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把全国人口分别划分为哪四个人其中南宋统治区分为哪几等人? 元朝将全国人口分为哪四个等级。

作者&投稿:焦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元朝民族四个等级
蒙古人,色目人 ,汉人 ,南人。南宋境内的汉人统称南人。

第一等,蒙古人。蒙古人为元朝的“国族”,蒙古统治者称之为“自家骨肉”。

2. 第二等,色目人。多西域人,部分契丹人被划入色目人。


3. 第三等汉人(又称汉儿),概指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以及较早为蒙古征服的云南人,及最晚为蒙古征服的四川汉族。高丽人也属于这一等。


4. 第四等南人(又称蛮子﹑囊加歹﹑新附人),指最后为元朝征服的原南宋境内(元江浙﹑江西﹑湖广三行省和河南行省南部)各族。汉人﹑南人绝大部分都是原宋朝的汉族。



蒙思明将等级大致分为两等:蒙古、色目人为一等,汉人、南人为第二等。




真正完整提出“四等人制”的还是中国人屠寄,他在《蒙兀儿史记》中吸取了日本汉学界的研究成果,认为元代社会民族界限分明,严格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个等级,遗憾的是没有给出任何具体史料来源。
这个看似“传承有序”,却 “查无实据”的观点,竟成为后世所有“蒙元四等人制”的源头。



蒙古人,色目人和维吾尔,南人
南宋统治区是第四等南人

元朝建立后,蒙古人作为统治民族列为第一等级。其次根据所征服地区民族的顺序,又依次分为色目人(西域人)、汉人(北方中国金朝原来统治下的各族人)、南人(南宋统治下的汉人)三个等级。其中南宋统治区分为第四等人

元朝的等级制度
元朝 民族 政策, 各族人民分为四等、十级。
四等
第一等 :蒙中人, 充任各级政府的首脑。
第二等:色目人,指西域各族人和西夏人部分欧洲人,
第三等:汉人 ,即原 金统治区域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人。
第四等是 南人 , 包括南宋统治区域的汉族和其他各族人。
这四等人的界限是森严的,重要的官职、军职均由蒙古人充任,不足时则用色目人。
元政府按 职业的性质, 把帝国人民分为10级:
1、官(政府官员)
2、吏(吏佐,不能擢升为官员的政府雇员)
3、僧(佛教僧侣)
4、道(道教道士)
5、医(医生)
6、工(高级技术人员)
7、匠(低级技术人员)
8、娼(娼妓)
9、儒(儒家、道学家)
10、丐(乞丐)。
一向在中国传统社会最受尊敬的儒家、道学家知识分子士大夫,在蒙古人看来,是彻头彻尾的寄生虫,被儒家所最卑视的娼妓都不如,仅稍胜过乞丐。

元朝统治下,将人分为哪四种阶层?~

元朝在统治中国后按照落后的带有奴隶制痕迹的政治意识把人分为四等:蒙古人(实际上只是一部分贵族统治集团中的人)为一等,其下是中亚人和汉族的一部分特权分子,北方汉人和其他北方民族,最下一级是最后被征服的南方汉人和其他南方民族。对各等人在承担赋税和劳役方面有不平等的规定。整个贵族对土地和财富的掠夺性占有情况极为严重。这种等级特权的代价是统治集团的孤立,同时也形成了各族人民在文化和心理上接近融合的阻力。当然,文化上的汉化或蒙化对于中国的发展都不一定完全是好事,但不平等的政治地位肯定不利于各族人民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相互促进。

  蒙古征服中国全国后,将其政权下的人民划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和南人4个等级。但是社会的基本基本矛盾还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蒙古族在各等人中名列第一等,是元朝的“国姓”。
  色目人继蒙古人之后名列第二等,主要指西域人,如钦察、唐兀、畏兀儿、回回等。
  汉人为第三等,指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汉、契丹、女真等族以及较早被蒙古征服的云南(大理)人,东北的高丽人也是汉人。
  南人为第四等,也叫蛮人、新附民,指最后被元朝征服的原南宋境内各族(淮河以南的人民)。

请教一个问题 关于中国人口问题
答:皇帝为夺回江山,竟卑躬乞求匈奴回纥收复洛阳,应允任意抢掠三日,使洛阳成了一片废墟。历时九年的残杀,使黄河流域萧条凄惨,人烟断绝,兽游鬼哭。中国人口从九百万户锐减至二百万户,四分之三惨死,残存者以纸为衣。公元755年有5292万人,到760年人口1699万。损失率68%。 9)黄巢起义 有一句俗语:“黄巢杀人八百万--...

满族来历
答: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为纯红而得名,正红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旗,规模为下辖74个整佐领,兵丁2.3万,男女老少总人...>> 满族的来历 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传说中的舜、禹时代就和中原王朝建立了联系。禹定九州时,周边各族各以其职来...

中国各个朝代的人口。
答: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 42134万人 1851年(咸丰元年) 43216万人(湖南、福建、台湾未计在内)1910年(宣统二年)十八省人口,民政部统计是33118万人,邮局调查是43842万人 1911年(宣统三年〕 37767万人(清朝最后一年)1912年(民国元年) 35572万人 1913年(民国二年) 43200万人 1919年(民国八年) 42767...

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分别是那些,各有多少人,各占人口比例多少? 有知道...
答:门巴、鄂伦春和独龙等7个民族均在1万人以下,其中塔塔尔、赫哲、高山和珞巴4个民族人口均不足5千;珞巴族仅有2,965人,为最小的民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6年3月16日的《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中的相关数据:全国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18295万人,占总人口的90.56%;各少数...

汉族蒙古族回族壮族同族六个民族各有多少人口
答: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国家。汉族人口约为13亿。蒙古人口约一千万。回族人口约9868万人。壮族人口约为1500万人。彝族的总人口约为288万。少数民族增长远略快于汉族,从1953年占全国人口6.1%,到1990的8.04%,2000年的8.41%,2005年的8.44%。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

中国的四大姓氏是什么
答:中国的四大姓氏是“李、王、张、刘”。可谓当代“百家姓”中之大姓,其人口之和达3.5亿。 李、王、张、刘,四大姓人口分别占汉族人口的7.9%、7.4%、7.1%、6.7%。按照姓氏进化的普遍规律,大姓人数将越来越多,小姓人数将越来越少,甚至最后消亡。

中国指的是哪里?
答:在泱泱五千年里,中国历史分为四个阶段,即神话时代,传说时代,半信史时代和信史时代。那么都是如何划分呢? 神话时代 中国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以及如何开始,我们不敢确定。 这是一个重大而严肃的课题,将迫使我们不得不谈到我们了解很少的宇宙起源、人类起源和中华人起源等问题。历史学家对这些问题至少分别的各有十种以上...

四万万同胞是多少人?
答:此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中国向列强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据说就是根据列强对当时中国的人口总数的估计作出的,即全国每人赔偿一两白银。将40000万读作“四亿”似乎也站得住脚:一是在我国通行的读数标准中,每四位数字分成一级,从小到大依次为个级、万级、亿级,在四位分级读数法则中,并无...

中国56个民族的人数各是多少?
答: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其中汉族人口比重最大,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1%左右。其它55个民族总人口偏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9%左右,故称其为少数民族。未识别民族人口为640101人。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超过1600万(2000年);最少的是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