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遗址的建筑遗址 "土司遗址"作为"世界文物遗产"有哪些主要特色

作者&投稿:肇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湖南永顺土司城遗址
老司城遗址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是湖广地区土司体系中的最高职级机构——宣慰司的治所遗址,永顺宣慰司土司为彭氏家族,属民以土家族为主。
核心城区面积25万平方米,依山傍水分布宫殿区、衙署区、司法区、墓葬区、宗教区、教育区、居民区、作坊区八大功能区;布局合理,建筑精巧,功能完善,祖师殿、玉皇阁、文昌阁、土王祠、子孙永享牌坊等古建筑保存完好;土司墓葬群、古街道、古城墙、遗址排水系统、碧花山庄、德政碑、钓鱼台、观猎台、练兵场等历史遗迹丰富。老司城既是静止的文物,又是活着的文化。 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
唐崖土司城址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始建于元至六年(公元1346年),辟3街18巷36院,内有帅府、官言堂、书院、存钱库、左右营房、跑马场,花园和万兽园等,共占地1500余亩。在土司城内外还修建有大寺堂、桓候庙、玄武庙等寺院。 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废唐崖司。现在土司城遗城保存最为完整的石牌坊,是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修建的,正面刻着荆南雄镇,反面刻着楚蜀屏翰,两面镌有土王出巡、渔南耕读、云吞雨雾、哪咤闹海、槐荫送子等浮雕图案。牌楼正面的唐崖河畔,存有石棺、石马各两尊,石人仪态庄重肃穆。400余年雨蚀风化,木质建筑于20世纪70年代失去最后轮廓,但条石铺设的街苍、土石垒砌的城墙仍清晰可见。 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
海龙屯遗址位于贵州遵义老城北约30里的龙岩山东麓,始建于1257年,毁于1600年。遗址所在山峰相对高度约350米,三面环水,一面衔山,地势险要,如今周长约6公里的环囤城墙尚存,囤东铜柱、铁柱、飞虎、飞龙、朝天、飞凤六关,囤西后关、西关、万安三关依然屹立。囤顶平阔,囤内遗有“老王宫”和“新王宫”两组重要建筑基址,面积均在2万平方米左右,此外尚有金银库、四角亭、采石场、校场坝、环囤马道和敌楼等遗迹。



中国大运河丝绸之路中国土司遗址广西左江花山岩画风画属于哪个遗点~

一、“中国土司遗产”包括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三处联合代表中国土司遗产作为中国2015年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并获得成功。据2015年7月4日消息,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三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土司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标志中国世界遗产增至48项。
1、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位于湘西州永顺县灵溪河畔,经国家考古专家认定,是当今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遗址。始于公元910年,止于公元1727年清“改土归流”,世袭二十七代,历时818年。
2、、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主要遗存年代为明代中后期至清初。它在三处遗址中尤其彰显出其显赫的历史地位和“三街十八巷三十六院”的庞大气势。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遗址除了中央“衙署区”,其他部分并未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几乎就是原址保护。历经五六百年沧桑巨变,能有如此完好的呈现,所以弥足珍贵。
3、贵州遵义海龙屯遗址则被称为中国乃至亚洲保存最好的古军事城堡建筑遗迹之一。三处遗址的组合反映了土司制度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具有共同的价值主题和聚落、建筑特点。
二、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包含宁明、龙州、江州、扶绥三县一区的38个岩画点、109处岩画、4050个图像。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壮族先民骆越人在左江及其支流明江两岸200多公里的悬崖峭壁上,绘制了巨大的赭红色岩画。
据报道,当地时间7月15日下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成为我国第35项世界文化遗产、第49项世界遗产,也实现了我国岩画类世界遗产零的突破。

  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三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土司遗产”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土司遗产”包括湖南永顺土司城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
  土司遗址不仅给人们带来艺术美感,也让人们更加了解当时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状况、生产力水平和管理体系,从而了解中国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此外,土司遗址也是中国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入选世界遗产能够让世界更加了解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
  “土司遗址”反映了13至20世纪初期,中国在西南群山密布的多民族聚居地区推行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留存至今的土司城寨及官署建筑遗存曾是中央委任、世袭管理当地族群的首领“土司”的行政和生活中心,其中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址、贵州遵义海龙屯是相对集中于湘鄂黔交界山区的代表性土司遗址,在选址特征、整体布局、功能类型、建筑形式、材料和工艺等方面既展现出当地民族鲜明的文化特色,又在此基础上表现出尤为显著的土司统治权力象征、民族文化交流和国家认同等土司遗址特有的共性特征,是该历史时期土司制度管理智慧的代表性物证。

容美土司遗址位于哪里
答:容美土司遗址,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该遗址群分布于湖北省鹤峰县容美镇屏山村、张家村等地,始建于明代晚期,涵盖了屏山爵府、司署、洞府建筑群落以及土司属官向氏家族墓地等多个部分。屏山爵府遗址位于容美镇屏山村,面积约为50万平方米,曾作为容美山...

容美土司遗址地址在哪里?
答:容美土司遗址始建于明代晚期,包括了屏山的爵府、署衙、洞府建筑群落以及土司属官向氏家族墓群。此外,与土司活动相关的祭台、戏楼、天牢、地牢、桥梁、石刻建筑遗址,以及九峰桥、万人洞、情田峒等也构成了这个宏大的遗址群。这些遗迹和遗物从多个角度反映了土司制度和土家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

老司城景区老司城景区特色
答:这些遗址展示了土司制度在中国封建王朝统治下的特殊性,湖南永顺县作为土家族地区,其土司制度自五代开始,历经宋、元、明几朝,由竭糜制度发展为土司制度,直至清中叶结束,历时长达800多年。在绿意盎然的古迹中,老司城遗址的木结构老民居仍保持着传统的土家族风格,如土司内宫、寝宫等建筑遗址,以及...

南外宗正司遗址在哪儿
答:南外宗正司遗址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南外宗正司遗址是一处掌管宋代外居宗室事务的官署和南宋皇族居住遗址,由芙蓉堂、睦宗院、惩劝所、自新斋、天宝池、忠厚坊等构成,面积约45080平方米。出土的宋元时期陶瓷器、陶制建筑构件,以及一些生活用具均佐证了该地点曾是南外宗正司司署和皇室宗室居住场所,...

贵州土司遗址作为世界文化遗址有哪些主要特色
答:土司制度鼎盛时期的明代,数量达到3000多家。经过清代的“改土归流”,许多土司被废为庶民,原先土司的司城、衙署、府邸、庄园等也大都逐渐荒废破败,有的成为废墟即遗址。这些土司遗址经过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等运动,实际保存下来的并不多。所以,较完整保存到现在的土司遗存,相当珍贵。

老司城遗址的历史沿革
答:元代,原来的溪州被分割为永顺安抚司、葛蛮安抚司(辖南渭州)、思州安抚司(辖麦着、会溪、施溶三感化州和驴迟峒、腊惹峒)。永顺彭氏土司实际所辖的空间变得极为有限。 明代,永顺土司对老司城进行了重建。遗址现存的大部分建筑都为明代所建。 清雍正二年(1724年),永顺土司彭肇槐将司治迁到...

路过中国土家女儿城,走进恩施土司城,你了解土家文化吗?
答:还有唐崖土司城遗址,在规模宏大的遗址上,能感受土司城昔日的辉煌,建筑都已损毁,保存完好的仅有荆南雄镇牌坊及墓葬等,城墙也损毁严重,大部分人很难有什么代入感。不过还是能有很多收获的,走在古老的青砂岩石路上,仿佛能看到几百年前土司的家人在路上来来往往,一代又一代,石头也在岁月中变得...

茶马司遗址位于哪里
答:茶马司遗址位于雅安市名山区新店镇长春村。始建于宋神宗熙宋七年(公元1072年),并“遣官以主之”,专司茶马互市事宜,是宋以来专管茶政机构所在地。现存建筑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9年)重修。建筑保存基本完好。名山茶马司鼎盛时期,达到“岁运名山茶二万驮”(每驮50公斤)之多,占官方统筹总数的一半以上。当时的名山茶...

唐崖土司城址属于哪里
答:城址是遗址的主体,位于遗址东部临河较为平缓的区域。城址西部的山林中及城址周边,分布着墓葬、外围设施等遗存。唐崖土司城址遗存类型包括城防设施(城墙、城门等)、交通设施(道路、桥梁、码头等)、建筑遗址、墓葬、苑囿、手工业遗址(采石场)等多种类型,出土遗物主要有瓷器、印章、砖石质建筑构件等,其中以青花瓷器...

中国土司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这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这些“土司”所代表的少数民族,并不是一开始就被当做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民族来看待的。历史上,封建王朝把西南少数民族先民都称为“蛮”或“夷”。比如这次申遗的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址,宋代以前,对这些居住在武陵地区的土家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