上述表现吧。不同境界的人处事方式、风格、逻辑、格局完全不同。不仅仅体现在扶人救人这件事情,这只是一个缩影,而会体现在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工作、生活的每一个小小的细节中,也同时决定了自己未来天花板的高度。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这个案例不同表现的人生境界:
贤人境界。天人合一,地人合一。天之无为,人之有为。对道与德的理解异于常人,与天地道合一,与至德合一(或许连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很清楚自己的能量和能力,不会去做能力范围外的事,也不会去想不切实际的事。所以他凡事顺其自然就做了,没有去想不能做的事;没有去做干不成的事。他可能也是一个普通人,一名勤奋努力的老职员,一名终日奔波劳碌的外卖老哥,一名一贫如洗,埋头学问的学者,一名任劳任怨,养育儿女的母亲,一名无怨无悔,驻守边疆的战士,他们很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在做什么,怎样去做,充满希望和快乐,并将这份爱铺满大地。上德大道之人与财富无关,与权势无关,与地位无关,与自己对自己,以及对天地万物的理解有关。
做好事并不太难,难的是“上德不德,无为而无以为。”(上德的人不认为自己有德,顺其自然就做了,并没有意识到做了一件好事,只当作一件应该做的寻常的事情。)这个好难,或许要做好多习惯了才没感觉,有网友到这级别不?
君子境界。与贤人的区别就是前者心中无德,后者心中有德;前者随心所御,后者随心所欲。前者无所不为,后者有所不为。
能人境界。“下德不失德,有为而有以为”。时刻提醒自己不失德,有意去做一件好事,并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大好事。口不离道、德,随心所遇,有选择权,没有决定权。
凡人小人境界。不明道、不明德。随遇所心,随波逐流,见人人话,见鬼鬼话。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在做什么,如何去做。直到老死,也不明白为什么来这世上,或许压根没想过这个问题。
至于圣人,在境界之外,超境界?我也没见过,不知道长啥样子。孔子见过,听一下他的形容:
“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见老子,其犹龙也。”
大致的意思是:
鸟,我知道他们善飞;鱼,我知道他们善游;兽,我知道他们善于奔走。对于鸟,可以用箭射;对于鱼,可以用网捕;对于兽,可以用陷阱擒获。至于天上的龙,我不知道龙的形状,也不知道它是怎么乘着风飞上天的。我今天见了老子,就像见到了龙一样啊。
天人合一者有三,一曰物天合一,与生俱来,至死方休。二曰己天合一,得人道,明明德,知知善,性归真,知己欲,知己需,知己能,知己命,立而行之,人己合一也。三曰圣天合一,得天道,天地人和,合融一体。通万物之道,取万物之用,和谐相衡,福泽天下。随心所驭,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无为而无以为,无为而无不为。为天下立德,为天下立功,为天下立言,天人合一也。
天人合一,也可以说得很简单。最后,插入一位粉丝的评价,做为总结:天人合一,即活到老学到老,乐山乐水,与所有人为善,回归自然,一切从简......
原创/作者:王简

朋友说你已经到了人生最高境界。这句话的意思你可以这样去理解。

就是说,你的人生境界已经达到最高了,所以没必要要求自己了,你已经很厉害了。

就是说你到了最厉害的地步,可能是做什么事情让朋友大开眼界,也可能是贬义词

说明你的追求比较不一样,看事情解决问题的角度也不太一样,有种超脱人生,看透人生的感觉,这个是好的啊,不会被世界上的那么多的烦恼缠着

就是他最想要的理想生活吧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我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而且尽量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当然乍看之下,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但是仔细想一想,这些都属于生活中的常态。我们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为别人着想,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默契,而且对方也会给我们应有的尊重。如果一个人太过自私,那么别人就避而远之,而且这种自私很有可能伤害到别人,如果只是拼命的索取,但是却没有回馈给对方,那么也很难立足于“江湖”。

其实所谓的不给别人找麻烦,就是情商的体现,一个人拥有高情商,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总是会有刃有余。而且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这是一种思想境界,同时也是我们的向往。尤其在与家人交往过程中,我们可能缺少一些耐心,而与同事处事的时候,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假设我们想要达到最高境界,那么无论与谁交往,都应该为对方考虑,即便是家人也是如此。
出色的高情商,能够让我们走得越来越远,而且还能够获得别人的喜欢,这是一种认可,同时也是自我的肯定。如此一来就会实现我们的价值,只有不断的创造价值,我们的存在才是具有意义的。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假设我们过马路的时候,看到一个老人摔倒,我们应该过去将她扶起,虽然这是一个很小的动作,但这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而且这也是价值的体现。

平时生活中,我们要给对方留面子,但是也要让自己活得舒服,千万不要充当“老好人”。当事情超出我们预期,就绝非我们能够控制的,如此一来,可能就会给对方造成麻烦,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至于不给自己留下遗憾,也是人生中的另外一种境界,而这种境界的高低,都是源自平时的积累。

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非常的专注,并且尽自己的全力将它做好,这就是一种境界。想让自己不留遗憾,那么正确的做法,就是做每件事的时候,都应该拼尽全力。换言之我们应该远离懒惰,让自己变得更加勤奋,只有这样才能向人生的最高境界进发,而且沿途的风景,我们也能够很好的欣赏,这些都属于日常生活的积累。
想要做到这两点,我们就应该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并且礼貌待人,就这样才能够给对方足够多的尊重。当我们的情商不断增加,并且做事能力越来越强,那么人生最高境界的天秤,就会慢慢倾向我们。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不忘初心,就这样才能够方得始终。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什么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答:平常的人是做人标准程度高的人,他们是中规中矩程度大的人,他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组成部份。大自然的常态应和社会常态人生常态,亊物失常易生乱生病,事物的正常发展变化对人的受用有多的关联,常态人生是有益自己和社会的,人是有常的好。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至人,至人是伟大与平凡的统一。《...

什么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答:我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而且尽量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当然乍看之下,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但是仔细想一想,这些都属于生活中的常态。我们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为别人着想,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默契,而且对方也会给我们应有的尊重。如果一个人太过自私,那么别人就...

你觉得人生最高的境界是什么?
答:人生的最高境界: 忙中不说错话, 乱局不看错人, 复杂不走错路。人生如花,淡者香。花的颜色越浅,香味越浓;颜色越深,香味越淡。做人,侧重于外在美,难免流于俗气;多注重内在美,方显雅致。对人,咄咄逼人必招怨恨,宽宏大量常得人心;对己,心事过重伤人伤己,心态淡然自在优雅。人生,从...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答:做人的最高境界,我觉得是学会察言观色,针对一个人的弱点以及软肋,说他愿意听的话而不是自作多情。在社会上以及生活中,我们需要少说多做,这才是为人的最高境界。1、学会察言观色 社会实际上是一个大学问,如果说我们要学会怎么做人的话,那么我们第1步就是要学会察言观色,我们要去知道不同...

人生最高境界
答:人生最高境界:起落有觉,进退无碍;自洽舒服,融他欢喜。起落有觉 我们每个念头升起落下,我们都要对它的起落有觉知的。那你就会变成有意识的去掌握你的人生的人。在所有的人际关系当中,我们能够进退无碍。你检验自己成长到什么程度,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你在种种的人际关系当中,有多少你看不...

有人说“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不合群”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答:我现在都在慢慢脱离朋友们的“酒场”,变成“不随群”的人! 所以说:“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不合群”,我认可这句话。随着每个人日常事务的增多,年龄的增大,很多人都会变成“不随群”!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不合群,我不太赞成这种说法。 俺是个普通人,做为一个普通人,在家如果和家里人不合群,就很难做到家...

人生最高境界是什么 人生到最后,比的是境界
答: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佛家的吧?道家最高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儒家如孔子说的,恕一个字 王国维也说过这境界,你可以看看

人生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做人的最高境界
答:《人类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耿阁(鸣天士君)著 生命衍演表亿年,人类繁殖载万显。阴阳道德延展续,炁化开天始终连。古今盛轨君臣贤,刘备诸葛世代缅。人类最高境界告,勿以善小不为添。作为一个人而言:“倘或是能够给人间留下些许可供回味的文字痕迹的话那也就是人生的最大的幸福了。”人类...

道家道教认为人生最高境界是什么
答:道家道教认为人生有三大境界:营魄抱一无离,搏气致柔如婴儿,涤除玄监无疵。自身修养就达到了圣人的境界。人生之境界,在于人之自我创造,创造之目的,在求完成其人生。循一定之规范,求得自我之正确修养,精进不已,自能达到人生修养之最高境界。一个人的修养,修到纯阳无杂的程度,就会像修道之人...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答:为实行兼爱目标,墨子栖栖惶惶,奔走各国,宣传"非攻",即制止战争。 三是勤俭节用,主张"节葬"。2,近代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说”是他哲学思想中最为珍贵的一个部分。冯友兰认为,人生境界有高低之分,觉解多者,其境界高,觉解少者,其境界低。根据人的觉解程度的不同,将人生境界从低到高划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