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描写薛宝钗讨好贾母和王夫人的出处是那几回 红楼梦中描写薛宝钗封建社会淑女形象的地方 能告诉我出处是第几...

作者&投稿:挚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
贾母因问宝钗爱听何戏, 爱吃何物等语。宝钗深知贾母年老人,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食,便总依贾母往日素喜者说了出来。贾母更加欢悦……吃了饭点戏时,贾母一定先叫宝钗点.宝钗推让一遍,无法,只得点了一折《西游记》。贾母自是欢……
第三十五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宝钗叹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 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宝钗忙道:"姨娘这会子又何用叫裁缝赶去,我前儿倒做了两套, 拿来给他岂不省事.况且他活着的时候也穿过我的旧衣服,身量又相对." 王夫人道:"虽然这样,难道你不忌讳?"宝钗笑道:"姨娘放心,我从来不计较这些."
第三十五回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宝钗一旁笑道: "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

红楼梦中薛宝钗是不是曾经得罪过贾母?是因何事?~

  ●贾母妙语绵里藏针
  《红楼梦》第三十六回,薛宝钗到怡红院去找贾宝玉,恰逢众人午睡,便在袭人走后,坐在贾宝玉的睡榻旁边绣肚兜儿、驱赶蚊虫。可是就在这个时候,贾宝玉忽然说起了梦话:“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可想而知,薛宝钗当时受到了多么大的打击、多么大的刺激。薛宝钗比林黛玉聪明的地方在于她对封建道德规范的重视,因此她能够依靠这些为自己争取幸福。但林黛玉完全处于一种随心所欲的自然状态,由着自己的性子生活。薛宝钗明白,虽然贾宝玉真正爱的人是林黛玉,但最终决定其婚姻的并不是贾宝玉本人,而是控制整个家族的家长们。

  贾宝玉的父亲是贾政,按说贾宝玉的婚姻应该由贾政来决定。但贾政是一个把政治和家务、个人生活严格分开的封建官僚,对于家庭事务几乎不闻不问,全权交给王夫人处理。薛宝钗看得很清楚,争取贾政的态度很难做到,也没有意义。而王夫人是自己的姨娘,是“金玉良缘”的主要促成者,所以,最大的障碍其实就是贾母,于是,清虚观打醮后,她就打定主意要取得贾母的好感。

  《红楼梦》第三十五回中有一处很具体的描写,表现薛宝钗力图讨好贾母。当时大家都在聊天,宝钗一旁笑道:“我来了这几年,留神看起来,凤姐姐凭怎么巧,巧不过老太太去。”此话一出,贾母并没有马上高兴,就在这个时候,贾宝玉又把话接了过来,一门心思要引贾母去夸黛玉。贾母含混地应了几句,对着宝钗笑道:“……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儿。”在此贾母明确表示她对王夫人不太欣赏,王夫人当时也在场,这就是家族政治,微笑战斗。

  宝玉来回来去地夸林妹妹,希望贾母接茬儿,但贾母一看周围,一边是王夫人,一边是薛姨妈,贾母道:“提起姊妹来,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都不如宝丫头。”贾母这番话仔细分析十分恶毒。贾家四个女孩儿分别是元、迎、探、惜四春,贾母很聪明,她回避了黛玉,故意把贾元春包括在内,暗示薛宝钗的选秀失利。


  ●蘅芜雪洞过犹不及


  贾母不欣赏薛宝钗还有一处很重要的情节,就是至关重要的第四十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这个时候,元妃省亲已经结束,贾宝玉和一些小姐住进了大观园。贾母留下刘姥姥后,就带着她逛大观园,参观了几处地方,第一处就是潇湘馆。刘姥姥一看,潇湘馆内又有笔又有书,以为是个公子的书房。这说明林黛玉的生活环境非常雅致,也非常随意,很符合她的性格。第二站是秋爽斋,是探春住的地方,里面东西非常多,也很华美,体现了探春的气派。然后,贾母就带着刘姥姥到了宝钗居住的蘅芜苑。

  贾母是第一次进入蘅芜苑,发现屋子里面“雪洞一般”,四白落地,没有装饰,“一色玩器全无”。再往四处观瞧,“案上只一个土定瓶”,土定瓶是瓷器当中最低级的一种花瓶,比较粗糙。书中描写,土定瓶里供着数枝菊花,案上还有两部书,然后就是茶奁、茶杯而已。再一看床,“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 非常素净,“衾褥也十分朴素”。前面曾写到探春的床帐,当时板儿跑过去说上面是蝈蝈,说明上面绣着很多精致的草虫图案。探春只是一个庶出的小姐,生活便如此讲究,薛宝钗是薛姨妈的独女,父亲虽然没了,但哥哥还做着皇商,家里非常富有,即使借住大观园,房间也不应该如此简陋。有人认为,薛宝钗估计贾母会来,就临时费了一番心思讨贾母喜欢,想表现自己是一个崇尚俭朴的女子,不追求奢华。结果她万没想到,她的价值观念、审美趣味不但和宝玉发生了冲突,这次竟然和贾母短兵相接。这种说法我只不同意一点,那就是薛宝钗并不是故意撤掉一些东西表现简朴,而是她一贯如此。


  ●弃蘅芜贾母选潇湘


  《红楼梦》中曾写道,周瑞家的问薛宝钗吃什么药,宝钗答是冷香丸。一年三百六十五日,薛宝钗要不断地吞食冷香丸,其中的含义是要压抑内心正常的青春热情。因此,薛宝钗在自己的房间布置上也追求这样一种风格,就是压抑自己的欲望,力图符合封建道德规范。然而结果并非如薛宝钗所愿,贾母进入蘅芜苑后,所有人都在等待贾母的反应,尤其是薛宝钗。没想到贾母很不高兴,书中描述贾母叹道:“这孩子太老实了,你没有陈设,何妨和你姨娘要些,我也不理论。也没想到,你们的东西自然在家里没带了来。”贾母是一个非常有审美品位的贵族老太太,当时她就命令鸳鸯去取一些古玩来。贾母上来就埋怨宝钗为什么不要些装饰,又嗔怪凤姐也不送一些摆设给妹妹。

  一贯慈祥、在家族政治当中以微笑取胜的贾母这个时候肯定没有微笑,她接着说:“使不得,虽然省事,倘或来一个亲戚看着不像。”意思是贵族家庭之间互相还是来往的,这样太过分了。贾母越说心里的怒火就越往上蹿,直至声色俱厉:“二则年轻的姑娘屋里这样素净也忌讳,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往马圈去了!”薛宝钗弄巧成拙,她以为自己的压抑达到了朴素的境界,没有想到反而惹得贾母十分不快。贾母不是一般的封建家长,她喜欢打破陈腐旧套。这次的事,表面看是审美趣味的冲突,实际上是人生态度根本性的冲突。所以,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红楼梦》中王熙凤设置调包计贾母居然支持,而林黛玉苦苦哀求贾母给她一点怜悯,贾母竟然毫不留情地让人把林黛玉轰走,致使林黛玉悲惨死去是不合曹雪芹原意的。曹雪芹写得清清楚楚,贾母不可能在贾宝玉的婚姻上选择薛宝钗,她内定的就是林黛玉。尤其是经过了带刘姥姥逛大观园,看到一个雪洞般的屋子后,她就更加坚定了弃宝钗选黛玉的想法。

在《红楼梦》中,宝钗常常直接宣扬和维护封建礼教,并数次在对宝玉的劝解之中显出来。

在生活中,宝钗并不是像黛玉一样真情流露,而是常常深隐心机。她表面上“随分从时”“装愚守拙”“罕言寡语”,一举一动显得“端庄贤淑”完全符合封建“淑女”风范。但实际上她期望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温柔敦厚的仪范中掩盖的是“欲偿白帝”的野心。
她熟谙世故,诚府极深。“来了贾府这几年”虽然表面不言不语,安分守已,实则“留心观察”因此即使是在荣国府这个人事复杂,矛盾交错的环境里,也生活得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甚至就连那个几乏忌恨一切的赵姨娘也赞她:“很大方”,“会做人”。

“会做人”的确是薛宝钗的性格特点,这与她“温柔敦厚”的外露特征相融合,使得她为人人所夸赞。宝钗“会做人”,“不关已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为人处世原则,让她凡事不像黛玉一样用尖酸刻薄的话语指出,而是充闻耳不闻,装作看不见,只为心里明白也就罢了。这就使得那些平日里做着些见不得人的丑事的封建主子们便 赞她“会做人”。宝钗“会做人”不仅体现在对封建阶级最高统治者不露声色的笼络,还表现在对处于封建阶级下层的被压迫者的收卖上。
贾母给她做生日,要她点戏,她就依着贾母素日的喜好说了一遍。又将贾母喜吃的甜烂之食当做自己喜吃之物说了出来,结果“贾母更加喜欢了”。王夫人逼死金钏儿后,她和袭人扣听到消息,就连一向奴性很强的袭人也不觉流下泪来,而剥削阶级冷酷无情的本质使得她只感到“奇”便急忙撇下袭人,跑来王夫人处来安慰她。把全部罪过都归之于金钏儿的“糊涂”。
她还说:“不过多赏她几两银子发送她,也就尽主仆之情了。”为了笼络王夫人--- 她未来的婆婆,宝钗表现得非常大方,表示了她并不忌讳把自己的衣服赏与死去的奴才穿,当即回家拿了几身衣服来。至于受压迫的封建阶级下层统治者,宝钗为刑岫烟掩盖当衣度日的事实,来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地位。她还设法拉拢黛玉,为病中的黛玉送去燕窝、糖片。甚至就连赵姨娘这个众人嫌弃的女人有时也能得到一份宝钗送来的礼物,令她受宠若惊。遇到她在宝玉面前谈论仕途经济,恼了的宝玉当面给她下逐客令,宝钗为求“会做人”的命号,自然不能发火,只能把努力埋在心底,一笑了之,让袭人对她“会做人”的名声又多了一份赞叹。宝钗不仅会做人,而且常常借“做人”的机会来表现自己的才能。史湘云要起诗社,但没有钱,这时宝钗便趁机要替她设东。宝钗告诉湘云要从自家带 东西来请大家,但出门叫一个婆子来却说:“明日饭后请老太太姨娘赏桂花。”“会做人”的宝钗表面上是帮了贫弱孤女的大忙,但实际上却是给另一段“金玉良缘”一次打击。她借口请大家,实则是为讨好封建统治的大家长。她处处小心,处处为了讨好贾母而布置。如此可见“会做人”的宝钗是怎样“会做人”的了。

薛宝钗是个怎么样的人物?
答: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宝钗在贾母面前由“受宠”转为“失宠”的重要标志。如果宝钗真是“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她何以会落到如此结果呢?可见,在曹雪芹的原著中,宝钗恰恰是最不屑于玩弄什么“城府”,以讨好家长的人!正好,脂砚斋对于钗、黛写应制诗一事的评语也是:“在宝卿有生不屑为此,在黛卿实不足一为”。对...

请帮我叙述薛宝钗在故事里的一些悲剧的重点细节。 帮帮忙~谢谢^^_百度...
答:黛玉由于天真不会想得那么严重,贾府长辈却患有"偏袒症",因而犯偏袒症的贾府长辈重宝钗而轻黛玉。黛玉敢做宝玉的'枪手',现代社会中的绝大多数家长和老师都不会赞赏,应该赞扬宝钗而批评黛玉。晴雯姑娘更不好,为了帮助宝玉逃避功课,竟然说谎造谣贾宝玉被吓成了病,搞得荣国府风雨满楼,人心惶惶,慌得老祖宗由三线奔向...

红楼梦中薛宝钗是不是曾经得罪过贾母?是因何事?
答:薛宝钗看得很清楚,争取贾政的态度很难做到,也没有意义。而王夫人是自己的姨娘,是“金玉良缘”的主要促成者,所以,最大的障碍其实就是贾母,于是,清虚观打醮后,她就打定主意要取得贾母的好感。《红楼梦》第三十五回中有一处很具体的描写,表现薛宝钗力图讨好贾母。当时大家都在聊天,宝钗一旁笑...

怎么评价薛宝钗?
答:二、薛宝钗善于讨好荣国府上层 薛宝钗过生日的时候,许多人都来祝贺,这个时候贾母问她爱听什么样的戏曲,吃什么样的东西。她知道贾母的年纪大了,喜欢热闹的戏曲,还很爱吃甜烂的东西,她就顺着贾母的喜欢说了一遍。于是贾母像碰到了知音一样,更加欢喜,对薛宝钗的喜欢更加深了一层。其实从这里看,薛...

薛宝钗的性格是什么
答:宝钗告诉湘云要从自家带 东西来请大家,但出门叫一个婆子来却说:“明日饭后请老太太姨娘赏桂花。”“会做人”的宝钗表面上是帮了贫弱孤女的大忙,但实际上却是给另一段“金玉良缘”一次打击。她借口请大家,实则是为讨好封建统治的大家长。她处处小心,处处为了讨好贾母而布置。如此可见“会做人”的...

红楼梦中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
答:红楼梦中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 艺术形象 薛宝钗是中国著名的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她是宝、黛、钗爱情悲剧的主人公之一,而且还在于这一艺术形像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以及这一形

...表现相应特点的情景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贾母,
答:根据我听到的讲解,加上自己的理解,《红楼梦》第三十回集中体现了贾宝玉的性格特征的几个层面: (1)贾宝玉和林黛玉:贾宝玉刚和林黛玉闹过别扭,在给她赔礼道歉,她对林可是真正的纯洁的爱情。这点在全书都有体现。 (2)贾宝玉和薛宝钗:宝玉正给黛玉道歉,贾母派凤姐来看,凤姐带他们到贾母处,说他们早就和好。当时...

我最喜欢红楼梦中的薛宝钗 作文
答:一个文学人物能获得差距如此悬殊的评价,恐怕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找不出第二例,因此我说薛宝钗是《红楼梦》中最有吸引力的人物。要对她的形象做出一番正确的分析实属不易,因为无论对薛宝钗的评价是褒是贬,是好是坏,似乎都能从原著中找到相应的依据来,这就导致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一时间无从入手,暂且抱着去伪...

薛宝钗是谁
答:同一人物形象,竟然有截然相反的看法,一则固然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原因,同时也说明这一形象的复杂性、丰富性和描写的客观性。那么,到底怎样看待这一人物形象呢?首先必须摒弃个人的偏见和爱恶,而从作品的描写刻画中进行具体分析。 从《红楼梦》对薛宝钗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曹雪芹所塑造的薛宝钗形象,是封建社会中一...

红楼梦宝钗真的是个节俭的人吗?书中是如何描写的?
答:薛宝钗住的衡无苑,为何如雪洞一般?即便喜爱简朴,也不至于到如此地步,以至于令贾母都看不下去了,甚至冲冲大怒。薛宝钗真的是一个喜欢素洁简朴、安分从时的人吗?其实不然,薛宝钗不仅野心极大,而且,她也不是个喜欢简朴素洁的人。在给宝玉掏金锁看的时候,素洁的外衣下面却露出了她的“大红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