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设计了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1)通过试管乙中发生的_

作者&投稿:俞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品红褪色,说明二氧化硫有漂白性,说明铜和浓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答案为:褪色;漂白;
(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时可以氧化单质铜,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
  △  
.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1)先关闭活塞a,将~

(1)①Cu+2H 2 SO 4 (浓) CuSO 4 +SO 2 ↑+2H 2 O 2Cu+2H 2 SO 4 +O 2 =2CuSO 4 +2H 2 O ② (2)①饱和NaHSO 3  ②甲基橙 Cu(OH) 2 开始沉淀的pH约为5,若用酚酞作指示剂时溶液中的Cu 2 + 会和NaOH反应,Cu(OH) 2 的蓝色会干扰滴定终点的正确判断 (1)①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加热条件下与Cu反应:Cu+2H 2 SO 4 (浓) CuSO 4 +SO 2 ↑+2H 2 O;有O 2 存在时,Cu与稀硫酸发生反应:2Cu+2H 2 SO 4 +O 2 =2CuSO 4 +2H 2 O。②SO 2 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B装置中导管应长进短出。(2)①用排液体法测气体体积,为了减小误差,气体的溶解度应尽可能的小,选择饱和NaHSO 3 溶液。②由于Cu(OH) 2 开始沉淀的pH约为5,应选择变色范围接近的指示剂,以减小滴定误差,故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设余酸的物质的量为n,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a mol/L×b×10 -3 L =ab×10 -3 mol。H 2 SO 4  + 2NaOH=Na 2 SO 4 +2H 2 O 1     2n× ab×10 -3 mol故n= mol,即原余酸的物质的量为 mol。

(1)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时可以氧化单质铜,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方程式为:2H2SO4(浓)+Cu 加热 . CuSO4+2H2O+SO2↑,故答案为:2H2SO4(浓)+Cu 加热 . CuSO4+2H2O+SO2↑;(2)二氧化硫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污染环境,所以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一种液体能与二氧化硫反应,可以浸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等碱性溶液,作用是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等碱性溶液;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3)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在密闭容器中随着气体的生成,广口瓶内压强增大,会使瓶内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最终达到内外大气压相同,二氧化硫气体是酸性氧化物,易溶于水,B中的试剂不能和二氧化硫发生反应,不能溶解二氧化硫,a.水能溶解二氧化硫不能储存气体,故a错误;b.酸性KMnO4 溶液能氧化二氧化硫为硫酸,不能储存气体,故b错误;c.NaOH溶液吸收二氧化硫不能储存气体,故c错误;d.二氧化硫通入饱和NaHSO3溶液中,降低了二氧化硫的溶解度,不反应,可以用来储存气体,故d正确;故答案为: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d;(4)①一定质量的铜片和一定体积18mol?L-1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浓硫酸随着反应进行,浓度变小成为稀硫酸,稀硫酸不再和铜发生反应,所以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用铜片完全溶解,故答案为:随反应进行,硫酸浓度变稀,Cu不与稀H2SO4反应;②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实质证明氢离子的存在,a.铁粉与稀硫酸反应放气体,可以证明;b.BaCl2溶液加入后出现白色沉淀,但因为生成产物中有硫酸铜生成,也可以生成白色沉淀,故不能证明; c.银粉不与稀硫酸反应不能证明; d.Na2CO3溶液会与稀硫酸反应发出二氧化碳气体,可以证明,故答案为:ad.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答:(1)铜和浓硫酸加热一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比空气重,用向上排气法收集,进气的导气管长进短处,图中补进气管伸入近集气瓶底,装置图为:,故答案为:;(2)①铜和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 △ . CuSO4+SO2↑+2H2O;分析化学方程式若...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如图所示装置先进行...
答:(1)铜跟浓硫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比空气重,可以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所以装置中的导气管应长进短出,装置图为:故答案为:(2)①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意加热条件,书写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 △ . CuSO4+2H2O+SO2↑;故答案为:Cu+2H2SO4(浓) △ . ...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
答:(1)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时可以氧化单质铜,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方程式为:2H 2 SO 4 (浓)+Cu 加热 . CuSO 4 +2H 2 O+2SO 2 ↑,故答案为:2H 2 SO 4 (浓)+Cu 加热 . CuSO 4 +2H 2 O+2SO 2 ↑;(2)二氧化硫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污染环境,所以...

某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反应情况,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
答:所以在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应蘸有NaOH溶液,其作用是吸收尾气中SO 2 ,防止污染;(4)装置B具有贮存气体的作用。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旋塞F并移去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是瓶中液面下降,漏斗中液面上升至一定的高度。由于SO 2 难溶于饱和亚硫酸氢钠...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情况及某些产物的性质。(Ⅰ...
答:化学方程式为:Cu+2H 2 SO 4 (浓) CuSO 4 +SO 2 ↑+2H 2 O;因反应后有硫酸铜生成,证明有余酸应检验混合液中含有氢离子,a.若有余酸,再加入适量NaNO 3 固体可发生反应:3Cu + 2NO 3 - + 8H + = 3Cu 2+ + 2NO↑+ 4H 2 O,剩余的铜溶解,有气体生成,在...

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图系列实验.【实验1...
答:A中气压不会急剧减小或减少太多; 从玻璃管中通入大量空气;(4)铜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加热的情况下,由于A容器中出现大量白色烟雾,导致溶剂减少,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会析出白色固体硫酸铜,故答案为:无水CuSO4;(5)根据反应判断:Cu+O2=CuO 增重;Cu2S+2O2=2CuO+2SO2不变;2CuS+...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请回...
答:(1)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条件下与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u+2H2SO4(浓) △ . CuSO4+SO2↑+2H2O,故答案为:Cu+2H2SO4(浓) △ . CuSO4+SO2↑+2H2O;(2)SO2易溶于水,具有酸性和还原性,可与酸性KMnO4、Na2SO3溶液反应,难溶于水饱和的NaHSO3溶液,可用排饱和NaHSO3溶液收集...

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1...
答:(1)实验探究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探究下发生反应,浓硫酸和铜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 △ . CuSO4+SO2↑+2H2O,故答案为:Cu+2H2SO4(浓) △ . CuSO4+SO2↑+2H2O;(2)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一种液体,是防止装置...

某小组同学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并收集一瓶反应产生的气体,设 ...
答:(1)二氧化硫密度大于空气,收集方法为向上排空气法,集气瓶中的导管应该长进短出;二氧化硫有毒,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以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剩余的二氧化硫,补全反应装置为: ,故答案为: ;(2)Cu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 2 SO 4 (浓) ...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下图所示装置先进行...
答:(1)B装置中导气管长进短出(2)①Cu + 2H 2 SO 4 (浓) CuSO 4 + SO 2 ↑+ 2H 2 O; ②反应过程中H 2 SO 4 被不断消耗,生成的水逐渐增多,使浓硫酸逐渐变稀,至一定浓度就不再与铜片反应; ③AD (3)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