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海棠电影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很多人说他不好 《大鱼海棠》:12年之约的电影,为什么都说它差呢?

作者&投稿:丛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实事求是地说,这部电影在我内心中的评分是良。
当时我看的是首映,这部电影我等了六年。进入电影院的时候,整个现场的沸腾程度上不亚于同期的魔兽,不过比魔盗团2现场程度差些。。。。魔盗团2都是初中小女生。。。全程对着荧幕喊好帅啊。。。
我的感觉是这部电影的题材、宣传、制作、音乐、人设。都是比较出色的。剧情上添加了很多山海经中记载的珍兽,也加强了世界观的饱满度。而且最主要的是,历来遭到诟病的国产配音听着别扭的问题也不再是问题了,演员的表演非常出色,尤其是灵婆的配音。
以上就是我对大鱼出色的地方的一些评价了,之后说一些不好的地方,我就通过我在影院中影片与观众的互动来引出问题,大鱼的互动很多,但是这些互动大多数不是良性的,除了椿舍身补天的一个桥节上,观众甚至有人哭出来。但是其他出现互动的地方都是硬伤了。比如在影片开始的时候,老年的椿叙述前言的时候的一句做爱、、、全场的人都笑了...湫出场的时候被马拉了一头粪...观众则发出了咦....中途湫的迷之台词“你以为你接受的是谁的爱!是天神的爱”观众则发出了嗯???的回应 在之后椿和湫放鱼归海的途中,两人的对白,也引起了全程的尴尬哗然“冷?不冷。哦,那睡吧”,尤其是那句,你对我就像哥哥一样好,甚至除了笑声之外,全场不少人吐槽“好人卡”。当然,还有中途鼠婆这个角色的一句“music”气氛比较尴尬。
这恰恰说明了这部电影的一句最大的问题,就是导演对这部电影剧情的控制上。
说实话本来来看这部影片的大多数人都是怀着欣赏的态度来的,基本上都认为大鱼应该是一部文艺片,而宣传上也似乎在说它的确是文艺片。可是突如其来的做爱、马粪、椿和湫的尴尬对白都无疑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可能是导演想这部电影有点幽默元素,但是却将电影的这些点弄得很尴尬。。。恰恰如此。。。这部电影总是在你看的正爽突然出戏。这说明了在剧本技巧的运用上是有问题的。
而且在开场词的时候就有做爱这种台词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很尴尬,为了避免尴尬就把自己的心情调整到一个很正式的角度去观看,然后很快的马粪桥段就像当头一棒又不这么正式了,好不容易剧情展开了点,中间湫拽了一句台词气氛又没了。。。因为观众都陷入疑问了、、、又看着看着剧情越来越顺畅,就当最顺畅的时候,鼠婆处的一句music,又出戏的。。。后面的梗就不带了,总之就是这部电影让人看得很不痛快,这是最大的硬伤,每当人们酝酿好了情绪,就画风突变。
或许是导演在十二年间的舆论中太急着表现,想把太多的元素融入进去,太年轻也太操之过急,造成了难以挽回的违和感。难听点就是导演胃口太大了,什么都想玩,结果往本来挺好的故事上一揉,就变味了。
感觉就好像是旅行一样,你如果放下物质上的需求,轻装上阵,而注重的时候旅行之中的享受,那么这旅行就会很浪漫,但是如果你在乎的东西太多,不行,锅得带着要吃饭、被子带着要取暖、换洗的衣服要几套吧脏了好换、得带点书吧无聊了怎么办、带个雨伞防着点下雨.......之后拿了一堆东西,走着走着锅没拿住...走着走着碗没拿稳...走着走着被子掉了...走着走着衣服飞了...让整个过程变得非常不快。
如果导演好好的走文艺路线,抛弃他想展现的那些节外生枝的东西,那么这部电影可能真的会成为神作。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

然而这说部电影不好则是有悠久历史了.....上映前就有人说大鱼海棠是吹牛....肯定是辣鸡.....里面的东西都是抄袭之类的 上映后 马上就有人反应 剧情太烂了 台词太烂了 配音太烂了 人设太烂了 怎么都是宫崎骏的影子 这破玩意也叫动画、、、之类的 然后反击的一方各种吹也就出来了 只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凡是如此评论的人都不是抱着讨论的态度来的,也没有虚心接受电影的优劣,甚至他们压根就没有抱着看电影的态度去看电影。只是因为多年来贴吧战争在电影中找自己是对的那部分。并没有把目光收回到作品本身上去品读。
当我们去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应该抛开其他所有的想法,太多人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就带着其他的作品,一边看一边比,当然就会有像的地方,也有太多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一边看一边想着国产动画大环境如何如何,然后就给了这影片神作的定位。
这是很有意思的哲学问题,就好像一扇窗户,窗户不是闭合的,也不是张开的,窗扇在一半的位置的时候,你说它的这个状态,算是打开了一半还是关闭了一半。结果当然是,认为它是推开的一方认为它是开了一半,认为它是回拉的一方认为它是关了一半。变量不是这扇窗户,而是人的想法。结果讨论来讨论去。人们都在讨论自己的看法,而都忘记了,这扇窗只是在那而已。

至于大鱼海棠这个名称上 应该是大鱼·海棠 大鱼指的是应该是片中的鲲 而海棠花在片中则是女主角椿的象征 也说明了这是个围绕这鲲和椿的故事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

这部电影蕴含了很多文化内涵.椿、鲲等,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这些都来自庄子的逍遥游.至于一开始出现的椿所在的福建土楼的人们,那些能够让草木生长、能够灵活运用火等的人们象征的则是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规律。主角的爱,淳朴且单纯,讴歌了人的纯净心性。因此我并不赞同上文的绿茶婊说法,如果真是如此恶毒,导演们又怎么会花如此代价拍一部绝世电影。一部真正的好电影,情节一般都是讴歌人性的真善美的。我觉得这部电影完全胜任至于最后争议比较多的裸体,我想,这是剧作者在暗示着我们人类的出生、起源。影评里说,影片里苍老的女人配音是个败笔,我并不这么认为。苍老的女人的声音,象征了椿长大变老以后,重新对自己少时经历的回忆,这样比较有年代感,厚重且深沉,回忆之所以历历在目 ,因为刻骨铭心。以上仅是自己的一点拙见,希望能给读者带来点帮助。

《大鱼海棠》的基本故事情节是:掌管海棠花生长的少女椿为报恩而努力复活人类男孩“鲲”的灵魂,在本是天神的湫帮助下与彼此纠缠的命运斗争的故事。
《大鱼海棠》电影评价:
大鱼海棠,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生制作,是中国首创的“脱节”电影。为什么说它“脱节”?因为它突破了中国动画片的极限,中国动画片历来以低龄化的搞笑情节为主,笑点太低,即使偶尔有一两句人生哲理,也是让人感觉一笑而过,显得没心没肺。
而大鱼海棠是一部特别的动画片,它没有过多的搞笑情节,真正做到了教会人学会人生哲理。大鱼海棠的出现,使中国动画片上了一个台阶,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宫崎骏的那种令人深思的影子。
宫崎骏动漫的成功,在于其面向的是社会大众,它迎合了所有人的口味。而中国动漫仅仅面向5——10岁的儿童,这样强烈的反差,以至于中国动漫一直是低龄化的代表,再无提升。因此,大鱼海棠敢于创新,勇于打破传统规则,实属精神可嘉。
《大鱼海棠》的创作灵感来自于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子的《逍遥游》,其中第一句词语应用于电影开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中国运用古籍经典的影视作品非常多,但是最成功的只有《西游记》,除了是因为原著作者的高超技巧之外,更多的是尊重原著。《西游记》至今已有超过30多个版本,翻译成10多种文字全球发行,连日本动漫《七龙珠》都是参考《西游记》而改编的。
有的经典拍成影片后会成功,而有些却烂得一塌糊涂,像《神兽金刚》,居然还是打着《山海经》的名号,真是毁了《山海经》这样的名著了。

《大鱼海棠》作为一部充满中国元素的电影,其中融合了很多道家思想以及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观念。整个电影以“鲲”为线索,把人的一生比作横跨大海的鲲,到达终点,又迎来新的轮回。这个电影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爱情电影,我觉得其实不然。爱情确实在整部电影中表现最为突出,但我认为从宏观角度可以从以下三点来看整部电影。
首先,这部电影核心观点表达了人们一生应该大胆地去尝试,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电影结尾中说到“人生是一场旅程。我们经历了几次轮回,才换来这个旅程。而这个旅程很短,因此不妨大胆一些,不妨大胆一些去爱一个人,去攀一座山,去追一个梦……有很多事我都不明白。但我相信一件事。上天让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为了让我们创造奇迹。”从一开始的成年礼说起,家长就在拼命嘱托自己的孩子到人类的世界要注意安全,不要和人类接触。而当椿到达了人类世界后,才发现人类世界有许多美好的事物,人类也没那么可怕。成人礼是一种突破,是一次尝试,不去人间看看怎能知道人间如此繁华,又怎会让椿遇见那位人类男孩,从此结下深刻的渊源。后来人类男孩救椿而死,于是椿为了报答他把有着他灵魂的鱼赎回来,取名为鲲。椿偷偷养着鲲一直隐瞒了自己的家人,最终还带来了灾难。但即使经历了重重磨难,她还是最终将鲲送回了人间,这其实就是一个梦,属于椿的一个梦,就是要好好保护鲲,待它长大送它回人间。湫也是一样,他的梦就是椿,他喜欢椿,于是不断追求她,帮助她,虽然最后死了化作人间的风雨却也无怨无悔,因为他最终实现了这个梦,让他停留在了椿的心中。所以只要我们心中有梦,就努力去追,不要给自己心里留下人生最大的遗憾。
电影还告诉我们要努力付出,保持善良,不求回报。电影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是在付出,从一开始的人类男孩救椿,再到椿为了报答人类男孩付出自己半条生命并一直保护着鲲,又有爷爷为了解湫的毒牺牲了自己,母亲为了保护椿没把养鲲的事告诉他人,湫为了获得椿的喜爱不断地帮她度过难关,人们也为了保护家园免遭洪水每个人都贡献了自己的微薄之力。灵婆说了一句让我感触很深:“我们永远也无法还清犯下的。”其实我们也许无法还清自己犯下的过错,但我们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去付出。没必要为还而还,而应该把它当作一种付出的态度,作为自己的使命。电影中生动地描绘了用生命去赎生命的年轻人,这在灵婆看来是鲁莽的。她说了:“你们这些年轻人对待生命就像路边的石头,而我只在想着怎么多活一天。”我认为这里看似是讲述不同年龄段对于生命的一个态度,实则反倒赞扬了那种无畏,甘于付出的年轻人,而不是只为了多苟活一天。我们是否应该为了别人而付出自己的生命?其实电影中的以命换命只是一种夸大,这主要告诉了我们应该无私付出,不管是为了什么理由,这才是最伟大的。
最后,天道和人伦也是电影所强调的。主人公椿为了报恩逆天而行,瞒着所有人默默保护着鲲,最后却给族人带去了洪水之灾。难道她的所作所为真的是错误的,就该受到天的惩罚的吗?爷爷说了:“只要你的心是善良的,对错都是别人的事。”我们活着保持着一颗善心,知恩图报,懂得付出,这才是人生的真谛。至于对错,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这就是为什么电影中表达的都是没有善恶之分的人物形象了。每个人都有着他们的那份善心,虽然每个人的那份意图可能有冲突,椿是为了报恩,其他人为了族人着想,湫为了爱,可这都不妨碍真善美的传递。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改变,这也是天道的残酷,我们在得到一些的时候注定会失去另外一些。但那些我们可以改变的事情,就需要我们用最纯真,最善良的人心去对待。电影中有这样两位人物,灵婆和鼠婆。灵婆代表的是规则,也就是天道所强调的。她只是个生意人,没有同情心,所有事情按着规矩来办,一旦违背就需要付出代价。而鼠婆则完全代表人的私欲,她的所作所为完全遵从自己内心,也都是为了自己着想。而除了这两个极端,电影想告诉我们的就是要在这两位当中权衡一下,我们不用完全按照规则,但也不能完全为了自己。我们要的不是一颗顺从的心,也不是一颗私心,而是要有一颗有自己想法,并且要海纳百川,为他人着想的善心。

其实主要是现在人大多简单粗暴,看剧情看一半丢一半,还喜欢给贴各种标签....其实大雨海棠的故事主人公设定就是十三四岁的样子,故事的开始是女主参加成人礼,化为海豚去人体验人间自然规律,认识一对人类兄妹,第七天要回去的时候重了人类捕鱼的网,人类男孩去救她,女主挣扎中不慎将人类男孩打下漩涡,也就是不小心把他害死了,为了赎罪,其实也是中了灵婆的算计,(因为灵婆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用自己的一半寿命去换回男孩重生的机会。其实都是一些没有细看剧情理解编剧意思就大加批判的人。
第一,女主不知道自己这么做会连累村民,灵婆从来也没说过,只说过逆天会有惩罚,和交易寿命,而去最后女主也选择牺牲自己去补偿。第二,神话背景设定,却硬要找逻辑......
很多人像主角那个年纪都冲动过,冲动的去爱或者恨,可能会惦念一个人很多年活一生,编剧也许讲的不好,但是他讲的我都明白,很天真很傻,但深爱过的人都了解,年轻都冲动过

《大鱼海棠》为什么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

反正我是认为很好的。针对我看的很多影评都有说它的吐槽点。在这里我想要对那些喷《大鱼海棠》的人表示反驳,表明一下自己的观点。
1剧情老套。人设糟糕。有人说这部电影只是纯属的三角恋。但我认为其实不然,剧情的很大一部分,都具有神话古籍等元素的介入,甚至可以说是占据很大一个主体,作为一个国风动画电影,处处体现独到之处,老套自然谈不上,反而体现了浓郁的文化特色,表达出丰富情感。对大家说的人设,女主是"绿茶婊“湫是"中二痴情郎"而且电影人物形象空洞不饱满。针对这一问题,我想说的是,人物设定和你自身的感觉,比如你喜不喜欢这个人物,于电影质量没有什么关系,比如说《三体》中的程心还是圣母婊呢,难道就能说三体不是以一本好书吗?电影讲的是故事而不是人物包装特写,了解故事脉络渗透感情才是关键。人物形象也并不空洞,,无论实在哪方面的情感,电影中都能表现的淋漓尽致,于人物情感与故事,都有很好的链接,大家观感不好大多是因为理解不同罢了。
2,抄袭。针对这一情况,实际并不存在,网上有很多说法关于抄袭宫崎骏,具有日漫风格。实际上本是中国特色与日漫和宫崎骏大师并没有什么关系。相反,在许多日漫中还有很多中国文化元素,难道这能说是抄袭吗??我想不会有人说像《千与千寻》这样的作品是抄袭吧。所以抄袭根本不存在。而且导演也发声正名过了,还有疑问?
3,台词,故事场景尴尬。这一现象或许在大家眼里很明显,但是你能看出来导演组难道看不出来吗?这就是别有用心的地方了,《大鱼海棠》专注的是画面与情感。尴尬的的台词中也包含着情感。比如说最后湫最后和椿躺在那里问的话”你睡了吗?“”你冷吗?“等等。听着很尴尬但是处处体现了湫的对椿的关心和他的心理活动,更是写出人物心理的跌宕起伏,不失为一篇佳作。又想是湫的一个台词:”你以为你接受的是谁的爱,是天神的爱......"表面看起来很是乏味无厘头让人想不明白,但这不是给了观众充足的想象空间吗??相信大家在看完电影后都会有很多疑问,但是细细品味更是让人回味无穷,而不是第一印象中的“烂片".连小学生都能看出来的"问题"导演组用12年打造又怎会看不出来,他们即使没有实力也不会如此烂的过分吧。如此别有用心又何曾不是一个佳作,还有人说起导演组只为盈利其实质量很差。。那怎么不去说大圣归来呢?大圣归来导演组的负面评价岂不是更多??
4,有关“国漫第一神坑"这就是太冤枉了,在真正放映时导演也发声证明,在之前官方从未定档!那些人得到的消息估计都是网传的吧,又有何证据?官方都没说话你急什么?总说跳票跳票的,,官方又不傻怎么会跳票?这样岂不是作死。。所以说就是冤枉了。
(以上仅个人想法,为大鱼海棠正名,不喜勿喷)

如果有一天,你为了负罪感去拯救的人类,反而给自己的家园带来重大的灾难,你将如何选择,这就是《大鱼海棠》。
导演对本片的宣传是12年磨一剑,中国动画的未来,感天动地的剧情。情怀这种概念,向来能够迎来观众对于动画电影的支持,可本片却让观众的情怀被辜负。

世界观上塑造了一个掌管人类四时变化的灵界,每一个成年的族人都要前往人类事件去游历一周,回来后才能够更好的工作。
没想到,最后一天,因为意外,椿被人类渔网抓住,而男孩为了救她而牺牲性命。
回到灵界的椿,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她用自己一半的寿命去换得男孩的重生,却也给自己的家园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最终,灵界是否能够安然无恙,两人又将走向何方呢?

影片的文化背景采用的是山海经中的内容,可是并未将文化符号真正融入到作品中,而是给予一个浅显的运用,这些内容即便被替代也毫无关系。
配乐方面的确具有独到性,能够让观众的情绪随着音乐代入,动画的分镜做得非常漂亮,切换流畅,美术的制作,透露着中国最为传统的古风,具有典型特色。
可是,这剧情方面是一塌糊涂,一个本来不错的制作,硬生生被剧情破坏的一言难尽,有着传统玛丽苏的既视感,传达出的三观让人争议颇多。

椿,一个小女孩,听到救人会遭遇天谴,但仍旧毅然决然的选择救人。
对于她的这一行为,我们可以将其归位不懂事,毕竟她还小,最终甚至为此牺牲生命,所以是能够原谅的。但是,感情线则是拥有一个完全与当下正确价值观不符合的逻辑,青梅竹马的湫为你付出生命,而你仍旧能够自然快乐的选择与鲲在一起,家园因天灾不断差点被毁的时候,仍有所谓的要尝试各种各样生活的精彩。
导演传输出的一个理念就是,即便你造成巨大的灾害,最终你也无需付出任何代价,反而可以拥有幸福的生活。

对于这样的价值观传递,并适合孩童的观看。一个影视作品,其最基本的原则,应该是讲一个好故事,传达一个正向的价值理念。
本片却反其道而行,即便一帧帧唯美的画面变化,也挽救不了如脱缰野马的剧情。只要你坚持自己是正确的,对错都是别人的事,这种言论,如果被孩子接受并且一以贯之,将会给社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这个世界上,之所以大部分的人走向正途,根本原因就是生活中各种关系的束缚,假若一个人肆意妄为,不顾及其他,那么只会造成一片混乱的结果。

古典爱情,是让人抛却一切,最终选择成全彼此,而本片恰恰是这么美好的一份古典爱情。对于这个评价,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于古典爱情的认知。我们所推崇的古典爱情是车马慢,人也慢,一生只爱一个人,而不是为了自己的想法,而置全族性命而不顾。

影片中最大的缺点,大概就是编剧总想将自己的价值观,传成普世的价值理念。
电影应该用剧情去讲述一个道理,最终观众能够在此领悟并且对人生有所帮助。而非用心灵鸡汤,自我陶醉的方法直白传达自身的理念,最终不管观众能否接受,都将其给人们灌输进去。
总之,希望之后的动画电影,能够吸取这部电影的教训,做出一个好的剧情,不要浪费观众的期盼以及较好的动画设计。