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三陵分别是哪十三位皇帝 北京明十三陵都有哪十三位皇帝?

作者&投稿:况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明长陵: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

2、明定陵: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

3、明昭陵:明朝第十二代皇帝穆宗庄皇帝朱载垕。

4、明永陵:明朝第十一代皇帝世宗肃皇帝朱厚熜。

5、明献陵:明朝第四位皇帝仁宗昭皇帝朱高炽。

6、明庆陵:明朝第十四代皇帝光宗贞皇帝朱常洛。

7、明茂陵: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

8、明康陵:明朝第十代皇帝武宗毅皇帝朱厚照。

9、明景陵:明朝第五代皇帝宣宗章皇帝朱瞻基。

10、明泰陵:明朝第九代皇帝孝宗敬皇帝朱祐樘。

11、明德陵:明朝第十五代皇帝熹宗折皇帝朱由校。

12、明裕陵: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

13、明思陵: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检。



扩展资料

明德陵景观结构:德陵陵宫建筑总体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基本仿庆陵,但两进院落连成一体。第一进院落以祾恩门为门,院内建有祾恩殿及左、右配殿及神帛炉。第二进院落,前设三座门,内建棂星门及石供案。后为圆形宝城,建有方城、明楼。哑巴院内有随墙式琉璃照壁。陵宫外还建有宰牲亭、神厨、神库等附属建筑。

德陵圣号碑碑趺所饰图案独特,与其它陵不同。其他各陵圣号碑碑趺一般以云龙图案为主,而德陵明楼内圣号碑碑趺则上枋雕饰二龙戏珠,下枋雕饰“螺、轮、伞、盖、花、罐、鱼、长”及杂宝等佛、道两家吉祥宝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十三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德陵



十三陵的建陵顺序年号--姓名 1、长陵(永乐--朱棣) 2、献陵(洪熙--朱高炽) 3、景陵(宣德--朱瞻基) 4、裕陵(正统、天顺--朱祁镇) 5、茂陵(成化--朱见深) 6、泰陵(弘治--朱祐樘chengˉ) 7、康陵(正德--朱厚照) 8、永陵(嘉靖--朱厚熜congˉ) 9、昭陵(隆庆--朱载垕houˋ) 10、定陵(万历--朱翊yiˋ钧) 11、庆陵(泰昌--朱常洛) 12、德陵(天启--朱由校) 13、思陵(宗祯--朱由检)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 第二个皇帝是朱允炆(年号建文),在位四年。朱允炆在“削藩”的过程中,引起了诸王的恐惧和不滿,他的四叔,当时守卫北平的燕王朱棣,遂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兵南下,攻入南京,(史称“靖难之役”)当时皇宫起火,建文帝不知去向。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第七个皇帝朱祁钰,因其兄朱祁镇皇帝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朱祁镇被放回,朱祁钰无归还皇位之意,而尊其兄为太上皇,加以软禁。于是朱祁镇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又坐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朱祁镇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分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后来成化年间朱见深为朱祁钰平反,将其墓升格为帝陵,名为景泰陵。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此外,明代还有生前没有当过皇帝,死后被追尊为帝的,也营建了陵园。朱元璋为其父在安徽建皇陵,为祖父、曾祖父和高祖父在江苏建祖陵;嘉靖皇帝为其父在湖北建显陵。 总之:明朝十六帝,开国元帝的陵在南京,二帝无陵,七帝陵在玉泉山,昌平有十三陵。另外尊父为帝(没有真正当过皇帝)的在安徽、江苏、湖北建有三个陵,因此明朝十六帝,共有18陵

明朝共16位皇帝,为何北京十三陵只埋葬着十三位皇帝?另外三位在哪里?



明十三陵是哪13位皇帝的墓,为什么~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庆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毅宗)。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

扩展资料
陪葬墓
东井、西井:一说是明成祖十六妃殉葬墓,一说是明成祖昭献贵妃王氏和昭顺贤妃喻氏的陪葬墓,期待考古发掘的考证。
万娘坟:即“万贵妃墓”,葬明宪宗皇贵妃万氏。
世宗贤妃墓:即“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葬明世宗的郑贤妃、皇贵妃阎氏、皇贵妃王氏、周贵妃、杨荣妃、马贞妃、哀冲太子、庄敬太子。
郑贵妃墓:葬明神宗的皇贵妃郑氏。
神宗四妃墓:葬明神宗的皇贵妃李氏(即李敬妃)、李顺妃、周端妃、刘昭妃(即宣懿太妃)。
王承恩墓:葬明思宗崇祯皇帝的心腹太监王承恩。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明十三陵

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个皇帝的陵墓。明朝历经十六帝,为什么叫十三陵呢?这要追述一下明朝的历史。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文(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之意)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 剌所俘,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建文帝最终是自 焚还是从秘密隧道中逃走,至今还是个迷。

十三陵都有哪些陵园
答:十三陵都有哪些陵园?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叫陵园,陵园也是皇帝专用的坟墓,十三陵一般指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十三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从永乐七年,也就是1409年开始修建,到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下葬之后停止,费时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

明十三陵有哪些皇帝?开放了几个?
答:由此,对于明朝的十六位皇帝来说,朱元璋、朱允炆、朱祁钰这三位皇帝没有葬在“明十三陵”。对于这三位皇帝,之所以没有葬在“明十三陵”,原因各不相同。开放区域 明十三陵是明朝(1368——1644)13位皇帝的陵墓群,陵域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墓葬群西北有燕山形成天然屏障,环山之内小盆地林木葱郁,一座...

十三陵墓每个陵墓的名字叫什么?
答:明茂陵,位于明十三陵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二十二日去世年41岁。谥“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同年十二月十七日葬茂陵。茂陵始建于1487年9月,同年12月玄宫建成,葬入宪宗皇帝和...

明十三陵葬有哪些皇帝?
答:天顺八年(1464年)明英宗病逝。庙号英宗,谥曰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裕陵。3、朱见深 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即明宪宗(1464至1487年在位),后更名朱见濡。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成化二十三年( 1487年)九月九日病...

十三陵都有哪些陵园
答: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

十三陵是哪个皇帝
答:十三陵是明朝的十三位皇帝的陵墓。具体来说,明朝的十三陵位于北京西北的天寿山麓,从十三陵的布局来看,是从永乐时期开始的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开始修建的。之后的明朝皇帝都选择了在这里修建陵墓,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皇家陵园。因此,明成祖朱棣及其之后的十二位明朝皇帝都被埋葬于此地。十三陵作为明朝皇帝的陵墓...

明十三陵有哪些皇帝 明十三陵葬的皇帝有哪些
答: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

明朝一共16个皇帝,为什么十三陵只有13个?另外三个在哪儿
答:1 明太祖朱元璋葬于南京明孝陵。2 建文帝被成祖簪位流落失踪,传说不一,有说武昌洪山有其坟茔。3 景泰帝经土木之变代英宗入继大统,后英宗迎回,南宫复辟,景泰遂薨,以亲王礼葬于京西金山景泰陵,原来在十三陵为其建的寿陵,百年后埋葬了只当了29天皇帝的明光宗朱常洛,也就是现在十三陵中的庆陵。

13陵是哪个皇帝的陵墓
答: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

十三陵是谁的墓地
答: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陵墓分布十三陵是明代13位皇帝陵寝的总称,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距离天安门约50公里。它们分别是明成祖的长陵、明仁宗的献陵、明宣宗的景陵、明英宗的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