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居寺的寺庙介绍 龙居寺的寺庙石刻

作者&投稿:霜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据记载:龙居寺“相传为唐代禅宗八祖大寂禅师马祖道一创建的佛寺”。寺内尚存其塑像。 殿堂建筑40多间,周围楠木、香樟近百株。主要建筑中殿,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三间九檀歇山式筒瓦屋顶,正方形建筑,屋顶为角柱、檐柱和外檐横枋上的斗拱承重(托住)。内壁有明成化二年(1466年)彩绘壁画12幅,画面各高3米,宽2.3至2.5米。绘有十二贺觉、护法、诸天、四众弟子等。神态生动,笔法灵巧。属国中珍品,已被收入《中国名胜词典》一书。中殿后10余米为藏经楼,左厢壁间有一“梅花碑”,镌刻瘦梅数枝,有较高艺术价值。中殿建于明正统十二年,坐北向南,宽深各10.10米,呈正方形。其格局系九宫八卦模式,融入“八天干”“十二地支”组成的搁榫式建筑体系。这种格局是古代天子居住的“明堂”,为一般建筑少用。四周不用裙板,而采用中国的传统建材,从阑额到地袱高3米,通体编篾,然后涂上棕丝捣绒泥和白灰。主体工程完在后,隔了19年(明成化二年)方在壁上绘上“十二园觉菩萨”。历时550年,无虫蛀、无裂纹。而阑额部分楼台亭阁,犹金光熠熠,神采飞扬,烟云舒卷自如,堪称民间壁画精品,《中国佛像艺术》赞美有“唐代遗风”。惜“大跃进”进期,毁掉佛像,作为仓库堆积粮食,致画斑剥。据壁画师研究,此画非一般颜料,乃矿物精粉,可管800余年。
寺门
寺门上方嵌石刻“龙居古刹”四字,其字笔势雄浑,庄严古朴。中殿外两侧耳门,石刻对联二副,系清代著名书法家半支笔、县人张怀泗撰书,至今完好无缺。
藏经楼侧庑刊有“梅花碑”石刻。疏梅数枝,劲秀挺拔,为清代作品,颇为人们所赞赏。
左殿
左侧配殿壁上,刊有县人吴思训撰的《题龙居寺有怀先正履空逸士并序》碑,赞扬了明末汉州遗民“履空逸士”(侯拱堂)“耻事异族,鄙薄功名,自甘泉石,终老山林”的高尚情操及其佚事。此碑具有史料价值。
罗汉堂
1988年至1992年,龙居寺新建“罗汉堂”,并从缅甸请回玉佛十余尊,其中有座玉石观音高1.80米。1993年至1997年,利用三水镇拆庙之机,运回石柱,于原藏经楼之后新建“大雄宝殿”一座。落成之日,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陈正智赠送《大藏书》一部40件共85卷,储于新建之“大雄宝殿”内。经过连年不断的维修和保护,使这座具有1200余年历史的“龙居古刹”,更加璀璨夺目。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道青瓦红墙将龙居寺与世隔绝,只是年代久远,青瓦红墙的颜色已不再光鲜亮丽,墙上有的地方红漆已经剥落,露出了白色的底子。绕过围墙,走到正门,正门前面的空地上,挺立着几棵已经年逾百年的古柏和楠木树,一对石狮雄踞在山门的两侧。山门正上方书写着“龙居古刹”四个金漆大字,气势磅礴,雄浑大气。山门的两侧刻有一副“水秀山明鹤舞龙盘悬两峡;风清月白松深寺古隐双林”字样的门联。在山门左侧写着龙居寺的简介:龙居寺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605年),现存建筑为清初所建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占地面积23450平方米,石木结构的建筑和丰富精湛的石木雕刻艺术为该寺的一大特色。后蜀王孟昶常于夏日偕爱妃花蕊夫人至寺避暑,故龙居寺又有“蜀王消夏行宫”之称。
穿过山门,走进寺院。门内放置着一道木制的屏风,在屏风的背面雕刻着一幅双龙图,在屏风背面的上方的横梁子上悬挂着一块“蜀王消夏行宫”的横匾。屏风正前方的庭院里,立着一尊花蕊夫人的雕像,她一袭白衫,衣带飘飘,头颅微微上仰,双手后背,执一卷诗文,似在默诵,似在思考。在她的前面,两方小巧的莲池左右各一相对而设,只是我来的还不是时候,池里的莲花还未开放,只有几片荷叶漂浮在清清的池水面上,池畔石栏的上面还有一些素雅的雕花,倒也更加显现出花蕊夫人的冰清玉洁。
松风阁
途经塑像后面的小园,沿左侧石级上来到遗爱堂,殿中花蕊夫人正凤冠霞帔端坐榻前,身后两个秀女一左一右执扇交叉成“X”形,前方两个书童一个托着笔,一个捧着纸,正在侍侯花蕊夫人吟诗作赋。 遗爱堂后面的殿叫做“松风阁”,阁里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只见蜀王孟昶,端坐于台上,众多文武大臣分列在他的左右两边,一帮歌女乐伎正在吹拉弹唱,花蕊夫人则随着音乐在台前翩翩起舞,让人不禁遥想,蜀王孟昶当年对花蕊夫人是如何的宠信和喜爱。
在龙居寺的后山园,在那杂树野草中从左至右依次修建有听瀑、静思、吟梅、小憩四座亭子,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棵花蕊夫人亲手栽植的千年银杏,至今已经伫立人间1400余年,树身壮硕,枝繁叶茂,树荫如盖,虽历经岁沧桑,风雨侵袭,它依然挺拔地坚守着故人的家园,向游人们讲述着一个千年的传说...... 龙居寺位于四川省广汉市新丰镇龙居村,距市中心8公里的青白江北岸。山门“龙居古刹”阴刻楷书石匾。据寺内现存清道光元年(1821年),《武侯津畔龙居寺公议章程碑记》云:龙居古刹系白云马祖道场,创自明洪武丙寅年(1386年),厥后补修不一,捐此姓名俱载殿梁可考。马祖系唐代佛教禅宗祖师,据《宗高僧传》卷子、《景德传灯录》卷六记载,本姓马,名道,曾于江西弘扬禅学,又称江西马祖,汉州什邡人,初从资州处寂和尚出家学禅,在渝州圆律师处受具足戒,后离川到湖南南岳习禅,为怀让禅师发现,禅师以磨砖不能成镜喻成佛不必坐禅而开悟,随让禅师学禅十年,后到建阳、临川等处弘传禅法。
唐大历年间住钟陵(今南昌)开元寺,四方学者云集,因得官吏支援,其派发展甚大,称“洪昌宗”。卒后唐宪宗谥“大寂禅师”弟子有百丈怀海等一百三十九人,寺内至今祖师殿还保存有马祖塑像一尊。石刻深浮凋蟠螭纹柱础一件,相传为唐代遗物。马祖初在什邡罗汉寺出家后,曾到此作法事道场,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年,明洪武丙寅年在此基础上重新修建,已历时六百年左右,后经过几次大的添建,至清道光年间,寺庙建筑已具相当规模,全寺占地40余亩,殿堂宽敞宏大,园林古木参天,郁郁葱葱,古杨排列成行,和苍翠的林木掩映下,寺院红墙绿瓦更显庄重肃穆,深邃幽雅。寺内现存最有历史艺术价值的当数中殿壁画,相传为明唐伯虎所绘的十二圆觉像。1956年8月已由四川省公布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五十年代省文物部门曾拨款在中殿四周修木栏保护,后建筑保护墙。龙居寺壁画是明代四川民间绘画艺术珍品,四川现存有新津、剑阁、平武、蓬溪等几处明代壁画,龙居寺壁画十铺共86平方米,内容为十二圆觉、72僧众及供养人等。圆觉直译为圆满的觉悟,实指为如来藏、真如、佛性,一切法界的别名,说“十方众生、圆觉清净、本来成佛,只因有恩爱贪欲,妄念才流转生死,如能舍弃一切情欲,破除一切迷误,于心清净,便得开悟。
壁画所绘人物,笔法灵巧,庄严美妙,楼阁壮丽辉煌,线描敷以金粉,菩萨面有小胡须,各持法器,其艺术价值极高,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宝贵遗产。同时,保存壁画的中殿是三间九檀歇山式筒瓦屋顶的正方形木结构建筑。原殿内前梁有“惟大明正统十二年岁次丁卯十二月癸丑十二日已值,黄道吉日建立龙居禅寺”楷书。斗拱、雀替、歇山、翼角、出椽木构件系按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式》所规定的做法制作的,用材尺度、比例相当精确,有较高的科学艺术价值。中国著名古建筑专家刘致平三十年代曾经亲临龙居寺考察后,在他着的《四川明代庙宇》一书中,对龙居寺中殿及壁画的评论是:“全属上品,相当可贵”。除中殿在五十年代被核定为重点保护单位外,一九七八年省文物部门拨款维修整个寺院。八十年代由寺僧通慧法师住持以后,对整个寺院进行全面维修、增修。龙居寺现是广汉地区最大的一所寺院,是市佛协所在地,规模宏大,现存有天王殿、钟鼓楼、伽蓝殿、观音殿、玉佛殿、念佛堂、禅堂、祖师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五百罗汉堂、愣严塔、地藏殿、护国舍利塔等建筑。
寺内现有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十八罗汉等大的玉佛二十馀尊,经楼上还珍藏了各类玉佛数千尊,藏经楼珍藏有台湾信徒陈正治、吴吉兴捐赠的“大藏经“全套上千册,佛教三藏经典。寺内还收藏有“武侯津畔旧人家”榜书石刻,“履空逸士碑”“梅花碑”和清代书法家张怀泗手书的石刻楹联等名胜古迹,佛教文化底蕴相当丰厚。
龙居寺早年曾为新都宝光寺下院,一九四二年佛教高僧能海法师到寺讲经说法,一九四五年,原宝光寺方丈妙轮和尚曾回广汉培修过龙居寺,并邀请能海法师在龙居寺开期传戒。传戒在佛寺中是必须具备相当规模才能有条件传戒的。所以,龙居寺在四川佛教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龙居寺的传说故事~

龙居寺这个地方原先是李世民打仗时用的茶站。李世民当了皇帝,不再打仗了,这茶站也就不用了。那时火烟稀少,茶站的房子也没人住,慢慢朽烂了,长满荒草,野兽很多。有条大蟒蛇看这地方有灵气,又幽雅,就在这里修练。有些小蛇想沾光,也爬到这里来。这条蟒蛇有好长喃?它身子在这里,只稍抬抬头,就可喝到石板埝河头的水,少说都有好几十丈。它在这里修练,倒也规矩,从不伤生害灵,有时还显点小神通,帮人做点好事。一直修到明朝,道性已经修成,只等时日一到,就要上天。有年冬月出了件怪事,一个晴天,突然变天了,炸雷、火闪、大风大雨。这条蟒蛇身子一滚,全身金光四射,“轰隆隆”一声,它头一抬,尾一摆,就飞上天去了。大家后来一为保这个地方灵气,二为感它的德,就修个庙子,来接灵气、香火,取名叫“龙居寺”,还请唐伯虎来画了菩萨、壁画。

龙居寺石刻及摩崖造像龙居寺石刻及摩崖造像位于市中区东禅乡白鹤嘴村,始造于唐光化二年(899),以佛教密宗造像为主,具有佛教造像和道教造像并存的特点。造像及石刻共十龛1008尊,分布在长7.5米、宽3.6米、高2.7米的一巨石三面。1号龛最大,长4.4米,宽3.3米,为大如来佛(毗庐遮那佛)说法龛。2号龛系道教造像,为老庄老君并造龛,上层为老君像,下层为老庄像。3号龛刻梵文六字,古朴苍劲,圆润流畅。4号龛为孔雀明王龛。6号龛为地藏菩萨龛,7号龛为西方净土变。

北京寺庙排行
答:1、潭柘寺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有一处被称为深山古刹的景区——潭柘寺景区。潭柘寺以古朴典雅且别具一格的风格而闻名。寺内保存了许多古树名花,还有许多古建筑,如观堂、殿、阁、斋、轩等。2、云居寺 云居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是房山地区的一处著名寺庙。寺内最灵验的...

北京寺庙的门票+交通+地址+介绍
答:公交:天桥乘917路公共汽车十渡支线云居寺站。自驾:由京石高速琉璃河出口-琉璃河-岳李路-房易庄-云居寺路-云居寺。大觉寺大对数香客来这里都是为了朝拜这里的无量寿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这“西方三圣”的。这里最灵验的就是这里的平安符了,走进寺庙你会看见,这里的门口挂满着红色的平安符。...

北京哪家寺庙香火最多?北京哪家寺庙最灵验?
答:5. 红螺寺 红螺寺位于京郊明珠怀柔县,是历代佛教圣地,北京气功发源地。红螺寺始建于东晋,是一座永久的十方寺庙。它是北方最大的佛教丛林,千百年来一直是佛教圣地。以前的方丈都是皇室派来的,高僧也不少。有句俗语说:6. 云居寺 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白带山脚下,其石景山经洞和唐、辽塔...

北京寺庙景点大全
答:3、灵光寺 位于西山八大处的灵光寺,是一座拥有1200多年历史的佛家古刹,因供奉珍贵的释迦牟尼佛牙舍利而闻名于世。4、法源寺 法源寺是北京城内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刹,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寺庙是中国佛学院和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的所在地,同时还是培养青年僧伽和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场所。5、云居寺 云...

北京丰台周边哪里有比较灵的寺庙?
答:在北京丰台周边,比较灵的寺庙之一是北京龙泉寺。龙泉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山区,距离丰台不远。寺庙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以其宁静的环境和灵验的祈福而闻名。许多信众都在这里祈求平安、健康和幸福,并且据说有很多人在这里得到了心灵的慰藉和启示。另外,北京云居寺也是丰台周边值得一去的寺庙。云居...

江西有哪些寺庙
答:江西的寺庙有东禅古寺、净居寺。1、东禅古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幽兰镇岘山山冈,掩映在万绿丛中。这座寺庙始建于唐朝,历经多次修建和扩建,仍然保存着许多古代的建筑和石刻。东禅古寺建筑布局严谨,设计独特,采用古代建筑风格,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寺庙内供奉着多尊佛像,其中最为珍贵的是一尊...

北京十大寺庙
答:唐朝古刹法源寺,中国佛学院的发源地,环境清幽,香火不绝。七进六院的布局,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与静谧。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法源寺前街7号 5. 戒台寺 - “天下第一坛”的佛教圣地</ 戒台寺以辽代风格的建筑和戒坛闻名,融合了北方的雄浑与江南的秀美。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戒台寺 6. 云居寺 -...

北京寺庙哪个香火最旺?北京寺庙哪个最灵验
答: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是我国佛教经籍荟萃之地。寺内九个藏经洞珍藏着浩瀚的石经、纸经、木板经,号称三绝。除了佛教三绝与千年古塔外,寺中还珍藏着令世人瞩目的佛祖舍利,为千年古刹增添了一份祥光瑞气。云居寺是国内外著名的佛教寺院,享有“北方巨刹”的盛誉,它特有的幽静环境、奇特的秀丽风光,...

北京寺庙哪个香火最旺?北京寺庙哪个最灵验
答:5. 红螺寺:位于怀柔区,是北方最大的佛教丛林之一,有着东晋时期的历史背景。红螺寺以其幽雅的环境和丰富的佛教文化吸引着众多信众。6. 云居寺:位于房山区,以其石经山藏经洞和唐、辽时期的塔群而著名。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使云居寺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佛教圣地。以上寺庙不仅是北京的文化宝藏,也是信...

吉安净居寺求什么最灵
答:吉安净居寺求姻缘最灵。吉安净居寺初名"安隐寺",始建于唐神龙元年(705年),后宋徽宗赐名"净居寺“,根据寺庙公告上显示,吉安净居寺求姻缘最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